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為什麼山本五十六主力艦隊遲遲不進攻中途島?

2020-12-19 騰訊網

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是以7艘戰列艦為核心的大型水面艦艇編隊,該艦隊的作戰任務並不是對中途島發起直接的進攻,而是準備和美軍的主力水面艦艇做艦隊決戰的,當時日軍仍舊沒有放棄傳統的大炮巨艦的決戰思維,仍舊將戰列艦作為艦隊的核心,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其他軍艦則為戰列艦提供警戒和掩護。這也就是解釋了為什麼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採取了航空母艦靠前,而戰列艦靠後部署的策略,在日軍眼中,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機動部隊在奪取戰區上空的制空權後,山本的主力艦隊才會進入戰區待命,迎擊美軍艦隊。

然而戰事的發展並沒有如日軍所計劃的那樣,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沒能完成奪取戰區制空權的任務,既沒有摧毀中途島的陸上機場,也沒能殲滅美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反而自身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損失了全部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現在山本的主力艦隊要在沒有強大的空中力量掩護下進行作戰顯然是魯莽的,也必將遭受嚴重的損失,當時美軍仍舊有兩艘航空母艦完好無損,中途島的陸基航空兵部隊也保有一定的實力,並且可以得到夏威夷基地的飛機補充和支援,無疑美軍將佔據明顯的空中優勢。

在機動部隊受到重創後,山本五十六也曾下令準備夜戰,當時的航空母艦並沒有夜間作戰能力(少數精銳飛行員可以做到),這可以彌補日軍航空母艦上的劣勢,但是美軍艦隊也開始東撤,夜戰也就不可能發生了,而不能殲滅美軍的航空母艦和摧毀中途島上的機場,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在白天必將遭受空襲,誰也不能保證這些戰列艦可以抵擋住美軍的空襲,最終山本五十六還是下達了全軍撤退命令。

從戰術角度來看,日本海軍雖然擁有明顯的實力優勢,但是卻部署的太過分散,作戰計劃太過複雜,大型航空母艦雖然進攻能力十足,但是防禦能力卻非常薄弱,這一點在此前的珊瑚海海戰中便已有體現,有必要加強航空母艦的掩護兵力,而擁有強大防空火力的戰列艦無疑是最佳的防空平臺。另外在繁重的防空壓力下,大型航空母艦有限的戰鬥機擔負的任務過於繁重,既要對攻擊機群提供掩護,又要進行艦隊的防空作戰,而多搭載戰鬥機又勢必削弱其他攻擊機種的數量,將艦隊的防空作戰任務交給輕型航空母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最終的結論就是,日本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一直存在攻擊有餘而防禦不足的問題,如果將山本的戰列艦和輕型航空母艦也配屬到機動部隊中,組成一到兩個類似於美軍特混艦隊的聯合作戰編隊,那麼中途島海戰的結局將會改變。戰前那種將航空母艦視作戰列巡洋艦作為艦隊前鋒的定位是極其錯誤的,航空母艦已經成為艦隊的核心,所有軍艦都應該圍繞航空母艦的作戰而展開,日軍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顯然是本末倒置了,再加強情報上的失誤,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關焦點

