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畫社」結緣成都武侯祠 「益州畫社啟動展」16日開展

2021-01-11 封面新聞

錦繡雲裳138cm×70cm2014年

秦天柱 鷹 2014年

12月16日下午2點半,「益州畫社啟動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了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七位當代書畫名家的代表作品45幅。據悉,本次展覽將從2017年12月17日持續至2018年1月6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蜀中藝林七君 結緣益州畫社

七位當代書畫名家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生於成都,長於成都,均以各自鮮明的藝術創作風格獨樹一幟。七君雅集於成都武侯祠,慕建安七子、竹林七賢,講求藝道,商略繪事,遂有益州畫社之構想。七位大家為本次展覽提供的作品,題材涵蓋山水、花鳥、人物,風格多樣,以構思巧妙的筆墨藝術語言展現出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

落戶三國聖地 助力文化傳承

作為首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是蜚聲海內外,富具影響力的「三國聖地」。一直以來,成都武侯祠立足於挖掘三國歷史文化資源,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成都武侯祠力邀七位藝術家組建益州畫社落戶祠堂,文期筆會、揚風頌雅。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將大力支持畫社成員的藝術創作,同時,畫社成員將汲取成都武侯祠三國文化的藝術靈感,助力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對三國文化的深入研究推廣,弘揚天府文化,傳承、精研中國傳統文化。

以畫傳觀歷史 啟動繪像項目

據悉,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擬將與益州畫社共同發起蜀漢功臣繪像項目。畫社成員將以白描、水墨、設色重彩等中國畫形式繪製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蜀漢功臣及赤壁之戰、桃園結義、火燒新野等經典三國故事場景,以繪畫形式再現三國蜀漢歷史,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華西都市報記者 楊帆

益州畫社賦

·魏學峰·

歲在丁酉仲秋,蜀中藝林彭君先誠、劉君樸、吳君緒經、秦君天柱、葉君瑞琨、魏君學峰、蔡君寅坤雅集於錦官城外,結緣益州畫社,耕煙種硯,依仁遊藝、篤守虛靜,澡雪精神。蜀地古稱益州,殷商有三星、金沙巨跡;漢存畫像磚石,文翁化蜀,人文蔚起;南朝佛像林立;唐寺壁畫廣布;五代黃家富貴;宋東坡、文同主盟藝壇,更拓新境;明清繼有升庵、呂潛、傳山、香宋諸家,承往哲而任斯道,挽頹靡而風世人;抗戰事興,南北名家匯於蜀中,承古今之變,通中西之郵。益州畫社七君,不意巧合七子之數,若昔賢之遊處唱酬。慕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文期酒會、揚風扢雅。七君結社,旨在講求藝道,商略繪事。將續西園之雅集,會玉山之群英,相與陶寫益州之詩夢,繪彩天府之畫圖,待自在於水流花開,證文心於清風明月,是為記。

後記

我們岀生在一個文化巨變的冬天,迷霧籠罩著過去和未來,可是我們是如此的幸運, 生長在成都,這個蘊含著深厚力量的城市,它在暗中保護著我們艱難地尋找著藝術的光明。在時間的洪流中,繪畫成了護衛大家的符咒,成就了我們的生活和幾十年的友誼。

漸漸地天空開始明亮和溫暖起來,我們的心境也越發平靜和堅信,堅信藝術能創造出純淨的情感,於是大家湊到一起,商量著怎樣分享我們的體驗。於是就誕生了益州畫社, 一個我們自己的秘密花園,可以存留各種我們各自拾來的快樂。或許還能邀請相識的、不相識的朋友來一同分享這些歡欣。

希望畫社能夠在文化的廣袤森林中,存留著 一些有益的果實,說不準,還能出些參天的樹來。如果說生命能將繪畫與生活融為一體, 無需為各式的困惑所擾動,為一個單純的目標努力求索,這真是個幸福的人生,也是益州畫社為毎個繪畫者許下的祝願。

當我們圍坐在自己的花園中,夜空裡的星星照亮著身邊的綠,城市的祖先們是天空的星,為我們指引光明的未來, 而畫社是留給今天和明日的種子,我們有責任看護著它成長岀旺盛的生機,把美好的花兒獻給深愛的家鄉。

