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岡永新味蕾上的美食誘惑!

2021-02-27 井岡山研學

尋味大井岡

一永新味蕾上的美食誘惑

文/竹間明月




永新地處贛西,境內景色宜人,巍巍羅霄環繞,悠悠禾水奔流,是贛鄱大地上一顆秀麗的明珠。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1%,是一個生態極好的綠色寶庫,有碧波崖、龍源口、高士山、禾山、九隴山等眾多瑰麗的自然景觀值得探訪。







永新歷史悠久,建縣已有1800多年,誕生了劉沆、劉定之、賀貽孫等一大批歷史名人,保留有牛田、樟梘、洲塘等一大批古色古香的村落,永新小鼓、盾牌舞、三角班採茶戲等一系列文化遺產也是極具地方特色,這裡還是全國知名的書法之鄉;永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有著太多厚重的紅色記憶,當時的湘贛省委就設在縣城,三灣鄉三灣村是著名的「三灣改編」發生地,紅軍長徵先遣部隊紅六軍團從坳南鄉牛田村出發踏上西徵之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以少勝多的戰鬥在龍源口鎮告捷,煙閣鄉黃竹嶺村是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和41位開國將軍的家鄉,永新是一塊有著紅色基因的熱土。


正是這「生態綠、歷史久、基因紅、人文濃「四大特點,才讓永新有了發展全域旅遊的底氣。其實,除了這些特點,永新還有一個鮮明的特色旅遊資源,那就是散落在這片山水間的諸多美食。吃喝貌似俗事,但也能吃成大事,吃出雅事,歷代帝王將相、英雄美女、才子佳人和書畫文學大家中都不乏著名老饕,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美食文章,一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也是看得國人如痴如醉,美食在旅遊「吃喝玩樂購」過程中更是不可或缺,地位極為重要,成都市的寬窄巷子每年要接待上千萬本地或外來的吃貨,西安郊區的一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袁家村就是靠美食做文章,一年接待的遊客居然超過了著名的兵馬俑。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必然也會孕育一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永新位於湘贛兩省交界處,語言、飲食和風俗都受到湘文化和贛文化的雙重影響,這裡的祖祖輩輩又歷來喜歡外出打拼且善於學別家之長,自然又把外省的飲食精髓帶回不少,於是千百年來永新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飲食習慣和文化 。地道的永新菜餚,在省內外都極有名氣,很受歡迎,發達地區的永新菜館早已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增加,南昌吉安的永新菜館更是高朋滿座,食客如雲,永新菜用料生態、香辣可口、色澤豔麗,已然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地方菜系。

  永新美食裡名氣最大的就是永新狗肉了。永新狗肉、貴州花江狗肉、廣西玉林狗肉和江蘇沛縣狗肉並稱為「中國四大狗肉名菜」,其中屬永新狗肉烹製工序最為繁雜,永新鄉間有大批烹製狗肉的高手,大致的工序為:把狗生殺後,狗血瀝在水酒裡,也不剝皮,去毛後,放上架子(舊時鄉下多放在釘耙上)用幹稻草燒烤,待表皮烤至金黃後剖取內臟洗淨,剁成小方塊,放入鍋裡用茶油爆炒,傳出爆裂聲迅即加水文火慢煮一小時後加入血酒和早已炒好的辣椒燜二十分鐘,出鍋裝盤時須撒上胡椒粉。這樣燒出的狗肉,色澤豔麗,油光可鑑,吃起來卻油而不膩,飽而不厭,口感軟糯,其味妙不可言。真正吃狗肉的高手還會留下點狗肉湯在鍋裡煮豆腐,那更是別具風味。狗肉冬天吃了暖骨健胃,能治風溼,在永新,除了會用傳統的「對夥「即多人湊份子吃狗肉,只要貴賓來了,都會殺狗宴請。永新狗肉的味道得到眾多美食家的讚賞,不僅列為江西名菜,而且也列入了中國名菜。很多名人對永新狗肉也是情有獨鍾,如末代皇帝傅儀在宮裡吃過了無數山珍海味,在吃過永新狗肉後讚不絕口;在永新戰鬥過多年的開國元帥陳毅,因熟知永新狗肉味美,曾用這道菜招待西哈努克親王等國賓;蔣經國在臺灣,也曾專門聘請永新人做狗肉吃;永新籍開國中將王恩茂耄耋之年在京參加鄉友小型聚會,席間不顧工作人員的勸阻連吃了七八塊鄉友做的紅燒狗肉,並且邊吃邊激動地用家鄉話說「還謝窩裡給狗喲好掐「(還是家裡的狗肉好吃),老將軍對家鄉美食的眷戀,讓在場的遊子們感同身受。


