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 快來武侯祠邂逅「傳統」與「未來」

2021-01-11 紅星新聞

讀懂一座城,從看博物館開始。每座博物館,都有屬於自己的神秘故事。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成都各大博物館免費參觀,並且活動很多,你去了哪些博物館,看了哪些展覽?紅星新聞了解到,成都幾大熱門博物館今天早已是人山人海。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人氣到底有多高?

5月18日,作為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今年博物館日的「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主題下,搭建眾多與公眾溝通、交流、互動平臺,並推出一系列知識性、惠民性的文化活動,讓博物館真正成為了群眾生活的一部分。

今早10時許,紅星新聞記者在武侯祠入口看到這裡已經排起長隊。

【文化傳承】

武侯祠「雙語小小講解員」首次亮相

「孩子們正在講三國典故,我們趕緊聽一會兒。」今日,武侯祠的「小小講解員」和「文化志願者」們齊上陣,用各自獨特的講解方式,為廣大觀眾提供公益講解服務,他們博古通今,引經據典,把三國歷史人物描述得活靈活現,將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成都,博物館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以其特殊的教育形式發揮著特殊作用,而「小小講解員」培訓和實踐則是目前成都博物館界最為流行的一項教育活動。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據統計,近年來,武侯祠「小小講解員」開展志願講解3812批次,服務觀眾1.5萬餘人,服務人群涵蓋各省區市和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僅2019年上半年,「小小講解員」就為3000餘名觀眾提供義務講解684次,服務時間逾1000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首批「雙語小小講解員」也在博物館日精彩亮相,他們化身博物館文化小使者,為來自海外的觀眾講述三國故事,歷史風雲。他們年紀不大,英文發音卻十分標準流暢,面對外國觀眾也毫不怯場,從三國歷史到書法碑刻,再到中國傳統建築,他們侃侃而談,神採飛揚,展示了中國小小少年睿智、博學、自信的風採。

【掃碼看展】

帶你一起探尋諸葛亮文化遺存風採

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高質量的傳統文化供給成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博物館日的最大亮點。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原創的展覽《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之「臥龍運神機」在博物館日正式揭幕,在「518」這個特殊日子裡增進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據介紹,《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立足於成都武侯祠的重點科研課題,以諸葛亮生平大事和行蹤路線為線索,精選出現存諸葛亮相關文化遺存,通過展覽全方位再現蜀漢丞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首展「臥龍運神機」,集中展示了從諸葛亮出生地——陽都故裡到先帝託孤處——白帝城的遺存十餘處,探秘諸葛亮智慧人生的開啟和形成之地,再現諸葛亮與先主劉備從初遇、創業到永別之地的文化遺存現狀。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與此同時,《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晚清風尚——東莞可園館藏銅版畫展》等主題展覽也於博物館日對公眾免費開放,觀眾除了現場觀展,還能掃描二維碼凝聽展覽免費語音講解,欣賞展覽精美圖片,深入了解展覽背後的精彩故事。

【文化堅守】

「孔明送東風」志願服務小分隊在行動

一直以來,成都的文博資源配置十分注重均衡化。今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基於文化志願者團隊成立了「孔明送東風」志願服務小分隊,致力於開展文化傳承進校園、文化扶貧進山村、文化宣講進社區等志願主題活動。

博物館日這天,「孔明送東風」文化志願服務小分隊走進涼水井社區,為社區居民宣講三國文化,普及博物館知識,並開展一系列文化互動活動,受到社區居民的熱烈追捧。

「沒想到三國還有那麼多有趣的知識,既好玩又漲了見識。」社區居民們踴躍參與,盡數將小獎品收歸囊中,並紛紛表示:「今後能有更多機會走進博物館,真正深入了解博物館的文化意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另一邊,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社教老師們則帶著「樂智三國」系列課程走進了成都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據悉,該課程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與專業教育遊戲公司合作開發,分為《三國十題斬》《三國大事薄》《大畫三國》《名發有主》《三國對決》《來者何人》等六款益智桌遊,讓孩子們能夠在遊戲中走進武侯祠,在娛樂中了解三國文化。

此外,為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投身文博事業,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還在進行2019成都武侯祠「文化志願者」現場招募工作,吸引了眾多熱愛文博和歷史文化的觀眾參與其中。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就是為傳統賦予新的內涵,建立一個與公眾同創共享的溝通平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表示,新時代的博物館,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中樞」作用。未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將繼續推動優秀歷史文化「活」起來,切實用文化大餐增強大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攝影報導

