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家園|增殖放流活動分享】海好有你,我愛伶仃

2021-02-27 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

「伶仃鯛民們都是南山蛇口片區的老鯛民,因為愛海,愛海釣,所以更了解海洋資源。由於環境的破壞,過度的捕撈,造成魚類的減少,鯛民們了解內伶仃的一島一石一水,這裡非常適合放流黑鯛苗。因為熱愛海,緣於網絡的力量走到了一起,人人獻出一分力量……鯛民們多年來一直在內伶仃提倡並清潔釣位周邊的海岸線垃圾……」

——蛇口鯛民Harry Huang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這是文天祥的詩句。裡面的零丁洋就是現在的伶仃洋了。

伶仃洋範圍較大,北起虎門,口寬約4千米,南達香港、澳門,寬約65千米,水域面積約2100平方千米。東由深圳市赤灣,經內伶仃島,西到珠海市淇澳島一線以北為內伶仃洋,以南為外伶仃洋,水域面積分別是1041平方千米、1059平方千米。

內伶仃島,深圳39個海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坐落於史稱伶仃洋的海面之中。前幾年內伶仃島入選「廣東十大美麗海島」,但是因為不對大眾開放,這個距離深圳陸地僅17公裡的小島,猶如海上的一片浮葉,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

 

4月29日,一群熱愛海洋的朋友們發起了一場內伶仃洋增殖放流活動。他們來自鯛民微信群、大鏟灣釣魚微信群、樂程號俱樂部。線上的情緣,這天線下終於得以成全。這次的內伶仃洋增殖放流是本次活動的首場,在五月份還會陸續進行多場小型的增殖放流活動。在六月份,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將會舉辦大型的增殖放流活動,具體信息可以點擊【重要邀請函】藍色海洋邀您一起放魚苗啦!進行查看!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來自鯛民微信群、大鏟灣釣魚微信群、樂程號俱樂部的朋友們隨藍色海洋的骨幹們一起坐上了開往內伶仃洋的船。海上的風輕吻著我們的臉,海水的味道瞬間滲透全身,甚至到髮絲。炙熱的陽光慢慢將周圍的空氣加熱,看著水天一色,湛藍的天空,碧綠的海水,我們在船上歡呼著,雀躍著。

在船上,我們開始準備將小小魚苗們放生到海裡。這些魚苗品種為黑鯛魚。伶仃鯛民們對這裡環境十分熟悉,眼看著這裡生態環境變壞,認為這裡比較適合放黑鯛魚,這樣可以保持這裡的生態平衡。鯛民們對這裡愛得深沉,多年來一直在內伶仃島倡導海洋環保,經常清潔釣位周邊的海洋垃圾。五萬四千多尾的黑鯛魚,全部是由鯛民微信群、大鏟灣釣魚微信群、樂程號俱樂部、藍天楓號、蛇口鯛民磯社朋友們進行愛心捐贈,然後將所得的捐款購買而來。這些黑鯛魚經過深圳市漁業服務與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工作人員的嚴格檢測後,作為這次增殖放流的魚苗。

更多精彩花絮!

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大人們也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在平靜的海面上,突然孩子們驚聲尖叫,只見海面上,一隻白海豚在海面上來回翻騰,所有人都興奮得難以表達。藍藍的海水,白白的海豚,船上的我們,清新的海風,這一刻,幸福油然而生!

放流活動結束後,鯛民代表HarryHuang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希望能和藍色海洋繼續合作下去,一起為海洋環保出力」。藍色海洋也一直以海洋環保為宗旨,相信只有大家一起攜手,我們的藍天才會更藍,水更藍!

增殖放流活動結束後,我們飄洋過海終於來到神秘的內伶仃島,有幸參觀了蠔民的生產作業基地。了解到了關於生蠔養殖的很多知識。


不違農時, 谷不可勝食也
數罟不入洿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 材木不可勝用也。
當今的發展日新月異
但是對於大自然的過度開發
導致地球母親不堪重負
各種極端天氣、自然災害
從某種角度來說
很多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苦果
順應自然規律
也許我們才能細水長流!

