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一年即成中國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openEuler何以破局?

2020-12-26 閆躍龍

建行信用卡業務,無論是客戶規模還是交易規模都堪稱業界第一,最近該業務上演了一場「飛行中換引擎」的奇蹟:其核心系統進行了重構,平滑切換到銀行核心系統+鯤鵬+麒麟OS(基於openEuler),改造後性能提升13%……

這是來自openEuler社區的最新應用進展,回顧過去一年,openEuler社區發展之速度令人吃驚,堪稱是中國開源領域的裡程碑。

初戰告捷

openEuler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開始研發的作業系統Euler,去年Euler開源後改名為openEuler,構建開源社區。由此,openEuler的身份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不僅僅是作業系統,而是一個極具活力的開源社區,它與作業系統建立緊密的聯繫,形成關聯的正循環:社區的開源讓作業系統不斷進化、迭代,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其中,進而讓開源社區的活躍度不斷增加……

在openEuler開源社區的願景中這樣寫道:「通過社區合作,打造創新平臺,構建支持多處理器架構、統一開放的作業系統社區,推動軟硬體生態繁榮。」

如何判定一個開源社區的成功程度?答案是兩點:一個是看社區做出來的產品先進性和成熟度,這從openEuler開源社區的發展速度可見一斑。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發布openEuler開源計劃,當年12月31日正式開放原始碼,2020年3月27日發布20.03 LTS版本,9月30日openEuler 20.09創新版發布……最新的openEuler 20.09創新版有諸多新特性,如StratoVirt、iSula、虛擬化特性增強、內核特性增強、程式語言和編譯器、硬體和晶片使能、桌面支持、智能運維等。

另一個是看社區的活躍程度。鯤鵬計算業務副總裁、openEuler開源社區理事會理事長負責人江大勇透露,一年之內openEuler已經快速成長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目前社區有超過2000個社區貢獻者,其中參與代碼貢獻的就有超過1500個,有2萬個Pull Request,目前已經有6家作業系統廠商基於openEuler開發了自己的商業發行版,兩個季度的時間在伺服器領域就實現了3萬套的發行版銷售、3萬個社區版下載用戶。

需要指出的是,Pull Request的數量最能反映一個開源社區的活躍度,因為開源社區的代碼更新和貢獻都是靠Pull Request來驅動。或許橫向對比一下就能知道openEuler社區的活躍程度,目前最火爆的CNCF社區,Pull Request的數量是6萬個,而openEuler社區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Pull Request上就達到了開源社區老大的三分之一,增長速度可謂驚人!

這一點在openEuler 20.09創新版也有明顯的體現,其由不同廠商、不同機構甚至個人協作完成,是純社區化運作開發出來的大型OS系統。一個數字可以看出這一點:來自華為以外的貢獻比例接近40%,例如中科院軟體所貢獻了RISC-V 新指令集架構支持;麒麟軟體為社區共享了賞心悅目的桌面UKUI 系統等等。

這在我國開源作業系統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意味著openEuler開源社區在短短一年內即初戰告捷。

時勢造英雄

openEuler開源社區的誕生,以及快速壯大,是時勢造英雄。具體來說,筆者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齊聚的結果。

所謂天時,是異構計算時代的大勢所趨。伴隨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算力的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同時摩爾定律的失效導致單靠CPU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這個時候算力的處理趨勢也從傳統通用CPU向ARM、NPU、GPU等一起的並行計算和分布式計算。多樣性計算,不能單靠硬體來完成,而是需要軟硬協同,尤其是作為軟體核心的作業系統,更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openEuler也誕生在雲邊端協同的大趨勢下,尤其是伴隨5G的商用,雲手機、雲遊戲等應用如雨後春筍地迸發出來,在這些新的場景下,雲邊端協同的需求愈發強烈。據openEuler 技術委員會委員熊偉博士透露,openEuler有兩個目標,首先是做一個伺服器的發行版,讓雲和伺服器都能用上;其次是構建一套完整的工具,使之能夠從標準發行版剪裁、定製出適合不同場景的小OS。因此,openEuler從一開始就是為針對雲邊端協同場景打造而生。

