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2020-12-16 楠得一鑑

在你的身邊有沒有一種人,經常會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自己在工作上努力了很久卻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看到別人沒做什麼就取得了具大的成功,而自己永遠做綠葉;或者還有一種人,只是想著自己從來不為他人著想,別人對他的好,他都覺得那是他應該得到的;抱怨上天不公平、人間不值得……甚至你就是這樣的人呢。

《心》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以往的想法是錯誤的,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思考人生,去思考我們自己手中所做的工作,成功就在眼前。

《心》封面

作者: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電,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

晚年,在他的領導下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在2019年東京證券交易所再次上市並宣告:我回來了!

著有《活法》《京瓷哲學》《幹法》《心》等多部著作。

稻盛先生的「心之多重結構」的理論耐人尋味,具體來說包括坦誠心、上進心、謙虛心、反省心、感謝心、知足心、利他心、樂觀心、勇猛心等等。

針對稻盛先生這本書當中的內容,總結出三點個人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 感恩

認識個姐姐在閒聊的時候,跟我說她的領導總是讓她辦一些很細小、很麻煩的事。每到這時她就要說:「怎麼這種小事總是讓我去做?」幾次三番下來,領導便不再去找她去做這樣的事情了……她自己還很高興的以為終於把領導給「懟」回去了。

《心》這本書中也有這樣的例子。稻盛先生說,不管好還是壞我們都要感謝,帶著感恩的心去做事情。不要悲嘆,不要怨恨,不要總是憤憤不平,要對災難苦難和不幸的事說「謝謝」,用積極的態度接受一切,並加以感謝,抱著樂觀的心態不斷的向前。

稻盛先生闡明無論何時何事,都以感謝之心應對,這其中實際上是隱含著積極的重要的意義的。只要心懷感謝,困難都會變成財富。稻盛先生經營的京瓷工廠的初期接到來自「松下電器」的零部件訂單。但是對方對訂單的要求非常的苛刻,而且還有價格方面的要求,稻盛先生從來沒有抱怨,再苛刻的訂單他們都絞盡腦汁,拼命努力去完成。只要是對「松下先生」有利,京瓷二話不說,依照對方的價格,照單全收,此後不久京瓷進入美國市場,從當時蓬勃發展的美國半導體公司獲得了訂單。

同一時期,那些一味發牢騷憤憤不平的企業,很多已經消失了。稻盛先生說態度謙虛,常懷感恩之心,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此後的命運將大相逕庭。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遇到這樣愛發牢騷鳴不平,怨天尤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就是那麼奇怪,你越是發牢騷,好像好運就越離你遠去,比如我說的這個姐姐,她如果默默的把這些事情做完,可能她的領導會把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慢慢地交付給她,也許工作和生活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呢。

二、 利他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動機是善良的事情,自然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是自私的或者是邪惡的,那麼不管自己有多麼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的進行。

那些缺乏同理心,具有操控意識,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都是自私的,沒有利他心的人。比如在完成項目工作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人以儘快的完成自己手中的項目為目的,不去考慮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有與其他部門的工作有衝突,也不進行正面的溝通,只要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了,結果就會在很多環節當中出問題,導致項目進行不下去,或重頭來過。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也影響了項目的進度。

《心》這本書中,稻盛先生說,利他的行為會讓自己受益,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稻盛先生還告誡我們說,不與心術不正的人交往。比如有人甜言蜜語介紹一些,似乎可以輕鬆賺大錢的項目,有人道貌岸然,目的是以利用別人欺騙別人,這樣的人,在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當中都層出不窮。如果我們的內心被欲望蒙蔽,很快就會跌入他們設下的陷阱。

利他這個詞,就意義本身來講很簡單,就是有利於他人,就是先人後己,把自己放在後面,優先為他人著想。比如,思考可以為鄰居可以做一些什麼事情;有了家庭可以如何讓家庭幸福;如果在工作上,就要為職場同事、為客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換句話說要儘可能的、多做有益的事,有利於他人的事。這是做人的樸素而單純的行為,而這種微小的行為,就是利他心的萌芽。

三、 堅持

身邊有朋友知道我用英文處理日常工作時的往來郵件的時候,經常會用帶有一些羨慕的口氣說:「我也想學英語」,我都會以很鼓勵的方式對他們講,「好呀,去學呀!」然後會發現他們下載一些學習英文的軟體,或者查一些培訓班的相關信息,之後就再也沒有聽到任何學習英文的消息了。

開始做一件事情不難,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去堅持做這件事情,就好像在《刻意練習》這本書當中說的,練習之前除了要有目標,有好的導師,就是自己堅持練習1000個小時左右,你會發現沒有難成的事。假設每天練習一小時,差不多兩年多的時間都會學到一門技能。但很多人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成功,而堅持下來的人取得了成功的原因。

