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食堂好吃還便宜,但學生還是更喜歡點外賣,這是為什麼?
前些天幫幫一個鄰居接他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放學,路上問他吃過晚飯了嗎,他居然說吃過了。再問才知道他們的小學是有食堂的,面積還不小。我鄰居家的還是上的是當地比較普通的小學了,這讓我感慨現在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國家對於教育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大。像我還在上小學初中的時候,中午飯要麼是在家要麼就是在外面自己買點東西吃,食堂什麼的是不存在的。也就到上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吃到食堂裡的菜,但不得不說,食堂的菜的價格比外面便宜多了,而且味道也不錯。對於很多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或者是想省錢的學生(比如說我),食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一般大學的食堂為了滿足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的口味,所以他們的食物種類也會很多,不管是辣的還是甜的,鹹的還是酸的,反正應有盡有,而且不管你是吃米還是吃麵,你都能找到自己對應的食物。而且現在很多的大學食堂還懂得和當下的潮流接軌,會根據不同的節日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我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在西方的萬聖節那天食堂裡突然出現了非常多長相非常奇怪甚至有些「瘮人」的食物,朋友圈也都是瘋狂轉發。而且有時候還會抽取一些幸運學生可以這一頓免單隨便吃。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
但和這樣的貼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的大學生依然會更傾向於點外賣。一到飯店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學生宿舍樓下停滿了來送外賣的自行車,在我的學校的外賣寄放點也可以看到放的滿滿的各式各樣的外賣。為什麼明明學校的食堂好吃又便宜,很多大學生還是更傾向於點價格高衛生還沒有保障的外賣呢?
第一個就是食堂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到飯店的時候,導致食堂的用餐環境不是特別好。而且有很多人用餐非常不講究衛生,經常把桌面搞得很髒。這種環境很難用餐愉快。而且大學食堂很多時候不僅僅是給學生準備的,如果外來的人能夠比較隨意的進出大學的話,他們同樣能夠來食堂吃飯,只要買飯票就可以了。而外來的人的素質則參差不齊,很多人甚至會在食堂大喊大叫,搞得吃飯的人心情很糟。
還有一個就是每年夏天的時候會有很多大一的學生進入校園,因為對學校周圍的環境還不太熟悉所以都會選擇吃食堂,我至今都還記得大一學生軍訓的時候一到飯點,那食堂真的滿眼看過去都是綠油油的一片,擠都擠不動。每一次吃飯都要排隊排很久,而且等排到你的時候飯菜已經涼了,所以很多大三大四的大學生都比較有經驗了,在這個食堂人流高峰期都選擇點外賣,貴雖然貴了點,但是既方便又比較快。
最後可能就是由於大家太懶了,大學真的是很多人懶惰的溫床,很多人甚至懶到連去食堂吃飯都覺得麻煩。現在的外賣其實都直接送到你家門口,這對於懶惰癌晚期的大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所以也就難怪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點外賣了,而且是年級越高的學生點外賣的頻率越高。
所以,大學生越來越傾向於點外賣主要還是因為就餐環境和自身的懶惰加深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