益州畫社

二零 一七年十二月

【彭先誠】

1941年生於成都。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第二屆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中國畫大展銀獎」「第二屆全國畫展銅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寧波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四川博物院以及英國、美國等個人和藝術機構收藏。

曾先後在成都、北京、香港、臺灣舉辦個展,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四川八人國畫展」「北京國際水墨畫展」「百年中國畫大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及首屆、第二屆「國際水墨畫展」「20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大型巡迴展」「現代中國十傑精品展」「國際中國畫大展」「首屆畫院雙年展」「成都雙年展」;北京畫院美術館曾舉辦「誠者靈彭先誠畫展」「墨骨靈韻彭先誠畫展臺北」「兩代水墨緣——彭先誠與彭薇香港蘇富比」等大型畫展;曾於1994年應邀到美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藝術考察活動。

出版有《彭先誠思古幽情》《彭先誠水墨人物畫集》《中國逸品十家》《當代中國實力派畫家彭先誠古詩畫意集》《中國水墨仕女畫技法》《彭先誠沒骨人物畫藝術》《彭先誠速寫集》《誠者靈·彭先誠人物山水花鳥大型畫集第一卷、第二卷》等專著。

【劉樸】

劉樸 大龍潭周年祭 179x97cm

本名劉國輝,1945年生於四川成都。少年師承著名書畫家伍瘦梅先生,20世紀70年代初拜當代著名書畫家馮建吳先生為師。現為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畫學會會長、四川蜀山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中國李可染畫院院士、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四川省詩書畫院藝委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1982年起,先後在中國成都、南京、北京、香港、臺灣;新加坡、西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和國外重大畫展並獲獎。

曾主編《董其昌、八大山人畫風》《石濤、徐渭山水畫風》等。作品載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美術》《百年中國畫集》《20世紀中國畫家作品集》《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數十種重要典籍。

代表作《梨鄉》《寧河老渡口》《早市》《金風過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奮搏圖》等四件江蘇省美術館收藏,《雙棲圖》日本中川美術館收藏,《樂山大佛》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吳緒經】

吳緒經 同舟共濟 190x160cm 2014年

1945年8月出生於成都。1965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1979年考取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班,1990年進入日本著名畫家加山又造教授研究班深造。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第五屆省美協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工筆畫學會會長;四川省詩書畫院藝委會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四川省教育學院教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津貼;中國文聯授予「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中國畫學會理事。

1986年《中國古典十大悲劇——漢宮秋》問世,獲中國「第四屆連環畫」評獎——二等獎、首屆「中國優秀圖書評獎」——銀質獎。

1990年國畫作品《競技圖》獲得第二屆中國體育美展、第十一屆亞運會美展——特等獎,作品永久陳列於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博物館。

1992年國畫《虎門銷煙》獲「第二屆中國工筆畫大展」——銅獎。

1992年被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獲「政府津貼」。

1993年《虎門銷煙圖》獲「首屆中國畫大展」——銅獎。

1994年中國畫《青年時代1919.5》獲 「第八屆全國美展」——銀質獎。

1997年國畫《競技圖》、《虎門銷煙》入編由中宣部、國家出版總署組織出版的《中國現代美術全集.100卷》。

1999年《青年時代1919.5》入編由「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院」編輯的文獻大型畫冊——《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

1999年國畫《國魂》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

2000年12月由「中國文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授予「中國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2001年國畫作品《虎門銷煙》入選由文化部主持編選的「中國百年畫展」,併入編《中國百年畫集》

2002年12月出席全國第七次文代會,作品《虎門銷煙》在大會上獲得表彰。

2006年大型國畫《讀畫圖》入選「第二屆北京國際雙年展」。

2009年大型國畫創作《豐碑》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10年中央電視臺拍攝播出大型美術文獻紀錄片「《經典與不朽》——吳緒經專題」。

2013年受邀為國家博物館創作「中華文明五千年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作品《科舉考試》。

