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的牛肉乾面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我們家鄉奉化,當地的食客由「吃」激發智慧,打造出一道無與倫比的美食——奉化牛肉乾面。 它是我們當地一張特色美食名片。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牛肉乾面店鋪,別看每一家門面不大,但食客絡繹不絕。為什麼這道大眾美食這麼受歡迎呢?因為它的製作從選材到熬製高湯,都有著濃濃的奉化特色。
-
奉化發現周邦彥氏族宗譜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上世紀60年代《宗譜》險遭損毀,周氏族人以保管為名把《宗譜》藏進文物室,才使《宗譜》免遭劫難,也才有今日發現周邦彥在奉化材料的支持。再說必因。1.乾隆壬辰《奉化縣誌》在卷十一《人物誌》《流寓》目中介紹如下「(宋)周邦彥,字美成,錢塘人,政和五年,知明州,因家奉化,號清真先生,著《清真集》為宋詞人之冠。」
-
場館設施次第開放 文體活動精彩紛呈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毛舒珍 2016年,坐落於縣江河畔的奉化體育館投入使用。2019年,與奉化體育館隔江相望的奉化城市文化中心落成。至此,我區現代化文體體系形成,為文體事業發展搭建了極佳平臺。
-
——記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嘉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李露 在奉化,彌勒佛的形象幾乎隨處可見:在高速口笑迎天下客,在中山公園觀望奉城的變遷,在小區廣場和垂髫童子遊戲……最著名的當屬位於中國佛教五大名山雪竇山的全球最高坐姿銅鑄露天彌勒大佛,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看人間。 2008年奉化提煉城市精神,其中「和樂」一詞就源自布袋和尚。
-
登山健身步道「遍地開花」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上個周末,記者來到西塢街道山下地村金海隧道口邊的筆架山健身步道提升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現場,佔地約2000平方米的步道入口功能區已經建設完畢,包括停車場、公共廁所、配套的標牌和綠化項目,周邊環境衛生潔淨,步道入口栽種上了各種花木,一座木結構的橋梁橫跨溪渠,方便了驢友和登山愛好者的出行,「我從2010年開始登山健身,以前來這裡,停車是個大問題,天氣好的時候,來晚了根本沒有地方停車,現在基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
——訪嶽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武軍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柳家歡 通訊員 吳曉琳 「嶽林街道地處奉化中心城區,是創建工作的主戰場之一,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建任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拿出臨戰的姿態、請戰的勇氣、決戰的鬥志,全力以赴交出讓區委滿意、市民稱讚的高分答卷。」昨天,嶽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武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夜遊滕頭老街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而夜晚一盞盞燈籠的光倒映在河面上,真是美麗極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入城牆,城牆內的兩邊有一排排的鼓,好像在歡迎我們。再走進就是一家家的店鋪,但這店鋪就和電視裡放的古時候的店鋪一樣,怪不得人們叫它「老街」。裡面有賣我們奉化有名的牛肉麵,也有賣奶茶果汁的,還有賣漢服和絲綢的……真是琳琅滿目。 我們的家鄉又添了一處美麗的風景,為它點讚!
-
選拔賽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1班小記者 李樂馨 收到奉化少兒春晚的主持人選拔賽複賽通知,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取得好成績,我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熟悉著短短2分鐘的演講稿。 比賽那天,我穿著媽媽新買的亮閃閃的銀色高跟鞋,漂亮的白色禮服,早早來到現場。比賽分為自我介紹和模擬主持。
-
有一種契合叫「同根同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保留往屆「桃花見證·情定今生」賽事特色的基礎上,本屆「桃花馬」賽事組委會組織了「兩岸共跑212」活動,即從今年2月12日起在臺灣南投、臺北、臺中、高雄等十個城市進行馬拉松賽旗傳遞和「兩岸共跑日」活動,構建兩岸民間跑者友好互動交流的平臺。通過跑步,兩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讓更多臺灣人融入奉化,見證奉化發展變化。
-
常橙文創昨在奉開業辦公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高浩孟在致辭中表示,臺灣橙果設計公司落戶奉化,極其符合奉化的資源優勢和城市定位。橙果公司是文創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奉化與橙果公司合作,有利於打造、引領奉化文化產業發展。相關部門應全力支持公司在奉化、寧波、浙江、長三角乃至全國的業務開展,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
