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瀘州這四道水煮素菜,配上蘸水碟子能吃三碗飯

2020-12-13 江陽沽酒客

好(請讀 hào)吃是人類的天性,當然也有那種對飲食不感興趣,只是滿足生理需要的。不過你在江陽沽酒客的文字裡,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首先你要明白四川人勤勞為了什麼,賺錢,賺錢就是享受生活,好吃好喝以及打扮得漂漂亮亮,這大概是四川人的習慣。

瀘州是四川的一部分,當然不可能不感染這樣的氛圍。沽酒客是瀘州人,雖然在吃上面只是略微懂點,到底還能寫上幾句,今天我們談的是一些普通的食材,不貴,也不難的,而且還是素菜,但是哪怕就是一個菜,瀘州人都能讓它做得特別下方。

它們製作的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是瀘州人,還有一種看似簡單的辦法,就是統統白水煮,但是配上獨家蘸水,白水菜蘸蘸水,味道不擺了。讓我慢慢給你們擺。

這四道菜,分別是白水蘿蔔、白水棒菜、白水兒菜和白水奶奶菜。

白蘿蔔,我們這邊一般說的是那種沙頭蘿蔔。雖然還有一個諺語叫「白蘿蔔,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實際上他們說的是紅蘿蔔,雖然我改了第一字,但是道理是一樣,瀘州的沙土蘿蔔,有長形和圓形,以前圓的多一點,後來兩種都常見。個人還是愛吃那種圓形的。

好的沙土蘿蔔,入口潤嫩,毫無纖維感,讓人垂涎三尺。而且用刀切蘿蔔的時候,非常容易,你會聽到「沙」的一聲,就劃開到底了。而且選擇的時候,要用手掂量它的分量,用瀘州話來說就是「胎」它是不是實貼。感覺飽滿沉甸甸的最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冬至將至,瀘州人喜歡用沙土蘿蔔來 燉湯,排骨、羊肉、牛肉都可以。而且我們這邊還有「蘿蔔上市,太醫無事」的說法。但是就是不用葷菜來搭配,煮一鍋白水切成片的白水沙土蘿蔔,也非常可口。你可以考慮放豬油或者不放,但是那一碗海椒蘸水,一定要調好。這也是下面三道同樣白水菜的靈魂所在。

說完了沙土蘿蔔,再來說棒菜。啥子是棒菜,瀘州人應該不陌生,不曉得外地有沒有叫什麼名字。棒菜應該長得像小木棒而得名。也有叫青菜的。它長得有點像青筍。棒菜可於8-10月播種,栽培以散播為主。棒菜的葉柄及葉脈淺綠色,肉質莖圓柱形,節較稀,皮淺綠,肉白質嫩,多汁味甜。

這種菜既好吃又清火,食法多樣,可以炒食,涼拌,煮湯等,但是冬季最好是白水,當然也有人配這個酥肉來煮湯,都可以,但是個人還是喜歡白水,棒菜頭和杆子都可以,葉子則不算多。

然後是兒菜,兒菜的叫法很多,有的叫拳頭菜、南充菜、娃兒菜,不知道是不是南充比較盛產呢?兒菜具有芥菜的清香,但口感卻要好很多,甘甜而不帶苦味,嚼在嘴裡,肉脆少筋,不帶殘渣。色彩漂亮,外葉碧綠,內心潔白,切成薄片,綠白相間,如果炒菜的時候,用些紅辣椒做點綴,煞是喜人。

其實它學名叫「抱子芥」,是芥菜的一種。粗大的根部上,環繞相抱,一個個翠綠的芽包,如同無數孩子把當娘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這也是它叫「兒菜」的來由。

沽酒客吃兒菜喜歡淡煮,直接放清水裡煮,原汁原味,味道清甜。如果蘸辣椒水吃,那就是下飯的好菜。做辣椒蘸水比較麻煩,辣椒麵要先在鐵鍋裡炒煳,裝碗裡倒些醬油,然後撒點蔥花、放點鹽。這樣吃,非常能去油膩。

最後一菜叫奶奶菜(不過奶奶兩個字得出輕聲),因為這個菜的長相凸出來的部分像乳頭,所以瀘州民間就這樣叫了。而且還有好大一匹奶奶菜的說法。比如這個人傲慢無禮或者假裝不得了的很。

據說這個也是芥菜。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類似的叫法。以上四個冬季獨特的白水素菜,一直是大多數瀘州人的下飯佳餚,不貴又好吃還營養,熱滾滾煮著吃,給冬天帶來的許多溫暖,說到溫飽的感覺,大概就是吃完它們之後吧。