點擊「閱讀原文」為6月份的增殖放流貢獻一份力量吧!

本次攝影:Harry Huang、笑梅

關於藍色海洋(BOCA)

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是我國首家以海洋環保為主題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創始於2002年,正式註冊於2005年,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在我國有影響力的海洋環保公益組織。藍色海洋將在未來推動組織的專業化和企業化運營,並重點將項目部署在清潔海洋、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環保科普教育等方面。目前擁有國際海洋清潔日、民間增殖放流、海岸衛士、守護壩光等品牌項目。目前主題活動有藍色海岸,(包括:海底清潔活動;穿越海岸線,清潔山海垃圾活動;科研版淨灘活動;垃圾換寶項目等);藍色家園,(包括珊瑚普查;珊瑚種植;增殖放流放魚苗活動;種植紅樹活動);藍色課堂,(包括推動海洋意識和環保意識教育;在社區、學校和機構團體進行有計劃和組織的海洋主題自然教育活動);發起基金會或慈善組織,(例如,帕客聯盟、海洋發展基金會等);關注深圳市環保公眾事件,(例如:壩光村紅樹林、抹香鯨事件等。)

相關焦點

  • 福州舉辦「江河湖海 年年有魚」增殖放流活動
    市民在放流魚苗。記者 原浩 攝  福州新聞網11月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黃凌)4日上午,「江河湖海 年年有魚」增殖放流活動在閩江公園望龍園百花臺景區舉行。活動由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和福州日報社共同舉辦。  「讓我們的江河湖海年年有魚,讓幸福之城煥發勃勃生機。」
  • 教授詳解黑鯛魚苗放流入海 廈門舉辦今年第5次增殖放流活動
    小朋友參加增殖放流活動。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 通訊員 許曉煜)今天上午,一輛載滿黑鯛魚苗的恆溫車緩緩駛入市海洋管理公務碼頭。這是我市今年第5次舉辦增殖放流活動,37萬餘尾黑鯛魚苗在現場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幫助下流入大海。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常態化,年年有魚不是夢
    如何在索取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保護好水生生物資源?近幾年,我省下大力氣推進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已取得成效。國家海洋局海島研究中心主任蔡鋒認為,只有科學推進增殖放流活動有序化、常態化,才能真正實現「福建江河湖海、年年有魚」的目標。近幾年,常常可以在我省的媒體上看到或聽到關於增殖放流的報導。
  • 全國放魚日: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增殖放流活動對於近海漁業資源養護,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漁業種質資源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社會護漁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據了解,6月6日,廈門放流黃鰭鯛10萬尾、黑鯛10萬尾,放流1齡中華鱟10000隻、綠海龜4隻。金門放流遠海梭子蟹10萬尾、黃鰭鯛25000尾、四指馬鮁12萬尾。
  • 大湖股份·漢壽縣舉行西洞庭湖甲魚增殖放流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  8月28日,由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漢壽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4年漢壽甲魚西洞庭湖增殖放流活動,在風景秀麗的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目平湖正式啟動。大湖股份與漢壽縣人民政府共同開展的漢壽甲魚增殖放流活動,對於加強漢壽甲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推進漢壽甲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漢壽甲魚品牌,促進漁民增收、漁業增效都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希望各界人士關注生態補償,儘快建設完善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
  • 中俄「興凱湖增殖放流」活動將再次舉行
    東北網雞西7月4日訊 (記者王文利) 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我市將於7月7日上午8時,再次舉行中俄「興凱湖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活動由市農委、旅遊委、水產總站、公安局、環保局、興凱湖管委會、新聞傳媒集團、密山市政府等共同主辦。
  • 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2012-06-21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陰市漁政站        瀏覽量: 1727 次 我要評論   6月9日上午9點,在無錫江陰市黃田港碼頭汽渡船上「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隆重舉行。
  • 襄陽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 開展東西軸線增殖放流活動
    11月30日上午,由襄陽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組織開展的東西軸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襄城區龐公街道三裡廟碼頭附近水域舉行。此次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按照《湖北省襄陽市東西軸線道路工程魚梁洲段對漢江襄陽段長春鯿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影響補償補救合同》的要求,為減少工程建設對漢江襄陽段長春鯿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及水生野生動植物造成的影響,建設方襄陽中交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履行漁業資源生態補償責任,實施2020年保護區增殖放流項目。