所謂地利,是國內自主創新的大趨勢。正如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將科技創新作為工作重點,會議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的8項重點任務,前兩項分別聚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創新能力。作業系統是自主創新的核心領域。值得指出的是,開源是作業系統創新的關鍵手段,社區是開源的「根」,在自主創新的大背景下,顯然這個「根」應該立足於本土。

所謂人和,是計算產業生態發展戰略的構建,即聚焦圍繞鯤鵬和昇騰構築多樣性算力,但是計算產業的本質是從處理器、主板、整機、基礎軟體和應用軟體的全棧和全生態的融合發展。相較硬體,我國基礎軟體更加薄弱,這一計算產業發展戰略,成為軟體蓬勃發展的重要保證,而作為計算產業的根——作業系統,將借勢「人和」快速發展。

所以,openEuler的推出恰逢其時,它不僅僅是充分釋放多樣性算力潛能的全場景協同作業系統,更是我國開源變革的拐點。

開源社區建設方法論

當然,筆者更感興趣的是openEuler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構建起一個成熟的開源社區?經過調研,我發現有如下幾點非常關鍵:充分的開放性,架構的包容性,完善的機制化,清晰的商業性。

首先,openEuler社區構建和運營上有著鮮明的態度,那就是開放。開源軟體是華為計算生態戰略的重要部分,華為計算始終堅持「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的生態戰略,通過主導開源、貢獻開源、使能商業合作夥伴三管齊下,支撐起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技術軟體生態。正如江大勇所說,「openEuler是個底座,在此之上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場景、市場、行業去增加差異化的內容,這樣既能實現高效協作,也有差異化部分來夠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需要,實現真正的創新。

而且,openEuler積累多年的技術悉數開放出來,對開發者進行賦能。比如在20.03版本,openEuler開放了自動化、智能化性能調優引擎A-Tune;在20.09版本,openEuler發布了可持續集成的軟體平臺Compass-CI,其能夠幫助社區開發者更快的將開源軟體引入openEuler社區,補充更多的測試用例,共同構建一個健康完善的開源軟體生態。除此之外,在人才方面,各類線上線下活動都旨在培養開發者,比如與清華大學聯合出版了技術書籍《openEuler作業系統》,還授權相關機構進行初級工程師試點培訓、在學校裡提供更多實踐課程來培養openEuler開發者。

openEuler社區的成長壯大,也離不開其架構的包容性。據了解,openEuler是一款包容性很強的產品,其能夠支持ARM、x86、RISC-V等多指令集架構,並針對不同架構進行定製優化,這使其能夠應對更多複雜場面。

當然,openEuler的社區運營機制也可圈可點。具體來說,其以 SIG 組作為基本的組織單元,SIG 組裡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技術演進方向,都在 SIG 組內進行討論。在 SIG 組之上,是TC(技術委員會),對SIG組起到輔導,促進,監督的職能。目前openEuler 社區的治理遵循扁平化的原則,除了SIG、TC,還有理事會、秘書處、安全委員會。理事會和秘書處主要負責社區的運營工作,技術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和 SIG 組主要負責技術層面的工作。正是這種共治的機制,激發起社區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清晰的商業性也是openEuler社區的重要特點,其已經初步構建起全產業鏈價值共享模式。熊偉表示,期望openEuler社區能夠成為行業內共同維護的一個底座式平臺,大家都能在openEuler 上獲得商業利益,即使是競合關係也能促進行業的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總工、智能軟體研究中心主任武延軍也將商業價值看做是作業系統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他認為像openEuler 這樣的作業系統、開源社區,未來一定要出現像 RedHat 這樣具備高商業價值的公司,能證明它在商業上可以取得廣泛的成功。