  • 決戰中途島!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的真正較量,美國與日本的對決
    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利用登陸艦隊來引誘在珍珠港事件中倖免於難的美軍航母,再利用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母進行伏擊,從而達到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可惜事與願違,最終慘敗的反而是日本聯合艦隊。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首先是情報上的失誤,日本海軍竟然讓美國間諜在戰前破譯了自己的海軍通訊密碼,這是致命之失啊,最終導致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戰爆發前就了解了日本海軍所有作戰計劃和作戰部署,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戰神附身,也很難打贏美國啊。
  • 沒有自知之明的得寸進尺:看二戰日本對美國發起的中途島海戰
    五、中途島海戰:日軍使用誘餌戰術中途島海戰中,日軍又進行了兩個方面的作戰,即主力對中途島作戰,還有一支偏師對中途島北方的阿留申群島作戰。,1艘輕型航母;3、第一航母艦隊,艦隊司令南雲忠一:4艘重型航母,250架飛機,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1艘驅逐艦;4、主力艦隊,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3艘戰列艦(1艘為世界最大戰列艦大和號),1艘輕型航母,21艘驅逐艦
  • 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聯合艦隊為何慘敗?
    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雖然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中利用海軍航空兵創造了驚人戰果,但聯合艦隊對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重要性卻依舊沒有足夠認識。在黑島的計劃裡,南雲機動部隊不是進攻的核心,而與其相距600海裡,由山本五十六壓陣,「大和」、「長門」、「陸奧」這些高速戰列艦組成的主力部隊才是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
  • 解密中途島海戰,實力明顯佔上風的日本海軍為何幾乎全軍覆沒?
    在之前文章裡我們也講過,在偷襲珍珠港之前,日本的指揮官山本五十六有兩個核心計劃,這其中一個就是打算在偷襲珍珠港前一個小時給美國下宣戰書,其實一個小時美國也不可能準備什麼,跟偷襲一樣,但這樣日本顯得師出有名。可沒想到這個宣戰書沒有按時送達,這樣就變成了赤裸裸的偷襲,因此導致了美國上下同仇敵愾,對日宣戰。
  • 海戰經典,美軍高調慶祝,有餘味!中途島海戰,決定命運之戰
    美國的大西洋艦隊用雙航母進行紀念活動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中途島海戰,大家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看重六日四日,每年都要紀念了。美國的大西洋艦隊用雙航母進行紀念活動一、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可以說是日本主動發起,傾全力求一勝的海戰;美國人則將計就計以逸待勞全力爭勝的海戰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發生於1942年6月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實力處於劣勢的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伏擊了強大的日本機動艦隊,以沉沒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本主力航空母艦四艘、巡洋艦一艘,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從此美軍掌握了中太平洋地區的戰役主動權,扭轉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的局面,為下一步的反攻奠定了基礎。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遭受重大損失,也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導火索。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呢?
  • 從《決戰中途島》看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
    例1:戰爭伊始——偷襲珍珠港談中途島海戰,不得不提日本偷襲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因為這是六個月後美國在中途島擊潰日本聯合艦隊的緣起,更是這場情報之戰的開端。1941年,日美之間的外交談判遲遲沒有進展,日本決定向美國開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直接攻擊美軍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除掉日本海軍最大的威脅—美國航母。但要將這一構想變成可實施的方案並付諸行動,還面臨無數的困難和風險,而情報工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漸減邀擊"作戰, 即以輕型水面艦艇,潛艇以及岸基航空兵在美國海軍艦隊橫跨太平洋過程中不斷將其削弱,最後由日本海軍主力在北菲律賓海的一次"決戰"中,以戰列艦對戰列艦的傳統戰列炮擊戰法將美國海軍全數消滅的作戰計劃。 對美國的強大工業能力有著深刻理解的山本五十六明白,這樣的作戰計劃根本不可能把美國人逼到談判桌上,與其希望於先削弱再決戰的防禦性計劃,倒不如主動進攻。
