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開展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展覽現場。 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 (記者 安源)「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於25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現場。 鍾欣 攝

此次展覽精選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藏扇面50餘幅,通過「草蟲趣」「鳥獸戲」「山水逸」「世間樂」四個單元,引領觀眾神遊畫境,徜徉咫尺之間,小中見美、近中見遠、物中見情,感受雅致國風。

展覽現場。 鍾欣 攝

據了解,扇,亦稱「搖風」「涼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著典雅與精緻。歌扇呈藝,妙舞蹁躚,執麈清淡,詩酒歡宴,它優雅的身影中蘊含著內斂含蓄的審美意趣與文化品格。中國扇文化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古有「舜作五明扇」的傳說,據晉人崔豹《古今注》載:「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扇子實物,是出土於湖北沙洋馬山磚廠一號墓的戰國時期竹扇。戰國以降,扇子開始流行,並漸成風尚。秦漢以後,扇子主要用於宮中,故又稱「宮扇」。隋唐兩代,羽扇與紈扇盛行於世,少量紙扇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宋以後,摺扇流行;明清時期,浙江、蘇州、四川等地盛產摺扇,題字作畫亦興於此。本次展覽的扇面展品,題材豐富,妙趣生動。行楷草隸,勾提點捺、飛白頓挫之間,呈現書法形意之美;漁樵船夫、仕女佛像,惟妙惟肖,花木草石、鳥獸蟲魚,生機勃然,纖毫工筆繪摹自然造物之妙;春江煙波、幽谷鳴泉,尺幅墨色之間道盡世人田園之羨、山水之夢。

展覽現場。 鍾欣 攝

據悉,本次展覽,觀眾不僅可以了解到中國扇文化歷史的演變,還可通過品讀展品,探索清代至近現代畫壇多元風格的生成與畫風的發展,以及書畫表現形式的轉變。(完)