後記:中國開源的裡程碑

在軟體領域,開源已經是大勢所趨,因為僅靠單一或者少部分企業的力量無法適應這個時代,只有匯聚業界智慧的開源模式才是解決之道。回顧開源在全球的發展,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個人和大學為主的萌芽階段到Apache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主導,再到谷歌、IBM等大型網際網路和IT企業為主的階段,谷歌的安卓系統目前佔據全球80%以上的智慧型手機OS市場份額,就是因為其開源的特點。

近些年,隨著我國軟體、網際網路產業的高速發展,國內企業和個人對於開源的積極性不斷提升,開源生態逐步完善。但是國內開源也有一些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國外更注重開源貢獻,國內企業更多的是拿來主義,對開源版本使用的多、貢獻的少。

最近,在Linux圈發生了一件大事:RedHat宣布,CentOS將在明年底停止維護。武延軍認為,這給大家敲響了一個警鐘,並不是所有開源的東西都是可持續的,如果你不參與到社區當中,最後影響的人還是你自己。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nEuler社區,這棵同樣出自Linux的系統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強勁生長。openEuler已經成為Linux內核的重要貢獻者,尤其體現在對 ARM 體系架構的支持上。在最新的Linux Kernel 5.10版本中,華為patch提交數量全球第一,代碼修改行數全球第二。

更重要的,是openEuler社區正在改變國內開源的現狀,激勵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進來,為系統貢獻自己的力量。就像上面提到的中科院軟體所,一個機構就運營著7個SIG,在openEuler 技術委員會的相關社區活動、代碼 review、社區 issue 處理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當國內企業和個人的熱情和積極性被點燃,openEuler註定將在作業系統領域帶來變革,改變國產作業系統僅僅是換皮的固有認知。熊偉用蓋房子來比喻作業系統的構建,國外的社區,廠商是從森林裡採伐原木,加工設計、建造成一個作業系統的房子,而以前我們國內通常是把人家建好的房子整體拿過來,重新刷上油漆,打上自己的 logo,openEuler 的做法則是直接從森林裡伐木頭,自己設計、打磨、組裝,從底到上完全是自己設計和構建的。

