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 馬賽人的馬賽馬拉

2021-01-20 環球網

曬圖達人:陳積峰

拍攝地:肯亞

我的旅途

2008年的7月,隨團去了一趟東非的肯亞,行程一共9天,主要就是去看非洲草原的野生動物的,先後去了馬賽馬拉(MASAI MARA)、納庫魯湖(NAKURU LAKE)、阿布戴爾(ABU DALE)和安波塞利(AMBOSAILI)等幾個自然保護區。

從小就看《動物世界》,聽過趙忠祥叔叔講述各種動物的有趣故事,但是當自己親身來到那一望無垠的非洲草原,看著成群成群的角馬羚羊在周圍散步,眼見著野生非洲獅從自己的車前高傲地經過,還是實實在在地感到了震撼。雖然無緣得見傳說中數以萬計角馬群爭過馬拉河的壯烈和獅子捕食的驚心動魄,但馬賽馬拉保護區內生機勃勃的各色動物,納庫魯湖邊粉紅的火烈鳥和白犀牛,阿布戴爾樹頂酒店的精妙和神奇,以及安波塞利國家公園內的野生非洲象和吉力馬札羅的雪還是讓此次肯亞之旅充滿了驚喜和感動。

此去,沒有眺望到遙遠的終年覆蓋著白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卻看到了和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樣珍貴的馬賽人。聽說山頂的雪已經漸漸融化了,而馬賽人也漸漸開始改變,他們不再害怕照相,學會面對鏡頭微笑,然後伸出手要小費,依然保持著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於生命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在學校旅遊中探索肯亞和馬賽馬拉
    在學校旅遊中探索肯亞和馬賽馬拉馬賽馬拉是世界上最原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任何學校遊覽的迷人之地。馬賽馬拉酒店距離繁華的奈洛比市僅有4小時的交通路程,提供寧靜,寧靜的環境,並有機會逃離一些漫遊我們星球的最壯觀的動物。
  • 東非 肯亞 馬賽人傳說
    肯亞東非大草原對很多人來說都有著特殊的情懷。從小伴著趙忠祥的動物世界長大,也一直對獅子王故事裡的東非大草原的壯闊景觀充滿嚮往,東非大草原在我心中成了一個遙遠而充滿冒險精神的夢。而我要講的這個在肯亞旅行的故事,和馬賽馬拉草原上生生不息的動物無關,而是關於一個遠離現代社會文明的原始宗族—馬賽人。這是一支生活在肯亞和坦尚尼亞邊境的「戰鬥」民族。
  • 肯亞最後的遊牧民族馬賽人
    馬賽部落是非洲最有名的十大部落之一,人口約100萬,主要分布於肯亞南部和坦尚尼亞北部,為尼羅特人的最南支系,馬賽人有嚴格的部落制度,由部落首領和長老會領導。馬賽人以肉,奶,鮮牛血為食。實行一夫多妻制,可以借妻,用牲畜為聘禮。馬賽小孩從小拔掉兩顆門牙下齒,據說是為了方便灌藥。
  • 非洲草原一個神秘的部落——肯亞的馬賽人,他們彈跳力十足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207字,閱讀約3分鐘你覺得肯亞怎麼樣?是動物的馳騁遷徙嗎?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其實,很多遊客對肯亞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還有這裡神秘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群身穿紅色鬥篷,手持木棍的馬賽人正在緩緩行走。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殊風景。馬賽人至今仍是東非活躍而知名的遊牧民族。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安博塞利草原面積還不到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四分之一,但卻因為這裡看吉力馬札羅雪山的最佳觀賞地而聞名世界。馬賽導遊說,吉力馬札羅在他們的語言中,是閃閃發光的山峰,人們認為山頂是神的宮廷殿宇。然而,令人可惜的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山頂的冰川面積日益縮小,也許在某一天,遊客再也看不到吉力馬札羅的雪。
  • 肯亞奇妙之旅:看非洲最高峰的雪,感受馬賽人部落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
  • 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肯亞,馬賽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馬賽人是個遊牧民族,手持木棍,身披紅色披風,在馬賽馬拉保護區是神一樣的存在。能讓獅子都聞風喪膽。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其他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馬賽人加入到了旅遊行業。大部分馬賽人還是過著較為原始的生活,居住的「房子」又小又破,真正的家徒四壁。
  • 生而自由 演繹生命本色的肯亞
    波瀾壯闊大遷徙  就去這裡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與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建成已有半個世紀,這個面積達1800平方公裡的保護區動物種類之繁多,數量之龐大令人瞠目,光哺乳動物就有
  • 穿梭在傳統與現代間的馬賽人
    新華社發金黃的東非稀樹草原上,走來一隊身披紅色披風、手持木棍的馬賽人。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外一道靚麗的風景。無數遊客不遠千裡來欣賞東非草原美景的同時,也被生活在這裡的馬賽人所吸引。作為肯亞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馬賽人一直延續著遊牧傳統。數百年來,他們在非洲遼闊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圍獵而生,過著遊牧民族的本色生活。
