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們常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有道理嗎?

2020-12-17 客家姑娘秦羽墨

01男大七

羽墨常年生活在農村裡,很多老人們都喜歡找我聊天,沒什麼事都喜歡叫我去他們家裡玩,老人們身邊女兒不在家,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也變得更好,不愁吃喝。

老人們更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我在村裡經常聽見老人們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羽墨跟大家一起來聊聊。

這句話就是農村人找老婆時候會說的一句話,以前我們父母那一輩結婚基本上都是靠媒婆相親,中國自古以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結婚一定要有媒婆在中間,充當協調作用。

媒婆給雙方介紹時,也會避免出現:「男大七,女大一」的情況,這句話一般是指女方選擇夫君的時候,寧可男方大7歲,也不要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概率女方這輩子會吃虧,或者說會過得不好。

那這是什麼道理呢?為什么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就會不太幸福呢?

02女大一

大家都知道,在同等的年齡下,其實女孩比男孩心智更成熟,而如果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其實在科學上而言,女方的心智成熟情況比男方至少大兩歲,那麼男方會對女方產生依賴性。

在生活中工作中,男方會認為這個女孩子比自己更有主見,隨之會慢慢地對女方產生依賴性,甚至會把大一歲的老婆,看成是姐姐,或者說想獲得女方更多的關愛。

另外就是女方比男方大一歲,在生活中女方由於更加感性,對很多的事情會比男方看得更加深刻,如果男方是個大男子主義,兩個人久而久之就會很容易鬧矛盾,不知道夫妻雙方到底應該聽誰的。

不過現在年輕人的愛情觀、價格觀念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姐弟戀也變得很多,但是總體而言姐弟戀的幸福感遠遠低於哥妹戀。

剛剛我們說了,男女雙方其實本身就存在心智成熟方面的差距,再者自古以來強勢的女性都很少,家裡大事一般都會選擇男方做主,這個現象不是只有中國才有,歐美國家也是一樣,大事男方做主,小事女方做主。