2014年《李時珍行醫圖》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

2015年獲「四川省美術特殊貢獻獎」(四川省文聯、四川省美協頒發)。

【秦天柱】

1952年生於四川省成都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學會理事、四川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四川省詩書畫院藝委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東協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擅長寫意花鳥畫,在中國當代花鳥畫領域獨樹一幟。主張借物傳情、有感而發,通過平實的物象宣洩情感。作品重意境、講構成,奔放而不粗狂、精細而不拘謹。畫面清新淡雅、疏朗空靈,在傳統的基礎上凝練新意,有詩一般的意蘊。

1983年在成都·南京舉辦畫展,作品先後參加1985年「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1987年「全國新人新作展」,1994年「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1年「百年中國畫展」「首屆全國畫院雙年展」,2005年「中國畫研究院年度提名展」「神舟六號搭載作品《神舟頌》中國畫長卷」,2006年「全國著名中國畫家學術邀請展」,2007年「同一個世界·彩繪聯合國巡展」,2008年「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作品展」,2009年「第十一屆中國美術作品展」,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國家畫院「新中國美術作品展」,全國政協「四川優秀國畫作品展」。

先後出版《秦天柱畫集》《秦天柱花鳥畫集》《中國美術家檔案·秦天柱卷》《秦天柱花鳥畫新作選》《美術之友·秦天柱專輯》《西蜀尋道·秦天柱卷》《雲淡風輕·秦天柱花鳥畫鑑賞》等。作品《細雨》等分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深圳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日本中川美術館、泰國國王行宮(淡浮院)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魏學峰】

魏學峰 題漢·子曰磚32.9cmx66.56cm

美術史及美術考古學家。1985—1995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編輯、副編審;1995—2015四川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

2015至今,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研究員、四川大學文物與藝術史兼任教授、德國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同時兼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中國文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國家藝術檔案編委、四川省美學學會副會長、四川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成都畫院顧問。著有《藝術與文化》、《三星堆:長江上遊文明中心探索》、《四川漢代畫像磚研究》、《考古學概論》等。主編大型文物圖典和論文集30餘種,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多次獲獎。曾榮獲中國書法理論書譜獎、巴蜀文藝基金獎、四川圖書出版特等獎等。

【蔡寅坤】

蔡寅坤,字深地,號墨出,回族,196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花鳥畫專委會副會長,成都畫院專職畫家。

蔡寅坤先生在創作時以現代土壤為本源,以民族文化的傳承為靈魂,重視畫面全局的結構氣勢和筆、墨、色的運用,重視對物象特徵的強化,重視對物象真情的感受。他苦心營造畫面重組結構、造型、表現、野逸、抽象等形式,從不放棄感受而遷就表象。他把自己特有的個性、氣質、生活經歷融合在繪畫當中,形成了「重、拙、大、豪」之美的獨特畫風,在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壇獨樹一幟。

作品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全集》、《中國首屆花鳥畫作品集》、《中國當代著名花鳥作品集》、《中國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花鳥作品集》等大型辭書和專題畫集,並榮獲「中國花鳥畫成就獎」和「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曾為創作巨幅大畫《鶴》、《池塘昨夜驚風雨》、《爭渡》等,被有關單位收藏。 作品曾赴德國、日本、美國、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瑞士等國和臺灣、香港等地展出並被相關機構收藏。

