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明明劣跡不少,為何卻被後人認為是明朝中興之主?

2020-12-25 老四劇說歷史

明孝宗朱祐樘之所以被後人稱為明朝中興之主,是因為後人認為弘治年間,明朝實現了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曾國藩稱「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時皆異材勃起,俊彥雲屯,焜耀簡編」,認為明孝宗是古代五大英哲君主之一。

明孝宗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明孝宗徒有虛名,歷史功績並不大,擔不起中興之主之名。例如明孝宗曾大力委派名臣,動用數萬百姓,治理黃河,防範水患,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或減少黃河水患,弘治年間恰恰是明朝黃河水患最多的時期,而且在後期黃河水患逐年遞增。明孝宗曾經採取諸多措施對軍事進行改革,還曾大敗吐魯番軍,收復哈密地區,但並沒有改變明朝軍事孱弱的局面,面對北方蒙古小王子騷擾邊境幾乎無能為力,弘治年間也是蒙古騷擾邊境最頻繁的時期。據載明孝宗執政期間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安定,實際上明朝內部農民叛亂不斷,包括威震華南的仲容起義、廣西米魯之亂、曠日持久的古田起義等。

不僅如此,明孝宗在個人行為上也有諸多劣跡:

明孝宗

1.曾寵信宦官,沉迷道術,起用朝奉官。

明孝宗雖不至於讓宦官專權,但確實寵信過宦官,給朝廷帶來一定的危害。明孝宗繼位初期,在南京,宦官與朝廷科道官員產生糾紛。科道官員彈劾宦官侵佔百姓田地,宦官也彈劾科道官員結黨,此事牽扯數十人,雙方糾紛不斷。明孝宗藉機整頓科道,將南京科道數十官員加以貶謫,對宦官的非法行為卻置之不理。

在弘治中期,明孝宗寵信宦官李廣、李興等宦官。李廣曾奪民田,並大肆貪腐鹽利數萬,曾逾越建造豪宅,被群臣彈劾時,明孝宗均置之不理。後來,明孝宗的女兒去世,太皇太后因此罵李廣,李廣畏懼自殺。宦官李興因修盧溝橋而得到明孝宗寵信,而後曾與劉大夏治理張秋河,期間曾索取貢物,羞辱地方官員,大肆斂財,並向明孝宗舉薦朝奉官。

太監

說到朝奉官,明孝宗雖然裁掉成化年間遺留下來的絕大多數朝奉官,但仍然留下部分。據記載,弘治十四年時,有官員上書表明,當時有傳奉文職890多人,武職280多人。

2.縱容和姑息外戚或皇族為惡。

明孝宗因寵愛張皇后,對張皇后的家人大加封賞,其規格遠遠超過朝廷規定的規定。據統計,被明孝宗封官的張皇后的家人竟達17人,以至於內閣和吏部有意見,不願意下旨。例如內閣首輔劉吉就曾反對明孝宗給張鶴齡、張延齡封官,因此得罪明孝宗,被明孝宗罷免。

群臣

明孝宗縱容張鶴齡、張延齡兩人為惡,也為後人詬病。張鶴齡、張延齡兩人借著外戚的身份,可謂是作惡多端。這兩兄弟在內宴之時被邀請入宮,卻趁明孝宗上廁所之時,戴起皇帝冠,宦官何鼎上前阻攔。還有一次兩人偷入皇帝的帷帳,姦污宮女。在古代這屬於謀逆行為,宦官文鼎上奏明孝宗。明孝宗反將何鼎下獄,朝中御史紛紛求情,明孝宗不但不採納,反而指使李廣將何鼎杖殺。

