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非洲(二)- 肯亞馬賽人的故事

2020-12-12 明擇旅遊

說非洲是這個星球上所剩不多的最後的淨土之一,並不僅僅是說她天藍水清空氣好,其實,那裡的最美的風景是人, 最有故事的也是人。

前些日子一個視頻爆紅,三個馬賽男人氣定神閒地搶走了獅子嘴裡的野馬肉,留下一群獅子呆呆地站在那裡,望著遠去的馬賽人背影一臉懵逼和無奈:尼瑪,地主家也沒餘糧啊,姆們抓只野馬也很不容易的好吧?你們真好意思把大腿上最好的肉都割走嗎 [哼]

看,這就是無敵的馬賽武士。他們過去就把肉拿回來了,要換了我過去,就等於是把肉送去了,獅子們一定會歡呼雀躍:烏拉!弟兄們,今晚的夜宵有著落啦,而且還是肥瘦相間不柴不膩哦 [捂臉]

馬賽人就是這麼厲害!

這個生活在東非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人口總數不足百萬,遊走在肯亞南部坦尚尼亞北部一帶,至今仍然生活在原始的部落制度下,處於父系氏族社會階段。對,您沒看錯,就屬於原始社會階段。在馬賽部落的世界裡,草原、土地、水源等等一切資源公有,人人平等,沒有奴隸也沒有奴隸主。他們沒有邊界概念,牛群去哪俺去哪,草原就是俺的家。可能這個月家還在坦尚尼亞,下個月說不定就搬去肯亞啦,沒辦法,誰讓那邊有草呢。沒人管,也沒人敢管。誰敢管一群能從獅子嘴裡搶肉吃的勇士?反正我不敢。 [摳鼻]

您可能要問了,原始人為啥還這麼厲害? 嘿嘿,這就是理由。他們與自然界裡的野生動物從來就沒怎麼分開過,大家一直都是鄰居,從小一起長大,誰更厲害一點大家彼此心裡有數。獅子看到身披紅色「束卡」的馬賽武士,就像我看到獅子的心理活動一樣。獅子爹媽從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寶貝兒,你在外面玩,看到那些火紅的傢伙要趕緊跑哈,千萬別傻傻地往前湊合,他們會殺了你的。就這樣,獅子們一代代口傳心授,看到馬賽人就跑慢慢內化到獅子的基因裡了,不怕才怪。

馬賽人的基因記憶跟獅子的正相反。

馬賽男孩從生下來直到十四歲,會像小獅子呆在媽媽身邊一樣,在爹媽認可的安全可控範圍內做個安靜的快樂放牛郎。可是,從十四歲開始,馬賽男孩正如接近成年的小獅子會被媽媽趕出獅群去獨立生活一樣,也會離開家一個人獨自去叢林中生活。叢林中啥都有,就是沒有爹媽沒有安全沒有現成的吃和穿,要生存,只能靠自己,靠手裡的木棍腰裡的刀。於是,昨天的馬賽小小放牛郎,今天就要練習成為一名初級馬賽武士,鍛鍊力量學習生存,正式成為了一個馬賽morans (磨難人)。

您要問了,活不下去的咋辦?咋辦?還能咋辦?涼拌!活不下去屎了很正常,屎了就說明你不配做一個合格的馬賽武士,屎了就說明被淘汰了,說明該屎。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律,morans就是這麼嚴格遵守的。現在再想想,最後勝利走出叢林的馬賽武士能有多厲害,用小腳指甲蓋都能想清楚了吧? [哈哈]

您可能會問了:馬賽男孩都趕到叢林裡去當morans了,女孩呢? 嘿嘿,比起男孩,做女孩相對容易一點點,不過就只有那麼一點點。女孩不用去叢林裡當磨難人,但女孩要在家幫媽媽看孩子做飯照顧小牛把耳洞儘量撐大努力做個馬賽美女等著某位走出叢林的馬賽武士拿10頭牛來迎娶自己,不過,跟中國娶媳婦不一樣的是,男方只負責湊夠10頭牛來送給嶽父作聘禮就夠,婚房要由女孩負責,所以,女孩得學會做個建築師,用牛糞樹枝等蓋個溫馨而有味道的小窩,兩頰緋紅,不對,應該是兩頰緋黑地眼巴巴等心上人早點來哦 [色][哈哈]

(下一篇繼續聊聊馬賽人的生活習俗,有些內容可能還比較不同,比如借妻啥的,嘿嘿,敬請期待)

