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艘有何用?多行不義必自斃,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隊覆滅記!

2020-12-21 和風漫談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顫抖的聲音從收音機裡飄出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世界一片歡騰,正義終將邪惡打敗,戰爭結束了!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末代司令官小澤治三郎站在窗邊,望著遠處海港裡殘破不全的戰艦沉默良久,長長嘆了口氣:「聯合艦隊再也不存在了!」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抓捕他的盟軍到了。

日本是個島國,物質從海上進出,所以歷來重視海軍。1872年,日本海軍省在東京成立,在之後的75年裡,舊日本海軍從輝煌走向覆滅。

甲午海戰,日俄海戰的勝利,讓日本膨脹起來,海軍將未來的對手指向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他們積極擴張,建造大艦巨炮,經過40年的積攢,到1941年,日本終於擁有了一支實力強勁的聯合艦隊。

這支艦隊包含戰列艦10艘,航母10艘,輕重巡洋艦38艘,驅逐艦120艘,還有大量潛艇及其它艦隻,總噸位200多萬!在廣袤的太平洋上,日本聯合艦隊力壓英美,成為獨霸一方的NO.1。

對於新艦種——航空母艦,日本也相當重視。1922年,世界上第一艘標準航空母艦「鳳翔號」 在日本下水,此後陸續建造了25艘,其中標準航母11艘,改裝航母14艘。

「鳳翔號」

日本入侵中國後,龐大的軍隊消耗巨額資源。可日本是個不毛之地,石油、鋼鐵、橡膠等大部分資源依賴進口,1939年時,日本的石油、鋼鐵、工具母機有70%從美國進口。

自己沒有又想要,那就只能搶。北上戰略被蘇聯暴打後,日本選擇調頭南下,目標直指東南亞,這裡資源豐富,石油、橡膠、錫鋁礦啥都不缺,還有優質的農業。

只是東南亞曾是英美、荷蘭的殖民地,日本的到來就像搶食的惡狗。為了利益,雙方的矛盾迅速尖銳起來。1941年7月,美國凍結日本資產,實施石油、鋼鐵禁運,英國、荷蘭紛紛跟進。對日本來說是這是當頭棒喝,致命一擊。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派出6艘航母、400多架飛機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戰爭伊始,日本打的順風順水,很快佔領了大半個太平洋。

到戰爭中期,日本的弊端顯現出來。因為資源匱乏,日本設計師只能投機取巧,妄圖以精巧的設計取得優勢。武器防護性能大多很差,坦克是薄皮的「豆丁」,戰機是薄皮的「零式火雞」,軍艦也不例外。

日本航母速度快,載機多,代價就是脆。除正規航母「大鳳」號防護還算可以,其他航母防護差強人意。飛行甲板用木板拼接而成,航空炸彈可輕易穿透。機庫封閉,通風不好,油管密布,一旦起火幾乎無可挽回。

俗話說:一力降百巧。再精巧的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白搭,美國戰爭機器全力開動,航母、戰列艦就像下餃子般入水。特別是「埃塞克斯」級航母,讓美軍航空兵力暴漲。戰爭期間,美國建造主力航母17艘,輕型航母、護航航母100多艘。相比之下,日軍長期積攢的家當雖然盛極一時,但一損失就很難彌補。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祥鳳」號輕型航母沉沒。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遭受重大損失,主力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沉沒。1944年6月,馬裡亞納海戰,「翔鶴」、「大鳳」、「飛鷹」號航母沉沒。

更要命的是,戰前培養的精英飛行員已經死得差不多了。日本缺乏良好的培訓體系,後繼無人,此後的飛行員都是新手,訓練幾小時就升空作戰。再加上零式戰機在美軍F6F"地獄貓"和F4U"海盜"面前優勢盡失,以至於馬裡亞納海戰上空成了「獵火雞」的賽場。

喪失了制空權的日本聯合艦隊成了美軍航空兵的靶子。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再無力補充艦載機和飛行員的日軍航母群只能充當誘餌,「瑞鶴」、「瑞鳳」、「千歲」、「千代田」號航母在9小時內全部沉沒。

至此,曾經稱霸太平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航母群灰飛煙滅,僅剩「鳳翔」、「隼鷹」、「天城」、「龍鳳」、「葛城」號幾艘輕型航母於二戰後悲慘的拆除。

日本投降後,海軍省解體變成「第二復員省」,處理海外軍艦和人員事務,一眾戰犯接受正義的審判。1947年,日本軍隊解散,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從此灰飛煙滅,再無半點渣渣!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多行不義必自斃!

