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虎山步道驚見骨骸數十具 疑為白色恐怖時受難者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臺灣虎山步道驚見骨骸數十具 疑為白色恐怖時受難者

2001年12月28日 15:4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中國臺灣網12月28日消息 臺灣臺北市虎山步道最近被民眾發現有七十多壇無主骨頭甕暴露荒野,景象悽涼。「市議員」陳永德今天邀集殯葬處、信義區公所等相關人員到松山路「福緣宮」附近進行了會勘,懷疑這些人是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當地居民劉錦祥上周前往採集中藥時,意外發現七十多壇的骨頭甕沿著後方大石頭整齊排列,但許多骨頭甕因年代久遠,或因土石滑動、雨水衝刷而破裂,導致骸骨外露,潮溼發黴,景象頗為悽涼。

  殯葬處等人員上午前往會勘後,認為應請警方清查身份後,若屬無主者,再妥為安葬。

相關焦點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遺書曝光 觀者頻拭淚
    原標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遺書曝光 觀者頻拭淚   臺灣臺東大學展覽白色恐怖時期10名政治受難者遺書,其中多封為「與妻訣別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夫妻中途而別,對不起,如果可能,請再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紀錄片《暗夜行路》在臺北發布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記者查文曄、章利新)講述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暗夜行路》,21日在臺北舉行新片發布記者會。  上世紀50年代,在內戰與國際冷戰的背景下,敗退臺灣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以「反共」名義,發動了一場白色恐怖大整肅,對當時臺灣社會氛圍和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紀錄片《暗夜行路》在臺北發布
    講述上世紀50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暗夜行路》,21日在臺北舉行新片發布記者會。 上世紀50年代,在內戰與國際冷戰的背景下,敗退臺灣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以「反共」名義,發動了一場白色恐怖大整肅,對當時臺灣社會氛圍和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 《幌馬車之歌續曲》在臺出版 講述「白色恐怖」受難者悲歌
    臺灣著名作家藍博洲13日下午在紀實文學作品《幌馬車之歌續曲》新書發布會上說。  矢志「將臺灣民眾愛國史的真相一一出土」的藍博洲在完成經年累月的調查採訪等工作後,於1988年通過報告文學《幌馬車之歌》,「將鍾浩東的生命史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中呈現出來」,在島內引起轟動,其中部分情節還被著名導演侯孝賢融入其代表作《悲情城市》以及《好男好女》。
  • 臺一撿骨師竊35具無名骨骸 辯稱取走為妥善安置
    昨天,臺警方破獲苗慄縣35具無主骨骸遺失案,逮捕1名撿骨師到案,並尋回骨骸。苗慄縣警務人員率隊祭拜這些往生者,祈願靈魂安息,不再漂泊。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9月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苗慄縣發生一起35具無主骨骸遺失案件。經臺警方調查,將1名撿骨師逮捕到案,嫌犯供稱自己是怕骨骸被竊才將這些骨骸帶走的。臺警方從臺北將這35具骨骸載回,並移交苗慄縣相關人員安置。  目前,苗慄縣政府正在籌建藏傳歷史博物館。
  • 臺灣花蓮下水道挖出千年骨骸 險被當命案辦(圖)
    臺灣花蓮縣文化局4月初將骨骸起初的牙齒送往美國鑑定,今傳回檢測結果,文化局證實骨骸是一具重要的「千年墓葬骨骸」,距今在990至1050年間。(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蓮市國富裡1月實施下水道工程,意外挖到一具骸骨,警方懷疑是無名屍,政府部門從現場跡證查覺有異,將骨骸送驗發現是具千年骸骨;無名屍的現場成古墓遺蹟,挖掘的汪姓工人說,「這經驗太奇特了。」
  • 臺北虎山步道賞夜景 看火焰蟲提燈漫舞(圖)
    臺北虎山步道賞夜景 看火焰蟲提燈漫舞(圖) 2014-05-28 14:31: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初夏的四獸山可見黑翅螢提燈起舞。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 ,梅雨鋒面為全臺帶來強降雨,入夏後的臺灣北部天氣比春天更不穩定。寶島賞螢季五月中旬進入盛期,天候較冷涼的北部,在幾場大雨過後,現也漸入賞螢尾聲。
  • 臺"白色恐怖"受難者邀蔡英文參加秋祭 高喊兩岸和解
