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先生與《易經》的因緣

2020-12-14 知行合一陽明教育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之一。陽明先生與《易經》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精通《易經》,在貴州龍場悟道的天然溶洞就被命名為「玩易窩」。

在《玩易窩記》中,陽明先生記述自己在困境中日夜讀《易》。提出致良知學說後,陽明先生曾明確指出「良知即是易」。

在陽明先生關鍵的人生十字路口,《易經》中的明夷卦,更是成為他決策的指南針。

如今,企業家又能從《易經》中學習到什麼?

當你穿越暴風驟雨,你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人。

1505年,明孝宗去世,15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年號「正德」。當時的陽明先生,正在京城擔任兵部武選司主事,負責全國軍官的選任調動考核獎懲,官階為正六品(相當於今天的廳局級)。

陽明先生沒有意識到的是,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皇帝處於喜歡玩樂的年紀,大宦官劉瑾趁機專擅朝政,排擠異己,許多上書進諫的正直官員或被殺、或下獄。次年,也就是1506年,陽明先生勇敢上疏皇帝,此篇上疏《乞宥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觸怒了劉瑾。陽明先生被廷杖四十,並被投入大獄,後又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修文縣),擔任一個沒有品級的龍場驛丞(相當於招待所所長)。

這一貶,簡直是「於飛折翼」,王陽明從天上到了地下,使他「明入地中」,事業前程基本清零。

此時的陽明先生,估計不會想到,未來他會成為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孔孟朱王」的儒家四哲,並被公認為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的「真三不朽」之人,日後他所有的成就,都要感謝這次不期而遇的暴風驟雨。

其實,稱其為暴風驟雨,還是小了一些,事實上這是一場真正的生死劫難。

明夷卦:明入地中,以蒙大難

在陽明先生輾轉奔赴貴州龍場的途中,劉瑾派出了錦衣衛追殺。幸得陽明先生足夠機敏,製造了一個「假死」現場:將自己的鞋襪丟在錢塘江邊,讓殺手以為他已投江自盡,才算作罷。

死裡逃生的陽明先生,在江中搭上了一艘過往的商船,遇到了暴風,輾轉來到了福建武夷山。他的命運在這裡出現了轉機——陽明先生他鄉遇故知,見到了一位老道長——這位老道長竟然是二十年前,陽明先生新婚之夜在江西南昌鐵柱宮見過的那位道長,當時兩人相談甚歡,靜坐一夜之後分別。誰想到又在陽明先生危難之際重逢?

此時的陽明先生,對人生可能已心灰意冷,他不想去貴州赴任,想拜道長為師,就此退隱深山老林,做一個瀟灑自在的隱士。然而,道長阻止了他的遁世之意,勸他不能一走了之:如果逃逸,劉瑾知道你既沒死又沒有去龍場,這即是欺君大罪,你的全家人都要受拖累。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生中最關鍵的只有幾步,走對了,就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走錯了,則悔不當初、覆水難收。

老道長向陽明先生展現了《易經》中的一卦。這就是成為陽明先生人生拐點的「明夷卦」——《易經》中的第三十六卦,卦辭為:明夷,利艱貞。

「明夷卦」,所諭示的事理就是「明入地中,以蒙大難」——太陽的光明隱沒到地下了,政治明星、卓著人才被埋沒在大地之下,遭遇大難。歷史上,被商紂王囚禁於監獄的周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因為遭受囚禁而在獄中完成了對《易經》的完善),就是明夷卦的典型卦象。

明夷卦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地」,下部分是「火」。火在地下,所以叫」地火明夷」:利艱貞,明入地中,以蒙大難。

這就叫天機。

「明夷卦」啟示了陽明先生的未來之路——蒙大難,陽明先生到龍場是遭遇大難,然後在龍場悟得聖人之道。周文王即是如此,蒙大難,鑄大成就。

以上這是卦辭,後面六個爻辭分別闡明了一個人蒙難的六個場景及其出路:

初九:

明夷於飛,垂其翼。

在你起飛的階段,有一段烏雲把你遮住,該怎麼辦?這時候就應該低調行事,把你的翼垂下來,就像低飛的老鷹一樣。這個場景告訴你,在蒙難初期,應該「垂其翼」,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六二:

明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

身體的某一部分雖然受到了傷害,但可以得到援兵,有良師益友相助,無懼風雨,堅定信心,一定能夠衝得出去。走在一條光明正確的路上,風雨是必然的,但我們無懼風雨。這是第二個場景,堅定、從容、自信地前行,與第一個場景,很不一樣。

九三:

