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過孝感鄉文化園
一定見過這尊造型獨特的雕刻
從南大門入口登階而上
你會看到一枚大印章
名為
「麻邑四鄉壇域圖」
這是按照麻城明清時期的文物「翻天印」
以1:100的比例複製而成
採用麻城本地石材雕刻
其內容為明初時期麻城四鄉區劃圖
在明朝初期
麻城分為
太平、亭川、孝感、仙居四個鄉
其中
「孝感鄉」就是當時全國
八大移民聚散地之一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太平鄉區域包括:現在的城區、龜山、福田河以及黃土崗部分地區,閻家河、三河口兩鎮,另外還有安徽金寨的部分地區。
亭川鄉的區域:包括現在木子店、張家畈、鹽田河、夫子河四鎮,以及龜山、白果部分地區,還有羅田地區,亭川鄉面積比太平鄉還要大。
再看看聞名遐邇的孝感鄉:包括現在鐵門、歧亭、宋埠、中館驛四鄉鎮,還包括城區、白果、南湖、順河以及新洲、紅安的部分地區,據史學家考證,孝感鄉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戶口消耗,併入麻城仙居鄉。
四鄉壇域印
這枚印章是麻城古代喪葬儀式上
必用的一種印章
目前原件存放在
孝感鄉文化園移民博物館內
傳說,麻城移民到了遷入地,因擔心去世後魂魄無法回歸故土,在進行喪葬時,會請道士唱醮,蓋上這個章,為逝者指明歸於故土的道路。
此印章於2007年4月在麻城發現,當時中華熊氏宗親會在麻城召開,安徽省一位名叫熊連可的同志持著「麻邑四鄉壇域圖」的印模參加會議,以此證明其家族源出麻城。
一枚印章承載著濃濃故鄉情
五百年前一臺戲,祖祖輩輩不忘記
問君祖籍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
這是追根溯源的佐證
是魂牽夢繞的鄉愁啊!
圖文來源:孝感鄉文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