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這枚印章承載著濃濃故鄉情—麻邑四鄉壇域圖

2021-02-08 麻城生活

如果你到過孝感鄉文化園

一定見過這尊造型獨特的雕刻

從南大門入口登階而上

你會看到一枚大印章

名為

「麻邑四鄉壇域圖」

這是按照麻城明清時期的文物「翻天印」

以1:100的比例複製而成

採用麻城本地石材雕刻

其內容為明初時期麻城四鄉區劃圖

在明朝初期

麻城分為

太平、亭川、孝感、仙居四個鄉

其中

「孝感鄉」就是當時全國

八大移民聚散地之一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太平鄉區域包括:現在的城區、龜山、福田河以及黃土崗部分地區,閻家河、三河口兩鎮,另外還有安徽金寨的部分地區。

亭川鄉的區域:包括現在木子店、張家畈、鹽田河、夫子河四鎮,以及龜山、白果部分地區,還有羅田地區,亭川鄉面積比太平鄉還要大。

再看看聞名遐邇的孝感鄉:包括現在鐵門、歧亭、宋埠、中館驛四鄉鎮,還包括城區、白果、南湖、順河以及新洲、紅安的部分地區,據史學家考證,孝感鄉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戶口消耗,併入麻城仙居鄉。

四鄉壇域印

這枚印章是麻城古代喪葬儀式上

必用的一種印章

目前原件存放在

孝感鄉文化園移民博物館內

傳說,麻城移民到了遷入地,因擔心去世後魂魄無法回歸故土,在進行喪葬時,會請道士唱醮,蓋上這個章,為逝者指明歸於故土的道路。

此印章於2007年4月在麻城發現,當時中華熊氏宗親會在麻城召開,安徽省一位名叫熊連可的同志持著「麻邑四鄉壇域圖」的印模參加會議,以此證明其家族源出麻城。

一枚印章承載著濃濃故鄉情

五百年前一臺戲,祖祖輩輩不忘記

問君祖籍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

這是追根溯源的佐證

是魂牽夢繞的鄉愁啊!

