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增殖放流,東莞今日300多萬尾淡水魚遊進東江

2020-12-06 瀟湘晨報

東莞今日300多萬尾淡水魚遊進東江

6月23日上午,在東莞市石龍鎮金沙灣公園,鱅魚、草魚、鯪魚、鰱魚苗、草龜苗等一批適合東江流域投放的淡水魚被投放到江中。其中,市財政資金投放300多萬尾,社會各界熱心單位、人士捐贈投放的28萬多尾,共計投放328萬多尾。

本次2020年東莞市江河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主題為「增殖灣區漁業資源,共建生態美麗東莞」,由東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石龍鎮人民政府、廣東省漁政總隊東莞支隊協辦。來自市人大、市政協、市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水務局、林業局、氣象局等相關部門,石龍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漁民代表,捐贈魚苗團體和個人等共計100多人參加活動。

「我們參加增殖放流活動已經有10年了,每年都是為現場維持秩序,平常也會和市民宣傳環保知識。」東莞市石龍鎮志願者協會副秘書長徐覺非說,增殖放流不僅是保護東江母親河,更是保護本地生態環境。

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賴志淼介紹,東莞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已經成為一項政府支持、社會認可、群眾參與的社會公益事業。自1986年起至今,東莞已經投放各類魚蝦苗超過5億多尾,且放流品種逐漸完善,放流範圍逐漸擴大,社會氛圍逐漸濃厚。

增殖漁業資源,既是保護和改善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的有益行動,有利於促進漁業資源增殖和水域生態環境修復;也是助推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漁區鄉村振興發展的有力舉措。

