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
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同月,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於12月擔任駐村工作隊長。
坳背村轄14個村民組,總戶數501戶2211人,貧困戶158戶596人,2017年初貧困發生率27.2%。全村主要致貧原因為群眾缺乏技術、交通條件落後,部分群眾思想陳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為了進一步摸清村情民情,我剛來到村裡,一刻也不敢怠慢,深入村組一線,與群眾交心談心、了解群眾冷暖。為了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立足於本村實際,並依託坳背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資源,我會同村支兩委一道大膽提出了坳背村以種養殖業為基礎的發展思路。
為了增加群眾整體收入,積極謀劃脫貧產業,縣、鎮黨委政府申請東西部協作食用菌項目。各級黨委政府的實地考察研究後,認為坳背村的現有環境資源優勢,使該項目順利落地到坳背村,實施香菇種植30萬棒,實現總產值270萬元。2019年,增加大棚至202個種植香菇150萬棒,總產值接近1000萬元,惠及全村所有農戶。 2020年初我了解到,坳背村何資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花椒基地需要套種辣椒,群眾積極性高漲,但沒有辣椒苗源,我積極向縣衛健局班子匯報,通過局領導的協調,解決了50餘畝辣椒苗的困難,並第一時間送到合作社。在群眾的細心照料下,最後實現辣椒畝產值1800餘元,實現企業增產、群眾增收。
作為衛生健康系統一名普通幹部,為全村人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是我的職責。疫情期間,我向單位領導匯報坳背村的防控工作後,爭取了15套宣傳喇叭及口罩1000餘個、84消毒液兩桶等防護用品。同時,我在全村開展疫情防控和大病救助等相關惠民政策宣傳,讓老百姓做健康守護的明白人。 今年9月,坳背村部分群眾由於缺少勞力以及天氣原因,稻穀成熟卻仍未及時收割。經請示縣衛健局領導後決定把黨的「主題當日活動」開展在田間地頭,組織本單位全體黨員幹部30餘人連續三天勞動,共幫助群眾搶收稻穀共30餘畝,直至坳背村稻穀收割完畢。這不僅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也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得到了群眾一致認可。 目前正值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回首展望在扶貧期間的點點滴滴,看到群眾日益幸福的生活,我無比的光榮與欣慰。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繼續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