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廠商 Onyx 違反 GPL 協議,中國開源何去何從?

2020-12-09 騰訊網

作者 | 馬超

責編 | 王曉曼

封圖 | CSDN 付費下載自東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中國電子書廠商Oynx拒絕開源其基於Linux 內核修改的設備源碼,這一做法違反了Linux的GPL協議,在Reddit社區引發了開源軟體如何在中國維權的大討論。

憑心而論,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廠近些年來在開源方面貢獻都很大,Oynx拒絕開放源碼的行為可能純屬是個例,即使我們開源了飛漿、RocketMQ等多個優秀的開源軟體,也無法對衝不遵守開源規則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這已經不是開源社區與中國的第一次碰撞了,前陣子,知名開源雲服務提供商HashiCorp表示:不允許中國境內使用、部署和安裝該企業旗下的「企業版」產品和軟體。

雖然最後這是一起烏龍事件,被限制使用的僅限於HashiCorp的加密軟體。不過這一事件開了較壞的頭,沒準後續有可能還有更多的企業會做出類似的決定。

開源也會封閉,業界開始反思

作為全球最大的開源社區網站,GitHub在去年年中,開始對來自被制裁地區的用戶加以限制了,分別有來自克裡米亞和伊朗的GitHub用戶發現自己的帳號遭到了網站官方的限制。

由於以上原因,我國IT界對於開源軟體的使用有了不同的聲音,清華大學的劉利副教授表示「我國對國外開源基礎軟體的依賴,使一些國家可隨時通過隱藏最新技術或版權,限制甚至阻礙我國科技發展。」

過去10年中,劉利老師的工作集中在自主研製國產地球系統模式耦合器。耦合器是實現氣候預測與數值天氣預報軟體系統集成的一項關鍵核心技術。值得指出的是,2010年劉利老師開始從事這個方向的研究時,我國已廣泛使用開源耦合器多年。不過即使有開源替代產品,劉利老師認為自主研發開源方案的替代品,並不是重複造輪子。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他再次表示,「長期使用國外免費開源基礎軟體,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拉大了我國在相關領域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這無異於助長了對我國的『科技侵略』!」

從實際情況上看,筆者不太認同劉利老師的說法,盲目的抄襲當然是有害的,但是借鑑開源軟體的思路和想法,對於我國乃至整個IT產業來說都非常重要。如今中國 GitHub 開發者數量年增長 37%,並擬在中國設立分公司。在如今IT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擁抱開源、互通共享已逐漸成為業界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獲取開源技術社區的支持是無比重要,不過這種支持是相對的,同時要求我們在使用開源時,尊重開源規則。

初識開源協議

說起開源協議,就不得不提GNU。其官方定義是一個「GNU is Not Unix」,這是官方給出的遞歸定義,永遠也找不到本意。

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自由軟體工程項目或者一種計劃,是由Richard Stallman在1983年9月27公開發起,它的目標是創建一套完全自由、開放的作業系統。1985年10月,Richard Stallman創立了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Software Foundation ,FSF),其主要工作是執行GNU計劃。為了保證GNU軟體可以自由的「使用、複製、修改、發布」,同樣禁止部分人在GNU軟體的基礎上自己修改並發布的軟體中添加任何限制他人自由使用的條款,在這個情況下就誕生了GNU的許可條款,再後來又產生了其他的(非GNU)許可條款,統稱為開源許可協議。

這裡列舉了最常用的幾種開源協議:

GPL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通用公共許可協議

LGPL (GNU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寬通用公共許可協議

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伯克利軟體分發許可協議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許可協議之名源自麻省理工學院,又稱「X許可協議」或「X11許可協議」

Apache (Apache License) :Apache許可協議

MPL (Mozilla Public License) :Mozilla公共許可協議

如果將開源協議具體用途的決策點進行分類,那麼其導圖如下:

開源規則的反思

本次事件的起因是因為oynx的文石科技沒有遵守開源協議造成,客觀的講oynx的做法雖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我國科技公司對於智慧財產權的重視程度是不夠,這點的確值得國人反思。

我們很熟悉的視頻、音頻處理項目FFMPEG和Linux都是採用了GPL。GPL協議和BSD、Apache Licence等鼓勵代碼重用的許可很不一樣。GPL的出發點是代碼的開源/免費使用和引用/修改/衍生代碼的開源/免費使用,但不允許修改後和衍生的代 碼做為閉源的商業軟體發布和銷售。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用免費的各種Linux原因。