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從來不缺乏創造力,永新人更是不遑多讓,豬肚包雞是很多地方的名菜,但是在永新,豬肚卻被用來包狗仔。把四五斤重的狗仔按永新狗肉的方法烹至七八分熟,放入新鮮豬肚內,用線縫好,放入鍋內蒸一個小時即可,湯汁香濃的狗肉在旺火猛蒸的過程中和爽嫩的豬肚完美結合,出鍋後迅速用剪刀剪開肚包,在缽中把肚片和狗肉拌勻讓他們再次融味後方可享用。豬肚包狗仔因選料講究、工序繁瑣、口感極佳和營養滋補成為一道名貴的地方特色菜,也是舊時永新民間家境尚好的孕婦必吃的安胎菜。

血鴨是永新傳統名菜,即使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也是節慶日餐桌上的必備菜品。隔壁蓮花縣的血鴨被列入了十大贛菜,做法和永新血鴨相似,但在細節上略有不同,蓮花血鴨注重鴨肉刀工細碎,更易入味,永新血鴨鴨塊稍大,悶煮時間更長,兩者風味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是師出同門,均為井岡山下的經典贛菜。


扣肉是永新人宴會上的鎮桌之寶,承載了太多人的喜宴記憶。一碗成功的扣肉色澤鮮豔,肉香撲鼻,形狀漂亮,肥瘦相宜,口味霸道,但它的製作工藝繁瑣,對廚師的技術要求很高,講究炸、切、擺、蒸、扣,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出了問題,菜品就會失了水準,主菜出了差錯,馬上就會成為客人們議論的對象,這對於宴會主人來說可是掉面子的大事。




幹椒爆炒五花肉是一道受到本地人熱捧的農家菜,它的起源說來有些辛酸和無奈,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裡豬瘟盛行,農民好不容易養頭豬,一場病就可以讓他們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膽大者捨不得扔掉病死豬,但又怕直接吃了得病,於是通過高溫爆炒時放入水酒的方式消毒,沒成想這不但不會致病,反而誤打誤撞讓這道菜擁有了無與倫比的異香,這與安徽名菜「臭桂魚」的來源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經濟條件大為改善,永新人早已不吃病死豬肉,但即使是新鮮肉也仍然會用這種方式爆炒,「好豬肉當齋(病)豬肉炒」在永新是一道有著歷史厚重感的經典美食。


廣東人愛喝湯,也會喝湯,自然有著各種著名的老火靚湯,然而在永新也有一道著名的湯品,那就是風味獨特的醬蘿蔔老鴨湯,現在已成為永新接待貴客必上的一道佳餚。此湯須精選三年以上的老鴨和永新特產醬蘿蔔,經3-4小時溫火蒸製而成,蒸製時要不斷掠去浮油以保證湯品清淡不油膩,一碗上等的醬蘿蔔老鴨湯,鴨肉軟爛,醬蘿蔔脆甜,湯味更是香濃無比,常飲此湯,能清熱去火,排毒養顏,實乃湯中極品也。


永新還有一道湯品,也非常有特點,那就是荷包蛋煮鯽魚湯,蛋和鯽魚皆是營養豐富之物,二者做成的濃湯,湯色呈奶白色,味道極為鮮美,又具滋補功效,因食材易得,做法簡單,故而經常出現在永新農家的餐桌上。

顆顆溫暖,蛋蛋濃香,2018年豐收節前,江西籍著名女藝人劉濤通過電視螢屏和微信為江西永新土雞蛋代言,這讓永新土雞蛋在全國名聲鵲起。永新是全國綠色生態名縣,是天然的優質農產品基地,擁有眾多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土雞蛋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永新人愛吃雞蛋,用土雞蛋做的菜餚在永新人的餐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可以說是無蛋不成席。


金錢蛋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喜慶,烹製方法也很有想像力,蛋用清水煮熟,去殼後用線拉成薄片(這個工序很講究,不可用刀,用刀容易導致蛋黃蛋白分離,只可用線,故而又叫線扯卜卜),將蛋片放入鍋中炒至金黃,撒上蔥花即可出鍋,此菜色澤豔麗無比,口感外焦裡嫩,形狀極富美感,極大地提升了人們的食慾。


