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這一天,美國國內抗議遊行示威在各地仍是如火如荼地進行;美國現在仍活著總統都出來喊話;美國的國防部長埃斯泊又和川普就是否派兵鎮壓意見相左;美國國內包括海軍內部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就是在這樣的時刻,美國海軍卻仍在世界各地大規模高調舉行紀念活動,紀念「中途島海戰」。
之所以美軍要這麼高調紀念,因為這場海戰對美軍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二戰時日本和美國在海上打了無數次小戰,但大的有決定性的海戰我認為只有四場:偷襲珍珠港、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馬裡亞納海戰。偷襲珍珠港,日本取得戰術上的大勝,珊瑚海海戰美軍損失慘重,中途島海戰美軍大勝,馬裡亞納海戰日本遭屠殺式慘敗。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中途島海戰,大家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人這麼看重六日四日,每年都要紀念了。
一、日本為什麼要發起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可以說是日本主動發起,傾全力求一勝的海戰;美國人則將計就計以逸待勞全力爭勝的海戰。日本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役呢?
1、中途島的位置太重要了
中途島就在太平洋中間,中途嗎,就是亞洲到美洲航線的中途位置,距離日本本土與美國本土一樣的距離,面積很小,只有4.7平方公裡。它還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的前哨,珍珠港就在中途島與美國大陸中間,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美軍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願意丟失中途島的,所以日本攻其必救,山本五十六賭上了命運,想效仿東鄉平八郎的對馬海戰,畢其功於一役,殲滅美海軍,奪佔中途島,控制太平洋,劍指美國本土。
2、保護本土,尤其是東京不再被美國轟炸
日本不宣而戰,偷襲珍珠港,把美國佬惹毛了,隔三差五就去轟炸日本。特別是1942年4月,美國派出的唐納德飛虎隊對東京、大阪、橫濱、神戶和名古屋的的轟炸,讓從來沒有受到過外敵入侵的日本人嚇得要命,天皇暴跳如雷,海軍被罵得灰頭狗臉。
日本人以為這轟炸機是從中途島來的,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拿下中途島,保護本土。另外,中途島拿下了,珍珠港也就成了囊中之物,並且這珍珠港以前還是日本的,被美國佬連懵帶騙加嚇唬地給弄到手的,日本人不是很服氣。
3、經營南太平洋戰場
日本海軍做奪佔中途島的計劃時,在南太平洋爆發了珊瑚海海戰,這一場海戰給了日本奪取中途島的信心,也給了日本奪佔中途島不容置疑的理由。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和航母的對決,雙方都沒有在視距內看到敵人,全是飛機對幹。這場戰幹完一盤點,美國損失慘重,比日本慘,從戰術角度看,日本可以說是勝利的一方,儘管損失也不小。這場戰爭很有歷史意義,下次專門寫一下。
通過珊瑚海海戰,日本發現美國海軍就那麼回事,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改變了日本人心中一直以來對美國軍艦的恐懼感,這恐懼感來源於上世紀美國的佩裡的黑船艦隊。另一方面,日本軍隊在南太平洋,沒有一個對手,南洋諸國如同日本家後院,英國幾條破艦除了被打沉的,其它的都跑沒影了,找都找不到。唯一對日本構成威脅的是美國海軍。
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遏制住美軍,佔領中途島是不二選擇。
這麼多好處,這麼多理由,好賭的山本五十六豁出去了,壓上全部海軍,再次升起「Z"字旗。
二、中途島海戰如何打的
說幹就幹,日本人的行動力真的沒得說,連軸轉做計劃,作戰構想、戰鬥方案、兵力協同等等,很快就弄好了。1942年5月5日發布命令,下了作戰決心:兵分三路,一路主攻,一路佯攻,一路居中接應,作為後備兵力;日本海軍的所有兵力基本傾巢全出,共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65艘驅逐艦以及潛艇和其他艦船共約200多艘,作戰飛機600多架。
1、日本海軍的兵力計劃
主攻兵力由南雲中一指揮,包括4艘重型航空母艦、250餘架飛機、2艘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和一隊擔負護航掩護的的任務驅逐艦。攻下中途島後立刻登陸,登陸兵力由近藤信竹中將指揮,包括一些戰列艦、巡洋艦、運輸船和5000人的登陸部隊。
