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乾隆印章大火,1000多枚印章,常用竟高達500多枚…

2020-12-21 墨客書院

最近由於清宮劇《延禧攻略》的熱播,乾隆登上微博熱搜榜,這次靠的不是才華和美貌,不是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竟然是因為「

蓋章

」。

到處在字畫上蓋章,似乎是乾隆畢生的興趣愛好。

《延禧攻略》中也出現過官方吐槽,皇上在觀賞《快晴時雪貼》時,看到一位藏家在上面題字「山陰張侯」,批評這個人破壞了字畫的整體意境,感到十分惋惜。

而後仔細一看,高貴妃給乾隆的《快雪時晴帖》一共220枚鈐印,乾隆一人獨蓋172枚,還大筆一揮最後寫了一個「神」字

《快雪時晴帖》王羲之

《中秋帖》出自王羲之兒子王獻之之手,整個帖子只有三行,全文22個字,我們乾隆皇帝在這個帖子上蓋了80多個章。

真不愧是蓋章狂魔,高興時拿出來蓋一個戳戳,不高興時拿出來又蓋一個戳戳,就是這麼任性~

《中秋帖》(局部)王獻之

《石渠寶笈續編》也逃不出咱們乾隆的手掌心,加了「石渠定鑑」和「寶笈重編」,給《秘殿珠林續編》加了「秘殿新編」和「珠林重定」,再蓋上7、8個戳戳。

趙孟的《人騎圖》卷就收在《石渠寶笈續編》裡/故宮博物院

一部劇帶火了乾隆1000多枚印章,不是真心想要搞破壞,對畫作真心喜歡就蓋上印章,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成為了收藏的憑證

據傳,乾隆有1800多方印,和康熙、嘉慶、道光、鹹豐、同治五朝的總量差不多。那這些印章又是如何發展演變過來的呢?不禁讓人好奇:

篆刻史知識

1、歷代璽印名稱的變遷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獨稱「璽」,臣民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死」同音,改稱「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2、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

璽印的起源或說三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在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

3、古代的璽印的使用

漢以後,紙的運用比較普遍,印章才採取蘸上印色以後,鈐蓋在紙上的形式,後來又有了印泥。在這以前,文書大都寫在竹木簡牘上,為避免簡牘散失,密封文書內容,就在寫好的簡牘外,再加上一塊挖有方槽的木塊並用繩子綑紮,把繩結放入方槽內,加上一塊軟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這種幹後硬化的軟泥,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封泥」。用於按捺軟泥的印章,白文顯得清晰,鈐在紙上則朱文印為佳,因此古印的白文為多。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專門用來烙在馬身上作為印記的,也有可能為大件物品發送的封用印記。

4、古璽印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於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在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而當時慣例,凡在戰場上虜獲的印章必須上交,而官吏遷職,死後也須脫解印綬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職連姓名的,以及吉語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實用品。其它在戰國時代的陶器和標準量器上,以及有些諸侯國的金筆幣上,都用印章蓋上名稱和記錄上製造工匠的名姓或圖記性質的符號,也被流傳了下來。

5、古代用印的材料

從戰國至明清的官私印材料,以銅為主,其它有金、銀、玉、鐵、水晶、瑪瑙、象牙、犀角、磁、紫砂、黃楊、樹根、瓜蒂、果核、瓦印、石章等。傳說元代王冕創始以花乳石(礦物學上屬葉臘石科,是屬青田石一類的印材)治印,由於石質易於受刀便為人們競相取用,從此印章由文人的自篆自刻代替了以往文人篆印工匠奏刀的形式,形成了「篆刻」這一專門性的藝術。

6、戰國古璽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不能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劃細如毫髮,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工」、「司徒」等名稱。私璽除方形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動物圖案。

