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對自己的境遇滿腹牢騷、抱怨的時候,沒有一件事情的進展是順利的。但是從我坦然接受命運,下定決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間,人生就從逆風變成了順風。」
相信那些在低谷待過的人,對稻盛和夫的這句話應該深有體會,可是,當人處於低谷時,卻很難如他所言,做到一份坦然。
為什麼?
因為現在的人都過於功利化,不管學什麼、做什麼,都以「有用論」為衡量標杆,得失心非常重,所以常常會有患得患失的毛病。
這種環境下的我們,真的應該去讀讀稻盛和夫的全新新作——《心》。
稻盛和夫已經九十多歲了,他是唯一一位能把東方的哲學思想,非常成功、自如地運用到商業中的人。
從稻盛和夫運營企業的心得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中國古代典籍的影子:王陽明的心學、洪應明的《菜根譚》、袁黃的《了凡四訓》、《孔子》、《孟子》等等。
比如說,書中的這幾句語錄:
「毫無根據地中傷他人的那些,我們只要置之不理,相應報應自然會落到他們頭上。即使這種人靠近我們,只要我們不去附和他們,也不對抗他,他們不久就會靜靜地離去。」
「人生其實是非常單純的東西。以利他之心為基礎,在每天的生活中,儘可能地不斷努力。只要這麼做,命運就一定會好轉,幸福的人生就一定會到來。」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讓自己的心靈保持美好和純粹的狀態,這才是最重要。」
有人說,稻盛和夫的書不能讀,都是雞湯,其實,這只是年齡和閱歷造成的認知差,就像年少聽不懂李宗盛的歌一樣,到了一定年紀,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已成了曲中人。
而稻盛和夫的書也是如此,他將極高的智慧一下子搬到你的面前,能悟的到,或許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少踩很多坑,但是,如果因為認知差而抗拒,最後你會發現,你走的那些彎路、踩的那些坑,最終不過只是證實了這些話的正確性而已,何苦用青春換回幾聲嘆息?
有些好的智慧、經驗和心得,真的需要時間去發酵。
特別是身處浮躁的環境當中,很多人都是因為不明「我」心,所以常常會被各種功利、誘惑拉著四處遊蕩,難以穩定心神、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是非常危險的。
這種時候,更需要去理解稻盛和夫的智慧,思考稻盛和夫在書中所說的感謝之心、謙虛之心、利他之心、知足之心、樂觀之心、堅韌之心,以善良的動機和強大的心靈去成就未來。
人生的上半場拼的是體力,下半場拼的是耐力、是心態、是悟性,所以,能從「心」出發的人,會產生更強大的勢能,正如稻盛和夫在書中傳達出來的態度: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讀稻盛和夫的書,要的不是幾聲突撞心弦的感悟,而是向他學習一個非常高級的思想體系,如果能早點讀懂,會讓你的工作、生活開始出現很多良性的改變!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投射。」
在中國,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名聲也很響亮,季羨林先生曾經讚美他是少有的集企業家與哲學家於一身的大師,馬雲曾經說過自己很多問題也是受到稻盛和夫老先生的影響才想清楚的,任正非也不止一次誇讚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書充滿著智慧。
稻盛和夫將他近九十餘年的人生智慧寫進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這本書中,收藏並閱讀這本書,一起來感受老先生一生的智慧。僅59,一頓飯錢就可以享受一次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