葉瑞琨 80x50cm 從雲陽到高陽途中 2014年

相關焦點

  • 天津楊柳青畫社廈門參展
    天津楊柳青畫社受邀參展,現場展示非遺項目保護成果,吸引眾多參觀者。  博覽會還推出八大配套藝術展,包括榮寶齋木版水印作品展、西安碑林名碑拓片展、楊柳青年畫展暨水墨情懷木版水印畫展等。  活動現場,天津楊柳青畫社還與廈門當地機構合作舉辦精品研學活動。
  • 進軍益州:益州是塊好地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漢高祖劉邦據益州取得天下,三國時,諸葛亮作《隆中對》提及佔益州而三分天下。劉備就在此建立國,成就帝王之業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雲南地區為益州部。東漢時,中央對全國的行政區劃作了點改動,把四川也納入了益州的範圍內。因此、在東漢後期,益州的管轄範圍是非常大的,益州是當時天下十三州最大的三個州之到益州,便不得不說起劉焉。
  • 「四川路」中的益州、利州、梓州、夔州分別是哪裡?
    兩宋時,今四川有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又稱「川峽四路」「四川路」,四川因此得名,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開端,元滅宋後四川設省時就以四川為名。「路」為宋金及元朝時期行政區劃,為北宋時改唐朝「道」而來。唐朝的「道」為監察區,北宋改為「路」後也為監察區但逐漸賦予行政區劃特徵,後來成為宋金時期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現在的「省」。
  • 孔明在隆中說益州:天府之國,沃野千裡,為何北伐時卻說益州疲弊
    導語:孔明在隆中說益州:天府之國,沃野千裡,為何北伐時卻說益州疲弊?文/小青菜孔明和劉備隆中對時,劉璋是守成之主,沒有什麼宏圖大志,只想護住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西川百姓休養生息,倒也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此時劉備還沒入川。
  • 11月18日,益州七友書畫展將在成都瀞園拉開帷幕
    本月18日—12月18日, 益州七友書畫展將在成都市青羊區百潭路10號瀞園舉辦,開放時間為非周一的每天下午14:00-17:30。益州七友由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七位當代書畫名家組成,七人藝術風格不同,但又洋溢著明顯的巴蜀特色。
  • 成都雲龍灣大橋明年亮相 位於益州大道南延線與錦江交匯點
    該橋是成都天府新區錦江生態帶整治工程中的三座橋梁之一,另外兩座橋梁天保灣大橋和毛家灣大橋目前正在抓緊前期工作,力爭儘快開工。橫跨錦江205米全市同類型中 跨度最大的懸索橋日前,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位於正興街道的雲龍灣大橋建設現場。在錦江河面上,整座大橋的骨架已經搭建起來了。
  • 劉璋和劉備都立足於益州,為何後者開基立業,前者卻為他人做嫁衣
    在"益州之戰"當中,劉備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接連擊敗劉璋;同樣立足於益州,劉備能夠開基立業,創立蜀漢政權,劉璋卻只能為他人做嫁衣。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對漢中的戰略嚴格來說,劉璋所統治的益州並非益州全境,缺少了一塊重要的地區,就是漢中盆地。其實問題出在劉焉的身上。
  • 成都武侯祠搭建文創孵化平臺 青年創客集結2019 「諸葛創意集市」
    7月22日,以「多彩傳統 致敬未來」為主題的2019成都武侯祠「諸葛創意集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西區熱鬧開肆。作為成都武侯祠三國季的重要文化活動,「諸葛創意集市」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並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從7月到10月,三場主題集市將陸續精彩呈現,各種充滿創意的原創小件、創意作品,再配合創意表演,為觀眾營造一個新奇、潮流和活力的空間,以多元化融合的方式帶來全新的體驗。
  • 劉璋有十萬軍隊,還有益州天險,為何會敗給劉備的三萬荊州兵?
    當初諸葛孔明提出的策略是建立橫跨荊州和益州的根據地。以此為基礎再圖謀天下。劉備自然將劉璋的益州一直比較關心,所以當劉璋出動迎劉備進入蜀地之時,正中劉備下懷,而劉璋做夢也不會想到,此舉是典型的「引狼入室」,但是一切發生之後,悔之晚矣。
  • 聊一聊劉璋是如何將益州巴郡分為「三巴」的?
    三巴對於成都平原來說非常重要,巴東郡是對荊州的前線,巴西郡是對漢中的前線(失去漢中的時候),巴郡居中,佔據水路要道,有聯繫益州各郡的作用。後來蜀漢四大鎮戍中,就有江州都督。而巴郡、巴西郡、巴東郡原先就是從巴郡劃分出來的,在劉璋統治時期。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個過程。
  • 成都大廟會、詩聖文化節、金沙太陽節、熊貓燈會看點早知道
    轟轟烈烈 熱熱鬧鬧的   2018新年文化藝術月   正式拉開序幕了   成都人過年必耍的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
  • 劉備巧取劉璋的益州建國,遠房親戚的好處?劉備發揮到極致
