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7 了解三農問題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也有些俗語是矛盾的,比如「女大三抱金磚」和「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兩句都是表示婚姻關係的,但是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自古以來,我國家庭關係都被看得很重,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往往也決定著這個家庭能否人丁興旺,而夫妻關係是否和諧,又決定了整個家庭的氛圍。所以在過去結婚擇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今天我們就說說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是,女孩嫁人要嫁比自己大的,不要嫁比自己小的男人。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我認為之所以過去流傳這句俗語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決定的,在過去,稱呼男人為一家之主,男人就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因此他要承擔的責任更多,如果這個男人年齡偏小,而同齡的女人往往更加成熟穩重些,這樣兩個人結婚,難免在婚姻生活中矛盾不斷,影響家庭和睦。

所以「寧可男大七」這句話一直都被人們所認可,男子比女人大七歲,在心智和做事方面都更加成熟穩重,少了些許玩心,多了幾分事業心,這樣的男人才是有擔當有責任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結婚成家不能以年齡來判斷適不適合,而應該以感情為基礎,兩個人在一起真的主要還是要看感情的。像我老家一對夫婦,女的比男的大幾歲,但是男的肯吃苦也能幹事,但女的也並沒有凌駕於男的之上,反而兩個人感情很好很和睦。但是農村裡很多比女方年齡大的男人,如果感情不好,不是家暴就是出軌。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相信感情,看兩人的三觀是不是合適,年齡什麼的真的不重要!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你認為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男女婚嫁中,寧可男性大女性七歲,也不能讓女性大男性一歲。在以前,肯定有一定道理的,不然也就不會傳誦成為一條俗語,念叨至今。以前農村男女的婚姻基本都是靠相親,媒婆撮合時就是靠生辰八字、門當戶對、屬相和年齡的差別來進行匹配了,每一個指標都有說道,年齡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以前社會女性地位較低,一般在結婚之前都不讓拋頭露面,雙方之間根本無法在結婚之前了解彼此,只能通過這些信息來了解彼此的一些基本情況。
  • 農村老人們常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有道理嗎?
    01男大七羽墨常年生活在農村裡,老人們更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我在村裡經常聽見老人們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羽墨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句話就是農村人找老婆時候會說的一句話,以前我們父母那一輩結婚基本上都是靠媒婆相親,中國自古以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結婚一定要有媒婆在中間,充當協調作用。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有以下見解:01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看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當然,這裡的「七」和「一」是指代,不一定就是7歲和1歲。更確切的說是,男比女的大多少都無所謂,但女的比男的大一點也不行。那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偏向呢?首先是,傳統風俗的影響。在古時的鄉下,嫁娶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除了要門當戶對,通常還要合對生辰八字,這些場景在古裝劇中可見一斑。
  • 農村老人常說:寧可男高七,不是女大一,這合理嗎?
    01男7年級玉墨常年住在鄉下,很多老人都喜歡和我說話,他們喜歡讓我去他們家裡找沒什麼的東西,他們的女兒不在家,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變好了。老人更喜歡和年輕人聊天,我經常聽到老人在村裡中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玉墨跟你聊了一起來。這是農村人找老婆時會說的話,過去,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靠媒人結婚的,自古以來,婚姻一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婚姻必須有媒人在中間起到協調作用。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金科玉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的年紀大一點是沒有什麼關係,反而男方年紀大一些更好。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農村結婚所以今天小編說得這一套咱們農村老話裡面講的關於「男女婚配」的生日和年齡,全部來自於這農村的老話俗語以及這村裡的老人家長年的生活經驗,以及想法,您可以聽聽。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
    說到我國的俗語,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俗語也可以說是古人說的話,經歷了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而得出的道理,都說「實踐出真知」,可以說古人給我們凝聚了太多的智慧。俗語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說到婚配,想必到如今,年齡問題也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雖然說愛情無關年齡,但是一定的年齡差距會造成雙方的三觀是不一樣的,也很容易產生代溝。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春,啥意思?為啥這麼說?
    在農村,有很多古老的俗語,可以說是很有道理,讓人值得深思!例如,「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告訴我們要學會入鄉隨俗!雖然這些俗語句短,用詞可能會粗糙,但它可以使抽象的哲學簡單描述,所以有強大的表現力,而且單詞也不考究,符合在過去現狀的農民文化水平低,更適合農村的流傳,這也是一個喜歡的理由,今天說的三則俗語關於男女的,看看大家都了解不。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靠譜嗎?