不知道各位喜歡吃這四個菜嗎?當然不一定要煮白水,圖方便,你還可以有更多選擇。

相關焦點

  • 冬天別錯過這道川味水煮魚,下飯必備菜,又香又辣太過癮了
    冬天別錯過這道川味水煮魚,下飯必備菜,又香又辣太過癮了。相信很多人都愛吃魚吧,我也很喜歡吃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水煮魚吧!聞著水煮魚散發出的香味,配著白米飯吃,一口魚片一口白米飯,頓時全身上下馬上變得熱乎起來,很辣的時候就來杯雪碧,舌頭上的麻辣馬上消失得一乾二淨,冬天和朋友吃上一道美味的水煮魚,真的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呢!
  • 這是一道好吃易做的家常素菜:水煮豆皮,是菜也能當飯,走起!
    超市的幹豆皮打折,於是買了一些,泡好後滿滿的豆漿香味兒,我們就用它來做水煮豆皮吧,這是一道好吃易做的家常素菜,是菜也能當飯,我就是直接呼嚕呼嚕吃掉一大碗,米飯都免了。另:浸泡豆皮的時候如果要浮起來,就倒扣一個盤子在上面,還是不能完全進入水中的話,再在盤子上放一個裝滿水的面碗。將泡好的豆皮切粗絲;小蔥切蔥花;姜蒜切末。鍋裡熱油,油熱後倒入姜蒜末,放適量郫縣豆瓣,炒香炒出紅油。
  • 清水煮蔬菜,再加一碗蘸水,這就是四川人鍾愛的美味
    在那個物資匱乏、家裡條件不好的年代,就這樣一大碗菜,地裡幹活回來,呼啦啦兩三碗白米飯就下肚了。吃完後,煮菜的水都能喝兩碗,又甜還帶著那種蔬菜特有的香味。蘸水回憶起小時候吃過的水煮菜,印象最深刻的,還算是冬天的水煮菜苔。
  • 四川人究竟有多喜歡蘸碟?紅味白味皆有蘸碟,各個讓你無法拒絕
    能和原湯碟搭配的調料很多,蔥花、黃豆、大頭菜、小米辣、香菜等等,但是能將這些七七八八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就是一勺定乾坤的原湯。在川菜廣袤的菜品中,原湯碟不一定是人們既定印象中的紅味。比如羊肉湯的蘸碟除了除了香蔥香菜小米辣等等,還配一坨豆腐乳。這坨豆腐乳在蘸碟中如何化開呢?
  • 適合冬天吃的16道家常辣菜,香辣開胃,一頓能吃三碗飯
    還有幾天就要到冬至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冬天最冷的時候就要來了。在寒冷的季節裡,美食是驅散嚴寒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要多吃一些暖胃下飯的食物。一到冬天香辣麻辣的食物就格外受歡迎,像麻辣燙,火鍋之類的,吃上一頓瞬間全身溫暖起來。下面分享16道經典辣菜的做法,做法簡單,味道正宗,收藏起來想吃的時候隨時做,好吃又過癮。
  • 有了這碗蘸料,給我一盤水煮白菜也能下兩碗飯!
    不想做飯的時候,婆婆經常調一碗蘸料,然後水煮點白菜南瓜和五花肉給我們下米飯。一開始沒吃過的時候我覺得那麼膩咋吃啊,可是嘗試一次就立馬愛上了,沒有肉只蘸菜吃就很香了!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下這碗似乎有著神奇魔法的蘸料是怎麼調配的。配料:新鮮小米辣3根,小香蔥2顆,麻椒一小把,鹽,生抽,醋,糖,白胡椒粉,雞精,味精,麻椒油,香油,花生油。
  • 瀘州,一碗豆花、燒白加上甑子飯,才是幸福的味道
    瀘州的豆花,又得分一下,合江早豆花又是瀘州的特色,當然早飯對於瀘州人來說,恐怕一般是合江人才是早豆花,喝點早單碗。在瀘州市區很難見到,不過沽酒客記得南園賓館的一道側面出來有一家瀘州早豆花飯點,曾經有段時間專門去吃,當然最後還是回歸早上吃麵了。早豆花還是要去合江才有感覺。
  • 川菜經典—水煮肉片的做法,這麼做出來,我能幹三碗飯!
    像是水煮肉片,就是川菜中一道非常經典的菜了,四川人在下館子的時候,是經常會點到這道菜的,我們也可以從這看出來,這道菜在四川的受歡迎程度,當然,這道菜已經從四川發揚到了全國各地,所以不少其他地方的朋友們也能夠嘗到這道菜。
  • 吃上這幾道美食,澤州人的這個冬天就入池了!
    剛烤出來的紅薯軟軟的,用手撕開皺巴巴的外皮,不用費多大力氣,用牙輕輕一磨就能吃到,真是融不霍霍,甜不信信,又能取暖又能解饞。 2 / 米淇兒
  • 無蘸不飽飯:雲南人為什麼如此熱愛「蘸水」?
    這樣的邏輯要是放在雲南,那也不用區分了,通通扔進碟子做「蘸水」就行。雲南人愛說,無蘸不飽飯。一日三餐,要是哪一餐桌上缺了一碟子蘸水,縱是菜餚精緻,入口怕也變成了「清湯寡水」。但若是有了蘸水加持,簡單的一餐一飯,吃起來也是津津有味。蘸水,為啥有這麼大魔力?