  • 山本五十六能否算的上二戰十大名將?
    山本五十六 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國海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山本五十六1916年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曾於1919年到192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歷任駐美武官、第1航空戰隊司令、海軍航空本部長、海軍次官。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損失有多大?
    中途島位於太平洋航線的中途,是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門戶,對於日美兩國來說,中途島是必爭的軍事要地。若日本佔領中途島,則美國的珍珠港基地岌岌可危,難以久守,甚至美國西海岸都要受到日本海軍的威脅;反之美國守住中途島,日本就無法威脅珍珠港的核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日壯大。
  • 回顧中途島,為何擁有8艘航空母艦的聯合艦隊,最後一敗塗地
    這次海戰日本聯合艦隊本來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僅航空母艦就出動了8艘,南雲的主力艦隊中也有4艘艦隊航母,面對只有三艘航母的美國,日本依舊敗了。而且是慘敗,時至今日各國海軍仍在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反省探討日本為何敗了,還敗得如此之慘。
  • 如果日軍攻擊中途島的電報沒有被美軍破譯,海戰結果會不會改變
    接著是近藤信竹海軍中將的中途島攻略部隊將在中途島實施登陸作戰,並奪取中途島。最後日本海軍主力將集結在中途島附近,迎擊此時才明白日本真正攻擊目標是中途島,從而匆匆趕來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並將其殲滅。但是實際上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如果美國人並沒有破譯密碼,那麼很可能就不會在中途島投入主力部隊。
  • 日本的敗亡前夜:山本五十六為何明知潰敗,但依舊堅持繼續進攻?
    ,他對於日本在當時所取得的戰果並不感到樂觀,但是他畢竟是一名法西斯的軍人,「法西斯一旦有一天停止了進攻,他們的生命也就終結了」,山本五十六隻能把戰爭繼續下去,這是法西斯的內在而決定的,不受人的意志為轉移。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僅僅在一年之後美國在中途島以較少的兵力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徹底打擊了日本囂張的氣焰,並且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為什麼會爆發中途島戰役呢?美國又是如何贏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的呢?接下來我們會一一道來。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野心越來越大。
  • 太平洋海戰:日軍為何勝於珍珠港而敗於中途島 !
    20時30分,山本五十六命令伊168號潛艇於2300時開始對AF的機場炮擊,並通知說之後會有第七戰隊(慄田)加入炮擊。22時50分,南雲報告:「敵人還有航母4艘,我方航母全滅。」1942年6月5日2時55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否決了其首席參謀黑島大佐提出的集中全部艦隻在白天轟炸並登陸中途島的挽回敗局的方案,下令:「取消中途島的佔領行動。」
  • 中途島海戰中,為什麼日本飛機不直接用炸彈攻擊對方航母?
    中途島海戰時,日本聽到美國航母到來之時,不像美國飛機一樣直接攜帶炸彈攻擊對方航母?卻換裝魚雷,貽誤了戰機,增加了航母被攻擊時的危險性。這是為什麼呢?在二戰中,航母作為當之無愧的海軍大哥,自始自終都是各國的重中之重、中樞所在。
  • 日本為何執意進攻中途島?計劃曾遭遇阻力,後來反對意見煙消雲散
    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山本,堅決要攻擊中途島。為什麼選擇中途島呢?中途島是一座直徑約6海裡的圓形環礁,面積只有4.7平方公裡,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該島距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均為2800海裡,處於亞洲和北美之間的太平洋航線的中點,故名中途島。
  • 決定中途島海戰勝負,為什麼取決於一封電報?只差5海裡5度5分鐘
    從實際作戰看,儘管日軍不清楚美軍3艘航母已「恭候多時」了,但種種情況表明對方早有所準備,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滿不在乎呢?原來,進攻阿留申群島是日軍整體計劃的一部分,阿留申群島遭襲,就意味著進攻中途島的行動不會有變,現在只需靜靜地等待,靜候日軍航母艦隊進入設伏區。為了不暴露美軍的3艘航母,按照尼米茲的設想,對日軍的偵察、搜索任務交給了中途島駐軍,22架「卡塔琳娜」水上飛機呈「扇形」經過6小時搜索,在距中途島以西1300公裡處,發現了日本艦隊,但尼米茲判斷,這不是日軍的航母艦隊。
  • 中途島戰役,日本聯合艦隊為什麼要傾巢而出?31位將官演一場大戲
    1942年4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策劃攻擊中途島的方案,終於在「杜立特空襲」後獲得批准。然而,這份原本可以加重打擊美國的計劃,在山本與軍令部、陸軍和海軍的扯皮中白白浪費了近半年。現在實施,最佳時機已經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