  • 湖南岳陽市開展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湖南岳陽市開展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2016-04-11 08: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嶽陽市漁政站        瀏覽量: 111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4月8日上午,以「增殖漁業資源&nbsp養護洞庭生態」為主題的2016年度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嶽陽漁港碼頭拉開序幕
  • 新華社客戶端:重慶舉行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新華社客戶端重慶11月27日電(記者陳青冰)11月27日,重慶林業局和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等多家單位一同在江津米幫沱碼頭開展以「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和宣傳教育活動。
  • 江陰堅持18年人工增殖放流成效顯現 累計增殖放流魚苗魚種超過1.6...
    作為保護長江生態資源的常態之舉,從2007年開始,江陰連續18年舉辦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並將每年的6月12日定為「長江放流日」。6月19日上午,江陰舉行以「關愛生命長江、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19年江陰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 持續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 維護生態平衡
    30日,泉州市海洋漁業局聯合區農水局在雙陽新南水庫、馬甲仰恩湖、後坂水庫等水域開展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市海洋漁業局副局長莊慧、紀檢組長郭介炮、區政協主席江貽萬參加活動。  本次放流在雙陽新南水庫、馬甲仰恩胡、後坂水庫等水域,共放流草魚、鱅魚、鰱魚,鯉魚四大品種共14餘萬尾。
  • 2020年梅州增殖放流活動在梅縣區丙村鎮客都人家舉行
    本報訊 (記者吳麗伶)昨日上午, 2020年廣東梅州增殖放流活動在梅縣區丙村鎮客都人家柚子洲頭河畔舉行,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慶營,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陳文,梅州市副市長溫向芳等領導嘉賓參加活動。
  • 深圳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原標題: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目前正值南海休漁期。記者6月26日從深圳南山區經濟促進局獲悉,該局邀請部分區政協委員、熱心市民及漁民代表,在深圳灣海域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
  • 青島增殖放流賺兩億元 放流魚苗最遠遊到日本
    早報訊 增殖放流每投入一塊錢,就能回收6塊錢以上,去年增殖放流毛收益達到2.1億元。昨天,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增殖放流工作報告,去年我市共投入各項資金2200餘萬元用於增殖放流,漁業資源修復工程,不僅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還增加了漁民收入。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雷霽霖認為,增殖放流不能僅僅看經濟效益,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善海洋漁業資源。
  • 農業部福建省共辦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新華社福州9月27日電(記者 魏培全)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儀式27日在馬尾福州海事局馬江碼頭舉行。活動的主題為「兩岸共海峽,情誼連萬家」。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劉修德向記者介紹說,漁業是幾千年來兩岸的傳統產業,通過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能夠促進臺灣海峽漁業資源的恢復,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還能夠喚起兩岸民眾關注漁業資源的保護,促進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保護。
  • 視頻|增殖放流,東莞今日300多萬尾淡水魚遊進東江
    本次2020年東莞市江河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主題為「增殖灣區漁業資源,共建生態美麗東莞」,由東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石龍鎮人民政府、廣東省漁政總隊東莞支隊協辦。來自市人大、市政協、市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水務局、林業局、氣象局等相關部門,石龍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漁民代表,捐贈魚苗團體和個人等共計100多人參加活動。
  • 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與養護活動在北崙河口舉行
    為落實2017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會晤時見證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關於開展北部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與養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要求,迎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2017年5月8日,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與養護活動在位於中越邊境水域的廣西東興市北崙河口舉行
  • 中國移動開展東南亞-日本二號海纜項目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推進東南亞-日本二號海纜項目建設的同時,主動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補償的社會責任,在農業農村部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於11月27日組織在珠海港珠澳大橋附近九洲島海域增殖放流紫紅笛鯛130萬尾、紅笛鯛
  • 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7日,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河流的漁業水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