對張鶴齡、張延齡四處為惡,明朝群臣也多次彈劾,但明孝宗均置之不理。戶部主事李夢陽就曾彈劾張鶴齡、張延齡,反被明孝宗下獄。

除此之外,明孝宗對皇族的封賞也常常超出國家規格,例如他曾賜興王祐杬大量土地,僅在弘治十三年就賜了1352公頃,遠遠超過國家規定。

明孝宗

3.沉迷宮廷娛樂,飼養野獸。

明孝宗非常喜歡戲劇,經常在宮中舉辦各類宴會,讓教坊司演奏各類戲劇,且樂而不疲。兵部尚書馬文升曾就此事上諫,但明孝宗卻始終不聽。

明孝宗還喜歡飼養野獸,吐魯番人曾向明孝宗進貢數隻獅子。明孝宗把這些獅子養在宮中,內閣首輔劉吉曾上諫,說這些獅子每天要吃2隻羊,要50個人看守,耗費無數,建議明孝宗將獅子餓死,但明孝宗並未採納。代王聽說明孝宗喜歡飼養奇珍野獸,曾向明孝宗上貢海青奇鳥。另外,弘治年間一些記載也表明,當時皇宮中還飼養乾明門虎、南海子貓、西華門鷹等奇異動物。

明孝宗

古代的生產力比較低下,百姓又面臨統治階級的剝削,即便所有可開發的土地都用於耕種,百姓仍然無法養活自己,生活過得非常貧困。古代所謂的盛世大多都在誇大其詞,或者這種盛世只是體現於上流社會,與百姓無關,明孝宗能取得弘治中興的成就也不例外。在明朝,所謂的上流社會應該是指官紳階級或士大夫階級。簡單地講,明孝宗能得到中興之主的美譽,大體上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了士大夫階級的道德標準。

士大夫階級通常以人口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情況。據記載,從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十七年(1504),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508935戶,口數則由元年的50207934口,增至十七年的60105835口。但問題是,古代對人口的統計方法並不準確,士大夫階級普遍存在藏匿人口的現象,且由於多種原因,大量人口也會藏匿於各種全國各地成為黑戶。在成化年間,明朝的稅收在2500萬石至2600萬石之間,到了了弘治朝有2700多萬石,達到明朝中期的一個高峰。粗略計算一下,以弘治末期與成化年間相比,人口增加上千萬,增長超過20%,但稅收只是增長不足8%。這說明人口的增長,並沒有帶來生產力的增長和收入的增長。至於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何,則是無法得知。

明孝宗

士大夫階級認為一個好的皇帝應該是勤勉的,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能重用宦官、武將等。明孝宗很好地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寵信了幾個宦官,但不讓宦官專權,相比明憲宗、明武宗,情況要好很多。同時,明孝宗重用了一大批在士大夫階級中享有良好聲譽的人,包括劉健、謝遷、李東陽、馬文升、王恕、徐溥等。說到勤勉,明孝宗的確是勤於打理朝政,甚至還為此加開午朝,並恢復一度被中止的經筵,虛心聽取士大夫階級的治國理念。

明孝宗在繼位之時,對朝堂進行整頓,罷免了一批在士大夫中名譽不好的大臣,包括萬安、尹直等,同時驅逐大量受明憲宗寵信的宦官和朝奉官,組建了一個被士大夫們認為是不錯的領導班子,因此被認為是對明朝起到撥亂反正的作用,也為他贏得聲譽。

明孝宗

明孝宗待大臣寬厚,為人節儉、謙遜,又善於納諫,這些性格都符合士大夫好皇帝的形象。雖然明孝宗也有很多缺點,但不比較就沒有傷害,相對於古代大多數皇帝而言,在士大夫們的眼中,明孝宗已經是個很不錯的皇帝了。