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這個場景是說你已經成就了相當的事業,乃至於擁有一些核心技術、核心專利,擁有一些關鍵的資源。這時,你遇到了大麻煩,但不要著急,「疾」是著急的意思,「貞」就是穩住陣腳。今天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基礎,不要著急,穩住陣腳。

六四:

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麻煩和障礙很嚴重,但是沒有關係,沒有硬傷,並不大礙。忍辱、負重、前行,堅守一段,一定可以衝破這段黑障期,因為大家同心協力,其利斷金。

六五:

箕子之明夷,利貞。明不可息也。

商朝太師箕子,曾被商紂王囚禁,後在朝鮮立國。是古時候重要的一個人物。陽明先生特別引用過這段文字。在這個階段,你大願初成,即便有大麻煩,也不妨礙終見彩虹。心中的光明,以及事業所呈現的氣象,是不可能被熄滅的,你只需堅定前行。

上六:

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身居高位的時候,高處不勝寒,遇到這樣的災難,你就要特別特別慎重,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上述六個爻辭,就是六種場景。六個場景中間,彼此又相互影響,因而又可以產生出新的六種場景,之後根據六十四卦前一卦、後一卦的關係,又可以迭代出新的卦象。因而,通達《易經》者,能夠明白人生、事業、家庭的來龍去脈,能夠解釋人事物背後的規律,換句話說,能夠明白天機是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君子蒙塵、人才遭難之事。此時,是自認倒黴、自怨自艾、自甘暴棄?還是韜光養晦、堅貞不移、自強不息?當然是後者。

若是選擇了後者,又有哪些場景可以借鑑,哪些路徑可以選擇?「明夷卦」通過卦辭和六個爻辭,告誡蒙塵遭難的有志之士,要像周文王那樣隱忍克制,「內文明而外柔順」;要像商朝太師箕子那樣,「明不可息」,越挫越堅,「內難而能正其志」。正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天命如此,這是承擔大任者必經的磨難。所以,明夷卦也是個吉卦。

陽明先生精通《易經》,得此天機,自然放棄了隱居山林之念,告別道長,踏上了去往貴州龍場的旅程——「遂決策返」。此後,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以及後來一系列軍事上、教育上的輝煌事功。由此可見,在關鍵時刻,智慧的指引,有多麼關鍵!

後來,陽明先生在《傳習錄》裡談到「聖人不貴前知。禍福之來,雖聖人有所不免,聖人只是知幾,遇變而通耳。」意思是,禍福降臨是上天的安排,有時聖人也沒法避免,聖人即使預先發現契機,也只是以不變應萬變,以良知應事應物而已。

災難不由我們來選擇,道路卻由我們來開闢!

「有一點兒困難算得了什麼?」

在《道德經》裡,有這樣一句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句話毛主席也在一篇著名文章裡引用過,那篇文章叫《別了,司徒雷登》。

1949年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打到了南京,司徒雷登離開南京返回美國。毛主席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別了,司徒雷登》。其中有那麼一段,毛主席說「有一點兒困難算得了什麼,讓他們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內部的問題都解決了。」中國連死都不怕,還怕這一點兒困難嗎?

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一窮二白,又面臨著西方國家的全面封鎖,局面非常嚴峻。但是,毛主席說「讓他們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的問題都解決了。」事實確實如此,帝國主義試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裡,對中國實行了全面封鎖。然而,在被封鎖的歲月裡,例如,從1949年到1959年,第一個十年堪稱奇蹟。今天仍然佇立在北京的十大建築,像人民大會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還有北京展覽館等等,它們至今仍然像豐碑一樣巍峨、莊嚴地矗立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三十年,我們還建立了強大的工業體系,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的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從建國時只佔世界製造業的2%、3%,到2016年的26.7%,而2025年預計將佔40%-45%。

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的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涵蓋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從一窮二白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短短70年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完成西方國家兩三百年的現代化進程。

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這種精神即是易經中的「乾卦」所折射的精神。六十四卦第一卦就是乾卦,卦辭就是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內心具有一種不可動搖、不可阻擋的生命能量,體現為一種頑強不屈的心理意志。

《周易·序卦傳》中對乾的概念表述,就是「剛也、健也」,剛健的意思。剛,不可動搖,健,不可阻擋。

如果說,「乾卦」是頑強奮鬥的陽性精神,那麼「坤卦」是厚德載物的陰性精神。《易經》的兩個基本卦相,一天一地,一乾一坤。

所以,君子精神的完整表述,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重大進步往往都是重大災難之後出現的,願我們秉持「自強、厚德」的君子精神,一定能克服困難,從勝利走向勝利!