  • 馬賽人:穿梭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金黃的東非稀樹草原上,走來一隊身披紅色披風、手持木棍的馬賽人。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外一道靚麗的風景。
  • 非洲之旅:肯亞的野性世界,抖音裡的火烈鳥在這,一定不要錯過
    而且肯亞對於珍稀動物的保護也是十分的重視。肯亞地區大部分都是高原,在這裡是動物的天堂。熟悉抖音的可能聽說過肯亞,因為抖音裡面的火烈鳥便是來自肯亞。在肯亞,你可以看到野生動物的野性,或許也可以真正感受到同樣來自於自己身上的一部分野。這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野性,或許你能不一樣的釋放自己的壓抑。
  • 馬賽人是兇猛的動物
    我們問導遊:在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能看到哪些動物?黑人司機告訴我們的名單是:馬賽人、獅子、豬玀、長頸鹿、羚羊、斑馬、角馬等。馬賽人是最兇猛的動物!  在東非200多個部族中,居住在肯亞和坦尚尼亞邊境的馬賽人是最為著名的一支部落,馬塞人一直是東非草原上原始遺留部落的象徵。
  • 東非十字架,野生動物天堂,肯亞十大熱門旅遊景點
    肯亞位於東非,赤道橫穿而過,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臨印度洋,中部的肯亞山為非洲第二高峰,肯亞的國名也由此得來。複雜的地形賦予肯亞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觀和豐富多樣的物種,從熱帶海洋、沙漠到終年積雪的高山,肯亞以截然不同的多種面貌呈現在旅行者面前。雖然肯亞位於赤道,但是平均1500米的高海拔讓這裡氣候宜人,也成為了避暑勝地。
  • 逍遙度夏 到肯亞感受赤道清涼
    關鍵地:馬賽馬拉草原聰明的馬賽人在肯亞廣袤的叢林和草原上,居住著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遊牧民族其中,最驚心動魄的「馬拉河之渡」發生在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它一直讓全世界野生動物愛好者趨之若鶩。這一宏偉的遷徙活動全年都有,但通常在6、7月至年底最壯觀,準確時間要視乎當時的氣候情況,更要視乎馬賽馬拉地區雨季何時開始。
  • 非洲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勝地,肯亞旅遊景點有哪些
    肯亞旅遊景點非常多,僅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就多達57個,是非洲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勝地。在肯亞旅遊業飛速發展之前,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地理學家等多學科科學家們是肯亞的常客,而如今,遊客們後來居上成為前往肯亞的主要外國人群。
  • 原始而悽美,漸行漸遠的動物天堂——馬賽馬拉
    馬賽馬拉就是我愛上肯亞的理由。我更加期待看見那些極其珍貴的野生動物們。在那遼闊的東非大草原上, 生活著一個已經被遺忘了的民族:馬塞人。雖然他們悠久的文化和獨特的風俗無法與全球化浪潮抗衡,但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遊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範圍在肯亞的南部及坦尚尼亞的北部。
  • 追蹤非洲獅 走進馬賽馬拉(全文)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坐落在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接壤,是東非最著名的保護區之一。作為賽倫蓋提生態系統北部延伸的一部分,它與賽倫蓋提草原融為一體,是每年百萬角馬長途跋涉遷徙的終點。Andrew 是馬賽人,常年在馬賽馬拉開車,非常熟悉獅子活動的地方,所以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Simba Andrew」(simba 是斯瓦希利語「獅子」的意思)。
  • 馬賽馬拉:非洲的狂野在此展現,生命的真諦演繹得淋漓盡致
    到過馬賽馬拉的人才會懂得,為何非洲被稱為「野性的非洲」。每當舉世聞名的動物大遷徙在大草原上濱的時候,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聚集到馬賽馬拉,讓這個本來荒涼的地方忽然變得熱鬧非凡。每年的6月到10月,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就會在非洲大草原上遷徙,去追逐那日漸消退的水源和食物,每次遷徙都構成了極其壯觀的景象。
  • 非洲夢圓肯亞第二季 非洲五霸
    Mara National Reserve)在肯亞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可以稱得上是「園中之冠」。馬賽人(Maasai people)主要從事遊牧。牧場為公共所有,牲畜屬於家族,按父系繼承。近年來,坦尚尼亞和肯亞政府鼓勵馬賽人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已有一小部分人轉為半農半牧,並有少數人進入城市謀生。
  • 週遊世界-走進非洲-馬賽人和馬賽部落
    去馬賽馬拉的路程挺辛苦的,6個多小時,早上7點就出發,三分之一的路段是土路,顛簸得厲害,馬賽馬拉意為「馬賽人林木稀疏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