直爽的永新人性子偏急,但在對待美食上卻極富耐心,蛋餃的製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碗貌似普通的蛋餃從剁肉,包餃,煮餃需要將近一個小時,但是永新的家庭主婦們為了撫慰家人們的胃,從來不會吝嗇時間。很多人關於這道菜的童年記憶是這樣的:自己坐在爐膛前添柴燒火,母親繫著圍裙站在灶前,用調羹將蛋汁舀進油鍋後快速用筷子夾少許肉放入蛋花裡,再用鏟子裹成餃子狀,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瞬間四溢的蛋香肉香交織在一起,溫暖了無數永新人的童年。在紅亮的爐火和嫋嫋的炊煙中,孩子們漸漸長大,母親慢慢變老。在永新人眼裡,這是一道飽含著母愛親情的媽媽菜。

永新多山,雨量充沛,青草肥美,這為牛的養殖提供了天然的牧場,養牛在永新北鄉的懷忠和蘆溪是傳統產業,懷忠牛墟一直很旺,南鄉的煙閣和龍源口的老百姓也有養牛的習慣,只是方式別具一格,他們將牛趕入深山,任其長時間呆在野外自生自滅,需要時再去找回來,這樣的牛肉味道自然極好,是真正的純天然肉品。


永新的牛種一般都是黃牛,黃牛肉肉質緊實細嫩,嚼後味有回甘,不需要太高明的廚藝就能成為美味,小炒黃牛肉在永新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家常菜。

紅燒牛腳可是硬菜,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豐富,一碗牛腳就是一碗膠原蛋白,這是進入永新的牛肉特色餐館裡必點的一道美味,軟爛香辣的紅燒牛腳好吃,但對廚藝和耐心也是不小的考驗,懷忠蘆溪等北部鄉鎮的廚師是做這道菜的行家裡手。

地處綿延幾百裡的羅霄山脈藏著無數的山珍,蜿蜒秀美的禾水河裡哺育了無盡的河鮮,禾水河,江南丘陵間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河流,卻是永新幾十萬人口賴以生存的母親河,這條河發源至今,見證了彭震龍抗元兵敗後3000義士抱石沉潭的壯烈場面,也目睹了王佐、袁文才被錯殺的歷史事件,河水日夜流淌,夾帶著無數個這樣的永新故事匯入了贛江,也匯入了歷史的長河。
得益於歷屆政府沒有一味拿環境換發展,再加上近年來的「城鄉環境整治」「藍天碧水保衛戰」、「河長制」等環保政策的落實,溪裡、河裡和水庫裡的水時至今日仍然比較乾淨,好的水質自然孕育了品質優良的河鮮,禾水河、小溪以及大片農田裡的各種魚類、泥鰍、黃鱔和田螺味道都十分鮮美。


黃鱔炒臘肉就是一道極富特色的永新菜,黃鱔剮好打扁切成段,放入鍋中和幹椒、臘肉爆炒,臘肉特有的鹹香剛好幫助鱔肉去腥提香,出鍋前再放幾片萵筍葉更是增色不少。如果從美食家的角度來看,黃鱔炒臘肉是一道不折不扣的時令菜,因為只有仲春天裡的黃鱔最肥美,彼時的臘肉還留有冬日炊煙的餘香,兩個季節裡產出的食材不期而遇後熱情相擁,美味即成。

青椒炒泥鰍

辣椒炒小魚乾

辣椒爆炒田螺在很難吃到肉的日子裡,辣椒炒泥鰍,辣椒炒小魚乾和辣椒炒田螺三道河鮮小炒既是三道美味,又能夠為大家補充蛋白質。泥鰍是水中人參,小魚乾含鈣豐富,田螺號稱小鮑魚,都是營養滋補之物。在辣椒,生薑,水酒的作用下,寄生蟲被殺死,腥味一掃而光,鮮香得到提升。
很多離鄉多年的遊子說起這幾道菜,還是津津樂道,一槍撂倒日本中將的永新籍開國少將彭清雲將軍一直到晚年對辣椒炒泥鰍,辣椒炒小河魚乾,還是青睞有加,並且邊吃還要自顧念叨著一句家鄉話,家裡其他人聽了多年也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直到他的兒子彭少江先生回鄉時聊起這件事兒,經過家鄉人「破譯」,謎底才得到解開。原來這句話就是「王九嗯仔打窩劈,成驕亞哦咪」,意思就是泥鰍小魚,打個屁,裡面的辣椒都有味道,這是永新人人皆知的俚語,雖然有些粗俗誇張,但卻很好的描述了這兩道菜裡辣椒和泥鰍小河魚味道的完美融合;另一位永新籍開國少將李真將軍,是著名的將軍書法家,他情系桑梓、熱心助學,將精心收藏的作品拍賣後在老家建了一棟先進的教學樓,他女兒李曉林女士介紹說老人家一直吃不慣北方菜,最喜歡吃的菜還是辣椒炒田螺,原先北京護城河裡的水還算清澈的時候,他們幾個兄弟姐妹會去裡面撈田螺做菜,而每次吃到這道菜都讓老將軍非常開心。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老將軍們南徵北戰,離家多年,卻仍然是鄉音未改,對家鄉美食的依戀也是一如童年,真是令人感慨萬千。鄉食、鄉音和鄉景共同組成了鄉愁,植入了中國人骨子裡的鄉愁,無論離家多久多遠都無法忘卻。


