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美日之間爆發的雷伊泰灣海戰,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大規模海戰,這次海戰是人類最大規模航母大決戰,預計也將是最後一次航母大對決。在這次海戰當中,美日雙方投入了超過航母達到38艘,此外還有戰列艦、輕重巡洋艦、驅逐艦等軍艦數百艘,各種艦載機數千艘。
而這次大決戰的最終結果是日本海軍的主力軍艦被打得丟盔棄甲,日本參戰的4艘航母損失殆盡。此戰之後,軍國主義日本海軍如同被敲斷脊梁骨的癩皮狗,再也難以翻起什麼大浪了,美國在在太平洋戰場上掌握的主動權越來越多。
雖然日本因為發動不義戰爭而被唾棄,但是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日本海軍的有一艘驅逐艦,卻因為其頑強表現,被媒體所記住。這艘軍艦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孤軍與美國一支艦隊對峙,並以自身被擊沉為代價,讓日本海軍參戰殘部最終脫離戰場,沒有全軍覆沒,這艘驅逐艦就是初月號。
據介紹,初月號是日本海軍秋月級防空型驅逐艦的四號艦,該艦於1941年7月開工建造,次年5月份下水,並於當年年底加入日本帝國海軍。該艦滿載排水量3878噸,主要艦載武器包括四座雙聯裝100毫米高射炮,2座雙聯裝25毫米機炮,一座4連裝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610毫米魚雷,備彈8發,此外還有用以反潛作戰的深水炸彈。
雖然初月號在建造的時候是按照防空功能打造,但是在後來太平洋戰場上,初月號的主要作戰卻基本上跟防空作戰無緣,更多的是作為對海反潛作戰的一支力量,跟美國龐大的海上編隊硬剛。
1944年10月,著名的雷伊泰灣海戰爆發,按照日本海軍大本營的安排,初月號與其他航母以及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第一機動艦隊,作為誘餌,希望將美軍的航母編隊引開,從而而日本海軍第二遊擊艦隊創造條件,打擊正在雷伊泰灣登陸的美國軍隊。
10月25日,雙方戰鬥進入白熱化,初月號與其他驅逐艦一同,為日本第一機動艦隊的兩支航母編隊提供防空保護,但是在面對美國強大的艦載機攻擊,日本海軍的航母在此戰中損失慘重。為了給日本艦隊的殘部提供喘息之機,初月號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單艦與美國整個艦隊對抗,為其他軍艦撤出戰鬥拖延時間。
彼時初月級面對的美軍艦隊包括剛剛擊沉千代田號的莫比爾號、紐奧良號、聖塔菲號和威奇塔號巡洋艦為首的一支強大的海軍編隊,這支艦隊在剛剛的慘烈海戰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士氣正旺。
即便如此,初月號開始向美軍艦隊發射魚雷,向美國艦隊發起了衝鋒。初月號的逆向作戰,確實給日本艦隊的殘部留下了足足一個半小時。而美國艦隊在面對初月號的時候,卻顯得有點氣急敗壞,四艘巡洋艦發射了大量的穿甲彈,但是都被初月號驅逐艦躲開,最後初月號被美軍的驅逐艦命中,魚雷命中之後引發了艦艏爆炸,初月號終於沉沒。
此戰初月號包括艦長在內的官兵死亡290人,只剩下8名船員,因為一艘未及時收回的內火艇而獲救。不過初月號卻完成了自己的掩護任務,日本海軍剩餘的殘部已經脫離戰場,美軍同樣撤離戰鬥。
雖然初月號以這種方式挽救了一次日本海軍,但是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日本帝國主義依然沒有擺脫覆亡的命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那個時候,日本海軍能動彈的軍艦,已經沒有幾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