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饌丨慈禧太后最愛的菊花火鍋

2020-12-20 元也花道

我們對花木的關注常常是由於他們的審美價值。嬌豔的花朵,蔥鬱的綠植總是讓人心曠神怡。然而,人類最開始關注花木,往往是因為他們的實用價值而非審美。

古人以花卉入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歷代的食譜、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花饌的記錄。然而,對食物的製作最為考究的,當屬宮廷。在清朝的宮廷中,以生活奢華著稱的慈禧太后就發明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菊花火鍋

慈禧太后身邊的女官裕德齡在她的著作《御香縹緲錄》中詳細地記錄了慈禧食用菊花火鍋的場景。她描述「太后每逢要嘗試這種特殊的食品之前,總是十分的興備,象一個鄉下人快要去赴席的情形一樣。」可見慈禧對這道美食的喜愛。

裕德齡(1886~1944),少年時隨父親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精通多國語言。17歲時隨父回京,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和妹妹裕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慈禧太后的菊花火鍋式十分精緻的。首先在選花上,只選擇一種叫做雪球的白菊花,每一次都是隨採隨吃,用溫水洗淨後等待煮食。而等待烹煮這道美食的,是一口銀質的小鍋,鍋裡盛滿了雞湯。

接下來,太后親自揀起幾許魚片或肉片投入湯內。過上五六分種,再將菊花瓣的抓一把投下去。接著仍把鍋蓋蓋上,再等候五分種,這一味特殊的食品便煮成了。

魚片與雞湯碰撞出的鮮味,再加上菊花所透出來的那股清香,讓人垂涎欲滴。就連站在旁邊隨侍的女官,聞那股香味,也忍不住泛饞。有時候,慈禧會讓身邊的侍者把她吃剩下火鍋吃掉。這時,他們便爭先恐後地上前,恨不得獨自享用這道美食。

毫無疑問,宮廷總是能引流時代的潮流。很快,不少王公貴族也愛上了這一口。據說,美食家貝勒爺載濤以及醇親王載灃就特別喜愛這道菊花火鍋。繼而,京城裡的各大飯店菊花鍋子也開始流行了起來。

這道美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就連故宮都開了火鍋店,推出「萬壽菊花鍋」,最大程度復原當年慈禧太后最喜歡的菊花火鍋。