由此,openEuler所幹的事情,並不只是一個作業系統、一個中國人的開源社區,更是具有根技術和根社區的特點,是中國開源的變革者,是中國開源的裡程碑。

所以,openEuler社區在過去一年的蓬勃發展僅僅只是開始,更加美好的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openEuler平臺能否借社區生態補強國內開源最後一塊短板?
    在最新發布的openEuler 20.09 版本中,社區開發者為這個新版本帶來了眾多的新特性,尤其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全新的開源項目 StratoVirt。StratoVirt用 RUST 語言實現的輕量級虛擬化項目,實現了一套架構統一支持虛擬機、容器、Serverless 三種場景。
  • openEuler社區理事會宣布成立,推進國內作業系統生態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2月24日,在作業系統產業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表示,在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泛在作業系統的概念將引領下一次作業系統的跨越式發展,面對巨大創新空間,需要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並對我國作業系統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如下認識和期望:產業發展,生態先行;應用導向,試點先行;創新模式,開源先行;支撐研發,人才先行;產權保護
  • openEuler Summit 2020帶你領略開源與作業系統的技術盛宴
    本次峰會將聚焦於軟硬體協同、雲邊端協同的技術趨勢、萬物互聯的多算力場景,挖掘技術創新與社區生態的價值.屆時,開發者、用戶、社區貢獻者、軟體愛好者將在openEuler Summit 2020匯聚成海,連接行業上下遊,讓全產業鏈共享作業系統的創新價值。
  • 百度戰略投資開源中國 對開源社區影響深遠
    12月6日,開源中國宣布獲得一筆來自百度的戰略投資。該筆融資將助力開源中國更好地投入開源生態建設,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開發工具和技術服務。這筆投資最大的看點在於對中國開源生態的影響。開源其實是一種貢獻越多回報越大的「聚寶盆」模式,已經成為科技向上突破的不二選擇;百度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牽手國內最大、最活躍的中文開源技術社區,有助於推動建設自主可控的中國開源生態。開源模式天生帶有「共享精神」的基因,但開源生態同時也是被驗證過的商業模式。向遠看,Android能夠迅速成為與IOS匹敵的平臺,靠的就是開源。
  • 2020 LF AI & DATA DAY (AI開源日):中國開源社區邁入全球化新徵程
    此次與國際頂級社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可以更好地推進AI開源生態的建設。國防科技大學副研究員、OpenI啟智社區運營中心主任餘躍認為只有加強合作,才能讓社區得到發展,希望每個人得到開源的普惠、開源的幫助,也可以為開源生態做貢獻。
  • 麒麟軟體攜手華為,openEuler社區更上層樓!
    麒麟軟體與openEuler開源社區一起成長,不遺餘力。2019年12月31日,openEuler開源社區上線之時,麒麟軟體作為作業系統領軍企業便已參與籌建。目前,在社區席位中擁有5個maintainer,6個commiter,並發起成立了oVirt SIG組、UKUI SIG組,已為openEuler社區提交patch、issue等貢獻200餘個,成為openEuler社區中除華為之外貢獻最多的企業。
  • 網智大會共話信創生態 「中國信創服務社區」以開源拓新局
    大會上,湖南長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與同行共話信創生態,並正式上線「中國信創服務社區」,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開源社區創新模式,助推湖南和國家信創產業生態開拓新格局。11月29日14時,2020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生態高峰論壇、軟體賦能數字經濟轉型發展主題論壇兩場會議同步舉行。
  • 京東雲參加2019中國開源年會
    2019年11月2日-3日,業界最具影響力之一的開源年度盛會 「2019中國開源年會(COSCon'19)」在上海舉辦。京東雲參加了此次年會,並帶來主題演講,全面展示京東雲開源產品、技術與服務,與現場的開源小夥伴共同探討「開源之道」。
  • OpenStack7歲了,最大開源平臺離不開中國雲力量
    出席嘉賓不僅有基金會核心人物OpenStack基金會主席Alan Clark、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還有英特爾、華為、騰訊、新華三、浪潮等數千名企業代表、OpenStack社區成員以及技術開發愛好者。 目前,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如何?相比其他開源平臺,為什麼OpenStack在中國最受歡迎?OpenStack生態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 朱子威:國內數字內容生產工具要從四個方面「破局」
    朱子威在10月24日舉辦的「紫金文化產業沙龍」文化科技融合專場上還解釋了「國產數字內容生產工具存在的問題以及破局的四個方法」。達瓦未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CTO朱子威主題演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成琪/攝朱子威認為,國產數字內容生產工具目前有至少三個主要問題:1、和國外的數字內容生產工具相比,國產的工具起步晚,發展年數短。2、進入全球市場困難。3、一些公司認為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於是,工具研發投入非常少。