到了近現代,在一些人看來,明孝宗在執政期間只是保持了明朝的穩定,其文治武功一般,也擔不起中興之主的美名。明朝學者朱國楨曾評價「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把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並列,實際漢文帝和宋仁宗在歷史上同樣也沒有什麼文治武功,只是維持了國家的穩定,國家遠遠達不到強盛的地步。或許朱國楨用了個「賢」來形容這3個皇帝,賢者,即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而不是有功績或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皇帝都是三宮六院,為何明孝宗朱祐樘一生只愛一人?主要4個原因
    受到某些歷史原因影響,民間長期覺得明朝皇帝都是非昏即暴,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試論:如果都是昏君暴君,一個王朝如何能穩定統治近三百年?其實明朝也不乏明君賢君,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就是其中典型。明孝宗17歲即位,當時的明朝國力衰退,朝綱紊亂,而孝宗硬是用自己的勤勉挽回了危局,讓明朝重新步入繁榮,史稱「弘治中興」。明孝宗不僅是一位好皇帝,還是一個好丈夫,甚至可以說是千古第一好丈夫,因為他打破了皇帝三宮六院的傳統,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娶一人、愛一人。
  •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 明孝宗朱佑樘為何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 明孝宗朱佑樘為何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時間:2021-01-11 17:25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 明孝宗朱佑樘為何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 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於律己。
  • 明朝最帥的皇帝,因身體原因只有一個女人,他死後明朝再無賢君!
    這位帥哥名叫朱祐樘,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中,收藏著明朝歷代皇帝的畫像,從畫像上來看,明孝宗朱祐樘的長相和其他皇帝明顯不在一個檔次上。他濃眉大眼,皮膚白皙,看上去非常面善,頗有一副儒雅之氣,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一生只有一個女人
  • 吏部尚書與內閣大學士掐架,明朝中興之主朱祐樘:我太難了!
    明朝中興之主明孝宗朱祐樘是個很勤勉的皇帝,他為人也比較謙和,對大臣很尊重。即便如此,當他的吏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掐架的時候,朱祐樘也會感到很為難,和事佬實在是不好當。《明史》中有兩個地方能夠體現這點:1.入閣後,丘濬的身份地位提升了不少,但王恕並沒有因此謙讓,使丘濬很不滿;2.王恕主管吏治,考察天下官員,因不稱職被他提出罷免的有2000多人,他上報名單時,丘濬反對,稱任職未滿三年或無特別劣行的官吏仍可留任,明孝宗留下了90多人。王恕大為不滿,曾向明孝宗請求辭官,明孝宗沒有批准。
  • 朱祐樘為何被稱為明孝宗?他真的很孝嗎?看他是如何找他媽的蹤跡
    朱祐樘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兢兢業業,使明朝一度中興,他也被後人認為是明朝中興之主。只是,朱祐樘的廟號是明孝宗,這個「孝」字顯然不能體現出他在執政期間對明朝的貢獻,反而是對朱祐樘遵循孝道的肯定。朱祐樘在孝道方面確實是值得肯定的,他在位期間,對年邁的周太皇太后、王太后和撫養過他的吳太后這些長輩都很好。朱祐樘還極力維護他父親,曾採取一些過激手段應對文人點評他父親的過失。
  • 一場小改革竟使最信任的大臣險被刺殺,明孝宗朱祐樘:派12個人去保護
    明孝宗朱祐樘被後人認為是明朝中興之主,在用人上自有一套。弘治二年(1489年),兵部尚書餘子俊病逝,挑選一個合適的繼任者成了當務之急。明孝宗把眼光投向當時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文升身上。
  • 明朝最耿直的太監,痛罵強姦宮女的外戚,卻被一代明君朱祐樘殺了
    太監由於其地位低下,素來名聲不好,明朝的太監也大多也被戴上專權亂政的帽子而惡名流傳於世,例如王振、魏忠賢等。雖然也有一些太監因其功績而得到後人的尊敬,包括鄭和,但畢竟是絕少數。史料對何鼎的生平記載並不多,但對於何鼎的死卻不吝筆墨,因為他做了一件對的事情,卻被後人稱道的明君明孝宗朱祐樘冤殺明孝宗朱祐樘對張皇后非常寵愛,愛屋及烏之下,他對張皇后的家人也是非常寵幸,不僅封賞極多,超出了朝廷規定的規格,甚至還縱容外戚作惡。明孝宗的外戚中,為惡最多的恐怕就是張皇后的兩個弟弟張延齡和張鶴齡(下稱二張兄弟)。
  • 明朝皇帝的愛情:千古一帝是「禁慾系男神」,皇后卻「豪橫」傲嬌
