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花木的關注常常是由於他們的審美價值。嬌豔的花朵,蔥鬱的綠植總是讓人心曠神怡。然而,人類最開始關注花木,往往是因為他們的實用價值而非審美。
古人以花卉入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歷代的食譜、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對花饌的記錄。然而,對食物的製作最為考究的,當屬宮廷。在清朝的宮廷中,以生活奢華著稱的慈禧太后就發明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菊花火鍋。
慈禧太后身邊的女官裕德齡在她的著作《御香縹緲錄》中詳細地記錄了慈禧食用菊花火鍋的場景。她描述「太后每逢要嘗試這種特殊的食品之前,總是十分的興備,象一個鄉下人快要去赴席的情形一樣。」可見慈禧對這道美食的喜愛。
裕德齡(1886~1944),少年時隨父親在日本和法國生活了六年,精通多國語言。17歲時隨父回京,因通曉外文和西方禮儀,和妹妹裕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慈禧太后的菊花火鍋式十分精緻的。首先在選花上,只選擇一種叫做雪球的白菊花,每一次都是隨採隨吃,用溫水洗淨後等待煮食。而等待烹煮這道美食的,是一口銀質的小鍋,鍋裡盛滿了雞湯。
接下來,太后親自揀起幾許魚片或肉片投入湯內。過上五六分種,再將菊花瓣的抓一把投下去。接著仍把鍋蓋蓋上,再等候五分種,這一味特殊的食品便煮成了。
魚片與雞湯碰撞出的鮮味,再加上菊花所透出來的那股清香,讓人垂涎欲滴。就連站在旁邊隨侍的女官,聞那股香味,也忍不住泛饞。有時候,慈禧會讓身邊的侍者把她吃剩下火鍋吃掉。這時,他們便爭先恐後地上前,恨不得獨自享用這道美食。
毫無疑問,宮廷總是能引流時代的潮流。很快,不少王公貴族也愛上了這一口。據說,美食家貝勒爺載濤以及醇親王載灃就特別喜愛這道菊花火鍋。繼而,京城裡的各大飯店菊花鍋子也開始流行了起來。
這道美食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仍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就連故宮都開了火鍋店,推出「萬壽菊花鍋」,最大程度復原當年慈禧太后最喜歡的菊花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