  • 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FINOC)研討實錄:開源組件安全問題與...
    這個最初由中國信通院聯合浦發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人壽保險、太平洋保險等10餘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的「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FINOC),首次開啟了國內金融行業對開源技術應用的自我探索之路。有趣的是,不同於人們所熟知的金融科技類聯盟,這個「金融開源社區」有兩大特點:一是不收會費;二是每隔1-2個月社區就會發起研討會,而且每次研討必會輸出乾貨。
  • 2020啟智開發者大會:智啟未來,打造中國開源發展新勢力
    這些開源成果將應用於人工智慧產業領域中,致力以技術創新推動中國智造,加快AI時代"提速"發展。同時,在本次大會上還評選出七個"啟智社區優秀開源項目",十七位"啟智社區優秀開發者",一個"啟智社區優秀開發小組"及兩位"啟智社區優秀開發者突出貢獻者"。
  • 2018年中國開源軟體行業發展現狀,開源軟體整體發展形勢向好
    《信息產業發展指南》明確提出:"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等建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聯盟,積極參與和組建開源社區","支持開源、開放的開發模式",重點推進雲作業系統等基礎軟體產品的研發和應用。《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發揮開源社區對創新的支撐促進作用,強化開源技術成果在創新中的應用,構建有利於創新的開放式、協作化、國際化開源生態","支持建設創客空間、開源社區等新型眾創空間",要實施軟體"鑄魂"工程,重點"構築開源開放的技術產品創新和應用生態"。
  • DigitalOcean 發布 2019 年度開源社區調查報告
    他們對來自全球的 5800 多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開源社區的現狀和未來的看法。調查發現,多數人對開源社區的當前和未來均保有較高的樂觀情緒。與去年的調查相比,開源參與度增加了 8%。60% 的人表示增加了對開源的投入,因為喜歡開源、想學習新技能或為實現目標做出貢獻。最看好社區未來發展的是年輕群體。
  • 連續三年蟬聯第一,Flink 榮膺全球最活躍的 Apache 開源項目
    2020年,一個註定會被歷史銘記的一年。在全球化合作受到挑戰的大環境下,作為全球最大的開源軟體基金會,Apache 軟體基金所引領的開源社區,依然匯聚了全球的頂尖開發人員,交出了一份鼓舞人心的成績單。2021年1月1日,Apache 基金會在其官方博客上發表了文章《Apache in 2020 - By The Digits》[1],用數字回顧了2020 一整年的社區發展:1. Apache 軟體基金會在過去的一年中,來自各個領域共計 238 個項目共迭代了接近 3500 個發布版本。2.
  • openEuler是個啥
    是不是很想成為後廠村最靚的格子襯衫仔?是不是更想知道這些都是啥?來,到openEulerSummit 2020一起找答案吧!https://openeuler.org/zh/interaction/summit-list/ http://net.zol.com.cn/758/7586597.html
  • 一個50歲中國作業系統開發者的故事丨openEuler英雄匯
    這 20 多年發生過很多故事,記憶雖有模糊,有三件事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年間,公司曾邀請自由軟體運動發起人 Richard Stallman 訪問中國。爬長城時他提到一年只用工作 6 到 7 周就能滿足生活需求,其他的時間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那個時候我就認識到從事開源軟體工作還是需要在一個富裕的社會背景下,這樣大家才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技術方向的工作。
  • OpenStack Days China 2017第一天,感受OpenStack開源社區的別樣風情
    7月24日,OpenStack Days China 2017在北京舉行,這場國內最權威、最專業、規模最大的OpenStack盛會令筆者印象深刻。位於國家會議中心的大會現場聚集了上千位OpenStack圈開發者參與者,會議伊始就是全場情緒的一個爆點,當燈光熄滅,遠處的顯示屏上投出:全場來個自拍吧?黑客松工程師請起立?
  • 2026 年全球開源數目將超 3 億!中國開源爆發進行時,關於中國開源...
    1983 年,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發起 GNU 計劃,推動自由軟體概念,成為開源軟體早期形態。開源軟體明確定義由 1998 年 OSI 給出,包括十大特性,即自由再發布、原始碼公開、允許派生作品、作者原始碼完整性、不能歧視任何個人或團體、不能歧視任何領域、許可證的發布、許可證不能只針對某個產品、許可證不能約束其他軟體、許可證必須獨立於技術。
  • 國內廠商 Onyx 違反 GPL 協議,中國開源何去何從?
    Oynx拒絕開源其基於Linux 內核修改的設備源碼,這一做法違反了Linux的GPL協議,在Reddit社區引發了開源軟體如何在中國維權的大討論。 這已經不是開源社區與中國的第一次碰撞了,前陣子,知名開源雲服務提供商HashiCorp表示:不允許中國境內使用、部署和安裝該企業旗下的「企業版」產品和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