和風漫談原創,歡迎關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識!

相關焦點

  • 多行不義必自斃!深陷疫情的美軍,最近可謂「噩耗連連」
    日本媒體抱怨稱,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但是駐日美軍卻自由地進出日本,安倍政府不能對駐日美軍進行病毒檢測,只能以駐日美軍的通報為結論。因此,雖然日本國內努力控制疫情,但駐日美軍基地反而成了抗疫「盲區」,這實在讓日本人心頭難受。
  • 初月號:為掩護日艦隊殘部單獨對抗美軍艦隊 最後堅持一個半小時
    而這次大決戰的最終結果是日本海軍的主力軍艦被打得丟盔棄甲,日本參戰的4艘航母損失殆盡。此戰之後,軍國主義日本海軍如同被敲斷脊梁骨的癩皮狗,再也難以翻起什麼大浪了,美國在在太平洋戰場上掌握的主動權越來越多。雖然日本因為發動不義戰爭而被唾棄,但是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日本海軍的有一艘驅逐艦,卻因為其頑強表現,被媒體所記住。
  • 野心勃勃,巧取豪奪,不宣而戰——舊日本海軍的野蠻「發家史」
    翻開歷史就會發現,舊日本海軍的「發家史」就是一部瘋狂對外擴張,掠奪他國資源的歷史。這種侵略性使其在二戰中走上巔峰,又迅速滅亡。 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佩裡率領4艘黑黝黝的鐵甲艦叩開日本國門,要求通商開關,史稱「黑船事件」。
  • 回顧史上大規模的航母對決 5原因導致舊日本海軍覆滅
    馬裡亞納海戰,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航母對決(攻擊主要由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在艦隊視距外進行)。導致舊日本海軍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馬裡亞納海戰中,美軍第58特混艦隊的人員觀看雙方戰機進行空戰  1.舊日本海軍大量的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早在中途島海戰、聖克魯斯群島戰役、拉包爾空戰中大量損失。新飛行員又因人力和物力的差距導致訓練不足,日本海軍引以為傲的海軍航空兵早已不復存在。
  •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由此得來的
    春秋的築牆方法,是把木板用繩子束緊,填上土夯實,然後一板一板地從下往上摞。築牆所用木板長1丈,高2尺,5板1堵,3堵1雉,所以一雉牆就是長3丈,高1丈。春秋時候的諸侯,國都都有一定的定製,分為七裡城,三裡城,五裡城,鄭國是侯伯級別的國家,國都的城牆一圈5裡長。1裡180丈,5裡就是900丈,即300雉。國都300雉,大型都邑不能國都的1/3,也就是不能超過百雉了。
  • 「野分」號傳奇,海軍中的「補槍王」,以一己之力單挑一支艦隊
    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有這麼個說法:「吳港之雪風,佐世保時雨」,這兩艘艦艇穩坐日本海軍三大祥瑞戰艦的前兩位。第三大祥瑞「野分」與前兩位想比,運氣並沒有那麼好,但卻解鎖了一個新姿勢——「補槍王」。
  • 二戰時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擁有25艘航母但大多數被擊沉
    曾在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 世界上曾經大規模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從數量和戰績上來說,位居第一的當然是美國,二戰末期曾擁有近百艘航空母艦,其次是英國,第三就要數到日本了。到二戰結束時為止,日本海軍先後擁有並服役過25艘各種類型的航空母艦。
  • 兄弟給個痛快吧:日本這艘驅逐艦戰果纍纍 槍下全是自家兄弟冤魂
    在二戰前期,日本海軍自甲午海戰和對馬海戰積攢起來的士氣,確實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打了個措手不及。而其後隨著美國海菊怒開始大暴兵,日本自身工業實力的短板就顯露無疑了。這也導致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海軍江河日下。
  • 伊朗油輪偏離航線,一支艦隊護航左右,俄:美海軍不敢正面攔截
    但據媒體報導,伊朗的油輪編隊進入國際水域之後偏離航線,有一支艦隊一直在其身邊護航,確保了這些油輪的安全。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美國海軍只能瞪眼乾著急,不敢正面攔截。12月15日,據《以色列時報》報導,伊朗石油部長面對記者採訪時指出,該國在本月7日出動10艘大型油輪滿載原油駛向盟友委內瑞拉處,將裝載委內瑞拉的原油到達伊朗阿巴斯港口,幫助盟友順利將其生產的原油出口。但伊朗的油輪編隊駛入國際水域之後,面對的危險隨之增加,美國海軍極有可能會對此進行攔截,好在俄羅斯的艦隊出現在附近,並伴航伊朗油輪編隊。
