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今日300多萬尾淡水魚遊進東江
6月23日上午,在東莞市石龍鎮金沙灣公園,鱅魚、草魚、鯪魚、鰱魚苗、草龜苗等一批適合東江流域投放的淡水魚被投放到江中。其中,市財政資金投放300多萬尾,社會各界熱心單位、人士捐贈投放的28萬多尾,共計投放328萬多尾。
本次2020年東莞市江河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主題為「增殖灣區漁業資源,共建生態美麗東莞」,由東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石龍鎮人民政府、廣東省漁政總隊東莞支隊協辦。來自市人大、市政協、市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水務局、林業局、氣象局等相關部門,石龍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漁民代表,捐贈魚苗團體和個人等共計100多人參加活動。
「我們參加增殖放流活動已經有10年了,每年都是為現場維持秩序,平常也會和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東莞市石龍鎮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徐覺非說,增殖放流不僅是保護東江母親河,更是保護本地生態環境。
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賴志淼介紹,東莞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已經成為一項政府支持、社會認可、群眾參與的社會公益事業。自1986年起至今,東莞已經投放各類魚蝦苗超過5億多尾,且放流品種逐漸完善,放流範圍逐漸擴大,社會氛圍逐漸濃厚。
增殖漁業資源,既是保護和改善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的有益行動,有利於促進漁業資源增殖和水域生態環境修復;也是助推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漁區鄉村振興發展的有力舉措。
接下來,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將抓好落實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動員和攜手社會各界熱心單位、熱心人士,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優化江河生物生態類群,以實際行動切實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積極構建魚水相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打造「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美麗東莞。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