不過還是有很多商業軟體使用 FFMPEG 的代碼但並未遵循 LGPL/GPL 許可證的要求,因此FFMPEG的組織方使用「恥辱柱(Hall of Shame)」來公示那些違反 GPL 許可證使用FFMPEG代碼的其公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的知名企業,為此整個業界也都欣起了軒然大波。

最近筆者發現國內最早的開源作業系統項目MiniGUI也發布了例外清單,https://www.fmsoft.cn/exception-list,對某些未遵守GPL協議的公司進行了例外處理。雖然這些還沒有升級成我國IT界與開源社區的衝突,但是筆者還是要呼籲業界,在在使用開源軟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遵守相關規則。

如果要問兩年前中國最大的文化輸出是什麼,那這可能是大劉的科幻,也可能是莫言的小說;而如果現在要問這個問題,那它的答案應該是開源。十年前業界流傳「代碼正在吞沒世界」的觀點,現在IT界普遍認為「網際網路世界的一切源自開源」,希望開發者們遵守開源規則,用好開源軟體。

相關焦點

  • 國內電子書廠商 Onyx 無視 GPL v2 協議,中國被噴
    類似 Google GMS 也可以不開源是一樣的。5、我覺得這個事情,不是一個法律的事情,是一個態度的事情,享受 GPL 的成果,是應該給社區回饋的。國內電子書廠商文石(Onyx)被指拒絕發布其電子書設備源碼,違反 GPL v2 開源協議。
  • 五種開源協議的比較(BSD,Apache,GPL,LGPL,MIT)
    現今存在的開源協議很多,而經過Open Source Initiative組織通過批准的開源協議目前有58種(http://www.opensource.org/licenses/alphabetical)。
  • 中國首個開源協議木蘭(Mulan)誕生,比 Apache License 友好
    近日,中國開源雲聯盟官網上線了「木蘭寬鬆許可證」(MulanPSL),據傳這是中國首個開源協議。
  • 中國首個開源協議「木蘭寬鬆許可證」誕生,比Apache License友好
    IT之家8月7日消息 近日,中國開源雲聯盟官網上線了「木蘭寬鬆許可證」(MulanPSL),據傳這是中國首個開源協議。這一開源協議共有五項條款,具體條款如下:1.
  • Linux Deepin新增首都在線鏡像站、開源中國鏡像站鏡像服務
    在本年,不論國內與海外,Linux Deepin將在用戶體驗和用戶群得到急速提升! 今日很榮幸的告訴大家,Linux Deepin新增首都在線鏡像站和開源中國鏡像鏡像服務! 首都在線鏡像站 目前首都在線鏡像站目前只支持Http協議,其地址如下:http://mirrors.yun-idc.com/deepin/ 此外,該鏡像服務還提供ISO下載服務,Linux Deepin ISO地址:http://mirrors.yun-idc.com/deepin-cd
  • WIKI就是知識,開源就是力量
    月04日 14:31 來源:   2007年5月30日,北京麗亭華苑酒店,中國WIKI網站、開源界人士和各路媒體,齊聚一堂,參與互動在線主辦的主題為「WIKI就是知識,開源就是力量」的開源社區論壇,引起了網際網路界和媒體的極大關注。
  • 開源作業系統是什麼
    開源作業系統(open source operating system) ,就是公開原始碼的作業系統軟體,可以遵循開源協議(GNU)進行使用、編譯和再發布。在遵守GNU協議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隨意控制軟體的運行方式。
  • 百度戰略投資開源中國 對開源社區影響深遠
    12月6日,開源中國宣布獲得一筆來自百度的戰略投資。該筆融資將助力開源中國更好地投入開源生態建設,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開發工具和技術服務。這筆投資最大的看點在於對中國開源生態的影響。開源其實是一種貢獻越多回報越大的「聚寶盆」模式,已經成為科技向上突破的不二選擇;百度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牽手國內最大、最活躍的中文開源技術社區,有助於推動建設自主可控的中國開源生態。開源模式天生帶有「共享精神」的基因,但開源生態同時也是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向遠看,Android能夠迅速成為與IOS匹敵的平臺,靠的就是開源。
  • 國內首家自主智慧財產權WIKI系統舉行開源論壇
    「WIKI就是知識,開源就是力量」。在國內首家自主智慧財產權中文WIKI系統互動維客開源系統(HDWiki)今天召開的開源軟體論壇上,國內開源軟體界人士發出了一致的呼聲。
  • 不要再用國外的開源報表軟體,國內的不香嗎?
    在報表行業,雖然各家軟體工具使出各種手段做廣告、吸引注意力,但開源報表卻越來越受到程式設計師熱烈追捧,如 JasperReports、iReport這樣的免費、開源的JAVA報表工具,先來了解一下JasperReports,iReport等開源報表。
  • OpenStack7歲了,最大開源平臺離不開中國雲力量
    目前,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如何?相比其他開源平臺,為什麼OpenStack在中國最受歡迎?OpenStack生態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小編帶你一睹為快。 OpenStack的爆發式增長離不開同樣處於爆發態勢的中國雲計算市場。據悉,OpenStack今年新增的8個白金和黃金會員中,有5個來自中國。近一兩年來,國內基於OpenStack平臺的雲服務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背後,是中國企業對雲計算需求的井噴,特別是對私有雲業務。基於開源的雲計算技術不斷成熟,以及多年積累的行業教育和應用勢能的爆發,都讓今天的結果水到渠成。