相關焦點

  • 火鍋裡加菊花,慈禧太后的養顏秘方,以後吃火鍋用這宮廷吃法不虧
    晚清時期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對晚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她就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這位「老佛爺」對火鍋也是情有獨鍾,而且每次吃火鍋都要往裡加菊花。相傳慈禧太后為了保持青春,對各種養顏秘方都非常的關注,但凡能讓自己保持青春美麗事物一個也不會放過,慈禧太后頗愛菊花,在御花園和頤和園裡,種植了三四千盆菊花,品種多達百種,專門讓人打理這些這些菊花,不但欣賞菊花,還讓人用菊花製作了肥皂,還要用菊花來洗手洗臉,每隔兩個小時就要洗一次臉,因為她說,不然菊花的香味就沒了,自己不舒服。
  • 慈禧太后首創的菊花火鍋,味道鮮美
    傳說菊花火鍋是慈禧太后首創的,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清香爽神,風味獨特。清香淡雅的菊花火鍋或許平添些許詩意。據說,詩人陶淵明棄官隱居後,邊吃火鍋,邊品酒賦詩。常常採摘幾葉白菊花瓣投入火鍋中,頓時菊香飄逸。在火鍋中加入雞湯或肉湯之類的湯汁,煮沸後先將雞片、肉片、魚片等等生料投入,過1分鐘左右投入菊花瓣,再煮片刻即可食用。鍋中食物蘸汁食用,其滋味芬芳撲鼻,別具風味,被視為火鍋家庭中之上品。須注意的是菊花只嗅其香,玩其形,不宜大箸狂嚼。一切生片唯求鮮嫩細膩味美,品嘗「菊花火鍋」時,火要常加,湯頻添,細斟慢飲,不可一鍋煮之。品味「菊花火鍋」,既得美味,又得到了藥補之功效。
  • 晚清盛行的菊花火鍋,為何能讓慈禧太后興奮得像個孩子?
    現在說起火鍋,我們首先會想起四川或重慶,川渝的火鍋毫無疑問是中國最負盛名的珍饈。但要說味蕾體驗,恐怕還有其他火鍋能與他們一爭高下的,比如地標君今天要和大家說這大有來頭的菊花火鍋,它盛行於晚清時代,據說慈禧太后可是它的發明者與鐵桿粉絲哦!
  • 毛澤東與菊花火鍋
    菊花火鍋盛行於晚清宮廷內,傳入開封以有近百年歷史。因開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來源得天獨厚。它以鮮魚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別)。火鍋內兌入雞湯滾沸,取白菊花瓣淨洗,撕成茬絲灑入湯內。從此,每逢菊花盛開的時節,陶淵明都以菊花火鍋招待他的好友,菊花火鍋就此傳開了。 至清代,菊花火鍋被慈禧太后列入冬令的御膳之中。慈禧太后為了保持她的青春年華和長生不老,懿旨一道至御膳房,將「養生三寶」的人乳、珍珠和菊花作為她的特殊飲食。
  • 陶淵明獨創「菊花火鍋」穿越千年,居然是她的最愛!
    漢朝時,最接近火鍋的器具叫青銅染器(如下圖,國家博物館中有收藏),也是下面燃火,上面涮肉,涮肉的蘸料是直接放在染器裡,就像我們現在的火鍋湯一樣,並且這個蘸料當時被叫做「染料」。再來說說我們熟悉的陶淵明與火鍋的淵源吧,他也是火鍋的真愛粉,世人只知陶淵明愛酒愛詩愛菊花,殊不知,除了這些,陪伴他田園歲月的還有火鍋。風雅如陶淵明,吃起火鍋來自然與俗人不同,詩酒花與火鍋相配,想起來就平添幾分浪漫!相傳陶淵明在吃火鍋時,總會在火鍋中放上幾朵菊花,這就是自魏晉火到唐朝的菊花火鍋。
  • 假日美味丨重陽節賞菊,何不讓菊花入饌?
    重陽還是一個與時令鮮花——菊花分不開的節日,在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也是從魏晉時期,人們有了重陽節賞菊、飲酒的習俗。
  • 對於菊花能吃這件事,很刷新認知嗎?
    丨你知道菊花有兩種靈魂嗎?廣東小欖菊花宴、陶淵明和慈禧最愛的菊花火鍋……各類菊饌紛紛抖擻精神,準備上桌,逼我加入「隱形貧困人口」大軍。▼你知道的菊,是我知道的菊嗎?菊饌之尊貴:菊花火鍋在眾多菊饌中,菊花火鍋可是大有來頭,據說是陶淵明發明了菊花火鍋——對菊花的熱愛從詩蔓延到了吃。
  • 看看慈禧太后是怎麼保持容顏不老的
    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她的養顏之道,早已名揚中外。但是,有一種卻是鮮為人知,那就是吃的鮮花。慈禧太后所吃的鮮花主要有4種:菊花、荷花、玉米和玫瑰。 她吃的菊花是稱為「雪球」的白菊。吃時就像南方人打爐一樣,生起火鍋,煮起雞湯,通常還放下魚片或肉片同煮,待雞湯沸透,把白菊花瓣一把一把地投入鍋中,稍滾片刻,就把花瓣撈起吞吃,原本並沒有什麼滋味的白菊花瓣,此時變得十分美味可口。 荷花常常被慈禧製成點心來吃的。
  • 拾花入饌,秀色可餐
    自有懂花惜花之人,花開時賞花,花落時食花,細緻地享受著花兒帶來的享受。 食花雖不能飽腹,但因其清香絢爛,總能讓人體會到清新脫俗的境界,這大概就是花饌的妙處了。
  • 說起喝茶,還是「茶界老司機」慈禧太后最會玩!
    慈禧很喜歡喝茉莉花茶,北方又稱香片。花茶屬於再加工茶,不作為貢茶入貢,要去市面上購買此茶。慈禧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據[清]·裕德菱《清宮禁二記》:「其頭飾上,珠寶之中,仍簪鮮花。白茉莉,其最愛者。皇后與宮眷,不得簪鮮花,但出於太后殊恩而賞之則可。餘等可簪珠與玉之類。太后謂鮮花僅彼可用。」