    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的子女找對象,有頗多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生肖等等都是要仔細研究的,據說這是關於結婚後夫妻關係是否和睦的問題,因此流傳下來許多擇偶的農村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
  • 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口中津津有味地念叨著俗語,這也是我們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文化,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不會陌生。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農村老人對擇偶標準的一句俗語,男人的歲數寧可比女的大一輪,女的歲數也不能吵過男人,哪怕是大一個春季也不可以。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選擇伴侶的時,不妨留個心眼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其實不僅是父母有這種要求,很多年輕的男女本身也是這麼想的,很多女孩子希望找一個比自己大上好幾歲,最好是7-8歲的男人,有的女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穩重、有的女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包容性、也有一小部分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事業有成。
  • 除了女大三抱金磚,還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
    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只要夫妻雙方,女的比男的大三歲,就有數之不盡的好處,在古代就有童養媳的說法,女人比男人大一點會照顧家,幫助男人更好的成長。雖說這句話是古代的陋習,但是放到現在,它依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現在女生的心理年齡都要大一點,而且在加上女人再比你大三歲,這種心理年齡的人,喜歡上的男人必然是尤其可取之處。其實,夫妻雙方在意的不應是年齡,而是生活中相互的陪伴。我們經常聽這句話,但是另一句我們卻很少聽,那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農村俗語,「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最明顯表現出來的方式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而這些俗語不只是說說而已,一些落後發展比較慢的地區,老人還是堅定的相信並且融入到生活中,影響著自己及身邊人的人生。「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這句俗語就不知影響了多少人?那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話說,寧可男大七歲,不可女大一,這裡面有何說辭
    自古以來就有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還有娶妻不賢毀三代的俗語,可見結婚對男女來說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現在一般的男女只要感情好三觀一致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別識農村人對於婚姻有很多的要求和講究,比如說門當戶對,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只要是有在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就對習俗不陌生,各式各樣關於習俗的俗語出現在日常的生活裡,不斷在民間流傳,稱得上是專屬於農村的一種特殊文化。在這些俗語當中,幾乎全部都是由農民自己去總結出來的,而能夠得到流傳,自然就是表達出來的意思非常有道理。可是隨著農民發展起來,城鎮化的速度加快了之後,發現農村的俗語出現的機率變小了,甚至很多都已經被現在的年輕人給遺忘掉。
  • 老話「寧要男大一春,不可女大一辰」,說的有道理嗎,長見識了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可女大一辰」,很有可能你就有這樣的觀點。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看完還真長見識。在我國古代,是非常看重婚姻的。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往往都是父母主動張羅,有的從小就定了娃娃親,待到雙方的孩子長大後,就可以結婚入洞房。有的則是媒妁之言,經過雙方父母的認可,二人拜堂成親。
  • 老俗話「男要午,女要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人這樣說
    導讀:老俗話「男要午,女要子」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人這樣說俗語,不僅給農人們門帶來了歡聲笑語,也給人們帶來知識,人們根據俗語的指引走著正確的道路,如今俗語更是成為了人們農閒時刻的談資。而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許多的農村俗語已經慢慢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比如農村俗語,「男要午,女要子」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農村老人是怎麼說的吧!首先,「男要午,女要子」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男孩出生在午時比較好,女孩出生在子時比較好。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由於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午時是指白天11點至1點。
  • 農村俗話說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很多人看這句話時會產生茫然心理,這個女大三抱金磚大多人都聽過,可這個女大一怎麼就不是妻了?難道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就不行?其實,這主要是源自以前的一種婚姻方式,究竟是什麼樣的婚姻方式導致出現了這類俗話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放到現在還有沒有道理了呢?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為何這麼說?
    農村婚禮向來講究,兩個人要走到最後,要看生辰八字,就連年齡都要有所講究,一般男方年齡要大一點,女方要是稍有年長還勉強過得去,差別太大就遭人議論了。於是這就有了「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的說法。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女方年齡不要比男方大的意思。根據我身邊長輩們的說法,要是跟這句話唱反調,那就要做好被人指指點點的準備了。為什麼大家會有這樣的想法?原因跟以下幾點有關,聽老邪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