編者註:

《易經》是儒家五經之首,這五經是易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經是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聖人接力完成的,它揭示了天地之間的奧秘,也叫天機。伏羲氏只排了八卦,周文王在監獄裡面把伏羲氏的八卦變成了六十四卦。到了孔子的時候,孔子又寫了大概十篇文章,簡稱《十翼》,對於整個《易經》進行解讀。所以,三位聖人共同創造的了《易經》,中間包含著深奧的哲理和智慧,幫助我們深入領會行為作用與反作用運行規律。

關於《易經》,如下三點,十分重要:

1. 易為聖人作:《易經》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聖人接力完成。陽明先生在玩易窩,每天就是通過六十四卦解讀過去,照見未來。

2. 易為君子謀:《易經》是為君子所作。如果自己心靈品質不夠,就得不到《易經》的心法,擺攤算卦,既害己也害人。

3. 善易者不卜:真正通達《易經》的人無需佔卜,《易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三百八十四個場景,足以解讀宇宙、人生、社會的基本道理。

相關焦點

  • 關於近期陽明心學與致良知四合院曝光事件的一些思考
    近日致良知四合院被推倒風口浪尖,自媒體及官方媒體紛紛發聲。致良知四合院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助力民族復興,反遭網絡浪潮聲討。作為陽明心學的「愛好者」,一些個人的看法與大家分享。致良知四合院中提倡不說一句善意的謊言,同時也反對「妄議聖賢」。以下個人觀點,讀者吸收有用的,讀者摒棄錯誤的。
  • 「致良知四合院」助力中國企業家新長徵
    本次學習會由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簡稱「致良知四合院」)主辦,上海致良知學習小組以及蘇州致良知學習小組承辦,學習會希望通過學習陽明心學思想智慧造福企業、造福社會,為企業家提供經營管理的思想理論。 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 2014年由創始人白立新博士與50多位企業家共同創辦。
  • 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先生在此破山中賊,建和平縣 - 如今怎樣?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十家牌法,一直延續至今,直到改革開放前,我們還是幾家人家住在一起,從同一個大門進。鄉約裡的內容,我們還一直延續著這個傳統。陽明先生留下的這些文化,幾百年來一直在我們這裡運行著。」
  • 「致良知四合院」陪伴式學習與成長|陽明心學經典解讀
    公元1527年,陽明先生56歲。是年五月,正在紹興家中守孝的陽明先生,忽然接到朝廷的任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領兵廣西,出徵思恩、田州。儘管戎馬倥傯,軍務繁忙,有一件事情,陽明先生卻始終掛懷於心,以至於兩次寫信叮囑弟子。
  • 致良知四合院被指涉「精神傳銷」,參訓高管稱遭索三百萬贊助
    針對企業說法,12月29日,澎湃新聞以簡訊和電話方式詢問致良知四合院執行秘書長郭紅波,對方稱其在美國紐約,暫不方便回應。致良知學習群內推廣關注致良知四合院的消息截圖。致良知公益基金註冊信息截圖2012年11月15日,他和28位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在貴州省修文縣發起成立「致良知學習小組」。2014年,小組成員聯合成立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宣稱免費培訓和普及王陽明心學。工商資料顯示,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的公司類型為集體所有制(股份合作)。
  • 「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明細 都去哪兒了?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明細,都去哪兒了?來源:新金融頭條「致良知四合院」遭媒體曝光被指「精神傳銷」後,引發大量企業員工對其培訓模式的質疑。而據《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收支或存在造假嫌疑。
  • 致良知四合院:陽明心學學會一半,成就一生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實踐磨礪。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麼,致良知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這在王陽明身上體現的最充分。當時寧王造反,王陽明原本有其他任務在身,但他毫不猶豫前往平叛。
  • 缺良知的「致良知」與被成功學玩壞的「陽明學」
    圖片來自致良知四合院官方公眾號今天,一篇《爭議「致良知」》的文章廣為傳播。文章質疑一個叫做「致良知四合院」的組織「搞傳銷」。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致良知四合院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
  • 二十年代整個社會應學會珍惜和累積共識――也談致良知四合院
    一清一、「爭議」成爭議,引出話題來從副題可以看出,這是要談「致良知四合院」(下以「四合院」代稱)的。是的,最近有些文章在談論他們的故事,我也想就這個話題聊聊,權當扯閒篇吧。三家分別是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北京懷柔致良知四合院公益文化促進中心。「致良知四合院」是其註冊商標。北京人喜歡簡縮,叫著叫著就簡稱為「四合院」了。從「爭議」一文對其的批評烈度和語氣來看,一定是在該單位有過任職或共事的,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爭議」對「四合院」的指謫大多是有偏於事實的。有關這個,我們在下面的文字裡會有一句沒有一句地聊著。
