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雙節棍協會(International Nunchaku Sports Association),中文簡稱為「國際雙協」,英文簡稱為「INKA」,是從事雙節棍及其文化研究、媒體傳播、培訓認證、活動推廣的國際體育機構。國際雙節棍協會是根據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法律在2012年成立的非盈利性組織,其總部位於香港,現大陸地區總部設在江蘇省南京瀚楓體育文化有限傳播公司,瀚楓體育董事長馬玉龍先生擔任國際雙節棍協會名譽主席。
目錄
1.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套路競賽規則
2.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裁判員技術等級制度
3.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裁判員職業道德條例
4.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教練員守則
5.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所需物品
(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協會LOGO標誌)
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套路競賽規則
前言:雙節棍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件奇特的兵器。雙節棍運動又稱棍道,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競技於一體的新興時尚運動,以中國傳統武術套路為基礎,融匯刀槍劍棍九節鞭等動作,也可加入現代時尚的音樂和舞蹈元素。既有徒手搏擊與器械搏擊的完美結合,又有絢麗奪目的舞臺表演效果。
第一章 總則
一、《雙節棍(套路)競賽規則及解釋》(以下簡稱本規則)依據國際雙節棍運動協會(INKA)(以下簡稱國際雙協)所頒布的競賽規則及解釋,結合雙節棍運動發展的實際情況所制訂。
注釋:以上是保證國際雙協範圍內的雙節棍競賽規範化,所有不符合此基本規則的競賽均不被視為國際雙協雙節棍(套路)競賽。
第二章 適用範圍
本規則適用於國際雙協及其所屬團體會員在國內外舉辦的各級、各類雙節棍(套路)競賽。如需改動有關條款,須經過國際雙協批准。
注釋:任何團體會員組織比賽需更改本規則的某項條款,必須在規定比賽時間的30天之前將更改內容及其理由報請國際雙協審批。如果團體會員沒有依照本規則組織比賽,國際雙協將不予認可並宣告該賽事無效。另外相關單位及責任人將受到國際雙協的紀律處罰。
第三章競賽類型
一個人賽
二團體賽
三按年齡可分為
(一)少年組(10-15)
(二)青年A組(16-25)
(三)青年B組(26-34)
(四)中年A組(35-44)
(五)中年B組(45-54)
(六)老年A組(55-59)
(七)老年B組(60-69)
四競賽項目
(一)單棍套路
(二)雙棍套路
五集體表演項目
以雙節棍單、雙套路為主要內容,(不得少於5人、須有配樂、時間3分鐘以內)並具有一定藝術性的集體表演項目。
六套路完成時間的規定
(一)單、雙棍套路完成時間60秒—90秒之間。
(二)集體項目完成套路的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
(三)集體表演項目完成的時間由競賽規程規定。
七未完成套路
(一)運動員未完成套路不予評分。
(二)進場、退場、起勢、收勢、計時、配樂、禮節與服裝不按規定
八進場、退場、起勢、收勢
(一)運動員聽到點名後,應立即進場待裁判組示意後,即可走向起勢位置。
(二)運動員完成整套動作後,須並步收勢,再轉裁判組行抱拳禮,然後退場。
九計時
運動員由靜止姿勢開始肢體動作,計時開始;結束全套動作後並步站立,計時結束。集體項目在行進間開始動作者,須事先向裁判組申明。
十配樂
配樂可以根據套路的編排自行選擇,但是不可以使用帶有歌詞或口令的音樂。
十一禮節
運動員聽到上場比賽的點名和完成套路後,以及宣布比賽得分時,應向裁判組抱拳致意。
十二服裝
運動員應穿雙節棍道服或大會指定服裝。
第四章名次評定
一名次評定
(一)個人單項名次:
按比賽的成績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為該單項的第一名,次高者為第二名,依此類推。
(二)個人全能名次:按各單項得分總和的多少進行評定,得分最高者為全能第一名,次高者為第二名,依此類推。
(三)集體項目名次:得分最多者為該項的第一名,次多者為第二名,依此類推。
(四)團體名次:根據競賽規程關於團體名次的確定辦法進行評定。
二得分相等的處理
(一)個人單項得分相等時,按下列順序決定名次:
1兩個無效分數的平均值接近有效分數的平均值者列前。
2兩個無效分數的平均值高者列前。
3兩個無效分數中,低無效分數高者列前。
(二)個人全能得分相等時,以比賽獲單項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則以獲得第二名者列前,依此類推;如獲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則並列。
(三)集體項目得分相等時,以團體總分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則並列。
(四)團體總分相等時,以全隊獲得單項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則以獲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此類推;如獲得單項名次均相等,則並列。