    明朝的皇帝很多昏庸無道,難得有幾個「正常人」,明孝宗朱祐樘是個例外。他不但親賢臣遠小人、勤於政事重視法治,而且寬仁和善、輕搖賦稅,百姓莫不對其感恩涕零。這樣一位創造了「弘治中興」的好皇帝,後宮虛設,一生只有1個妻子,是地道的「禁慾系男神」。
  • 明朝藩王護衛人數的變遷情況:總體上是逐漸減少
    明太祖朱元璋 圖片來自網絡明朝1368年建國後,明太祖朱元璋圍繞如何實現長治久安作了深入思考。朱元璋最終認為,要保障國家長久,必須要避免皇權孤單,確保國家的軍政大權掌握在自己的兒孫手裡。為此,他一方面廢除宰相,由皇帝統攬六部;另一方面,將皇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分封到各地,鎮守一方。
  • 明朝有不少奇葩皇帝,為何沒有出現垂簾聽政的太后
    明朝立國276年,傳了16個皇帝。這16個皇帝裡面,有不少「奇葩」。 比如,被稱為「蟋蟀天子」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賢君,他卻有一個愛好:鬥蟋蟀。為了滿足他的愛好,各地官民紛紛採集上等蟋蟀送入宮中; 比如,被稱為「木匠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
  • 1505年,明朝最後一個賢君死了
    ▲明孝宗朱祐樘一股清流明朝有16個皇帝,但正正經經打好皇帝這份工的,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絕大部分主兒,尤其是明朝中後期的那些當家人,基本都是不務正業的奇葩。獲得後世點讚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這兩位「祖」字輩之外,也就三個: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祐樘(cheng)。《明史》記載: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這三人之中,朱祐樘最不容易。怎麼個不容易法?
  • 明朝盛產奇葩皇帝,他卻是一股清流
    獲得後世點讚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這兩位「祖」字輩之外,也就三個: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孝宗朱祐樘。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這三人之中,朱祐樘最不容易。▲明孝宗朱祐樘怎麼個不容易法?
  • 「30秒懂幣」盤點明孝宗發行的弘治通寶等古錢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大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發行的,朝廷發行為弘治通寶,但云南大理等地土司曾鑄造古錢水官通寶、太官通寶、太定通寶、火官通寶等。具體如下:弘治通寶大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弘治十六年,因政策崩潰,寶鈔信用無法挽回,朱祐樘命兩京十三省錢局開鑄"弘治通寶"錢,定製每文錢重一錢二分,弘治通寶前後鑄期不足四年。
  • 因一場驚天大案,明孝宗怒罵三大內閣輔臣
    弘治十六年(1503年)正月,明孝宗朱祐樘收到來自遼東的捷報,稱泰寧衛的一夥流寇襲擊了建州女真向明朝進貢的使團,並將財物都搶走。寧遠備御都指揮張天祥率眾出擊,先在歪頭山,斬首二十七級,後又追到高廟兒,又斬首十一級,並追回了丟失的財物。
  • 恣意妄為的明朝荒唐皇帝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的繼位背景朱厚照生在了好家庭,他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非常賢明,母親張皇后在後宮之中也是獨佔聖寵。朱厚照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會承繼大統,統治龐大的明帝國。明孝宗朱祐樘臨別之際,放心不下明朝的江山社稷,他囑咐文武眾臣要好好輔佐年幼的朱厚照,使他能夠擔當治國的大任,他評價自己這個兒子是:"天資聰慧,但是平日愛玩樂"。知子莫若父,明孝宗一語成讖,登上帝位的朱厚照果然縱情玩樂、荒廢朝政。
  • 明朝皇帝之間的那些事兒,嫡系兩次轉移,有的名字錯了幾百年
    1.朱元璋,明朝第一代皇帝,廟號「太祖」,年號「洪武」;2.朱允炆,明朝第三代皇帝,太祖朱元璋之孫,太子朱標次子,廟號「惠宗」(南明追加),年號「建文」;3.朱棣,明朝第二代皇帝,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廟號「成祖」,年號「永樂」;
  • 明朝模範夫妻: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后,妻子寵上天,兒子慣到壞!
    白居易想到女子還未老去就已經失去了君王的恩寵,因此感慨到帝王之家沒有真情所在。其實這很正常,古代皇權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帝王所有,何況是區區的小女子。但是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就與其他的帝王不同,明孝宗朱佑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