姐弟戀是反之而行,我們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自己心智的成熟,大家都會發現,其實老人們說的話,包括一些諺語俗語都是很有道理的,「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與「女大三抱金磚」等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信,你可以找個比自己大一歲的女朋友試試。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讚,羽墨都認真當成了「喜歡」。如果可以的話,你的關注、分享加收藏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也有些俗語是矛盾的,比如「女大三抱金磚」和「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今天我們就說說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意思是,女孩嫁人要嫁比自己大的,不要嫁比自己小的男人。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這話有啥道理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男女婚嫁中,寧可男性大女性七歲,也不能讓女性大男性一歲。在以前,肯定有一定道理的,不然也就不會傳誦成為一條俗語,念叨至今。以前農村男女的婚姻基本都是靠相親,媒婆撮合時就是靠生辰八字、門當戶對、屬相和年齡的差別來進行匹配了,每一個指標都有說道,年齡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以前社會女性地位較低,一般在結婚之前都不讓拋頭露面,雙方之間根本無法在結婚之前了解彼此,只能通過這些信息來了解彼此的一些基本情況。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老話,對於題主的問題,我有以下見解:01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看從字面理解,這句話是說:在選擇配偶時,寧可男比女大七歲,也不要女比男大一歲。當然,這裡的「七」和「一」是指代,不一定就是7歲和1歲。更確切的說是,男比女的大多少都無所謂,但女的比男的大一點也不行。那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偏向呢?首先是,傳統風俗的影響。在古時的鄉下,嫁娶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除了要門當戶對,通常還要合對生辰八字,這些場景在古裝劇中可見一斑。
  • 農村老人常說:寧可男高七,不是女大一,這合理嗎?
    01男7年級玉墨常年住在鄉下,很多老人都喜歡和我說話,他們喜歡讓我去他們家裡找沒什麼的東西,他們的女兒不在家,現在農村的經濟條件變好了。老人更喜歡和年輕人聊天,我經常聽到老人在村裡中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是什麼意思?玉墨跟你聊了一起來。這是農村人找老婆時會說的話,過去,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靠媒人結婚的,自古以來,婚姻一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說,婚姻必須有媒人在中間起到協調作用。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一輪,不可女大一春,啥意思?為啥這麼說?
    在農村,有很多古老的俗語,可以說是很有道理,讓人值得深思!例如,「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告訴我們要學會入鄉隨俗!雖然這些俗語句短,用詞可能會粗糙,但它可以使抽象的哲學簡單描述,所以有強大的表現力,而且單詞也不考究,符合在過去現狀的農民文化水平低,更適合農村的流傳,這也是一個喜歡的理由,今天說的三則俗語關於男女的,看看大家都了解不。
  • 老祖宗的婚配觀:「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有何道理,靠譜嗎
    至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老祖宗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金科玉律」——「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常言道,「婚姻不可兒戲」。婚姻是我們的人生大事。畢竟將來可是得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幾十年,如果兩人不對頭,那恐怕往後將會因為不合產生摩擦,從而不斷吵架,甚至走到離婚的地步!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的年紀大一點是沒有什麼關係,反而男方年紀大一些更好。
  •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
    農村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婚配年齡背後的講究說法。黃曆我們都聽過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句話的意思遠遠不是這字面的意思,在咱們傳統的農村的很多老人的眼裡,這男人是萬萬不可以比這女方小的,如果這男方一旦比這女方小,帶來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的婚姻必然不穩定,這寧可這男方比這女方大上七歲甚至是十歲二十歲,也不可以這女方比男方稍微大上一點點。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
    說到我國的俗語,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俗語也可以說是古人說的話,經歷了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而得出的道理,都說「實踐出真知」,可以說古人給我們凝聚了太多的智慧。俗語說:「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男娶女嫁,年齡差多少合適?說到婚配,想必到如今,年齡問題也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雖然說愛情無關年齡,但是一定的年齡差距會造成雙方的三觀是不一樣的,也很容易產生代溝。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靠譜嗎?
    在過去農村,人們對於自己的子女找對象,有頗多講究,結婚之前雙方父母要算好新人之間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和,年齡、生肖等等都是要仔細研究的,據說這是關於結婚後夫妻關係是否和睦的問題,因此流傳下來許多擇偶的農村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
  • 除了女大三抱金磚,還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
    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只要夫妻雙方,女的比男的大三歲,就有數之不盡的好處,在古代就有童養媳的說法,女人比男人大一點會照顧家,幫助男人更好的成長。雖說這句話是古代的陋習,但是放到現在,它依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現在女生的心理年齡都要大一點,而且在加上女人再比你大三歲,這種心理年齡的人,喜歡上的男人必然是尤其可取之處。其實,夫妻雙方在意的不應是年齡,而是生活中相互的陪伴。我們經常聽這句話,但是另一句我們卻很少聽,那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俗話說,寧可男大七歲,不可女大一,這裡面有何說辭
    自古以來就有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還有娶妻不賢毀三代的俗語,可見結婚對男女來說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現在一般的男女只要感情好三觀一致基本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很多人特別識農村人對於婚姻有很多的要求和講究,比如說門當戶對,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選擇伴侶的時,不妨留個心眼
    「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其實不僅是父母有這種要求,很多年輕的男女本身也是這麼想的,很多女孩子希望找一個比自己大上好幾歲,最好是7-8歲的男人,有的女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穩重、有的女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包容性、也有一小部分人是看中成熟男人的事業有成。
  • 老話「寧要男大一春,不可女大一辰」,說的有道理嗎,長見識了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可女大一辰」,很有可能你就有這樣的觀點。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看完還真長見識。在我國古代,是非常看重婚姻的。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往往都是父母主動張羅,有的從小就定了娃娃親,待到雙方的孩子長大後,就可以結婚入洞房。有的則是媒妁之言,經過雙方父母的認可,二人拜堂成親。
  • 農村俗語,「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最明顯表現出來的方式就是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而這些俗語不只是說說而已,一些落後發展比較慢的地區,老人還是堅定的相信並且融入到生活中,影響著自己及身邊人的人生。「寧讓男大一十,不讓女大一春」這句俗語就不知影響了多少人?那它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口中津津有味地念叨著俗語,這也是我們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和文化,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應該不會陌生。關於農村婚嫁,老人說「寧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什麼意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農村老人對擇偶標準的一句俗語,男人的歲數寧可比女的大一輪,女的歲數也不能吵過男人,哪怕是大一個春季也不可以。
  • 為什麼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老婆比自己大怎麼了?
    農村有句老話「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說的就是這麼個理!簡言之,就是男的找老婆千萬不能找比自己大的!不過,這倒也是奇怪了,為什麼男的不能娶比自己大的媳婦?這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寧要男大一春」:所謂的「一春」指的是春天到了,新的一年又來了,所以,可以理解成「一歲」;也就是說,女的找老公,完全不用在意老公比自己大,這是無關緊要的;「不要女大一辰」:這裡的「一辰」指的是時辰,說的就是,男的找老婆,不管怎樣,都不能找比自己大的,哪怕是一個時辰都不行!
  • 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只要是有在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就對習俗不陌生,各式各樣關於習俗的俗語出現在日常的生活裡,不斷在民間流傳,稱得上是專屬於農村的一種特殊文化。在這些俗語當中,幾乎全部都是由農民自己去總結出來的,而能夠得到流傳,自然就是表達出來的意思非常有道理。可是隨著農民發展起來,城鎮化的速度加快了之後,發現農村的俗語出現的機率變小了,甚至很多都已經被現在的年輕人給遺忘掉。
  • 俗話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俗話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種說法有道理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不僅流傳下了各種詩詞佳作,在民間同樣有很多俗語廣為流傳,這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用自己的智慧所總結下來的,而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俗語,很多都藏有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