第五章場地與器材
一競賽場地
(一)單項的競賽場地為長14米,寬8米,場地四周應標明5釐米寬的白色邊線,場地的長和寬均由邊線的外沿開始計算。場地周圍至少應有2米寬的安全區。
(二)集體項目的競賽場地為長16米、寬14米,場地四周應標明5釐米寬的白色邊線,場地的長和寬均由邊線的外沿開始計算。場地周圍至少應有1米寬的安全區。
二比賽器械
可以使用自己的器械但要符合大會的要求。
第六章雙節棍套路裁判法
一競賽項目評分方法與標準
(一)評分方法
各項比賽的滿分為10分。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現場發揮的技術水平,根據與「等級評分的總體要求」相符程度,按照等級分的評分標準,並與其他運動員進行比較,確定運動員等級分數,在此基礎上,減去其他錯誤的扣分即為運動員的得分。裁判員評分可到小數點後2位數,小數點後第二位數必須是0或5。
二應得分數的確定
3名裁判員評分時,取中間裁判員評出的運動員得分為運動員的應得分;4名裁判員評分時,總分的平均值為運動員的應得分;5名裁判員評分時仍將按總分的平均值算運動員應得分。應得分可取到小數點後2位數,第3位數不做四捨五入。
三裁判長對評分的調整
當評分中出現明顯不合理現象時,在示出運動員最後得分前,裁判長鬚經總裁判長同意,可調整運動員的應得分。裁判長調整分數範圍為0.1分至0.3分。
四最後得分的確定
裁判長從運動員的應得分中減去「裁判長的扣分」和加上「裁判長調整分」,即為運動員的最後得分。
五評分標準
採用等級評分,分為3 檔9 級,其中: 9.00—10.00分為優秀; 8.00—8.99分為良好; 6.00—7.99分為及格,6.00以下為不及格。
六總體要求
(一)不得做出與體育道德相違背的動作及手勢。
(二)運動員應表現出所演練的套路及雙節棍的技術和風格特點,動作規範、方法正確,表現出雙節棍的主要技法;
(三)勁力順達,力點準確,通過運動員的肢體表現出雙節棍的力法特點;手眼身法步配合協調、動作乾淨利落,棍人合一;
(四)精神飽滿、節奏分明、表現出雙節棍的節奏特點;
(五)結構嚴密,編排合理,整套動作均應與雙節棍的技術風格保持一致。
(六)對練還須動作逼真、配合嚴密,攻防合理。
(七)集體項目還須隊形整齊,配合默契並富於變化。
(八)配樂項目的動作與音樂和諧一致,音樂的風格應和該項目的技術風格相一致。
七裁判員執行的其它錯誤內容及扣分標準
扣0.1至0.5分
服裝、飾物影響動作器械飾物掉地
服裝開紐或撕裂
服裝、頭飾掉地
鞋脫落
器械問題器械觸地器械脫把
器械碰身夾鏈、誤擊、夾棍落空兩棍碰撞
器械纏繞身體影響了動作
出界身體任一部位觸及線外地面
失去平衡上體搖晃,腳移動或跳動 手、肘、膝、足、器械的附加支持 倒地
遺忘和拖延時間遺忘一次
有意拖延時間超過3秒遺忘時間超過3秒以上
平衡時間持久性平衡靜止時間不足2秒
扣5分
器械變形 器械斷裂器械掉地
第七章表演項目評分方法與標準
一評分方法
表演項目的滿分為10分。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現場發揮的技術和表演水平,按照與「競賽項目等級評分的總體要求」相符程度,並與其他的表演項目進行比較,確定該項目的等級分。裁判員評分可到小數點後2位數,尾數為0~9。
二評定標準
分為3 檔9 級,其中:9.00—10.00分為優秀; 8.00—8.99分為良好; 6.00—7.99分為及格。
三第七條裁判長對評分的調整
當評分中出現明顯不合理現象時,在示出運動員最後得分前,裁判長鬚經總裁判長同意,可調整運動員的應得分。裁判長調整分數範圍為0.01分至0.03分。
四總體要求
(一)不得做出與體育道德相違背的動作及手勢。
(二)以雙節棍技術為主要內容,並能較好的吸收和融合武術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元素。
(三)能較好地利用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法,來烘託雙節棍的技術風格。
(四)結構嚴密、內容充實、技術熟練、配合默契、主題突出,富於時代氣息,充分展現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五)音樂與主題和動作密切配合。
(六)富有創新意識。
五裁判長扣分和最後得分
(一)完成套路時間
完成套路時間不足或超出規定。凡不足規定時間達2秒以內扣0.1分,達4秒以內扣0.2分,達4秒以上,最多扣0.3分;凡超出規定時間達2秒以內扣0.1分,4秒以內扣0.2分,達6秒以上,最多扣0.3分。
六重做
(一)運動員因客觀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者,經裁判組許可,可重做一次,不予扣分。
(二)運動員動作遺忘、失誤等原因造成比賽套路中斷者,可重做一次,扣1-3分。
(三)運動員臨場受傷不能繼續比賽者,裁判長有權令其中止。經過簡單治療即可繼續比賽的,可按排在該組最後一名繼續上場,按重做處理,扣1-3分。
七出界
(一)身體的某一部位接觸線外地面,扣1-3分;整個身體出界,扣1-3分。
八參加人數
集體項目的人數,少於競賽規程規定的人數,每少1人,扣0.5分。
九配樂
配樂不符合競賽規程規定者,扣0.5分。
十最後得分的確定
裁判長從運動員的應得分中減去「裁判長的扣分」和加上「裁判長調整分」,即為運動員的最後得分。
第九章其他
一在競賽性質、任務有特殊要求時,可在競賽規程中做出相應規定。
二比賽時各組裁判員座位
裁判席在主席臺對面,裁判員之間要有50公分的間距。
★為裁判長
□為裁判員
△為記錄員
三比賽場地設立仲裁委員會、競賽監督委員會、總裁判席、總記錄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