  • 宮裡入了冬也愛吃火鍋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清宮冬天會有三個月用火鍋,而火鍋具體也不拘泥於什麼湯底和菜品,只要能夠涮上的,都可以安排,為的就是能夠熱熱乎乎地吃上一頓飯。(圖片來源丨微博@故宮博物院)古代的火鍋在食用上與今天大抵相同,那火鍋器具上與今天有沒有差別呢?
  • 古代火鍋「味道長」 陶淵明發明菊花火鍋
    在我們吃火鍋這兩三千年的歷史上,湧現了不少吃貨,比如,愛吃鴛鴦火鍋的西漢人劉非,發明了菊花火鍋的陶淵明,為涮羊肉火鍋命名的忽必烈,相傳首創了「風羊火鍋」的朱元璋,不過,最愛吃火鍋的「好吃嘴」應該非乾隆莫屬,有史料記載,他曾創下一個月吃了23種、66次火鍋的記錄,還舉辦了550桌火鍋的「壩壩宴」。
  • 豆腐郎王致和的臭豆腐 是如何成為慈禧太后每餐必吃的一道菜?
    入關以前,清廷宴席非常簡單,基本保持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露天鋪塊獸皮,大家圍攏而坐,支上火鍋,隨便吃點酸菜燉白肉,涮些豬肉、牛羊肉而已。 可是,到了慈禧年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位西太后完全不按祖制出牌,極奢窮侈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提前兩年就昭告天下,筵宴提前一個月就開吃了,整個壽宴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
  • 垂簾聽政的太后,不止慈禧,還有鹹豐帝的正皇后慈安
    一說到垂簾聽政,大家可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慈禧,其實除了慈禧,還有一位太后也喜歡垂簾聽政,而且和慈禧是一起垂簾聽政的,她就是鹹豐帝的皇后慈安,同治即位後的東太后。御賞和同道堂印章兩宮太后一起執政的年月中,慈禧權欲極強,慈安雖處處謙讓,但因名分高於慈禧,還是招致慈禧的不快。
  • 塵香手制:餐芳譜之群花饌
    鮮花餐或鮮花饌,系以鮮花為原料製成的各種食品。製備過程中蒸、煮、炒、炸、燉等烹飪方法無不可用。花食中酒、汁、茶、粥、湯、醬、糕點、冷盤、熱炒、火鍋、沙拉…應有盡有。牡丹、梅、蘭、荷、菊、桂這些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中的大部分可以做成諸如肉汁燴牡丹、梅花湯餅、蘭花火鍋、蓮花鴨、菊花沙拉、桂花糕這類珍饈美味,花迷與美食家們不知將有何感想。他如金針菜、玉蘭、紫藤、槐花、茉莉、梔子、玉簪、桃花、杏花、櫻花、蠟梅、百合、迎春花、金雀花、芙蓉、木槿、秋海棠、南瓜花、霸王花、蒲公英、雞冠花、仙人掌等花卉,亦可成為不折不扣的餐桌佳餚。
  • 菊花不只可以泡茶,自古流傳菊花料理:這道菜慈禧太后最愛吃
    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其吃法多樣,可鮮食、乾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切絲入餡,菊花酥餅和菊花餃都自有可口之處。菊花雖品種多,但人們多食用黃菊和白菊。
  • 德齡公主眼中的慈禧——慈愛、聰慧、懂文藝、愛生活
    史書和電視劇把喪權辱國的矛頭指向慈禧太后,說她極盡陰險毒辣之能事排斥打壓異己,說她刁鑽跋扈,說她淫亂宮闈。作為慈禧身邊最受寵的女官之一,裕德齡與慈禧朝夕相處,親歷了許多宮廷裡的秘事,關於慈禧太后的真實面目,她或許最有發言權。
  • 火鍋統一紫禁城
    慈禧太后對於北平火鍋最大的創新貢獻,是帶動了「菊花火鍋」的風氣。清末民初徐珂的《清稗類鈔》曾記載,京城冬天,酒家經常在桌上放個小火鍋,最流行的莫過於放了菊花瓣的「菊花鍋」。菊花火鍋的最大亮點當然在於菊花,唐魯孫說,普通白菊花「花瓣多半呈蟹爪形,花心泛綠,其味苦中帶澀」;可以食用的白菊,花瓣花心一律純白,袁寒雲在《賓筵隨筆》裡有詳細記載。
  • 火鍋只是四川人的專屬?看看中國歷史名人中都有哪些「火鍋控」
    而清代的火鍋不僅是平常百姓家的美食了,還成為了皇宮御膳房裡的一道著名的宮廷菜,其做火鍋的材料用的都是雞鴨等野味。說起火鍋,大家可能都會想到四川或者重慶的麻辣辣的火鍋,吃的人大汗淋漓,爽翻了!但是,火鍋只是四川人或重慶人的代名詞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下除了四川等地的人,有哪些歷史祖先們也獨愛火鍋吧!
  • 清朝八位最受寵的皇后真實畫像:富察氏最美,慈禧太后最兇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八位滿清皇后畫像,這些人都是歷代皇帝最寵愛的后妃。順治是入關後第一位皇帝,他一生最愛董鄂妃,關於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也有很多,甚至有野史稱順治並沒有死,而是為了愛情遁入空門。圖為董鄂妃滿洲正白旗人,死後追贈為孝獻端敬皇后。康熙一生立有三位皇后,而最愛的只有原配赫舍裡氏。赫舍裡氏是當時重臣索尼的孫女,生育皇太子胤礽。皇后在位九年,諡號為孝誠仁皇后。圖為孝誠仁皇后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