在冰箱問世前,食物的保存可是個大問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有著各種各樣的妙招,永新的燻臘製品就充分體現了這塊土地上人類的智慧。永新地處山區,氣候溫潤潮溼,食物易變質,這裡的先人們巧妙地利用食鹽(醃)、陽光(曬)和炊煙(燻)三道工序將肉類的保質期延長到一年,甚至更久,更加令人驚喜的是,這些自然的生物化學反應居然讓肉類的口感和味道都有了神奇的變化,成了風味獨特的美食。

有著醉人琥珀色的煙燻臘肉看著就令人垂涎三尺

煙燻豬耳朵在餐桌上碰到美酒,就是一場美麗的約會。

濃香四溢的香腸


大腸很油膩,而且味道也不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燻腸則不然,異味在醃製和煙燻過程中變成了濃香,外緊內松的口感又很有嚼勁,所以喜之者眾多。

永新的黃牛肉質量很好,和辣椒和蒜頭一起炒制出來的煙燻牛肉乾味道更是一絕,是永新人正月裡的餐桌上一定不會缺少的乾菜。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家戶戶的冰箱基本都已普及,市場供應也非常充足,人們隨時可以買到新鮮菜。但由於煙燻製品的特殊風味,這一傳統保存食物的方法並未消亡。雖然醫生警告醃製食品和煙燻食品不利於健康,但就像菸鬼戒不了煙,酒鬼戒不了酒,胖子戒不了肥肉一樣,永新人對於煙燻食品仍然趨之若鶩,在充滿誘惑的美食麵前,任何忠告對於吃貨們來說都是蒼白無力的。
其實醫生的話要聽,但也不可全聽,更不能奉為圭臬,國外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火腿,國內浙江金華和雲南宣威的火腿, 都是醃製而成,卻並不妨礙它們成為風靡世界的食中珍品;而巴西燻肉和歐洲的燻培根也是公認的美食,久負盛名;重慶地區、湘西地區的人們極度青睞燻製品,但並沒有研究證明這兩個地區的平均壽命低於全國水平。決定身體健康的,主要還是基因遺傳、心情愉悅、生活規律和適度運動。

三月的永新,原野上草長鶯飛,陌上花開,耀眼金黃的油菜花和紫綠相間的紫雲英在明媚的春光裡相映成趣,禾河兩岸的百裡原野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紅花草、松菇、地衣、蕎蔥、蕨菜,小筍酸菜都是產自春天裡原野上的美味,它們和臘肉,牛肉乾,臘腸等一幹冬天裡醃製的美味組成了早春裡永新人慾罷不能的經典家宴。

去過不少地方,印象裡只有咱永新把紫雲英當作蔬菜食用,重油旺火蘸點水酒炒出來的"紅花草″,青翠欲滴,脆爽無比。

雷公絲炒肉末,這道從地上刮出來的美味,永新人都多次嘗過。雷公絲又叫地菇、地衣,一般是春天雷雨後才會長出來的苔蘚菌類植物,味道極為鮮美,但性寒,胃寒者切不可多吃。

酸菜炒筍。很多地方會用冬筍炒酸菜,但永新大多數時候更加喜歡用羅霄山脈特有的小竹筍炒酸菜,口感更嫩,味道甚佳。

松菇只出現在春夏兩季雨後的松林裡,是純天然的食材,這種菇類營養豐富,口感特別,由於至今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實現人工種植,所以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是一道永新人餐桌上難得的珍貴美食。

蕎蔥是一種形似水蔥又像韭菜的野菜,長在陽春三月的野草中間,和雞蛋一起或炒或煸,口感皆無比細嫩,尤其是蕎蔥煸雞蛋,由於做法巧妙,雞蛋和喬蔥的鮮味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廣受歡迎。品嘗早春五鮮,是人們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歡迎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春天的陽光雨露完全浸潤在了這些鮮味中,春味下了喉頭,春意自然湧上心頭。

