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招求職旺季
線上招聘火熱進行
不法分子利用網友急於求職的心理
處心積慮挖「坑」
假借招聘名義實施詐騙
「手工活外包,工資日結」招聘廣告截圖
第一「坑」:「手工活外包,工資日結」騙局
案例:
在家帶娃的孫女士近期收到一條招聘簡訊:「簡易的手工活外包、工作時間靈活不受限、工資在貨物回收後立馬結算……」
「招聘介紹上說工作難度不大,在家帶孩子時做特別適合。」按照要求,孫女士填寫了求職信息,聯繫了負責人。負責人告訴她,求職必須微信私聊,於是二人添加了微信好友。
這位負責人稱自己也是一名寶媽,還要孫女士查看她朋友圈裡的動態消息。「長達半年的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是介紹手工製品如何發貨、又有新求職者加入、發放工資的截圖。」孫女士說:「這些信息打消了我的疑慮。」
當孫女士詢問如何入職時,該負責人提出,為了防止違約,需墊付一定貨物金額。「金額還不能微信直接轉帳,我分別發了4次紅包,總計658元。」孫女士說。
很快,孫女士收到貨物,製作完成後,當她詢問如何返還作品時,卻發現聯繫斷了,群內也沒有發布動態。「多方聯繫都沒有結果,家人和我都意識到被騙了。
套路分析:
「網絡招工詐騙主要是利用了當前工作難找,求職者急於掙錢的心理、居家全職的狀態。」辦案的李警官介紹,招聘方會向求職者布置任務,初期任務簡單,很容易完成,但後期任務難度大幅提升,一般人無法完成,而招聘方以此為由拒退代理費。由於損失金額不大、欺騙性較強,很多受害人往往選擇自認倒黴。
安全貼士:
網絡求職者一定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專業網站,如果在求職過程中遇到要求繳納代理費、培訓費、保證金等條件的招聘廣告,要提高警惕,不要隨意匯款。
貼吧上的虛假招聘信息。新華網發 受訪者供圖
第二「坑」:「安檢員年薪12萬元」騙局
案例:
「警察同志,我找工作被騙了,請你們幫幫我。」近日,群眾小杜(化名)報警,稱一個網名為「加油為了前途」的網友自稱可以幫他介紹進入江北機場從事安檢員工作,待遇非常優厚,年薪11-12萬,包食宿,享受國家規定的各種薪資、補貼、休假、培訓、保險待遇,上一休二,籤訂正規勞動合同等等,該網友以需要中介費為由,詐騙報警人75000元,小杜把錢打給那名網友後,對方便「失聯」了。
套路分析:
騙子在百度貼吧以及各種QQ求職群裡不斷發布招聘安檢員的虛假信息,如「無學歷要求、無工作經驗要求、可直接上崗」「本廣告長期有效」「急招100名安檢員」等等,然後以中介費、服裝費、培訓費、考試費、體檢費等各種理由,要求應聘者繳納錢財。一旦求職者給對方匯款,馬上就被拉黑。
安全貼士:
在就業壓力面前,求職者要擦亮眼睛,加強自身防範意識,儘量到正規的人才中心、中介機構和政府舉辦的招聘會應聘,一旦發現被騙,要注意留下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求助。
「兼職刷單」招聘截圖
第三「坑」:「兼職刷單」騙局
案例:
張女士在網上看到一則兼職信息,「兼職網絡刷單,足不出戶,輕鬆賺錢」,她點擊進入網址並添加了「兼職導師」的QQ號碼,「兼職導師」向張女士介紹他們與阿里巴巴、京東、支付寶、微信掃碼走量做單,經常與大平臺合作。張女士選擇了「導師」介紹的其中一單任務,掃碼先墊付了50元,做完刷單任務後幾分鐘張女士便收到10元佣金。張女士看到來錢這麼快,便立即要求繼續做,短短幾天時間,賺了幾百元佣金。
不久後,「導師」聯繫張女士稱現在有刷單10000元返400元活動,報酬豐厚,張女士陸續刷單10萬元,但這次本金和佣金都未拿回。「導師」告訴張女士帳戶被凍結了,需要5萬元做解封費用,為了拿回已經充進去的本金,張女士立馬交了5萬元,解封成功後還是未返還本金,對方又說張女士帳戶流水不足,需要先購買15萬元的彩票,購買成功後提現又失敗,此時張女士才意識到被騙。
套路分析:
騙子的常見套路是先利用網絡求職平臺、電商平臺等發布虛假「刷單」宣傳廣告,吸引受害人參與。剛開始,騙子會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刷單成功,購物本金和佣金可以迅速返還。受害者嘗到了小甜頭上鉤後,就需要完成連續任務,數額達到一定規模,騙子又會以各種系統故障、帳戶凍結等理由,誘導其向詐騙帳戶再度匯錢。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騙子們「拉黑」後才發覺上當受騙。
安全貼士:
刷單違法,刷單賺佣金是騙子慣用的伎倆,網友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方式賺錢,涉及資金交易,特別是大額資金交易時一定要防範風險。此外,有些騙子甚至能建造偽基站,發送假的銀行或平臺簡訊,內附一些病毒釣魚連結,讓消費者「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