圖文來源:孝感鄉文化園

相關焦點

  • 感知麻城孝感鄉
    此外,久聞麻城是「科舉之鄉」,作為喜歡文字的我,也想藉此機會沾沾文才氣,拜受前輩的點化。「問君祖籍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麻城孝感鄉是中國古代八大移民聖地之一,是歷史上「湖廣填四川」的發源地和中轉站。
  • 《都碑記》與麻城孝感鄉文化史
    明初麻城四鄉區劃圖四川移民的家譜中,大都記載有麻城縣孝感鄉這樣一些小地名:麻城孝感高坎堰(或高階堰、蒿幹堰)、鵝掌大丘、復陽村、高水井、孝子坊、大石板洗馬凼楊家村第七層、扒鑿嶺黃泥嘴這裡當指後文所稱的「孝都裡區(『區』字麻城讀作『kui』,),即孝感鄉鄉府所在地的裡區。古時鄉裡集會交易的處所稱「裡區」。【4】昔麻邑存四鄉:清康熙玖年刻本《麻城縣誌》載:「初分四鄉,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統一百三十裡,裡各有圖。成化八年(1472),以戶口消耗,並為玖十四裡。復並孝感一鄉入仙居,為三鄉。
  • 麻城旅遊賦
    聯通豫皖,三省之要塞;縈帶江淮,四縣之犄角。執京九之中樞,掌滬蓉之脈絡。大廣縱貫,乘騏驥以驅馳;合武橫越,駕鯤鵬以飛躍。此其乃鄂東之樞紐,中原之門鑰者也!若觀夫麻城之形勝,在龜峰之奇雄。風神畢肖,騰九霄而嗟鬼斧;險絕卓異,立千仞而廢神工。杜鵑潑朱丹,萬畝之卷紅浪;山泉煮雲霧,千山而馥蔥蘢。棟宇倚嵯峨,餘韻娓娓;小築傍漣漪,雅曲淙淙。實系避暑之佳境,養生之仙宮也。
  • 麻城孝感鄉部分古今地名對照
    麻城孝感鄉部分古今地名對照
  • 麻城孝感鄉,幾千萬四川、重慶人的夢裡故鄉
    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這句廣告語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黃河內外,因此很多人都知道湖北有一個城市叫做麻城。在麻城有一種花叫做杜鵑花,連綿十萬畝,花開四月,如霞似錦,於丹教授觀後直呼:大美無言,中國花卉協會會長管開雲教授吟曰:麻城杜鵑甲天下!
  • 周勝輝/麻城旅遊賦
    麻城旅遊賦(以「鄂東古鎮」為韻) 文/周勝輝聯通豫皖,三省之要塞;縈帶江淮,四縣之犄角。執京九之中樞,掌滬蓉之脈絡。大廣縱貫,乘騏驥以驅馳;合武橫越,駕鯤鵬以飛躍。此其乃鄂東之樞紐,中原之門鑰者也!麻邑之物華,醇美豐碩;山城之人傑,孝善英武。必可奪轉眄之流精,起凌波之微步也!村居少歇,品有義之田園;郊野徜徉,濯多情之臟腑。狀若丹朱兮,鹽田河之板慄,氣若蘭麝兮,木子店之淥醑。夫子河之魚面,譽滿城鄉;閻家河之蓮藕,名傳商賈。香蘊人情,白果之肉糕;味帶鄉愁,東木之豆腐。酌吊鍋於東山,品菊宴於黃土。訪性靈於山原,覓真昧於園圃。
  • 【移民文化】湖廣麻城孝感鄉祖籍記憶的人文地理概念
    點擊孝感鄉文化園,關注我們在四川千百萬移民後裔心中,「麻城孝感鄉」、「孝感」以及「湖廣省」,早已不是一般的地域概念,
  • 男子為圖方便隨身帶27枚假印章辦業務
    男子為圖方便隨身帶27枚假印章辦業務   中新網宜昌12月11日電 (黃和平 任丹 董曉斌)湖北公安縣某公司一名業務員,為圖工作方便,私自偽造湖北27家公司的印章並隨身攜帶使用。
  • 富陽這座亭子,凝聚了濃濃遊子故鄉情
    回望那段久遠的時光,汪紹詩這位愛國愛家鄉的遊子的軼事和善舉再次浮現在我們眼前,遊子的故鄉情也在一代代延續。「修橋補路建亭子是古人的公德心、善良心。富陽境內古亭也不少。信中,汪孝箴說:「我作為他(汪紹詩)的後人,深感榮幸,這枚小小紀念章,是他當年在抗日烽火中,奮勇救死扶傷的表彰,您們(註:原文如此)收藏到博物館裡,更是對他這一愛國行動的肯定,遺物回歸故裡,逝者終得安息,我衷心地表示感謝。」
  • 麻城移民:麻城古孝感鄉都,移民後裔尋根問祖的一份心靈寄託
    麻城移民:麻城古孝感鄉都,移民後裔尋根問祖的一份心靈寄託文 | 網絡轉載5月29號,勝利退休的朋友組團慕名遊覽了這一風光名勝,感悟了那段離鄉別井的鄉愁。沈家莊古孝感鄉都生態旅遊度假村,位於麻城市鼓樓辦事處。景區建在一個封閉的小山谷裡。當我們翻過一道山坳,只見層巒迭嶂,樹影婆娑,一條山溪沿著山腳蜿蜒流出,綠樹叢中雜以造型優美的仿古建築,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古孝感鄉都的各個功能區依山傍水而建。
  • 印章誕生的歷史,「蓋章狂魔」乾隆特遣人雕刻了一千多枚印章
    中國書畫區別於西方的特徵之一,就是作者不單題款署名,還要鈐(qián)上一方篆刻的印章,書畫若龍,印章點睛。這一點,可謂「華夏之獨」。 《乾隆寶藪》中記載,他特遣人雕刻了一千多枚印章,其中就包括自吹自愈的「十全老人」,還有為自己歌功頌德的「太上皇帝」等的一些刻文。
  • 尋味麻城:除了杜鵑花,還有這一碗雞湯魚面