相關焦點

  • 「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啟幕 將持續至10月31日
    6月8日,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啟動「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從6月8日至10月31日,「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將上演武侯夜話、文化展覽、三國書院、文創大賽等14項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主題活動。
  • 博物館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捧出了豐盛的文博大餐
    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原創的展覽《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之「臥龍運神機」在博物館日當天正式揭幕,在「518」這個特殊日子裡增進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據介紹,《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立足於成都武侯祠的重點科研課題,以諸葛亮生平大事和行蹤路線為線索,精選出現存諸葛亮相關文化遺存,通過展覽全方位再現蜀漢丞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
  • 成都武侯祠、眉山三蘇祠交換館藏 推出特色展覽
    成都武侯祠、眉山三蘇祠交換館藏 推出特色展覽時間: 2013-04-05責任編輯: 古劍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4月5日訊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4月3日,由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與眉山三蘇祠博物館交換館藏所舉辦的特展「三蘇祠館藏蘇東坡詩意畫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綠雨軒展出。
  • 國際博物館日 快來武侯祠邂逅「傳統」與「未來」
    在成都,博物館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以其特殊的教育形式發揮著特殊作用,而「小小講解員」培訓和實踐則是目前成都博物館界最為流行的一項教育活動。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據統計,近年來,武侯祠「小小講解員」開展志願講解3812批次,服務觀眾1.5萬餘人,服務人群涵蓋各省區市和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 18天153萬人喜逛「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
    「成都大廟會」期間,匯聚了各大專業藝術團隊,非遺傳承人、戲劇院團的廟會演出,傳統工藝製作的彩燈,從主題燈的體量到氛圍燈的數量都創下了歷屆之最。花海報春,數萬餘盆精品花卉,在博物館園林中競相展顏……讓逛大廟會的觀眾不僅感受到節日的繽紛浪漫,也感受到春日的溫暖。
  • 2019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人氣爆棚
    正在武侯祠博物館綠雨軒展覽參觀扇面展的遊客紛紛發出這樣的讚嘆。近年來,逛廟會,看展覽,在傳統廟會上開啟一場文化之旅,成為了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的最佳打開方式。在今年的大廟會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分別在綠雨軒、三國文化陳列室、群賢堂,推出了「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藏扇面精品展」、「三國文化陳列展」、「穆如清風——王砥如書法作品展」三個文化展覽,不僅布展雅致,內容也十分精彩,吸引了眾多觀眾前往欣賞,也讓觀眾更直接地能夠感受到在武侯祠這樣一個博物館裡過大年的感覺。
  • 「李大章扇面精品展」在鼓樓紫玉山房開展
    「李大章扇面精品展」在鼓樓紫玉山房開展。天津美術網訊 5月3日,由鶴藝軒、紫玉山房、天津美術網聯合主辦的「李大章扇面精品展」在鼓樓東街紫玉山房開展。本次畫展共展出畫家李大章最具代表性的55件扇面精品。扇面畫作為極富人文內涵的獨特藝術品種,興於宋而盛於明清,文人墨客樂於在咫尺紙絹之上極盡風雅之能,詩書畫印競相上扇,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大章,1963年生於天津,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 2020成都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今晚開廟
    原標題: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今晚開廟   品味老成都,玩轉大三國。「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將於今晚20時正式開廟。大型燈組、精品展覽、文藝演出……今年大廟會全方位升級,邀廣大市民和遊客一同前來度過一個特別的中國年。
  • 北京海澱:中華瑰寶扇面精品展亮相海圖北館
    精美的作品吸引了觀眾駐足觀賞 徐鑫/攝近日,作為第十七屆北京海澱文化季活動組成部分,「香遠溢清風」——第五屆中華瑰寶扇面精品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圖書館(北館)開展,150餘件展品從多角度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明天國際博物館日,各大博物館免費逛展攻略拿好不謝!
    這些都能在成都博物館三層的「食為天——餐桌上的文化之旅」中找到答案。該展開放至6月9日。在成博四層,還將呈現 「中國美食文獻展」與「美食攝影展」,全景式展現中國美食文化(菜譜)的歷史、變遷與美食文化的發展。
  • 加拿大鵝「心向無界•四季之境」互動體驗展成都揭幕
    成都,2020年10月 16日 —— 由冰封北境溫暖而來,2020年6月,Canada Goose加拿大鵝落戶成都,作為中國西南部地區標誌性的城市,成都位於崇山峻岭,地貌毓秀的四川省,俊秀壯闊的自然奇景聞名遐邇。今日,加拿大鵝攜「心向無界•四季之境」互動體驗展再度登陸川渝,通過數位化的旅程讓體驗者親歷北境至成都之旅,穿越四季變化,感知心向無界。
  • 「益州畫社」結緣成都武侯祠 「益州畫社啟動展」16日開展
    蜀中藝林七君 結緣益州畫社七位當代書畫名家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生於成都,長於成都,均以各自鮮明的藝術創作風格獨樹一幟。七君雅集於成都武侯祠,慕建安七子、竹林七賢,講求藝道,商略繪事,遂有益州畫社之構想。七位大家為本次展覽提供的作品,題材涵蓋山水、花鳥、人物,風格多樣,以構思巧妙的筆墨藝術語言展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
  • 成都春節精品展雲集 年味有了更多文藝範兒
    原標題:精品展雲集 年味有了更多文藝範兒   春節期間,成都各大旅遊景點和文博機構將為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呈上一道道精彩紛呈的文旅大餐。逛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金沙太陽節、草堂詩聖文化節,看彩燈、品小吃……市民和遊客將享受到成都獨特的年味。
  • 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海南開展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53件,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等類型,吸引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 新華社記者郭程攝11月23日,觀眾在觀看徐悲鴻中國畫作品《奔馬》。 當日,「天容海色」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
  • 2020年第一天 來成都武侯祠賞新年書畫展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日(記者 李慧穎)新年第一天,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主辦、武侯祠美術館承辦的《明園雅集——庚子新年中國畫作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明園(群賢堂)展廳正式開幕。  本次展覽匯聚了彭先誠、戴衛、尼瑪澤仁、蔡超、劉樸、龍瑞、阿鴿、曾來德、楊曉陽、紀連彬、張江舟等11位著名藝術家,共展出33幅書畫藝術精品。眾位名家筆下的人物、花鳥、山水和書法,或細膩雅致,顯山水園林之勝;或大氣磅礴,極氣度情懷之宏,為「三國聖地」成都武侯祠點綴上一分別樣的意蘊。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精品展 百幅扇面畫展風雅(圖)
    閩南網2月4日訊 盈盈扇面,淡雅之韻盡在其中,令人賞心悅目。今日起至3月10日,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汕頭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風雅韻——汕頭市博物館藏扇面畫精品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百幅扇畫精品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現場展出汕頭市博物館館藏的清代、近現代名家扇面書畫約100件。
  • 「元旦春節文化惠民行」 成都四家博物館今起門票減半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該局直屬的成都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成都永陵博物館5家博物館從2017年11月27日起開展「元旦春節文化惠民行」活動,至2018年3月6日結束。
  • 四川成都之武侯祠與寬窄巷子
    成都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為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昭覺寺等眾多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成都之名,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歷史,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
  • 成都武侯祠「放大招」,新文創大展三國「鴻圖」
    9月23日晚,「《鴻圖之下》X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戰略新文創合作發布會」在成都武侯祠薦馨殿揭幕,標誌著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技術的融合邁進更深層次的新維度。當晚,在成都武侯祠薦馨殿前,一場以「國人的三國回來了」為主題的現場聲光魔幻秀華麗上演:這場「三國古風燈光秀」以成都武侯祠薦馨殿為投射目標,通過3D Mapping技術打破物理空間的束縛,在蜀、魏、吳三國文化背景下植入投影技術與特效幻影,觀眾所熟知的三國豪傑以全新形象悉數登場,在目不暇接的光影變幻中,令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三國風雲之世的萬千氣象和縱橫沙場的驚心動魄。
  • 「中國扇面書畫展」在新加坡開展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2日電(記者王麗麗)出自中國當代藝術家之手的57幅扇面書畫精品11日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展出。  這是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兩周年之際,與中國美術館開展的第三次展覽合作。「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中國扇面書畫展」共展出43幅中國畫與14幅書法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