    臺"白色恐怖"受難者邀蔡英文參加秋祭 高喊兩岸和解 2016-10-21 09:56:36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白色恐怖」到底有多恐怖
    臺北「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導語2013年7月15日,即臺灣解除戒嚴26周年紀念日當天,馬英九再次向「白色恐怖」受難者道歉,並披露截至今年當年臺灣的「白色恐怖」緣何而生,又究竟有多恐怖?一、「白色恐怖」與蔣介石去臺後的反思有極大關係有一種意見認為,臺灣的「白色恐怖」,是國民黨為防範大陸武力攻臺及保衛臺灣的不得已手段。這種意見的對錯姑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說:臺灣的「白色恐怖」,實與蔣介石對國民黨丟失大陸的反思,有極大的關係。
  • 臺灣「白色恐怖」到底有多恐怖
    」導語2013年7月15日,即臺灣解除戒嚴26周年紀念日當天,馬英九再次向「白色恐怖」受難者道歉,並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當局受理戒嚴期內白色恐怖案件補償,已完成1.59萬件,受補償人數達2萬餘人,金額195億餘元新臺幣。
  • 臺灣統派為「白色恐怖」受難者許金玉舉行追思會:春天,是我們的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4月29日報導,2018年4月28日星期六下午,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3樓梁國樹會議廳,響起了一陣陣飽含滄桑而又帶著濃濃的臺灣口音的歌聲。舞臺上,是一群在1950年代因為反對內戰,要求國家統一,而在國際冷戰與國共內戰的歷史結構下系獄的政治受難人;他們的年紀都已八十高齡以上,不分男女,錯落飄揚著滿頭銀白的髮絲,面對觀眾,發自內心最深刻的感念之情,隨著指揮棒的靈動,唱著他們年輕時候在監獄時由大陸籍的難友教唱的「春天,是我們的」,為3月6日病逝的同志許金玉女士送行。
  • ☞臺灣「白色恐怖」到底有多恐怖
  • 被稱為「摩德納的情人」的雙人手牽手骨骸,結果被證實均為男性
    據俄媒9月15日報導稱,十年前(2009年),考古學家在義大利北部摩德納附近的一座公墓中發現了兩具手牽手的人類骨骸。這兩具骨骸距今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因為遺骸保存不完善,考古學家當時沒有辦法確定他們的性別,只是其中一具骨骸的大小比另一具略小,因此,考古學家假設他們是一對相愛的夫婦或戀人。
  • 傳昆明嵩明挖出」恐龍骨骸「被否定
    期間發現兩具動物遺骨被傳疑似恐龍骨。22日上午,經現場考古專家鑑定,排除恐龍化石可能性。初步判斷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  據現場考古隊員介紹,此次考古活動已經開展近半個月,文物部門之前就對嵩明盆地「貝丘遺址」進行過前期摸底調查,兩具動物骨骸是在此次發掘過程中偶然發現的。至於網友在朋友圈傳疑似恐龍骨,考古隊員予以否定。
  • 飯店泳池挖出75具頭首分離骨骸,生存時代比耶穌還早
    英國約克市 (York) 一處飯店日前施工整修,結果工人竟然在飯店泳池下挖出75具骨骸!這批骸骨包含各個年齡層的男女,判斷歷史時間應是西元前50年的羅馬時代,此處也離過去出土的羅馬鬥士遺骨只有300公尺,但專家認為這應該不是羅馬鬥士遺骨。
  • 臺北虎山步道賞夜景 看火焰蟲提燈漫舞(圖)
    臺北虎山步道賞夜景 看火焰蟲提燈漫舞(圖) 2014-05-28 14:31:56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初夏的四獸山可見黑翅螢提燈起舞。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 ,梅雨鋒面為全臺帶來強降雨,入夏後的臺灣北部天氣比春天更不穩定。寶島賞螢季五月中旬進入盛期,天候較冷涼的北部,在幾場大雨過後,現也漸入賞螢尾聲。
  • 北市公寓大火驚見焦屍 男子疑喝醉逃生不及
    北市公寓大火驚見焦屍 男子疑喝醉逃生不及 2013年01月25日 08:20:00  來源:東南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北市延平北路上的一棟老舊公寓,23日下午
  • 德國慕尼黑一修道院珍藏世上兩具最奢侈骨骸
    這裡面有兩具遺骸身上都裝飾著大量金銀珠寶,看起來非常奢侈。 據悉,這兩具遺骸都是基督教聖徒。一人是在12歲時被囚禁在羅馬,因不吃肉活活餓死。另一個因堅持信仰基督教被羅馬處以斬首之刑。這所歷史長達700年的修道院將這兩具神聖又昂貴的遺骸裝在了華麗的玻璃櫃中,以基督教寶貴遺產的形式珍藏了數百年。
  • 昆明官方:嵩明「貝丘遺址」發現的遺骨非恐龍骨骸
    圖為當地民房土牆上的貝殼。 嵩明宣傳部供圖 攝圖為發掘現場。 嵩明宣傳部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王豔龍)昆明嵩明縣委宣傳部22日發布,在該縣小街鎮阿古龍村「貝丘遺址」發掘出的兩具遺骨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非網友懷疑的恐龍骨。  嵩明縣委宣傳部通報稱,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嵩明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嵩明縣小街鎮阿古龍村的「貝丘遺址」進行發掘。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