慄子豆腐口感爽滑,營養豐富,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是永新餐桌上的家常菜,但很多外地人不僅沒吃過,連聽都沒聽過這道菜。慄子豆腐叫豆腐,其實跟豆子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它的原材料是山上的橡果,是純天然的食材。

永新人對菜品顏色極為看重,而豆芽炒香芹裡菜色的搭配被發揮到了極致,講究「一青二白三黃四紅」,「一青」是芹菜管,芹菜必須是本地的土芹,若是換了西芹,味道顏色都會差很多;「二白」是豆芽稈;「三黃」就是黃豆瓣;「四紅」則是點綴其中的幾段幹紅辣椒。四種顏色晶瑩剔透、色澤豔麗,在碗中交相輝映,煞是好看。一碗普通的素菜,被烹飪高手們做成了玉雕一樣的藝術品。

在永新菜裡,青椒是神一樣的存在,好像跟什麼菜都可以混炒,青椒炒魚、青椒炒肉、青椒炒蛋、青椒血鴨、青椒炒豆腐、青椒炒黃豆、青椒炒毛豆、青椒蘿蔔乾、青椒茄子、青椒峨眉(扁豆)……這些青椒菜都是極為可口。但要說吃出青辣椒最原始的風味,還得是土得掉渣的火煨青椒。初夏熱烈的陽光裡,第一批本地青椒自然成熟,鄉民們會擇取肉厚肥碩的佳品,放入柴火灶的爐灰中,爐膛柴火熊熊,辣椒在熾熱的爐灰中慢慢煨熟,取出後洗去表面灰塵,放入缽中加上少許食鹽用木棒搗爛,一道濃鬱地方特色的美味即成。

永新的地形相對規整,縣城又基本上位於縣中心,所以全縣的二十三個鄉鎮很自然的以東南西北分為四個片區,也稱作東南西北四鄉。永新人的性格大致差不多,但四個片區還是有些不同,甚至一個片區的差別都比較明顯,比如西鄉裡的上西鄉和下西鄉不管語言還是風俗就都有些不一樣。西鄉靠近湖南,有七個鄉鎮,傳統意義上又分為上西鄉和下西鄉,上西鄉由高溪鄉、文竹鎮和龍田鄉三個鄉鎮組成,而下西鄉包括裡田鎮、臺嶺鄉、龍門鎮和沙市鎮等四個鄉鎮。和永新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大多數西鄉人性格更樂觀豁達,也更有開拓精神,而上西鄉三個鄉鎮除了語言明顯有別於下西鄉外,眾多的茶館也是它的一個特色。

上西鄉茶館眾多,但絕大多數裝修並不豪華,消費很低,很接地氣,除了茶水外,茶客一般會點些茶點,花生餅子就是極具地域特色的小吃,最正宗的花生餅子產自文竹鎮,由棕油煎制而成,又脆又香,還不油膩,是茶館店裡的寵兒。或夏秋勞作後,或春冬雨雪天中,大家聚在茶館裡,點上一杯清茶,幾塊花生餅子,在鄉親間的嬉笑怒罵聲中,疲勞和煩悶一掃而光,這裡的百姓很會享受慢生活,日子過得愜意悠閒。

在很多上了些年紀的永新人記憶裡,都有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豆腐。當年的縣城有著眾多的米豆腐攤,廣泛分布在小農貿市場、豬仔墟上、商品大世界和汽車站這樣熱鬧的地方,米豆腐色呈淡黃,煮熟裝碗後撒上噴香的辣椒粉、蔥花、薑末和新鮮炸出的豬油,聞之清香,入口爽滑,一碗下肚,汗珠沁滿額頭,很是過癮。

江西人愛吃炒粉,永新人也不例外。只是江西其他地方爆炒前要用開水將粉條泡至筷子粗細,這樣會造成營養的流失,味道也會寡淡不少,而永新炒粉把細細的新鮮粉條直接入鍋,靠著鍋裡的高溫和油溫將粉條炒至綿軟,在鍋裡爆炒的時間明顯要超過其他地方,粉條自然更入味。
品質上佳的永新炒粉店或來自早餐店的小廚房,或來自露天夜宵攤,炒粉需要不斷地顛鍋,是個不折不扣的力氣活,所以灶前的操盤手一般是位健壯麻利的猛男,最厲害的可以同時炒六盤,只見六個爐灶一字兒排開,鐵鍋上下翻飛,油火此起彼伏,場面蔚為壯觀。



