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蟹好吃還是醉蟹好吃?說起我和螃蟹,倒是頗有淵源】
導語:我也不是個醉心工作的人,相比努力上進,我更喜歡遊手好閒,我從不覺得遊手好閒是個貶義詞,相反,無限嚮往。於我來說,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認真把事情做好,只是為了體現我最基本的認真生活的態度。
醉心交際?我從小便獨來獨往,長大後的諸多旅行也是我自己一個人去。我不喜歡跟人協商,並深覺一個人才圓滿,因為兩個人意味著你的世界要被打破,要納入他人,同樣,你也要努力融入其他人的世界裡。醉心玩樂?拜託,我倒是想,可不會總在玩樂啊,就算我想,我的銀行卡也會爆的。算來算去,只有醉心於吃,才什麼都不耽誤,恰到好處。吃是一種安慰,一種補貼,一種自己對自己的問候和犒賞。
近日北京霧霾大得很,周末原定去植物園,未能成行。在網上猶豫半天,到底是買醬蟹還是醉蟹,苦於帶一點酒味兒的東西我都無福消受,最終訂了醬蟹。賣家廣告打的是《來自星星的你》女神同款醬蟹,我看著網頁笑得不行,果斷下單。
順豐包郵,次日送達,很鮮,非常非常鮮,鮮得不能配其他任何菜同食,其他菜食會瞬間失味。原本打算空口吃,卻有些鹹,只得拌飯。最後剩了大半隻,扔鍋裡煮起,放凍豆腐和油雞,口味翻新,蟹的鮮腥被豆腐吸去一部分,再由油雞綜合包裹,味道別致。我喜歡放豆腐和海鮮同煮,鮮豆腐或凍豆腐都好,因為豆腐最能吸味平衡,且湯頭煮成白色時則是剛好。
說起我和螃蟹,倒是頗有淵源。小學時發過一次過敏性紫癜,整整住院一個月。關於病因,我們家人到現在說法也不一。我爺爺堅持認為是因為當時我高燒扎的針用的藥過敏,我媽認為我是花粉過敏,還有一個原因,到現在我也沒敢說,是因為吃了學校外路邊攤的小螃蟹。我只記得當時家裡大人問我有沒有在外面亂吃東西,我一口咬定說沒有。
海蟹、湖蟹、河蟹,我最喜歡的還是河蟹。海蟹固然鮮,但我總覺得吃起來最香、回味最好的是河蟹,可能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為從小家中常吃的便是河蟹。東北盤錦的稻田河蟹是很有名的。記得網上曾經有個上海姑娘示範吃蟹的視頻,什麼剪刀、蟹鉗、撬刀、錘子、釺子齊刷刷一套,別說用,作為北方姑娘,這些東西我見都沒見過。上海姑娘吃得著實漂亮乾淨,不浪費,吃完還能全部復原。不像我每次都吃得滿手油汪汪的,但心底覺得這樣直接拿手掰來吃味更好。
蟹子的通常吃法是蒸,因為生食過於腥,很多人吃不慣。雖然醃製的過程也頗為有趣,且有點古味的意思。我一直覺得醃製醉蟹是件頗為浪漫的事,可惜自己無福消受。蒸食便是最簡單不過,通常居家便可以隨手蒸來。而關於爆炒,這裡面放的醬料就頗有講究了,既要入味,又不能蓋過蟹子的鮮,通常只有餐廳做,自己做容易失手,糟蹋了好蟹子。
結語:很多人自稱「吃貨」,雖然我也這樣調侃自己,但我深知自己離地地道道的「吃貨」還差得遠呢,不過是多貪幾次嘴。對於食物的精髓和飲食文化,根本就是個門外漢,連門都找不到在哪兒。當然,我也並沒有致力於做個專業的「吃貨」,就像我說的,我只醉心於吃,僅此而已。
文/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原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