  • 大蝦,停下水煮,這是10倍的美味,我忍不住吃了半碗飯
    說到對蝦,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水煮,這樣不僅方便而且還能保持蝦的美味。總是吃水煮蝦,也會覺得累。我就給大家推薦一種很好吃的蝦,蝦不要水煮!這是10倍的美味,我忍不住吃了半碗飯!蝦是用鹽燉的。這道菜最主要的調料是鹽,可以更好地保持蝦鮮甜的鮮嫩,味道特別好,具體方法如下,建議大家學習。
  • 貴州人,快來領你那碗蘸水~
    在貴州說到「蘸水」絕對沒有人不知道,「蘸水」有的也叫「蘸碟」,有湯的,也有是乾料的,它們是有的美食的點睛之筆!像素瓜豆這類的湯菜一般在夏天吃的比較多,既可以冷吃也可以熱吃,消熱解暑、開胃爽口。,寧可加鹽,然後從素菜裡取一點素湯加在蘸水中口感才好。
  • 不用去樂山也能吃到正宗翹腳牛肉!關鍵人均才20~~
    赫妹蹺腳牛肉無需去樂山也能吃到超級正宗的樂山蹺腳牛肉!你隨時來喝味道都是一樣的湯清味濃,加上香菜芹菜的提香PS:用餐前一定要先喝上一碗,光湯汁都能吃下碗飯!>滿滿全是牛脊髓看到都在流口水脊水處理的很好,沒有一點腥羶軟軟的配上小米辣碟好吃到爆炸 牛肝
  • 冬天我家的火鍋這麼吃,配上簡單的蘸醬,好吃又暖身
    冬天我家的火鍋這麼吃,配上簡單的蘸醬,好吃又暖身冬天到了以後,大家有沒有發現做了好幾道菜,擺上桌,沒一會就冷了,這樣越吃越冷,胃還吃不消。不過,在我家,冬天最討喜的要屬火鍋啦,簡單一鍋,配上自己調製的蘸醬,別提多美味了,關鍵是吃著就暖和呀。
  • 重慶這幾道水煮江湖菜,包你吃了還想吃
    水煮作為重慶江湖菜的重要烹飪技法,一直在重慶餐飲行業和市民日常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水煮,顧名思義,就是食材未經滑油(尤其是肉類)用水煮熟,以黃豆芽、竹筍等素菜打底,最後淋上滾油,撒上辣椒和花椒麵等。水煮系列江湖菜,油湯紅亮,麻辣濃烈,肉類鮮嫩,最宜下飯。最有代表性的莫如水煮肉片、水煮魚、水煮牛肉和水煮牛蛙,既是江湖菜又是家常菜。
  • 這道咖喱雞肉飯,肉嫩多汁,美味到我能連吃一個冬天
    這道咖喱雞肉飯,肉嫩多汁,美味到我能連吃一個冬天冬天似乎不是一個減肥的好季節,食慾一直不停地漲,肉類食物也不能不碰,因為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並且冬季正是應該好好進補的時候,所以多吃肉還是必不可少的,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所幫助的。
  • 重慶特產傳說(126)丨重慶火鍋發源於自貢或瀘州?呵呵呵,開玩笑吧!
    之前,我搜到5種猜想,在上一篇文章中逐一列出了,再加上自貢和瀘州兩個猜想,就算7個猜想了。不曉得,接下來還會不會冒出第八大猜想。先說我之前總結的5大猜想:猜想一:江北起源說。這是著名作家李劼人的觀點,他認為吃水牛毛肚的重慶火鍋,起源於江北城。
  • 大蝦別再水煮了!這做法很多人沒吃過,孩子多吃半碗飯,快收藏
    說到大蝦,我們大多數人都選擇水煮,這樣做既方便省事,又能保持蝦的鮮美。不過有一種更加好吃的做法,總是吃水煮蝦,也會感覺到膩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非常好吃的蝦,大蝦別再水煮了!這做法很多人沒吃過,孩子多吃半碗飯,快收藏!這蝦的做法就是奧爾良大蝦。
  • 夏天,最下飯的素菜就是它了,澆在米飯上,能多吃一大碗
    夏天,正是西葫蘆這種食材的成熟期,西葫蘆這種瓜果類的蔬菜,我從小都是比較疑惑的,明明長的不像葫蘆,偏偏要叫葫蘆,南方有種叫法是生瓜,我覺得還是比較貼切的,因為看起來都跟沒熟一樣,聽說這種食材長的特別快,一星期都能長到五百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最著名三道寺院素菜,你吃過哪道?最後一道80%的人都能學會
    中國素菜歷史及其悠久,尤其是寺院素菜流傳至今,盛名不衰。咱今要說最著名的三道素菜分別是來自陝西西安慈恩寺、上海玉佛寺、北京廣濟寺。第一道寺院素菜,金邊白菜。此菜是陝西西安慈恩寺素齋中最為傳統的著名素菜之一,主要食材是選用西安出產的筒子白菜,它幫大、質嫩,並且水分少,再配上炸過的紅幹辣椒煸炒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