米果這道小吃很多地方都有,而用辣豆粉裹米果卻唯有永新,豆粉米果色澤誘人,狀若湯圓,口感軟糯,味道香辣可口中帶著一股豆香,這道永新傳統小吃最大的特色就是糯米粳米做成的米果外面裹上了辣豆粉,辣豆粉的製作過程非常原始,將辣椒和黃豆炒熟後,放入石磨中磨成細粉,辣椒和黃豆在碾磨的過程中味道相融,香氣撲鼻,即使是裹完米果剩下的辣豆粉,孩子們也不會放過,無論是放入口中直接食用,還是拌上新鮮的米飯,都是開心童年裡上等的美味。

木瓜涼粉是永新一道著名的小吃,不同於市面上經常看得到的的黑涼粉,永新涼粉以山上的野木瓜(不是臺灣木瓜,也不是傣族做菜的木瓜,而是山上一種假酸漿的種子)製成,顏色晶瑩透澈、口感清爽潤滑,風味怡人,是夏季裡的消暑佳品。雖然現在工廠裡生產出來的奶油冰棒冰激凌等冰製品很容易買到,但木瓜涼粉仍然在永新的夏日很有市場。永新的街上涼粉攤擺設簡單,一般由兩個木桶,一塊案板,幾個凳子組成,一個木桶裝著晶瑩剔透的木瓜涼粉,一個木桶裝著碗和乾淨的水,案板上放著食醋、白砂糖等調味品,用來將碗中的涼粉送入口中的工具也很特別,是一片薄薄的篾片,極具鄉土味兒,印象裡涼粉攤後坐著的仿佛總是一位位身材微胖、慈眉善目的大媽或大娘。木瓜涼粉更容易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攤前的食客多為少男少女,或許是因為涼粉裡的酸酸甜甜,像極了夏日初戀的味道。

初春,人們卸下厚厚的冬裝,原野上草木復甦,一片翠綠。巧婦們三三兩兩,或提著籃子或拿個袋子沿著河邊田埂行走,她們在踏青,也在找尋一種屬於春天的美味一一艾葉草,將艾草帶回家,洗淨後加鹼煮至爛熟,濾幹水,搗成艾泥,再對半配上幹糯米粉揉勻,然後包餡揉成湯圓狀上蒸籠,旺火蒸熟即成。此物表皮光滑,色澤翠綠,清香撲鼻,甘中帶苦,嚼有韌性,食而不膩,不僅風味獨特,且能溫肺暖脾,散寒除溼,有防病保健之功效,春風又綠江南岸時節,艾米果是永新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當季健康小吃。

永新的「和子四珍」頗有名氣,裡面的橙皮、密茄也就是加糖製作的蜜餞,並無特別之處,而醬蘿蔔和醬姜卻是製作工藝極為特別的醬製品,醬蘿蔔主要用來燉湯,而醬姜風味獨特,即使食療佳品,又是名貴茶點,醬姜表面有一層豐厚白霜,這是一種有益酶,白霜越厚,質地越好,姜肉是一種黃裡透紅漂亮的紅糖色,若無薑絲剛為上品,味甜辣,香醇鬱,具有暖胃、補腦和提神的功效,用以烹製雞湯、鴨湯、排骨湯,也是味道醇厚鮮美。
永新醬姜全國僅有,生產歷史悠久,明朝時就曾作為貢品進獻皇宮,1938年起還出口過美國,永新家家戶戶都能製作醬姜,但卻以永新縣澧田鎮的梘田醬姜最為正宗,村子裡的秘制配方代代相傳,製作出來的醬姜最為美味爽口,物質匱乏的年代,農家只有在貴客到來時才會拿出來,對於孩子們來講是渴望而不易得的美味,爺爺奶奶、父母都會把它們放入小罈子並藏在某個不易發現的角落,一塊醬姜承載了無數永新人的兒時念想。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有了這麼多美食,怎能少了美酒?酒,是水、酒麴和糧食共同發力神奇的結晶,尤其是水質決定著酒的好壞,釀酒和泡茶的水道理相通,泉水為上,溪水為中,未汙染的河水和井水為下,羅霄山脈良好的植被涵養了大量充沛乾淨的山泉水源,無數個永新民間釀酒師傳承著祖輩們的釀酒技術,用這塊土地上長出來的優質糯米和山間甘泉釀出了一壇壇芬芳無比的美酒。