編輯 汪垠濤

相關焦點

  • 國際博物館日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發放2萬張免費門票
    封面新聞訊(記者 楊帆)2018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也是全球博物館和博物館人與市民公眾的一次盛會。超級連接 用新方法讓文物活起來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關於本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在當天邛窯考古遺址公園舉行的「四川系列活動」專題座談會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如此解讀:「連接」是發展趨勢,「新方法」是實現手段,「新公眾」是連接成果和博物館社會價值的實現。
  • 博物館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捧出了豐盛的文博大餐
    源源不斷的觀眾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人氣到底有多高?5月18日,著名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免費開放,吸引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入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觀眾感受到博物館作為文化中樞,讓傳統走向未來。
  • 國際博物館日│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國際博物館日」的目標是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博物館是文化交流、豐富文化和促進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合作與和平的重要手段。自1977年以來,每年的5月18日國際博物館協會會在世界各地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推廣活動不同於過去靜止不變的機構當今的博物館正在重新定義自身變得更具交互性以觀眾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更具靈活性、適應性和可移動性
  • 國際博物館日 成都43家博物館放大招:不只是免費!
    「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的,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每年5月18日,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 武侯祠博物館開設藝術廣場
    昨日,在武侯祠園林區,四川蜀山畫院錦裡藝術館開館展「彭先誠、劉樸、葉瑞琨、盧禹舜域外寫生畫展」舉行。記者現場獲悉,武侯祠博物館也開始涉足藝術領域,打造錦裡藝術廣場。該廣場是集展覽、拍賣、創作等為一體的多功能藝術聚集區。四川蜀山畫院錦裡藝術館正是錦裡藝術廣場首個開業的藝術機構。可以預見,這裡將成為藝術家、藝術迷和藏家聚集的又一個重要據點。
  •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南陽這些場所供您盡情欣賞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記者了解到,5月18日前後,我市文博單位將在線上線下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覽活動,供市民盡情欣賞。5月18日,市博物館將在武侯祠舉辦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特展——榮譽,展覽出類拔萃的優秀個人或優秀團體對祖國、社會、集體作出的積極貢獻。此外,市博物館邀請南陽古代建築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賈付軍為市民和遊客講述南陽曆代古建築及其保護狀況、武侯祠古建知識,市博物館副研究員尹俊敏等專家為文物愛好收藏者提供義務文物諮詢。
  • 多樣的景色多彩的文明――南陽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一、「小腳丫」親子成長營研學南陽市博物館活動內容:體驗漢服文化,誦讀經典名篇《出師表》,書寫諸葛亮《誡子書》,傾聽三國故事,學習傳統文化。活動時間:5月12日活動地點:南陽武侯祠參加人員:南陽小腳丫親子成長營成員二、河南省國學文化促進會遊學南陽市博物館「講述武侯祠歷史沿革,誦讀諸葛亮經典名篇」
  • 來湘潭市博物館 探一探「傳統的未來」
    編者按:在當下的資訊時代,市民對博物館的關注程度逐漸上升,「博物館熱」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我們圍繞今年的主題——「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深入探討博物館作為文化中樞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搭建與公眾的溝通、互動平臺,如何運用新技術推進傳統文化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 明天國際博物館日,各大博物館免費逛展攻略拿好不謝!
    明天就是2019年「5·18國際博物館日」!
  • 「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啟幕 將持續至10月31日
    6月8日,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啟動「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從6月8日至10月31日,「2019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將上演武侯夜話、文化展覽、三國書院、文創大賽等14項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主題活動。
  • 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都會有一個獨特的主題。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開放時間: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每日限流8000人(額滿為止)門票:免費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 成都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博物館免費開放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成都如何玩轉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不少博物館除了免費開放以外,還會開展眾多各具特色的主題活動。今年的博物館日,怎麼玩轉各大博物館?本報記者提前打探。
  • 國際博物館日|近期打卡哪家博物館?拿著這份指南,精彩活動看不停
    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圍繞「多元與包容」的活動主題,四川多家博物館策劃了豐富精彩的系列專題活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武侯祠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這天,推出了豐富活動。
  • 5.18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的未來
    【正在科技微平臺第84期--正在動態】在5月18日這一天,全世界的博物館和民眾都將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一節日--國際博物館日,至於如何慶祝正在君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小編所要說的是博物館的未來之--博物館與科技。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成都武侯祠推出系列非遺體驗活動
    央廣網成都6月9日消息(記者賈宜超)6月9日是「2018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以文化惠民為核心,圍繞「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的活動主題,推出一系列非遺體驗活動,讓更多公眾了解非遺、傳承文化。
  • 「益州畫社」結緣成都武侯祠 「益州畫社啟動展」16日開展
    錦繡雲裳138cm×70cm2014年秦天柱 鷹 2014年12月16日下午2點半,「益州畫社啟動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了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七位當代書畫名家的代表作品45幅。據悉,本次展覽將從2017年12月17日持續至2018年1月6日,每日10:00——17:00,免費向公眾開放。
  • 「孔明送東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將向邊遠山區孩子獻愛心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8月7日上午,成都武侯祠「孔明送東風·涼山行」籤約啟動儀式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行。據了解,這是國內首例以「三國文化」為主題的慈善信託項目。四川省慈善總會、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和成都博物館協會四方共同籤署了慈善信託合同。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和成都博物館協會共同擔任此次慈善項目的執行人,將通過資助「孔明送東風·涼山行」公益活動,舉辦相應文化宣講和交流活動,把三國歷史文化的精神氣質傳遞給偏遠山區的孩子,為當地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養、拓展文化交流盡一分力量。
  • 金沙遺址、武侯祠、青城山……免費開放日又來了!
    &nbsp&nbsp&nbsp&nbsp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從本月開始,成都22個景區陸續實行免費開放日,本月就有9個景區陸續開放,包括金沙遺址、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等。
  •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成渝文旅新地標」不僅是景點,更是新...
    11月18日,經過一系列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後,「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重磅發布,成都武侯祠錦裡和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分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和「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兩項大獎。在頒獎典禮舉行前,謝輝館長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 2020年第一天 來成都武侯祠賞新年書畫展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日(記者 李慧穎)新年第一天,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主辦、武侯祠美術館承辦的《明園雅集——庚子新年中國畫作品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明園(群賢堂)展廳正式開幕。眾位名家筆下的人物、花鳥、山水和書法,或細膩雅致,顯山水園林之勝;或大氣磅礴,極氣度情懷之宏,為「三國聖地」成都武侯祠點綴上一分別樣的意蘊。  《明園雅集》中國畫展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近年打造的傳統書畫藝術主題精品展覽品牌,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月8日,展覽時間為每日9—17時。(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