佯動兵力由細萱戍子郎海軍中將指揮,叫北方編隊,先期進攻並奪取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詩卡島,想引誘美軍去奪島,掩護南雲忠一的主攻部隊。
山本五十六大將直接指揮主力艦隊,兵力包括有3艘戰列艦,加上一些驅逐艦和1艘輕型航空母艦,這些兵力可以接應,也可以擴大戰果。山本五十六的旗艦就是排水量7萬噸,裝有9門460mm三聯裝主炮的「大和」號。
2、美國掌握日本意圖,立即應對
日本海軍在協調時,他們用無線電聯繫,但美軍早已經破譯了日軍的密碼。美軍通過監聽,發現日軍要在一個AF的地方有大動作,懷疑是中途島,但不能確定。於是美國鬼子叫中途島駐軍明碼發報說海水淡化器壞了,沒法修。不久,美軍就截獲了日軍報文:AF缺乏淡水。於是美軍確定了中途島是日本的主要攻擊方向。
掌握了日軍的動向,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尼米茲立即召回了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和企業號,以及因為參與珊瑚海海戰受傷的航空母艦約克城號。他計劃用這三艘航空母艦和五十幾艘其他艦艇,以逸待勞,伏擊日本的艦隊。
實際上,日本人是自信滿滿的,因為他們算來算去,美國只有兩艘航空母艦能投入戰鬥,實力和日本沒法比。
3、戰鬥過程
6月4日凌晨,南雲忠一的編隊到了中途島附近,馬上兵力展開,一方面派出轟炸機攻擊中途島的美軍,一面派出偵察機找美軍的航空母艦編隊。
對中途島攻擊的飛機還算順利,第一波攻擊完,準備第二波攻擊,其中也有中途島的攻擊機對日軍進行攻擊,但不是大威脅。南雲心裡一直惦記著美軍的航母編隊,但那天大霧,偵察機看不到海面,也就發現不了美軍的航母。於是南雲讓飛機裝上炸彈準備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波攻擊,同時接收第一波返回的飛機。
這是南雲受到偵察機報告說有美軍航空母艦出現,南雲就命令第二波攻擊的飛機改掛對海攻擊的魚雷。就這樣亂糟糟地又是換彈、又是接收飛機,日軍航母甲板上一片混亂,到處都是魚雷、炸彈。這樣亂到九點多,所有工作搞完,南雲向北找美軍航母交戰,但是偵察機還是不能準確發現美軍航母編隊。
而美軍的偵察機在一個雲層的縫隙裡發現了日軍的航空母艦編隊。從九點開始,戰場上就是日軍編隊被美軍的飛機追著打,日軍一邊到處找美軍航母編隊,一邊打美軍飛機。美軍開始的進攻效果也有限,損失也不小。
上午10時24分,從企業號起飛的美軍33架「無畏」式攻擊機和從約克城號起飛的17架攻擊機,分別攻擊日軍的赤城號、加賀號航空母艦和蒼龍號航母,而日本編隊的飛機又出去攻擊了,沒有掩護,同時,蒼龍號上還堆滿了燃料、魚雷和炸彈。美軍的攻擊非常猛烈,僅五分鐘,就徹底炸毀了日軍的三艘航空母艦。其實到這個時候,日軍的敗局已定,後面就是一些零星的攻擊,美軍的約克城號剛從珊瑚海海戰受傷回來,加緊搶修參戰,也被日軍「飛龍」號航母上的魚雷機擊沉;而飛龍號也被企業號上的俯衝轟炸機擊沉。隨後就是一些小的接觸戰、遭遇戰。
1942年6月5日,日軍的首席參謀黑島大佐提出新的方案:集結所以兵力,強攻中途島,但山本五十六否決了這個方案。下令取消佔領中途島的行動方案。中途島海戰結束。日本損失了「飛龍」、「蒼龍」、「赤城」、「加賀」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美軍損失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而日軍的佯動兵力卻非常順利,細萱戍子郎海軍中將一臉懵逼地帶著北方編隊,找不到要打的美軍。
日軍慘敗。
三、對雙方的影響
對日軍來說,這是一場決定性的慘敗。日軍犧牲了大部分經驗豐富的海上飛行員,這是沒法補充的;也結束了日本海軍從建軍以來沒有敗績的歷史,這對信心來說,打擊是致命的;還有就是沒有達到目的,想打到美國是不可能了,下一步在南太平洋將是寸步難行的困局。
美軍不用說,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大戰,一掃珍珠港遭襲擊以來的陰霾,堅定了下一步繼續戰鬥的信心;保護了前沿陣地,保證了本土安全,創造了下一步勝利的條件;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真實的威脅。
四、幾點感想
1、這場海戰的確意義重大,說它改變了太平洋戰場局勢可以,說它改變了二戰局勢也不過分。所以,美軍高調紀念,可以理解;
2、這場海戰有許多地方可以總結,交戰雙方在當時都是強大的軍隊,兩軍相逢勇者勝;勞師遠襲、驕兵必敗;
3、美軍一門心思要幹掉日軍的航母編隊,別的不管;日軍一方面要攻中途島,一方面要打美軍的航母編隊。首鼠兩端,一心不能二用;
4、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5、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美軍的高調紀念有點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