7、秦印

秦印指的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書體和秦權量,秦石刻等文字極相近,所以較戰國古文容易認識。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低級職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約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長方形,作「日」字格,稱「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長方形,此外還有圓和橢圓的形式,內容除官名、姓名、吉語外還有「敬事」、「相思得志」、「和眾」等格言成語入印。

8、漢官印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後世篆刻家學習的典範。

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

9、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 ,東漢則有鑄有鑿。

漢「假司馬印」

10、將軍印

將軍印也是漢官印中的一種。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於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以又稱「急就章」。將軍印風格獨特,天趣橫生,對後世的藝術風格有很大影響。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遍都不稱「印」而叫做「章」,這是將軍印的一大特點。

11、漢玉印

兩漢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一類。「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一種高雅風尚。一般玉印製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於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平刀直下」的「切玉法」。又由於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玉印得以比較好的保留了它的本來面目。

12、魏晉南北朝印

魏晉的官私印形式和鈕制都沿襲漢代,但鑄造上不及漢印精美。傳世的給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較多,用刀如刻如鑿,書法風格表現為舒放自然,從而成為一個時期篆刻風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國傳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鑿款比較草率,官印未見鑄印。

13、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間的印式在漢印中很見巧思,據說起自東漢。它的方式極為多樣,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數均可靈活變化不受局限。朱白的原則大致根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較少,白文則相反,從而達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諧效果,這類印大多為工穩的私印,未見用於官印。

14、子母印

子母印又稱「套印」,起於東漢,盛行於魏晉六朝,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大印腹空,可以合宜的套進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懷子的形狀。也有套進一方兩面印成一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

15、六面印

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 凸」字型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餘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16、繆篆印(附鳥蟲書)

繆篆印及與它相近的鳥蟲書均是漢印中的「美術字」,前者屈曲迴繞,後者則在此基礎上加上了魚形鳥頭等裝飾。這種文字最早多見於古代的兵器上或樂器的鐘上,有的還依文字的筆劃嵌以金絲,很有獨特的風格。鳥蟲書印只見於私印,以白文為多。

17、雜形璽

戰國以來的印章中,雜形璽也是甚為別致的一類。其式樣沒有定例,大小從數寸至數分不等,變化極為豐富,除了方圓長寬更有凹凸形印,方、圓、三角合印,二圓三圓聯珠,以及三葉分展狀等,朱白都有,不勝枚舉。雜形璽因其獨特的諧趣與官印的莊重、沉著的要求不同,故只用於私印。

18、圖案印

圖畫入印自戰國到漢魏都有,以漢代為最多。又稱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樣,簡練生動,除了人物、鳥獸、車騎、吉羊、魚雁等圖案外,常見以吉祥的四靈(龍、虎、雀、(風)、龜)入印的、這類印又稱「四靈印」。

日庚都萃車馬

19、成語印

成語印自戰國開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語多達百餘種,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萬」、「出入大吉」等,成語字數不等,自一、二字始,多達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為死者殉葬之用。

20、花押印

花押印又稱「押字」,興於宋,盛於元,故又稱「元押」。元押多為長方,一般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從實用意義上說歷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辯偽的作用,作為個人任意書寫,變化出來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種文字,只作為個人專用記號),自然就更難以摹仿而達到防偽的效果,因而這種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時代。

21、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22、鈕制

古代的璽印大多有鈕,以便在鈕上穿孔系綬,系在腰帶上,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漢代開始,以螭龜、駝、馬等印鈕來分別帝王百官。例如高級官吏使用龜鈕,駝鈕、蛇鈕則是漢魏晉時授與兄弟民族官印常見的鈕制。歷代鈕制形式極為豐富,其中以壇鈕、鼻鈕、復鬥鈕為最常見。

23、隋唐以來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時代,印面開始加大。隨著紙的普遍應用,朱文逐漸代替了白文。許多官印印背上開始有年號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並開始運用屈曲的「九疊文」入印(古代的「九」為數的終極,故有此名,並不一定要九疊,可以隨筆劃的繁簡而變化)以便填滿印面。唐宋時代開始以隸楷入印,清代官印滿文、漢文兩體兼用,同刻於一印之中。元明清各代農民政權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文物。