  •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給川普的忠告
    中國人對川普的印象非常不好,例如,愛吹牛、喜歡貪小便宜、口是心非的說一些大話等等,可以說中國人民真的非常不喜歡川普。首先就病毒本身而言,鍾南山院士已經說過了,「疫情爆發現在武漢,但是病毒源頭不一定在武漢」。作為嚴謹的科學家,鍾南山院士肯定是掌握了一些證據才會這樣的。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覺得呢
    從小我們就在語文課本當中讀過那麼一句話叫做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她是善良的事情,你就不去做它了,不要因為一件事情,你覺得他沒有犯太大的錯誤,而就去犯這個錯誤,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底線,好的,事情和壞的事情一定要能夠正確的區分開來,並且做出正確的事情
  • 中途島海戰時的日本海軍有多強大?出動8艘航母、上百艘戰艦
    近日中途島海戰再次成為軍迷們熱議的焦點,在這場規模龐大的海上對決中,美國和日本均出動了大量的航母、戰艦和作戰飛機,展示了當時各種類型的海戰艦艇。中途島海戰時日本海軍的實力很強大,僅航母就出動了8艘,還有上百艘各式艦艇。相比之下,美軍的作戰艦艇規模要小很多。
  • 為攻佔日本本土,二戰最強滅國艦隊有多龐大?光航母就有35艘!
    相比之前太平洋戰場的歷次登陸作戰,美國海軍在"沒落"行動中兵力部署的最大變化是第3艦隊和第5艦隊將同時出現在戰場上。熟悉太平洋戰史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要打擊力量是以快速航母特混艦隊為核心的第3/5艦隊。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我們很熟悉,那麼這句話究竟出自哪裡,本來的語言環境是如何的呢,壞事幹多了的壞人真的會自己滅亡嗎?這句話出自《左轉鄭伯克段於鄢》,話說在春秋時期,今天的新鄭附近,有個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公主武姜為妻。
  •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最後的掙扎 計劃建造15艘航母 最後只完成三艘
    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一共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一艘巡洋艦,並喪失了在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制海權。中途島海戰之後,曾經在太平洋戰場上橫行一時的日本海軍算是走到了窮途末路,稍微有點戰鬥力的軍艦全部失去,為了做最後的垂死掙扎,日本計劃重新建造一款新型航空母艦,這就是雲龍級航母。
  • 國產第一艘航母的意義:中國人的百年海軍夢
    航母海軍的寵兒,是國之重器,是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航空母艦可以讓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歷史會告訴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強大海軍,為什麼一定要有航母?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舊日本海軍把戰列艦改裝成航母,加賀號誕生了
    文/U156這兩天傳來一個消息:當年在中途島海戰中三艘抱團扎堆最後死一塊兒的日本航母其中有兩艘被找到了。一艘已經確認為加賀號,另外一艘目前暫時被推定為赤城號。在等待考察隊傳來更多消息的同時,我們來聊一聊這兩艘第一航空戰隊的航空母艦。
  • 二戰英國航母的表現如何?壓制德意海軍,曾派遣艦隊遠赴太平洋
    在1940年這一年中,有2艘"光輝"級航母便進入服役狀態,損失的2艘改造航母的戰力一下子就補充上來了。同年補充進航母部隊的航母,還有一艘改裝航母。是一艘英國海軍俘獲的德國商船改造而來的航母,即"大膽"號航母,本質上仍是一艘非正規的護航航母,能夠提供的幫助很有限。
  • 二戰舊日本帝國海軍艦隊復原照
    日本的經濟運轉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海外資源的進口,而為了保護如在南海地區的石油,必須維持一個大型遠洋艦隊。 但是日本海軍忘了他們以後在"太平洋戰爭"中將面對的敵人缺少了以前交戰對手的政治與地理的束縛,而且未能將艦隊和人員的損失計算在內。這些年裡在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問題上也有過激烈的爭論,但未能得出一個最終論證,使得兩種軍艦都得到了開發,卻未能幫助某一種取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