水酒

老酒立冬後,永新鄉間家家戶戶開始釀酒,釀酒的夜晚,屋外寒風凜冽,屋內卻在柴火的烘烤下溫暖如春,大人在放飛美酒的希望,小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糯米飯,這樣的夜晚很有親情味,讓永新人無比懷念。釀酒的過程需要耐心,先將秋季收穫的優質糯米放入木甄中蒸熟後置於酒盆,碼一層糯飯灑一層酒藥粉,如此重複,一直從盆底到盆面下沿三寸處,再在中間掏出空洞,蓋上靜候七天到十天,整個村莊就開始瀰漫著酒香,打開蓋子你會發現糯飯中間的空洞裡已經浸滿了酒。此後的工序不同決定著酒品的不同,直接擠出來的酒叫酒娘,甜度很高,放置幾年後變成深紅色,就成了老酒。當年永新酒廠的「三灣老酒」比江浙的黃酒還要醇厚好喝,在市場上很是走俏。不管是水酒還是酒娘,由於酒質清澈,帶點甜味,喝起來貌似酒精度不高,其實它就像金庸筆下看上去年輕俊俏、身材瘦弱卻又身懷絕技的玉面郎君,你要是不把它放在眼裡,它會讓你醉到懷疑人生。永新人最喜歡喝水酒,家中待客,紅白喜宴都少不了它的影子,無數個寒冷的冬夜裡,鄉民都會用炭盆上溫好的水酒書寫屬於他們的詩意生活。


釀完水酒剩下的酒糟自然不會扔掉,因為還有大用處,酒糟經過蒸餾法可以釀出優質高度白酒,永新人稱其為糟燒、土燒或家燒,無任何勾兌,是真正的純糧白酒,當然這活得交給專業的鄉間釀酒師,因為除了對技術要求更高,還需要專業的器具,好的糟燒釀酒師釀出的白酒,糟香濃烈,口感柔和,不辣喉,不上頭,比絕大多數市場上的瓶裝酒好喝。
對於性格溫和的江南人來說,高度的糟燒性烈,沒有膽量是喝不下滿滿一碗的,但對於大多數性格剛毅的永新男人來說卻不在話下,因為這碗酒,拼死抗元的彭震龍誓師時喝過,龍源口大捷後的紅軍將士們慶功時喝過,為中央紅軍探路的紅六軍團西徵壯行時喝過,這碗酒裡的豪氣幹雲早已成為了這塊土地上男人們的重要基因。

封缸酒是永新人獨具匠心創造出來的特色酒,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白酒和酒娘或老酒按一定比例勾兌並封壇保存一年以上,這種酒酒色極為漂亮,不像白酒那麼刺激,又沒有酒娘和老酒那麼甜度高,很適合獨酌或慢品,喝封缸酒就像在曉風殘月的楊柳岸邊,欣賞一位絕色美女長袖起舞,意境很美,但稍不留神就會醉倒在溫柔鄉裡。

「吉安美食半江西,廬陵佳餚數永新」,永新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風光好,天藍地淨美食佳,高橋大沙豬蹄和魚湯、坳南桃園腊味、龍源口西特牛腩煮豆腐、城北王廚特色農家菜、又一順蒸土雞、三灣路曾記狗肉、胖子鴨子、南鄉扣肉……
這片熱土上藏著數不盡的美食密碼,俘獲過無數人的味蕾,來此的旅人和歸家的遊子,不管寒暑春秋,也無論陰晴雨雪,或行走在鄉村山水間,或徜徉在縣城市井中,隨便找一家農家樂或菜館,點上幾個色香味俱全的地方菜,叫上一杯糟燒或水酒,慢慢地坐喝,美味從舌尖滑過的光陰如此閒適愜意,此刻眼裡的小城萬物和諧,時光慵懶,生活中的快樂,本應如此簡單。

