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日本)
1932年出生於鹿兒島市,1955年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1959年4月成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京瓷)。1984年成立了第二電電企劃株式會社。2010年2月就任日本航空會長,僅僅一年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並創造日航史上最高利潤紀錄。
1984年個人出資設立稻盛財團,同時創設國際獎項年創設國際獎項「京都獎」。此外,還志願擔任擁有104家分塾(海外48分塾)、聚集14000多位年輕經營者的盛和塾塾長,為培育經營人才傾注心血。
稻盛和夫的人生是從日本鄉下一個被炸毀了的小作坊之家開始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作為老二,從小調皮。在二位叔父、一位叔母感染肺結核相繼去世後,他也染上了這種不治之症,可照顧家人的父親和哥哥卻沒有染病的事實,讓瀕死掙扎的他感到苦悶,第一次開始追問倒黴的為什麼總是我。
在破產企業走投無路之境開始專心致志地工作,實現劃時代新材料的發明,人生開始劃下分割線。他又開始追問為什麼上天眷顧的會是我。
當他創辦的街道小廠走向壯大的時候,他開始追問作為一個經營門外漢創辦企業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當他創辦第二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時候,他問自己為什麼還要創辦一家大家看起來難以成功的新企業。
當他去拯救日本航空的時候,他又在追問為什麼自己作為一個外行要冒險進入完全陌生的領域,去拯救一家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企業。
就是這些不斷追問、思考和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行動,成就了稻盛和夫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也構成了他一心想要寫下的這本書的核心內容。他由此向世人發出鄭重的囑託:只要憑著利他之心、感謝之心、謙虛之心、知足之心、強韌之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沒有人不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釐之差。關鍵在於,當遭遇前所未見、如同絕壁一般的巨大障礙時,在那一瞬間,能不能對自己說「一定能跨越」,並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話,一定能攀登」。 「可能跨不過去吧」,這時候,只要有這麼一點點躊躇和猶豫,腿腳就會癱軟,導致無法攀登。即使過後拼命給自己打氣:「不,應該能跨過去!」也只能是馬後炮了。就這一步之差,命運就迥然不同。所以,首先要堅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來必定到來。同時,迎頭碰擊困難這一壁障,不氣餒,不放棄,正面對抗。帶著這樣的強大心靈不斷前進時,我們逐漸就能看到以前完全無法看到的前進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種種線索,曾經看起來遠在天邊的成功,不知不覺間就變得唾手可得。在京瓷的創業期,我為了開拓新客戶,帶著部下到處闖,去各家企業做上門銷售。然而,沒有實績、沒有信譽、沒有名氣的小企業,去拜訪客戶,十有八九要吃閉門羹。儘管如此,我也決不放棄,不斷低頭懇求,想盡辦法與對方見面。雖然見了面,但對方往往會說:「我們只從派系內的公司採購零件,絕對不會從你們這種不知名的小企業採購。」毫不留情地拒絕我們。反覆遭遇這種情景,同行的年輕員工不免意氣消沉,有時還因太過委屈而落淚。這種時候,為了鼓勵部下,也為了振奮自己,我會這樣激勵他們: 「一兩次碰壁就打退堂鼓,那怎麼行?不管看起來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觸摸一下,搞不好就會發現這個壁壘不是石頭砌成的,而是紙糊的。如果是紙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頭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不思考這些,說一聲『做不到』就袖起手來,那只能說是怠惰了。」就是說,「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正因為情況困難,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開,一味向前, 這時候,命運之門就會開啟。我這樣鼓舞部下們,也將這個道理深深地刻入我自己心中。稻盛和夫先生將87年的經歷智慧濃縮成精華,融入到《心》這本收官之作中。在書中,他將自己的成功秘訣全部歸結於「利他之心」,用自己的切身經歷佐證了「言為心聲、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的道理。
我很感謝稻盛和夫先生的《心》,因為讀完本書之後,我感覺得到稻盛先生的真誠,內心也感到非常的平靜,認為生活和工作中經歷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在磨鍊自身人格,不管遇到的是好的還壞的,都要心存感謝。
稻盛先生構建了利他的宇宙觀,並將自己的人生觀根植其上。他的人生就是一個普通人通過改「心」走向成功成賢之路、收穫圓滿人生的範本。「利他」的觀點貫徹稻盛先生的一生,同時這也是我們需要不懈追求的境界。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2020年12月30日開通的大理至臨滄鐵路,改寫了臨滄市不通鐵路的歷史;以及開遠工務段管內的個舊站也即將在2021年1月28日開通(據官宣),這將為周邊城市開遠、個舊和蒙自帶來更多的便利。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國鐵道線逐一開通,未知大地被探索,人生境界被挖掘。作為開工人,為保證線路穩定、行車安全、客貨運正點,我們認真工作,堅持不懈的努力,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人心的本質是真善美。關於修行磨礪心性,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六項精進:
①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②要謙虛,不要驕傲;
③要每天反省;
④活著,就要感謝;
⑤積善行,思利他;
⑥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1.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心不喚物,物不至。心不想,事不成。
2.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宇宙中儼然存在的因果法則。
3.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實現幸福人生的秘訣。在直面滅難、苦難、不幸狀況的時候,其實正是表達感謝的絕好機會。
4.在心靈的深處,存在著"靈魂」,應該說,這是我們存在的本源,在靈魂的深處,存在著無比美好、無比純粹的"真我」。心這個樂西,最中心的部分存在著包含著"真我」的"靈魂」。在「靈魂」的外側則包裹著本能、感性、知性,就像洋蔥的皮一樣層層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