24、宋元圓朱文印

魏晉以來,紙帛逐漸代替竹木簡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鈐蓋於紙帛,到文人畫全盛時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寫,印工鐫刻的印章已與詩文書畫合為一體,起到了鮮豔的點綴作用,為書畫家所喜愛。在這個階段,首先是宋末元初的書畫家趙孟對篆刻藝術大力提倡,由於書法上受李陽冰篆書的影響,印文筆勢流暢,圓轉流麗,產生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印章—「圓朱文」印,為後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兩方雙龍印,一方一圓

25、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來的兄弟民族在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曾依據漢字書法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把他們的文字仿效漢字篆體用於官印,傳世教少,所見的印文有金國(女真)書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書,其中有許多文字還不認識。

26、今體字印章

在漢字書法中,篆書由於具備很強的裝飾性成為印章藝術的主體至今不衰。但秦漢以後,隨著書體的演變篆書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書體。除了唐宋的隸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晉時代就出現了隸楷入印的先例。清以來的篆刻家亦好嘗試以今體(隸、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印章藝術的體現並不限於某一書體的使用,關鍵在於章法、書法、刀法的高度運用能力。

*圖文整理自網絡

墨客傾情奉獻▼▼▼

相關焦點

  • 印章誕生的歷史,「蓋章狂魔」乾隆特遣人雕刻了一千多枚印章
    印章種類極多 印章種類實在是太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 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
  • 印章終極愛好者乾隆!1000餘方印璽蓋滿紫禁城收藏書畫!
    自明代以後,歷朝帝王或附庸風雅,或出於嗜好,似乎都對印章很感興趣。處理政事之餘,把玩品味,不失為一種高雅的享受。而清朝的各代皇帝的印璽均有印譜《乾隆寶藪》中記錄了乾隆皇帝的印璽竟有1000餘方之多!乾隆帝印璽在書畫上的鈐用與他的政治態度、文化修養、文人情趣是緊密相連的,乾隆皇帝自詡文採風流,對歷朝書畫藝術珍品無不廣為搜羅、精心收藏,過目書畫之多、收藏鈐印之繁,罕有可相匹者。能過他眼的,多在上面「塗鴉」和鈐印。
  • 從博物館視角看《延禧攻略》:「蓋章狂人」乾隆名不虛傳
    原標題:從博物館視角看《延禧攻略》  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隨著電視劇《延禧攻略》迎來最終大結局,該劇話題熱度也一度水漲船高,劇中的服飾、頭飾等細節都成為觀眾熱議的內容。那麼,在這一部長達70集、不乏戲說成分的電視劇中,歷史迷們又能在博物館裡找到哪些共鳴和史實呢?
  • 故宮鎮館之寶:蓋了這枚印章的書畫都會身價倍增!
    什麼樣的神奇印章能夠抬高書畫的價格?為慶祝80歲生日,乾隆皇帝特意選定這幾個字,讓人刻成印章,大概是希望自己年屆八旬也不要忽略天地間的徵兆,繼續做個勤奮的皇帝。他還親筆撰寫《八徵耄念之寶記》,把這些想法都記錄其中。
  • 中國印山景區開園 匯集4800多枚各年代印章圖案