「鄉約610」奉化鄉村旅遊產品發布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10種當地美食 牛肉乾面:奉化牛肉乾面,以白煮牛肉、牛肚、牛筋等牛雜加以番薯粉絲,澆上牛骨熬製的高湯烹飪而成,取材天然,原汁原味。 阿國生煎:在奉化,有一種美食皮嫩底脆,是許多市民早餐的不二選擇。 蓴湖米豆腐:白白嫩嫩的似豆腐又不是豆腐,老底子的米豆腐加上漁民凌晨新鮮打撈上來的泥塗小海鮮,足以鮮掉眉毛。
-
尚田傾力打造奉化生態休閒旅遊區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範佩佩 尚媛)在「兩山」理論及「鄉村振興」戰略思想指引下,尚田街道因地制宜,以文化、旅遊、農業、傳承民俗風情為中心,引導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發展,提升村落形象和知名度,做好農文旅多產業融合文章,傾力打造奉化生態休閒旅遊區。 規劃引領,樹立典型面上提升。實施「一村一品」工程,確保各村資源得到充分挖掘。
-
深山閨秀董家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陳培芳 袁偉鑫 董家村位於大堰鎮區西南端,距鎮區15公裡,距奉化城區44公裡。源自第一尖的縣江流經此村,村民以董姓為主,故稱董家村,當地人又稱中心岙。董家村在兩山峽谷之間,沿縣溪兩岸呈狹長形分布,非字形布局,地勢西南高,向東北逐漸傾斜。村四面高山重疊,山上林木蔥鬱,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屬於原生態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
-
琿春市領導來奉考察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陳廣東對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奉化向琿春提供的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奉化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令人欽佩。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要對標對表,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奉化經驗。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獨特的邊境陸路口岸對外開放優勢,希望雙方加大產業合作和幹部人才交流力度,歡迎更多奉化企業到琿春投資興業,打通東北亞「一帶一路」大通道,實現共同發展。
-
遊武嶺門,品千層餅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餅上鋪滿了芝麻,咬上一口,脆脆的,香香的,實在是太美味了,這就是奉化溪口的特產——千層餅。 千層餅的用料十分講究,精製小麥粉、雞蛋、植物油、芝麻等。首先,將小麥粉倒在蒸籠裡用猛火蒸熟,冷卻後倒入容器裡打散,將粉和苔菜粉末、白糖等放在案板上揉成團。
-
小記者健康素養提升年活動精彩繼續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今天,媽媽帶著我參加了奉化日報小記者工作室組織的救護員資格培訓。上午,培訓老師生動地講解了各種急救理論知識。下午,三位老師耐心地教我們急救的操作技能,直到我們學會為止。 通過本次培訓,我和媽媽學會了心肺復甦、骨折急救、出血包紮、異物堵塞救護等急救知識。我還要把這些知識傳播給其他家人和同學。在今後的生活中,如果碰上需要急救的情況,我一定會第一時間出手相救的!
-
29名小記者廚藝大比拼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康詩文 見習記者 王詩月 通訊員 陳標 俞慧)「可以倒油了,慢慢倒下去,量要控制好」「快點翻炒,要讓米飯受熱均勻」「火關小點,熱度太高不容易把控」……12月5日下午,在區首屆「翻滾吧,蛋炒飯」小學生勞動技能實踐活動的比拼現場,29名奉化日報小記者正積極展現自己的「廚藝」。
-
重陽節敬老活動精彩紛呈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長嶺社區聯合區文化館為99樂園的老人獻上一場文藝聯歡晚會,大鼓《鼓舞飛揚》、寧波走書《彌勒送桃》、廣場舞《浪漫的草原》、配樂朗誦《月色思念》等精彩節目贏得老人陣陣掌聲。 10月21日上午,春暉社區、錦山社區攜手紅十字博愛志願者團隊和區人民醫院醫共體義診團隊開展「九九重陽 愛暖心房」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量血壓、測血糖、理髮、推拿等便民服務點位吸引一批又一批老年人。
-
「奉城好物」亮相寧波家博會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由區商務局主辦的「奉城好物——2020奉化外貿家居優品特賣集市」活動在會展中心6號館舉行,10餘家本地家居企業的展品亮相本屆家博會。 據悉,本次家博會展出時間為7月3日至6日。外貿家居優品特賣集市是「奉城花開·人人有FUN」2020奉化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消費季第四期活動,展區面積近1000平方米,標準展位30個。
-
創意壁畫村——王家嶺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一路上,我想:「畫的會是什麼呢?是保護環境的宣傳畫,是香甜可口的特產畫,還是風景優美的山水畫呢?」到了村裡,我看到雖然不是人山人海,但人也很多,並且很多都是小孩。往前走,我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我的正前方是一座宮殿,我的左邊是從天而降威武正義的蜘蛛俠。我的後面是聰明可愛的哆啦A夢和懶惰總考0分的大雄。我好像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王子,威風凜凜地站在宮殿的臺階上,和他們一起追逐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