接下來,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將抓好落實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動員和攜手社會各界熱心單位、熱心人士,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優化江河生物生態類群,以實際行動切實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積極構建魚水相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打造「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美麗東莞。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嶽陽市增殖放流1870萬尾「夏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8日訊(記者 徐亞平 徐典波 通訊員 李天明 李丹陽)今天,嶽陽市在漁港碼頭舉行 2018年度三峽後續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嶽陽市農委黨組成員、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鄒國良,市農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四新帶領漁政系統執法人員、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小學生及漁民代表,將1870萬尾「夏花」放歸東洞庭湖。本次活動由嶽陽市農委與嶽陽樓區農林水務局聯合舉辦,主題為「增殖漁業資源 養護洞庭生態」,共放流「四大家魚」6萬多公斤。為了提高魚苗成活率,主辦方製作了專用放流槽進行放流。
  • 興凱湖禁漁期首日 黑龍江省增殖放流10.5萬尾「大白魚」
    中新網雞西6月6日電(王妮娜)6月6日是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禁漁期的第一天,黑龍江省將10.5萬尾興凱湖大白魚放流進興凱湖中,比去年多7萬多尾,這標誌著黑龍江省今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行動全面啟動。今年放流的興凱湖大白魚比去年多7萬多尾。
  •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6666萬尾苗種投放東海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6666萬尾苗種投放東海2019-05-07 10: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今日岱山        瀏覽量: 2875 次我要評論 &nbsp&nbsp5月6日上午12時,伴隨著中國漁政33128船鳴笛啟航,岱山縣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正式拉開帷幕。
  • 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啟動 372萬尾魚苗投向臺灣海峽流域
    ,以「兩岸攜手增殖放流,齊心共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2013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福州海事局馬江處碼頭舉行,372萬尾魚苗在600多名群眾的協助和見證下分別在馬江碼頭和閩江口川石島立樁礁附近海域放流。
  • 深圳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原標題:南山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目前正值南海休漁期。記者6月26日從深圳南山區經濟促進局獲悉,該局邀請部分區政協委員、熱心市民及漁民代表,在深圳灣海域增殖放流28萬尾黑鯛魚。   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投放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
  • 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 煙臺增殖放流20萬尾苗種
    活動現場膠東在線6月30日訊(記者 孫宗順)為「慶七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30日上午,2018保護海洋生態共建碧海藍天增殖放流活動在萊山區黃海明珠廣場海邊舉行。熱愛增殖放流活動的家庭及煙臺大學的志願者共600餘人參加活動,放流大瀧六線魚、黑鯛、黑鮶、許氏平鮋4個物種的苗種,共20萬尾。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楊明介紹,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對恢復海洋漁業資源和保護海洋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2億多元,增殖放流魚、蝦、蟹等18類水產苗種60多億單位,為漁民增收15億多元,取得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全國放魚日 廈門增殖放流21萬尾魚苗保護海洋
    中新網廈門6月6日電 (黃詠綢)6月6日,時值「全國放魚日」,21萬尾黃鰭鯛、黑鯛、中華鱟種苗及4隻經救助已經康復的綠海龜在廈門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被放流入水。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曾東生告訴記者,「全國放魚日」期間,金門與廈門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預計放流種苗25萬尾。從2003年開始,廈門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8年來累計放流種苗46億尾。
  • 澄江市向撫仙湖增殖放流100萬尾抗浪魚
    掌上春城訊為恢復撫仙湖抗浪魚的種群數量,12月9日,雲南省澄江市向撫仙湖增殖放流了100萬尾人工養殖的抗浪魚魚苗。撫仙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國家一類飲用水源地,也是我國水質最好的天然湖泊之一。近年來,通過人工增殖放流,撫仙湖抗浪魚種群數量得到了初步恢復。澄江市撫仙湖管理局水產工程師張力介紹,本次增殖放流的抗浪魚魚苗總共100萬尾。投放當天,撫仙湖管理局對三個投放點的魚苗進行了檢驗,每車魚進行三次取樣,每次取樣一公斤,進行魚苗的體長測量、數量計數等,以此來確定每一公斤魚苗裡面有多少尾抗浪魚,以及魚苗的成活率、總重量等。
  • 900萬尾魚蝦苗「安家」大鵬灣,鹽田港集團連續十二年開展增殖放流...
    碧海、清空、流雲,即將被放流入海的魚蝦寶寶們雀躍入水……6月12日,鹽田港集團在大鵬灣海域舉行第十二屆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共投放900萬尾魚蝦苗,以實際行動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修復水域生態環境。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活動中,為提高放流魚苗成活率,在深圳市海洋局的專家們對增殖放流過程科學指導下,來自鹽田港集團、鹽田國際碼頭代表和公益志願者們將700萬尾斑節對蝦苗
  • 8.5萬尾魚苗增殖放流確保色達縣漁業生態穩定
    為加強色達縣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修復長江上遊流域漁業生態環境,11月2日,該縣開展了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活動,8.5萬尾魚苗被放流至色曲河中。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被放下水後,向四面八方遊開,為色曲河增添了新的活力。
  • 廣東東莞虎門威遠島增殖放流臺每年吸引10萬人觀景休閒
    這句話用在東莞用海整治項目上,再貼切不過。昨日,記者在虎門威遠島看到,不少市民帶著親人在生態廊道轉悠,其樂融融。而威遠島環境優美、生態優良,增殖放流臺自2015年開放以後,每年吸引10多萬人次來此觀光或放生,不僅成為東莞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也是東莞充分用好中央財政資金建設民心工程的樣本。
  • 海南西沙漁業增殖放流百餘只海龜近250萬尾魚苗
    駱雲飛 攝中新網三沙6月12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12日上午聯合在三沙舉辦2020年西沙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玳瑁及海龜145隻,各類經濟魚苗248萬尾。本次增殖放流是近年來海南在三沙海域放流規模較大的一次。
  • 廣州南沙漁業增殖放流 229萬尾魚苗躍入珠江口
    南沙舉行2020年漁業增殖放流活動。攝影 李夏同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舒霞):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當天,廣州市南沙區在萬頃沙十九湧以南伶仃洋水域舉行2020年全區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現場放生魚苗和種魚。共計229萬尾魚苗躍入珠江入海口。  據介紹,此次活動共放流一帆風順胭脂魚、草魚、鯉魚、黑鯛等9個品種。「此次活動是為推進區內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恢復,提高社會各界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南沙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 27萬尾四指馬鮁!998萬尾斑節對蝦!茂名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隨著一聲令下,聚集在茂名電白區勤海碼頭的上百名市民紛紛解開了手中的袋子,將裡面的蝦苗和魚苗倒進了海裡。看著一群群小魚和小蝦在海水裡自由遊動,他們臉上不禁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農業農村部每年都會號召全國各海域舉行增殖放流活動。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正值寒潮來襲,天寒地凍,但增殖放流的魚苗在容器裡卻活蹦亂跳,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住進新家。「放生也是一門科學,不能隨意放生。」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工作人員葉堅堅說,「我們是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指導下,選擇了這些魚類。」
  • 4萬尾扁吻魚放流博斯騰湖(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3日電(年磊 董志國)6月13日,新疆農業農村廳在博湖縣博斯騰湖大河口舉辦博斯騰湖2020年春季國家I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扁吻魚標記放流活動,4萬尾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扁吻魚順著「滑梯」歡快地遊向博斯騰湖母親的懷抱。
  • 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為此,鄭州熱心釣友馬寧提出:何不搞一些增殖放流,來提升黃河魚類種群數量,增加基因交互的機會,這對母親河來說,很有意義。這個想法不錯,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眾多熱心釣友的支持。說幹就幹!釣友們紛紛出謀劃策,積極組織眾籌。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有165位釣友積極響應,籌集了近8000元魚苗款。
  • 大湖股份·漢壽縣舉行西洞庭湖甲魚增殖放流活動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曉平在啟動儀式上講話並宣布放流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漢壽(地理標誌)中華鱉苗15萬隻,是對生態補償和建設生態湖南的具體表現,更是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大湖股份與漢壽縣人民政府共同開展的漢壽甲魚增殖放流活動,對於加強漢壽甲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推進漢壽甲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漢壽甲魚品牌,促進漁民增收、漁業增效都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希望各界人士關注生態補償,儘快建設完善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
  • 江蘇投放20萬尾比目魚 廣州南沙港開展增殖放流
    圖二  本報北京5月7日電 (記者王偉健、羅艾樺)5月6日,江蘇省海洋漁業指揮部在連雲港海州灣投放近20萬尾半滑舌鰨苗種,又稱比目魚(圖一,王健民攝),給江蘇海洋伏季休漁期首次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
  • 教授詳解黑鯛魚苗放流入海 廈門舉辦今年第5次增殖放流活動
    小朋友參加增殖放流活動。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 通訊員 許曉煜)今天上午,一輛載滿黑鯛魚苗的恆溫車緩緩駛入市海洋管理公務碼頭。這是我市今年第5次舉辦增殖放流活動,37萬餘尾黑鯛魚苗在現場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幫助下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