  • 陽明心學學習基地落戶---青島島城企業家學習國學又添主力軍 芳...
    此舉標誌著,由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發起的陽明心學國學學習熱潮即將在島城開花結果,島城企業家學習《致良知》有了新基地。作為率先在青島學習並實踐陽明心學的企業團隊,芳子女校自今年9月28日起從北京開始傳遞良知薪火的火種10月31日下午也傳遞到青島。10月31日正值王陽明先生545周年誕辰紀念日。當天下午4點58分,陽明先師銅像青島落成儀式在芳子集團新辦公區域舉行。
  • 再學陽明先生——王守仁
    陽明先生創立心學在被貶龍場時期,陽明先生對儒家思想有了新的領悟。並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王陽明晚年將心學思想概括為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教化世人陽明先生告訴我們,每個人胸中各有個聖人,良知,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惡習、欲望遮蔽埋沒。
  • 陽明先生的四大人格魅力
    陽明先生是誰?想必很多人不知道。陽明先生本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儒家四大聖人之一。 因為曾經在會稽山陽明洞隱居,自號陽明子,所以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 心學聖地——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中國陽明文化園
    1508年被貶謫為龍場驛丞的兵部主事王陽明抵達龍場,並在此潛心研究《易經》,反思程朱理學,大悟「格物致知」之旨,首倡「知行合一」學說。晚年又闡發了「致良知」的學術宗旨,創立了「心學」體系。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出身於浙江餘姚「書香門第,詩禮人家」,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
  • 紹興:歡迎回來,陽明先生!
    只要能像王陽明那樣,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無論做事做人,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晚上8點半,從諸暨市辦事回來的張校軍,直接來到紹興環城西路百花苑內,步入竹林掩映中的三味茶樓。隨即,王陽明話題在繚繞的茶香中飄蕩了兩個多小時。  張校軍是紹興市政府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紹興政學界的許多人知道,他對王陽明頗有研究。
  • 「致良知」被指精神傳銷待調查,海康威視、分眾傳媒等企業高管是會員
    另據官方微信公眾號信息,高金集團董事長熊海濤曾與參與投資的企業,前海易購創始人黃海濤一同學習致良知,並交流心得。   與企業家的交口稱讚不同,不少被迫參加「致良知」培訓的企業員工卻顯得頗有微詞。   據界面新聞稱,一員工所在公司是發起成立「致良知四合院」的28家企業之一,因此高層去北京學,普通員工在公司學。
  • 中國農牧企業家貴州陽明文化研學體證之旅圓滿收官
    ,隨後抽取陽明金句書籤——先生贈送給大家最好的箴言。,對陽明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體證。》,了解陽明先生的悟道成聖之路,以及陽明心學對於當代企業家精神的啟示。」學習分享會上,致良知四合院志願者、智誠靈動戰略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王誠瑩做主題分享《擒濠-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通過對陽明先生平定寧王叛亂的講解,揭示了「致良知」蘊含的偉大力量。
  • 爭議「致良知」:打非盈利組織旗號辦培訓 28核心團隊現多家上市公司
    01  致良知四合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講師說心不誠的人無法接受聖賢思想,可能致良知並不是我看到的樣子。」  聊到後半夜我困意襲來,王帆還在玩遊戲。再醒來,他已經走了,回撥電話也被拉黑。我推開網咖玻璃門時,外面潑來一身寒意,腦中依舊浮現著王帆的臉。  05  致良知四合院前身是2014年成立的「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
  • 致良知四合院:回歸本質,大道至簡
    回歸本質,大道至簡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收錄於話題#【格局與境界】企業家百日課堂52個陽明先生在《寄楊邃庵閣老書》中說:「然而,陽明先生龍場悟道之後,為我們揭示了人生重大秘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換句話,說聖人的「心-道-德-事」,原本就存在於我們心中。所以說,這五個人生層面,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企及的目標,任何人都有機會提升自己的人生層面,擁有更高層面的生命狀態。
  • 雲巖區2018「良知行61陽明文化接力」系列活動即將啟動
    3月15日,筆者從雲巖區委宣傳部了解到,從4月份開始,一條以「知行雲巖—茶祭陽明」、 「智慧雲巖——QSJ(黔視界)非遺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等為主線的雲巖區2018「良知行·陽明文化接力」活動將正式啟動,屆時,一場每月一個特色主題,逐月打造「城市文化菜單」的雲巖「文化12月」將呈現在廣大市民群眾面前
  •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什麼?
    無善無噁心之體:在貴州農場開悟後的陽明先生與釋迦牟尼一樣,發現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徹頭徹尾,無始無終,即是前念不滅,後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