    偶遇麻城夫子河魚面,是一個美麗的意外。那日晚上,去漢口長江大酒店與周秘書長試菜,沒想到居然是湖北土特產峰會的小前奏。湖北各地地標農產品雲集,要我大開眼界。一餐下來,是麻城魚面最先吃完,用的是小罐子,配的是汪集土雞湯,魚面久煮不爛,爽口彈牙,毫無魚腥,雞湯鮮美,可謂龍風之絕配,久久有餘韻。 在我旁邊正好是夫子河魚面的推廣人,他們一談起魚面來,就像談起自己的故鄉與親人,流露著真摯之情。 我對魚面起初是有偏見的,比如知名的雲夢魚面,吃起來是有魚腥的。
  • 以藍田玉為畢業禮 西安一高校6年送出4.2萬枚印章
    在學生畢業之際,學校會為畢業學子送上一枚「藍田玉印章」。作為「分手禮物」,它承載著母校對學子的祝福和陪伴。7月3日,記者對西北大學進行了探訪。今年是「藍田玉印章」陪伴西大學子的第六年。顧名思義製作印章的材料採用的便是 「藍田玉」,千百年來,「藍田玉」深受很多文人墨客的喜愛。它因產於陝西的藍田山而得名,「藍田玉」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手感極其光滑有質感,易於留存。
  • 中國印山景區開園 匯集4800多枚各年代印章圖案
    中國印山景區以摩巖的形式,把中國數千年的書法、印章精品篆刻於一山,共匯集了480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圖為秦始皇的摩崖畫像及玉璽印章圖案。 中新社記者 王昊昊 攝來源:【中新網】 4月29日,位於湖南省常寧市的中國印山景區開園。中國印山景區以摩巖的形式,把中國數千年的書法、印章精品篆刻於一山,共匯集了480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
  • 安陽林州36萬枚明信片宣傳城市文化傳遞濃濃鄉情
    「傳遞濃濃鄉情 郵寄美麗林州」活動新聞發布會現場1月20日上午,在林州市舉行的「傳遞濃濃鄉情 郵寄美麗林州」主題宣傳活動發布會上,工作人員介紹,該市將於春節前夕免費向城鄉居民發放36萬枚郵政明信片,宣傳推介林州的秀美風光和城市文化。  此次活動由中共林州市委宣傳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林州市分公司聯合舉辦。活動的載體是明信片,內容為林州人文山水風光。
  • 四月《西遊記》導演楊潔的故鄉麻城杜鵑花盛開 她悄然去世滿城花朵...
    四月中旬正是湖北麻城杜鵑花盛開的時節,這座杜鵑花城正是《西遊記》導演楊潔的出生地,同時還是攝影師王崇秋的故鄉。今早聽聞楊潔故去,而此時的麻城正是杜鵑花盛開之時,心中忽然覺得發堵,便很想再去一趟麻城。幾年前我還在做編劇的時候,因為有一部戲要在麻城拍攝,便在此地逗留了幾天。我們在路上聽導演說麻城是中國第一代導演楊潔老師的故鄉,是一座美麗的杜鵑花城。儘管後來因為各方原因,我不再從事編劇,但楊潔老師一直是喜歡和尊敬的導演。見是楊潔老師的出生地,我便到了目的地後,溜出劇組,閒逛這座城市。
  • 【熊氏文化】麻城孝感鄉移民始發地與麻城古今地名(一)
    在這樣的經濟形態下形成的地名大體有以下幾類:一是姓氏加地貌;二是姓氏加住屋;三是姓氏加水運碼頭、作坊等;四是姓氏加集市。在較長的歲月中,這些地名相對穩定。  在移民後裔的祖籍記憶中,始遷祖的遷川始發地至為關鍵。始發地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姓氏碼頭,如麻城縣孝感鄉的高幹(杆)堰、高階堰,高坎堰、高梗堰、高家堰、高甘堰這個系列。這個高民碼頭中間因口音傳承的不同有七個讀音。
  • 《延禧攻略》乾隆印章大火,1000多枚印章,常用竟高達500多枚…
    而後仔細一看,高貴妃給乾隆的《快雪時晴帖》一共220枚鈐印,乾隆一人獨蓋172枚,還大筆一揮最後寫了一個「神」字!趙孟的《人騎圖》卷就收在《石渠寶笈續編》裡/故宮博物院一部劇帶火了乾隆1000多枚印章,不是真心想要搞破壞,對畫作真心喜歡就蓋上印章,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成為了
  • 麻城十大精品鄉村旅遊線路出爐,「中國將軍第一鄉」乘馬名列其中
    一、麻城兩天一夜鄉村遊涉及景點:孝感鄉文化園、五腦山國家森林公園、菊香人家景區、古孝感鄉都度假區、黃柏山·獅子峰旅遊區行程安排:第一天上午遊覽孝感鄉文化園,了解麻城移民、科舉、孝善文化和「湖廣填四川」移民歷史。
  • 故宮鎮館之寶:蓋了這枚印章的書畫都會身價倍增!
    什麼樣的神奇印章能夠抬高書畫的價格?就是乾隆皇帝的這枚御璽:  「八徵耄念之寶」玉璽和印匣,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陳列於《清代萬壽慶典展》御璽用玉料製成,上有一坐龍,印文六個字:八徵耄念之寶。為慶祝80歲生日,乾隆皇帝特意選定這幾個字,讓人刻成印章,大概是希望自己年屆八旬也不要忽略天地間的徵兆,繼續做個勤奮的皇帝。他還親筆撰寫《八徵耄念之寶記》,把這些想法都記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