作者授權發布,版權歸作者所有。作者微博:到處走的老旅頭

相關焦點

  • 肯亞 馬賽人的馬賽馬拉
    曬圖達人:陳積峰拍攝地:肯亞我的旅途2008年的7月,隨團去了一趟東非的肯亞,行程一共9天,主要就是去看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的,先後去了馬賽馬拉從小就看《動物世界》,聽過趙忠祥叔叔講述各種動物的有趣故事,但是當自己親身來到那一望無垠的非洲草原,看著成群成群的角馬羚羊在周圍散步,眼見著野生非洲獅從自己的車前高傲地經過,還是實實在在地感到了震撼。
  • 非洲草原一個神秘的部落——肯亞的馬賽人,他們彈跳力十足
    一起去旅遊,不是風景真的有多美,而是彼此都在享受幸福的過程!其實,很多遊客對肯亞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還有這裡神秘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群身穿紅色鬥篷,手持木棍的馬賽人正在緩緩行走。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殊風景。馬賽人至今仍是東非活躍而知名的遊牧民族。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有一部中篇小說叫《吉力馬札羅的雪》,主人公在死前出現一個夢境,他乘著一架飛機,向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的山頂飛去。在吉力馬札羅的山腳下紮營,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吉力馬札羅。安博塞利草原面積還不到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四分之一,但卻因為這裡看吉力馬札羅雪山的最佳觀賞地而聞名世界。
  • 肯亞奇妙之旅:看非洲最高峰的雪,感受馬賽人部落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
  • 非洲草原隱居著一神秘部落,肯亞馬賽人,彈跳力十足出門帶木棍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提到肯亞,你會想到什麼?是奔騰不息的動物大遷移?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其實很多遊客對於肯亞的興趣,不僅是因為野生動物,更因為這裡帶著神秘色彩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隊身披紅色披風、手持木棍的馬賽人緩緩走來,這就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別的風景。
  • 東非 肯亞 馬賽人傳說
    肯亞東非大草原對很多人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情懷。從小伴著趙忠祥的動物世界長大,也一直對獅子王故事裡的東非大草原的壯闊景觀充滿嚮往,東非大草原在我心中成了一個遙遠而充滿冒險精神的夢。而我要講的這個在肯亞旅行的故事,和馬賽馬拉草原上生生不息的動物無關,而是關於一個遠離現代社會文明的原始宗族—馬賽人。這是一支生活在肯亞和坦尚尼亞邊境的「戰鬥」民族。
  • 「連載·走進非洲」闖入東非馬賽人神秘部落,我差一點當了酋長!
    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拍片,深度親歷非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本文選自劉洪耀近期完成的《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以饗讀者。1995年,我去了馬賽人部落,認識了古伊姆大酋長;1997年、2000年,我又去了這個部落,三見古伊姆大酋長。
  • 「連載·走進非洲」闖入東非馬賽人神秘部落,我差一點當了酋長
    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拍片,深度親歷非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本文選自劉洪耀近期完成的《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以饗讀者。1995年,我去了馬賽人部落,認識了古伊姆大酋長;1997年、2000年,我又去了這個部落,三見古伊姆大酋長。
  • 非洲夢圓肯亞第二季 非洲五霸
    這是個特殊的國家公園,因為這個公園橫跨了肯亞和其鄰國坦尚尼亞兩個國家,總面積達到了4000平方公裡。其中肯亞境內有1500平方公裡,坦尚尼亞佔地2500平方公裡。那裡是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最多色彩的大草原,獅子、獵豹、大象、長頸鹿、斑馬等野生動物比比皆是。今天我們要去夢中的聖地,去追逐非洲五霸。本來預計坐飛機去,飛行時間是1小時。但訂不到航班。
  • 週遊世界-走進非洲-馬賽人和馬賽部落
    沿路上叫賣的小販,路邊等待的孩童,我是學了我親哥哥的,見到不錯的就拍,當時感覺稀鬆平常的相片,回到家在去咀嚼,很有意思的。不讓旅行團的車進入,馬賽馬拉是肯亞旅行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於是,政府才開始修路,我們的運氣不錯,已經有三分之二的路是柏油馬路了。