  • 僅用一年即成中國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openEuler何以破局?
    鯤鵬計算業務副總裁、openEuler開源社區理事會理事長負責人江大勇透露,一年之內openEuler已經快速成長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目前社區有超過2000個社區貢獻者,其中參與代碼貢獻的就有超過1500個,有2萬個Pull Request,目前已經有6家作業系統廠商基於openEuler開發了自己的商業發行版,兩個季度的時間在伺服器領域就實現了3萬套的發行版銷售
  • 2026 年全球開源數目將超 3 億!中國開源爆發進行時,關於中國開源...
    Gitee,佔比為32.8%,另外還會考慮的開原始碼託管平臺是GiLab(美國公司運營)和Coding(中國公司運營)。基金會會員同樣覆蓋重點行業用戶,包括通用、NTT、富士通、中國移動、民生銀行等。3、我國開源企業已初步構建形成有影響力的開源項目我國積極跟進國際開源生態。參與國際頂級開源社區反饋,實現技術輸出,共建技術路徑,GitHub國內貢獻數 117萬,在全球佔比11.8%,Linux項目中國在全球貢獻度排名第三。
  • MIT 50 家聰明公司、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多方認可,永不止步
    作為歷史上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權威科技期刊之一,創立於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出的 PingCAP 的上榜理由是:「業界領先的企業級開源分布式資料庫廠商,中國唯一專注於開源 HTAP 領域的團隊。
  • 騰訊雲聯合六家發起單位 共同發布SuperEdge邊緣容器開源項目
    SuperEdge 是騰訊雲牽頭社區多家廠商共同發起的一個的開源項目。代碼,並貢獻到 SuperEdge 開源項目中。(TCP)、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和超文本傳輸安全協議(HTTPS)。作為一個廠商中立項目,SuperEdge更是積極落實其開源、開放的主旨,確保任何廠商和開發者都可以從項目中受益,共享邊緣計算的最新技術成果。此次發布後,SuperEdge 將開啟開源基金會的捐贈流程,進一步確立其社區性和中立性。
  • 擁抱開源,小米聯合中科院舉辦「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
    集微網8月20日 消息(文/葉子),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小米集團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正火熱進行,本次活動以「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舉辦方邀請了眾多科學軟體大師們參與評估,將在比賽中大力培養大學生們的科研素質、創新潛力
  • 認識國內外的3D列印廠商 之二國內篇
    1太爾時代 憑自研產品打天下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認識了國外的幾個3D列印廠商。國內的3D列印市場現在也快速成長,連京東都有了在線銷售的桌面級3D印表機。
  • 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FINOC)研討實錄:開源組件安全問題與...
    這個最初由中國信通院聯合浦發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人壽保險、太平洋保險等10餘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的「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FINOC),首次開啟了國內金融行業對開源技術應用的自我探索之路。有趣的是,不同於人們所熟知的金融科技類聯盟,這個「金融開源社區」有兩大特點:一是不收會費;二是每隔1-2個月社區就會發起研討會,而且每次研討必會輸出乾貨。
  • 開源提供了成功的路線圖
    一般情況下,企業家為盈利公司的開源項目創建一個可靠的治理模型,培養一個開發人員社區,以幫助其傳播技術,奠定了其成長的基礎。同時開放核心技術和雲服務,發展商業服務內容,建立正確的業務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軟體網選擇了幾家不同領域成功的商業化的開源公司,揭秘其財富增長的秘密。
  • 為IoT設備管理而生,Rancher全新推出開源項目Octopus
    前不久,Rancher中國加入了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為其理事單位,並提出了「軟體定義邊緣」的整體戰略,為用戶提供從底層作業系統到應用編排引擎再到應用存儲的開源軟體方案,解決容器與邊緣計算結合落地的諸多問題。其中,IoT和邊緣計算的結合是整個行業的關鍵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