稻盛先生的京瓷工廠,需要生產再結晶寶石。因為這個領域處在已有技術的延長線上,可以發揮他們的長處。但實際上,實在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幹成的事,其中困難,沒有人能想像,他們夜以繼日的投入研發工作,寶石結晶幾乎沒有絲毫進展。但稻盛先生仍然不斷的鼓勵員工,「雖然現在只是製造很小的結晶體,但如果最後我們成功了,就能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創舉」。在不斷堅持,扎紮實實的研發之下,因此工廠最後還是成功的讓這個結晶,長大了。最終京瓷工廠製造出透明的、大尺寸綠色六角柱狀結晶體。將結晶部分取出,就接近祖母綠寶石。

這就是鍥而不捨,堅持挑戰的「願望」的結晶。

《心》雖然是一本關於成功學修行的一本書,但我個人認為還可以把稻盛和夫先生的「心之多重結構」裡的各種「心」用在家庭上、用在對待我們父母,孩子,家人的態度上,要更有耐心的對待他們,由其是我們年邁的父母,他們給與我們的不僅僅是生命,而是他們的全部。

心在哪裡,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但因為心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我們總是絞盡腦汁努力來描述和表述,表達這個心。稻盛和夫先生終生追求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所以有了《心》這本著作。

讓我們始於心,終於心。

相關焦點

  •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心  稻盛和夫的一 生囑託》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內容簡介:  稻盛和夫不是生來就是經營之聖,他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
  • 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其實只為讓我們修煉好這四顆心,不信你來看
    季羨林先生說:「根據七八十年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生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為何具有如此魅力?他的魅力從何而來?他最近出版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可以窺見一二。
  • 我喜愛的好書丨《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稻盛和夫(日本)    1932年出生於鹿兒島市,1955年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1959年4月成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京瓷)。1984年成立了第二電電企劃株式會社。2010年2月就任日本航空會長,僅僅一年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並創造日航史上最高利潤紀錄。
  • 《心》稻盛和夫的人生致勝秘訣: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讓我們今天從「心」出發,透過《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去繼續探索:他是如何審視自己復盤半個多世紀的經營經驗?是如何找到人生幸福的鑰匙?又是如何掌握通向成功的秘訣?一、人生的一切始於心,終於心1.1、心在哪裡?有多重要?
  • 稻盛和夫:關於如何凝聚員工的心,我有9點建議
    稻盛和夫是當代日本著名企業家,他與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被並稱為日本「經營四聖」。其中,稻盛和夫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一位。稻盛和夫不僅是日本的經營之聖,同時也是世界的經營之聖。在商界,他成為眾多企業家推崇和膜拜的對象,因為他一生中把兩家公司帶入了世界500強企業的行列,一家是京瓷公司,另一家是KDDI電信公司。
  • 78歲再出山,救日航於危難之中,稻盛和夫:我這一生,從心而行
    同年,78歲的稻盛和夫已潛心佛學十數年,不沾世事。為了挽救懸崖邊上的日航,時任日本首相的鳩山由紀夫懇請稻盛和夫出山相助。就在所有人都對此不抱期望的時候,稻盛和夫卻欣然應允。他只提出了兩個條件:不拿薪水、不帶團隊。
  • 《心》:稻盛和夫4條人生智慧,成長需要用心,修心是一生的修行
    文/心語愛《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這本書,我看了兩遍,裡面有一句話特別觸動我:人生可以無限開拓,取決於我們秉持怎樣的一顆心。這是稻盛和夫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他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仔細想想,我們絕大多數人的一生追求名利,追求權勢,追求一切欲望,最本質的目的卻是為了追求幸福。
  • 能讓任正非、馬雲佩服的稻盛和夫,究竟是何許人也?日本經營之聖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任正非的偶像,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關於稻盛和夫有一次財經專訪,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順口提到了稻盛和夫的名字,然後說他就是一個做陶瓷的,準備一筆帶過。1932年出生於日本的稻盛和夫,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其實他並沒有很聰明,上學時所有的考試幾乎都不及格,原本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醫生,最後受時代影響只能在陶瓷廠打工,但工廠經營狀況特別不好,許多人都紛紛罷工,但稻盛和夫卻留下了。
  • 2020年還剩最後15天:撐不下去時,謹記稻盛和夫「心」的思想
    無論何時何事,都以感謝之心應對---這其中實際上隱含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句話出自稻盛和夫的《心》一書。2020年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高票答案,一定是「難」。01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稻盛和夫在小學的時候,曾經得過一次肺結核,當時不怕疾病的父親和對疾病並不介懷的哥哥都沒有感染,只有一直恐懼、躲避疾病的自己感染上了疾病。稻盛和夫更是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所以每次經過患病臥床的叔父的小屋時,他都是捏著鼻子飛跑而過。
  • 稻盛和夫:從一無所有到經營之聖,他憑什麼逆襲?看完你就明白了