    中國印山景區以摩巖的形式,把中國數千年的書法、印章精品篆刻於一山,共匯集了480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圖為秦始皇的摩崖畫像及玉璽印章圖案。 中新社記者 王昊昊 攝來源:【中新網】 4月29日,位於湖南省常寧市的中國印山景區開園。中國印山景區以摩巖的形式,把中國數千年的書法、印章精品篆刻於一山,共匯集了480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
  • 607枚!青田石在故宮中竟有這麼一段「光輝」歷史…
    據史學研究專家鄭捍馬先生的調查  北京故宮博物院共藏有  青田石印章607枚  其中  明代印章56枚  清代印章550枚  民國印章1枚  那麼,  這些在故宮中珍藏的青田石印  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歐巴馬訪韓歸還9枚朝鮮王朝印章
    當地時間2014年4月25日,韓國首爾,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青瓦臺正式向樸槿惠返還在韓戰期間走私出鏡的9枚朝鮮王朝印章。在會談期間,歐巴馬向韓方歸還在韓戰時期被美軍走私出境的國璽和御寶等共9枚朝鮮王朝印章。當天下午,在青瓦臺舉行的儀式上,歐巴馬將9枚朝鮮王朝國璽歸還韓國,包括大韓帝國國璽「皇帝之寶」、1907年純宗奉高宗為太皇帝時製作的「壽康太皇帝寶」等。1897年,朝鮮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印章的歸還標誌著韓國努力獲取遭洗劫藝術品的行動取得重大進展。
  • 日產超萬枚!年銷3億多元!小印章賣出大名堂
    11月5日上午,曲阜孔府印閣首席篆刻師張國亮正在忙活,他每天都要手工雕刻幾十枚印章,而他的雕刻團隊,日常每天要產出一萬多枚各種印章。2014年,孔府印閣篆刻電商基地成立,當年印章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接下來的幾年裡,銷量持續翻番。2017年,產值達1個億,每天至少有1.3萬枚印章從這裡走出。截至目前,孔府印閣的年銷售額已達3億多元。
  • 畢業季 大學教授刻224枚印章送學生
    (來源:@西華師範大學)(來源:@西華師範大學)近日,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高然,親手雕刻224枚印章,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帶班的學生們。每枚印章上刻有學生名字,字形圖案各異,完成一枚至少需要一小時。高老師說:「還得抓緊時間刻,爭取在學生們6月離校的時候,人人都能拿到印章。」
  • 大學教授手刻244枚"個性定製"印章送畢業生
    已有120位學生收到了高然老師親手篆刻的印章  4月21日,一段名為「大學教授刻244枚印章送學生」的視頻走紅網絡。  高然介紹,男生印章多採用白文,女生印章多採用朱文。「我會把學生的性格或者特點儘量糅合進去,比如活潑的學生筆法更加瀟灑,內斂的學生則會選擇四平八穩的筆法。」  所有的設計需要先通過查篆體字典將簡體字一一對應,再列印出來,最後一筆一畫雕刻。麻煩的是,並非所有簡體字都能對應到篆體字。
  • 從三枚印章看明朝首輔劉宇亮的功過是非
    從三枚印章看明朝首輔劉宇亮的功過是非 包括水晶印章三方、玉麒麟香爐一件、七荷玉盤一件、水晶壺一件、玉桃一件。它們被作為博物館的重點文物安置在展廳突出位置。其中三方水晶印章最為特別,準確反映出這批遺物的信息。筆者在這裡主要談談這些印章的一些情況。崇禎帝曾彰其忠義  綿竹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宰相,一個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另一個就是明朝崇禎年間的首輔劉宇亮。相對而言,劉宇亮的聲譽不如張浚。
  • 大學老師刻246枚印章贈學生
    新華社成都5月3日電(記者吳曉穎)馬上要到畢業季了,當畢業班的大學生忙著論文答辯、找工作時,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師高然卻在熬夜趕工,為了給他帶班的246名畢業生送上特別的禮物——為每人刻一枚專屬印章。
  • 男子為圖方便隨身帶27枚假印章辦業務
