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泰安市十件大事之一之建設大汶口文化遺址博物館

2020-12-12 四方閣

大汶口遺址,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原稱堡頭遺址。內涵以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為主,兼有少量龍山文化和漢代遺存。位於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與寧陽縣堡頭村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東起堡頭村,西北至汶河北岸,衛家莊村南,東北角靠近大汶口鎮,西南部為大汶河淹沒。大汶河自東而西把遺址分割為兩部分,面積約82萬平米,文化堆積2~4米。

1959年5月,修築津浦鐵路複線工程時發現。同年6~8月,山東省文物管理處與濟南市博物館進行第一次發掘。揭露面積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和1座橫式陶窯,出土遺物1000餘件。1974、1978年又進行兩次發掘,揭露面積1830平方米,清理灰坑120餘個,墓葬56座,房址14座,其中有北辛文化的房址9座,墓葬1座,出土遺物1000餘件。

泰安市曾在20世紀90年代三次召開有關大汶口文化開發的論證會,並將建設大汶口文化遺址博物館列為1993年泰安市十件大事之一。

相關焦點

  • 大汶口文化是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王因遺址是早期的代表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發現於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遺址而得名。遺址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安徽北部.屬於黃河下遊的一支原始文化。大汶口文化源遠流長,至遲在公元前4500年開始,至公元前2300年前後過渡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先後持續約2000餘年的時間,其間可分早、中、晚期。
  • 追夢泰山古鎮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博物館有時候在大汶河的河岸上,面對奔流的汶河水,遙想著那忙碌繁榮的大汶口碼頭,它是那麼的繁華,那麼的生機。古汶口碼頭遺址2016年的夏天,帶著對大汶口文化的敬仰,和同行的山西的姜老師,佛家的道勇師父,還有同事小田來到大汶口鎮,開始了大汶口文化追夢之旅。
  •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這三種文化遺址帶給我什麼?
    大約在七八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作為這個時代的標誌,就是人類已掌握了磨製石器的技術。仰朗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是居住在黃河中下遊一帶的祖先創造的三處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首先發現了這種類型的文化遺址,後來,在以陝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為中心,包括河北、甘肅、青海的一些地區都發現了同樣類型的文化遺址,所以就以發現地仰韶村命名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現在約有七千餘年。
  • 禮出東方:從大汶口文化看禮制起源
    禮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之一,是其區別於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一項重要因素。關於禮制的起源,多數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時期禮制已經初步形成。但早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從制度和器物層面已能見到禮制因素,中華禮制可能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萌生。
  • 大汶口遺骨上面發現有個箭頭,解密了幾千年前,青銅製造的謎團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和寧陽縣磁窯鎮,因大汶口而得名。1959年6月,當地文物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汶河南岸的磁窯鎮堡頭村西附近,發現大批文物,懷疑此地可能是一處古代遺址。考古專家團隊趕到現場後,立即對該處進行了有效發掘,結果不出所料,一大批文化遺物相繼出土,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蘇淮北一帶,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上古時期:大汶口文化興起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化,現在已經發掘出來的典型遺址有:泰安大汶口、滕縣崗上、曲阜西夏侯、鄒縣野店、兗州王因、邳縣劉林、大墩子、諸城縣呈子、日照縣東海峪和膠縣三裡河等遺址。大汶口yizhi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約公元前4040年——公元前2240年,延續了大約2000年。根據地貌關係和遺蹟特徵,可以分為早、中、晚三期,有泥質、砂陶。
  • 文旅融合創新:走進太陽部落,夢回五千年大汶口文明
    8月10日,湘潭大學赴山東泰安關於疫情後文化旅遊經濟復甦主題調研團走進以大汶口文化為主題的太陽部落,調研太陽部落的開放恢復情況,以及進一步感受泰安文旅融合主題公園開發的現狀!大汶口文化因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的發掘而聞名。大汶口遺址涵蓋了大汶口文化早中晚各期,屬於新石器時期文化。泰安太陽部落景區是以大汶口文化為主題開發建設的特大型主題公園。分為時光穿越、夢回大汶口、洪荒探秘、洪荒歷險、情定大汶口、金烏古鎮六大主題區域,共設置了40多項遊樂項目,帶有濃鬱大汶口文化特色。
  • 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
    他說,建設殷墟遺址博物館,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和考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意義重大。殷墟遺址博物館既是安陽的重要文化地標,也是國家級重要文化工程。希望各方共同努力,真正把博物館建設成為在世界遺址博物館當中有重大影響的國家級文化地標。
  • 泰安市西城村遺址考古發掘工程圓滿結束
    西城村遺址考古發掘區全景圖通訊員 邢向前為配合泰山國際頤養城工程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0月至12月,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泰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西城村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 2020-04-23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2012年新聞界十件大事
    2012年「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書畫攝影展銅獎作品《80後鄉村女教師進城收書》。常亮攝 蘇建強攝 編者按2012年是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在過去的一年裡,新聞戰線堅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堅持「三貼近」原則,發揚「走轉改」精神,精心組織重大主題宣傳,集中推出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不斷改進突發事件報導和熱點問題引導,著力加強傳播能力建設和新聞隊伍建設,有力服務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歲末年終,我們特別推出2012年新聞界十件大事,和讀者一起感受一年裡新聞界的動人風景。
  • 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候選事件簡介
    由市文化改革發展辦公室、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商丘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九天安防杯」2012年度商丘十件文化大事評選活動日前由評委會初選出20個候選事件,即日起在媒體公布,歡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投票。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文產辦(市委1號樓1815房間)。
  • 泰安市將全球公開徵集泰山旅遊文化宣傳語
    11月2日,記者從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了解到,泰安市將於2017年11月3日至11月30日期間,面向全球重獎徵集泰山旅遊文化宣傳語。這次徵集宣傳語活動,是為進一步展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弘揚泰山文化,講好泰山故事,傳播泰山聲音,展示泰山形象。
  •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50次閱讀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網
  • 2020晉城最有影響十件大事等你來定~
    2020晉城最有影響十件大事等你來定~ 2020-12-15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磅丨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之甜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殷墟遺址博物館,於11月23日在安陽市殷都區開工建設,此舉標誌著殷墟遺址博物館進入正式建設階段。1961年,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以最高票數高居榜首;2006年7月,殷墟遺址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0月,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2019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實施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項目。
  • 黃河流域文明大起底(一):山東煎餅、肥城巖鹽和大汶口文化
    亦有能遊水最捷者,恆追執一大魚名都白狼而騎之,以鐵鉤鉤入魚目曳之東西走轉捕他魚。「這裡的原住民能在水中待上很長時間,還能在水下睜開眼。還有水性最好的人,會一直追著一種叫做都白狼的魚,騎上這種魚,然後用鐵鉤勾住魚的眼睛,拽著魚東西奔走,去捕捉其他的魚類。
  • 風華齊魯|章丘焦家遺址,幫龍山文化找到了源頭
    原標題:風華齊魯|章丘焦家遺址,幫龍山文化找到了源頭「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於2018年7月1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9展廳正式開幕,展期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