  • 肯亞 【寸草心的非洲行記】
    一隻非洲雄獅向我們打起了招呼一年之中什麼時候去肯亞最合適?答案不一定只是七八月份,也不會只有在馬賽馬拉才能見到「非洲五霸」(非洲獅、非洲象、非洲水牛、非洲豹和黑犀牛)。肯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多達44359平方公裡,國家公園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共有56個,佔了肯亞國土面積的7.6%。在肯亞全境,從國家公園、國家保護區到私人禁獵區,棲息著數量驚人的動植物種群。
  • 非洲大冒險|追蹤肯亞的動物世界!
    非洲是神秘 這裡是已證實的人類發源地 這裡有成千上萬的動物精靈日夜守護著這片古老的生命家園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動物世界的好奇,這次非洲冒險之旅隨著盤旋在肯亞上空飛機裡暈機的我降落了。奈洛比是肯亞的首都,號稱東非小巴黎。即使在這樣的盛名下 車窗外城市的建設和沿途的風景也足夠讓你有一種在去做慈善路上的感覺,畢竟剛脫離英國殖民統治才五十多年,各種歷史、文化還需要漸漸充實。
  • 肯亞一個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
    沒去肯亞和南非之前,我對非洲是有許多想當然的誤區的。原以為非洲人全都很窮? 誰想到,非洲的南非很早就已經加入發達國家行列;奈及利亞、肯亞、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人均GDP也已達到5000美金;原以為肯亞在赤道線上天氣會非常炎熱,誰知道其全年最高氣溫為22-26℃,最低為10-14℃。
  • 都聽我的!安利一個來自非洲肯亞的酒店旅遊攻略!
    肯亞之旅是很多人的選擇,不在憧憬於國內,更多的人走向了國外,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對非洲這一片熱土的觀念有所改變。飛往肯亞之前的想法是這樣子的:非洲那塊不毛之地都是沙子地,畢竟有著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在沙漠裡玩,能玩什麼?
  • 非洲馬賽人的「奧運會」(33)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8年12月16日(外代二線)非洲馬賽人的「奧運會」12月15日,在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附近的基馬納村,運動員排隊參加馬賽奧運會。
  • 坦尚尼亞:草原馬賽人與海島石頭城
    近年來,肯亞和坦尚尼亞政府鼓勵馬賽人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已有一小部分人轉為半農半牧,並有少數人進入城市謀生。同時,與野生動物為鄰的馬賽人也更多地融入到了當地旅遊業。林慧  坦尚尼亞之行,除了塞倫蓋地草原上的角馬、羚羊、獅子等,讓我難忘的還有神奇的馬賽人和寶石般的桑給巴爾島。  馬賽人主要分布在東部非洲,活動範圍在肯亞的南部及坦尚尼亞的北部,是目前依然活躍著的遊牧民族,人口約90萬。
  • 非洲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勝地,肯亞旅遊景點有哪些
    肯亞旅遊景點非常多,僅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就多達57個,是非洲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勝地。在肯亞旅遊業飛速發展之前,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地理學家等多學科科學家們是肯亞的常客,而如今,遊客們後來居上成為前往肯亞的主要外國人群。
  • 做一名馬賽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來村口兒的大樹下刷個牙吧,牙刷就更有趣了,先要把樹枝嚼碎,再用裡面的纖維來清潔牙齒,這可能就是非洲兄弟們牙齒都那麼白的秘訣。 1月11日在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內航拍的一處馬賽人村落。這裡位於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內,是一個由枯樹枝圍起的約半個足球場大的圓形馬賽人聚落。
  • 科普:迷人肯亞文化,充滿濃厚的非洲風情,土著與現代美妙融合
    非洲國家肯亞的文化融合了與居住在該國的各個種族社區的多種傳統。雖然馬賽人只佔該國人口的一小部分,但遊客對馬賽人的文化卻最為熟悉。文學與藝術肯亞有豐富的口頭和書面文學作品遺產。口頭文學傳統以幾種土著語言延續至今,大部分的書面文學是用英語和斯瓦希裡語寫的。Mwengo寫的《坦布卡的故事》是一部18世紀的史詩,是最早用斯瓦希裡語寫成的文學作品之一。許多國際知名的作家也在他們出版的作品如《走出非洲》和《錫卡的火焰樹》中描述過肯亞。
  • 在非洲肯亞遇到一些特色及習俗,有些真的讓人很難接受
    在肯亞有遇到過馬賽人,感覺他的力氣真的屬於力大如牛一類的,他說他曾經還殺死過獅子。馬賽人屬於東非遊牧民族。主要活動範圍在肯亞的南部及坦尚尼亞的北部,使用馬賽語,屬尼羅-撒哈拉語系沙裡-尼羅語族,真的是很長很難記的族啊。馬賽人與野獸為伍,驍勇善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