    男子為圖方便隨身帶27枚假印章辦業務   中新網宜昌12月11日電 (黃和平 任丹 董曉斌)湖北公安縣某公司一名業務員,為圖工作方便,私自偽造湖北27家公司的印章並隨身攜帶使用。
  • 最暖的畢業紀念:大學教授刻244枚印章送給弟子
    歷史學博士(博士後)、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2015級班主任高然,為自己帶班的244名畢業生人手準備了一枚篆刻印章。這枚小小的畢業紀念,讓學子們既驚訝又感動。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高然準備親手製作244枚篆刻印章,送給自己班上244名即將畢業的學生。走進高然的書房,猶如走進了一座小型圖書館。
  • 南苑好人董保元捐贈社區395枚篆刻印章
    中國江蘇網12月24日南京訊 一部十幾釐米厚的中國篆刻大字典、幾把打磨得十分光滑的刻刀、一堆青田石,南京建鄴南苑街道吉慶社區耄耋老人董保元與篆刻共度了近三十年,他將二十多年來嘔心瀝血創作的395枚篆刻印章捐獻給社區,為創建「黨建引領 文化文明 宜居幸福」的品牌社區貢獻了一份耄耋老人的力量
  • 廣東印章為何那麼貴?深圳公安一支隊長縱容印章企業壟斷市場
    全省多地市只有一家公司能刻銅章,印章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公開信息顯示,深圳市創業印章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錦昌,該公司在廣東全省設有200餘家門店。多方信源證實,陳錦昌已被公安部門拘捕。不過,記者近日前往該公司在深圳的門店採訪,發現一些門店仍在營業中。
  • 韓國海域發現2枚中國南宋印章刻有「謹封」二字
    韓國海域發現的南宋印章與印章盒(韓聯社)據韓聯社30日報導,韓國濟州島西部海域發現2枚南宋時期的印章與印章盒,推測是中國商人所用。報導稱,韓國海域曾發掘過元代印章,發現南宋印章尚屬首次。一枚印章底部寫有「謹封」兩個漢字(韓聯社)今年4月至6月,韓國國立海洋文物研究所與國立濟州博物館一道,在濟州市翰京面新昌裏海域,對中國商船新安古沉船進行發掘作業時,發現了上述印章與印章盒,並於9月30日發布這一消息。
  • 王羲之一幅28字的書法,被乾隆視為珍寶,在上面蓋了170餘枚印章
    此帖被歷代書家推崇和稱讚不已,尤其是乾隆得到此帖之後,視為珍寶,藏於三希堂之內,並且在此帖上題跋數段,蓋上一百多方大印,由此可見乾隆對此帖的推崇和喜愛。王羲之的書法以優雅飄逸著稱,這幅書法用筆圓鈍,運筆舒緩連貫,帶來一種從容自然的感覺。這種筆勢委婉,平和自然的書風正是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 周報|CIBN樂盼達發布多款投影;《延禧攻略》未播劇集被售賣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梁軍還會面賈躍亭,並表示自己跟賈躍亭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你可以買《延禧攻略》全集  於正監製的宮廷劇《延禧攻略》自開播以來受到廣大網友歡迎,臨近大結局,熱度再掀新高,還催生了正版劇集資源在網上被售賣的現象。網上已經出現大量惡意散布傳播、銷售《延禧攻略》的未播劇集,外洩集數甚至已到69集,直逼大結局,並有人表示早就拿到全部資源,已把整部劇看完,片方表示將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男子隨身帶8枚印章 民警順藤摸瓜成功端掉一私刻公章窩點
    宿遷公安日前在高鐵站抓獲了一名私刻公章男子,此人一人把多家銀行的公章都刻了一遍,偽造證明、謀取利益。經過宿遷鐵路民警連續幾個月的深挖,最終順藤摸瓜,成功端掉了這個私刻公章窩點。記者在南京鐵路公安處宿遷站派出所的會議室看到,各類樣式的印章擺滿了長桌,旁邊還有不少用於刻章的材料,而這些大大小小物品共計有一千多件。今年6月,宿遷鐵路民警在高鐵站查獲一名男子,該男子隨身帶了8枚印章,其中7枚都是不同銀行的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