    遠在益州的劉璋,對益州的前途深感擔憂,於是派遣使者張松前往鄴城探聽曹操的口風,看能不能在曹操時代,繼續做自己的益州一畝三分地的君王。可是張松去的不巧,當時曹操兵鋒所指,荊州之主劉琮望風而降, 而劉備也被打的屁滾尿流,落荒而逃。曹操對張松自然不屑一顧,小小一個益州即便造反,又能興起什麼風浪。
  • 武侯祠中祭拜了蜀漢所有功臣,為何獨獨沒有極受劉備寵信的法正?
    對於前往成都旅遊的朋友們來講,武侯祠是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作為成都市內最知名的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武侯祠位於武侯區武侯祠大街上,佔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蹟區、三國文化體驗區以及錦裡民俗區三部分組成。其中,作為主體部分,歷史遺蹟區包含劉備的惠陵、漢昭烈廟與諸葛亮祠廟三大部分,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
  • 繁華盛世2v1精彩國戰,益州實力強大艱難獲勝
    伺服器:QQ互通78服-繁華盛世  交戰時間:2018年1月11日(周四)  交戰國家:豫州、盟國青州(進攻方)VS益州(防守方)  戰前分析:  豫州國家作為本次國戰的主戰國家,擔任著艱巨的任務,首先豫州開區到現在已有1月之久,從最開始的內戰到現在的已經基本上定了國王外
  • 三國慘遭劉備出賣的益州大叛徒:張松背叛舊主後再被新主子背叛
    至於他為劉皇叔入川取益州所立下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光一張詳盡的地理圖就價值無量)。只可惜,一次意外而莫名其妙的洩密,卻令他賠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沒能活到劉備佔領成都,並對他論功行賞的那一天……歷史上真實的張松,是否和《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所描述的那副形象一模一樣?
  • 阿育王像怎麼從印度來到成都?揭秘成都博物館明星展品
    8月16日,橫跨冬春夏的「映世菩提」特展落下帷幕。這次展覽以12家文博單位的102件/套展品,從全新角度及視野重新審視成都南朝造像,解讀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今年1月在成都博物館開放,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展覽觀眾仍達到30萬人次,受到專家和學者廣泛好評,登上中國博物館熱搜榜。在展覽落幕之際,成都博物館舉行了「映世菩提」特展配套的學術研討會。阿育王像是本次「映世菩提」特展的明星展品,成都出土阿育王像的淵源和傳播路線一直是學界討論的焦點。
  • 阿育王像怎麼從印度來到成都? 揭秘成都博物館明星展品
    本報記者 薛維睿8月16日,橫跨冬春夏的「映世菩提」特展落下帷幕。這次展覽以12家文博單位的102件/套展品,從全新角度及視野重新審視成都南朝造像,解讀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自今年1月在成都博物館開放,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展覽觀眾仍達到30萬人次,受到專家和學者廣泛好評,登上中國博物館熱搜榜。
  • 「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在成都開展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1月25日電 (記者 安源)「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於25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拉開帷幕。展覽現場。 鍾欣 攝此次展覽精選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藏扇面50餘幅,通過「草蟲趣」「鳥獸戲」「山水逸」「世間樂」四個單元,引領觀眾神遊畫境,徜徉咫尺之間,小中見美、近中見遠、物中見情,感受雅致國風。展覽現場。 鍾欣 攝據了解,扇,亦稱「搖風」「涼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承載著典雅與精緻。
  • 成都糖酒會參展攻略,主館、酒店展、論壇會議、交通指南一篇搞定
    3月份行業大展——第100屆全國糖酒會,就要與我們相會啦!本次春季糖酒會將於2019年3月21至23日在成都西部國際博覽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正興街道福州路東段88號)舉辦。算起來,這是全國糖酒會第30次在成都市舉辦。
  • 博物館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捧出了豐盛的文博大餐
    5月18日,著名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免費開放,吸引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入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觀眾感受到博物館作為文化中樞,讓傳統走向未來。文化傳承武侯祠「雙語小小講解員」首次精彩亮相「孩子們正在講三國典故,我們趕緊聽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