    縱觀稻盛和夫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可以說經歷了很多,如果我們能學到經營之聖的經營經驗,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大有不同。在稻盛先生《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一書當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並沒有一般企業家那種凌雲壯志,也並不是把一切踩在腳下的那種雄心的偉人思想,而是一種平凡人的思想在努力實際貫徹行動。
  •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說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值得反覆讀
    但是從我坦然接受命運,下定決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間,人生就從逆風變成了順風。」相信那些在低谷待過的人,對稻盛和夫的這句話應該深有體會,可是,當人處於低谷時,卻很難如他所言,做到一份坦然。為什麼?因為現在的人都過於功利化,不管學什麼、做什麼,都以「有用論」為衡量標杆,得失心非常重,所以常常會有患得患失的毛病。
  • 稻盛和夫:經營四聖之一,創立兩家世界500強企業,馬雲3度求教
    ——稻盛和夫有這麼一位日本人,一度讓馬雲非常崇拜,還曾經3次上門虛心求教,把他請到阿里巴巴來做客講授企業的經營之道,他就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被稱作日本經營四聖之一,即使在中國,也是鼎鼎有名,耳熟能詳。馬雲對稻盛和夫非常尊敬,曾經親自登門拜訪,還3次親自請他到杭州阿里巴巴總部來做客講授管理之道。稻盛和夫透露了3點自己的管理之道。第一次:2008年,稻盛和夫告訴馬雲,企業要保持謙虛態度,留有足夠的現金。
  • 稻盛和夫《心》:人生精進之格言
    稻盛和夫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2020年6月出版,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回首近90年的人生跨度,復盤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理念,總結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要達到利他之心這樣的境界,正如稻盛和夫所說,凡人要達到開悟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磨練自己的心靈,哪怕是一小步,也要向開悟的狀態靠近,這種持續的努力,可以說就是人生本身。
  • 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用一生時間給出三點意見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一來到世間,社會就在我們面前樹起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你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每個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復盤了自己的一生,並總結出度過自己一生的方法。在他88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度過一生,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極為單純的問題。人生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過來、塑造出來的。正因如此,面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抱什麼想法、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人生將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 稻盛和夫88年的人生答案,精闢!
    而稻盛和夫他是少有的能夠把主題深化的商業領袖。稻盛和夫在27歲創立了京瓷,在十年後,就把京瓷發展成為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到了52歲的他又創辦了第二電器KDDI,並且在2007年,第二電器就進入世界500強。
  • 稻盛和夫(心)(成法)
    稻盛和夫(心)(成法)這是我看的稻盛和夫的第三本和第四本書由於這兩本書具體思想主旨都一樣我就一起我描述學習的體會心得。稻盛和夫的價值觀:也是哲學本質(作為人何為正確)以及極致的利他思維最初創辦企業是為了自己到後來學習反思,從利己到利他造福員工實現全體員工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到造福社會來經營企業,所以稻盛和夫能成為經營之神自己創建了兩個世界500強以及挽救後來的日航三個,稻盛和夫自己說就是用作為人何為正確,致良知,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以及哲學來經營企業和來改變人生。
  •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人在低谷要識勸,別被眼前小利所迷惑
    1、恩師一句話點醒了稻盛和夫,就此改變人生軌跡稻盛和夫打定主意,甚至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要去巴基斯坦。但在臨行前,他決定去見一下恩師,並告知老師自己的決定。3、以利他之心待人,但絕不與這種人交往稻盛和夫懂得感恩,他常說的一句話:能利他,才能夠利己。但他卻說了有一種人絕對不能利他之心待之,而是要遠離這種人。這類人就是心術不正的人。
  • 稻盛和夫:如何克服困境?要想翻身跟著「心」走,轉機就在這一瞬
    稻盛和夫的這一生可謂是都在與困境做鬥爭,對於如何克服當下的困境,稻盛和夫說:要想翻身就跟著「心」走,轉機就在這一瞬!和稻盛和夫一起來的同學,見此情景都紛紛選擇了跳槽,唯有稻盛和夫選擇留下。決心完成眼前的研發任務在公司那麼多人都跳槽了以後,稻盛和夫仍然決心要完成眼前的研發任務,每天夜幕降臨後,公司的辦公室只有一個燈亮,那就是稻盛和夫的辦公室。
  • 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說:「當我們擁有幫助一切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前進的願望,擁有幫助他人獲得幸福的美好心靈時,就與『』宇宙之心』產生了協調和共鳴,就能自然而然的將事物導向更好的方向。」利他之心,是稻盛和夫80多年人生哲學和經營理念的核心所在。
  • 稻盛和夫收官之作《心》引進中國
    曾在危機中奇蹟拯救日航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了答案。《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著,是他一生集大成之作。本書從首次提出到最終出版累經10年之久。在策劃之初,稻盛先生就提出,新書「要和以前出的那些書風格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