來源:掌上永新


相關焦點

  • 永新味蕾上的美食誘惑!
    尋味禾城一永新味蕾上的美食誘惑文/竹間明月隔壁蓮花縣的血鴨被列入了十大贛菜,做法和永新血鴨相似,但在細節上略有不同,蓮花血鴨注重鴨肉刀工細碎,更易入味,永新血鴨鴨塊稍大,悶煮時間更長,兩者風味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是師出同門,均為井岡山下的經典贛菜。
  • 尋味永新的美食
    尋味禾城一永新味蕾上的美食誘惑永新地處贛西,境內景色宜人,巍巍羅霄環繞,悠悠禾水奔流,是贛鄱大地上一顆秀麗的明珠。隔壁蓮花縣的血鴨被列入了十大贛菜,做法和永新血鴨相似,但在細節上略有不同,蓮花血鴨注重鴨肉刀工細碎,更易入味,永新血鴨鴨塊稍大,悶煮時間更長,兩者風味各有千秋,但總體來說是師出同門,均為井岡山下的經典贛菜。
  • 遊吉安• 品廬陵• 上井岡|2020吉安文化旅遊季暨雪津啤酒旅遊美食季活動盛夏來襲
    江西風景獨好 廬陵人傑地靈走進紅色搖籃 暢遊山水吉安「遊吉安·品廬陵·上井岡」2020吉安文化旅遊季盛夏來襲永新盾牌舞,各式小吃,給自己的味蕾帶來一場饕餮盛宴!啤酒厲害還是你厲害,咱們酒桌上見分曉。在這裡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交流美食製作心得,為獨具廬陵特色的菜品增添新的色彩!
  • 舌尖上的梨花山——永新梨花節美食攻略!
    精選的農家土鵝蛋,用大鐵鍋烘製,以瓦罐缸子用食鹽醃製半年的臘豬油作為湯底佐料,麵條是農家自制不添加鹼的清水面,最後撒上四季小蔥花作為點綴。蛋花的烘製看似簡單,但用料、用油、火候很有講究,烘製好的蛋花色澤金黃、成「東坡肉」狀且有嚼勁。於2019年1月被評為「綦江名小吃」。
  • 中山美食誘惑遊客味蕾
    嘉年華還齊聚中山本土知名美食,金記大酒樓的各類小食、咀香園杏仁餅、姑媽豆腐花、南朗西江裡餅店正宗傳統鹹煎餅、蓮姐美食沙溪傳統美點、永威食品等,還有2019年度中山九大簋名宴現場展示,2天不間斷用美味誘惑遊客的味蕾。活動也組織中珠澳旅遊區域聯盟推廣活動數百遊客參與。
  •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永新勇做弘揚井岡山精神先行者
    做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先行者,永新有底氣、有信心、更有優勢。永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源流縣域和重要縣域,贛西南革命根據地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主要縣域,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縣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拉開了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序幕,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 味蕾的誘惑!一大波臺灣美食來泉港啦,就在這裡!
    要說這次活動都有哪些特色和亮點,說來道去,唯有美食能夠勾起大家的誘惑,下面,廣電君就帶著大家到現場體驗一番,看看哪些美食正在衝擊著你的味蕾。  這兩天,泉港區驛峰路路口新輝大電子商務園區上空飄著臺灣美食的香味,活動自5日開幕以來,逛吃的民眾駱驛不絕。此次活動將持續到7月7日(星期天),身為吃貨的你要抓緊行動了。
  • 鳥瞰井岡美如畫
    鳥瞰井岡美如畫□李小明文/圖茨坪新貌下了高速路,通往井岡山風景區的路旁,一面巨型迎風飄揚的井岡紅旗雕塑在烈日的照耀下鮮豔奪目熠熠生輝!到了這裡就開始感受到了一股紅色文化的濃厚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情激蕩,急切地想要撲進井岡的懷抱裡,聆聽在那個艱難的歲月裡曾經發生在她身上的那一樁樁一件件傳奇的革命故事!「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這是勝利的號角!
  • 最美的遇見 永新美食——南瓜餅
    聚焦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微信號:xilouzhujiu最美的遇見永新美食——南瓜餅文&圖:周春梅糯米粉南瓜餅,是咱們永新常見的一道民間傳統小美食,我們西鄉文竹
  • 永新美食:香煎南瓜餅
    聚焦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微信號:xilouzhujiu表皮煎硬後,要不時翻動餅坯煎,待餅浮在油麵上,用漏勺壓一壓餅坯,會膨脹。出鍋,瀝油。喜歡吃皮脆的可以適當煎老點,出鍋後的熱南瓜餅敞口擺開盛放,吃起來外酥脆裡柔軟。喜歡吃軟糯的,可以煎嫩些,瀝油後,用缽碗盛著,上面扣個盤蓋上,熱氣很快讓南瓜餅變成糯軟。
  • 廣角看永新·美食篇丨提到永新美食 您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
    >  永新血鴨與鄰近的蓮花血鴨不同,後者以細碎入味為特點,永新血鴨做法更為講究。街頭小巷,各大廣場,沿河沿路,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能見到涼粉攤。大多是精幹的大娘大嬸,桶子裡的涼粉用自製的礦泉水冰塊鎮著,冰冰涼劃拉出來一碗,澆上些許老醋,撒一把白糖,搬個小板凳,邊吃邊聽大娘絮叨,我這白涼粉是正宗的木瓜子磨的啊,我這黑涼粉是草藥煮的啊,你們可千萬別去超市買那些亂七八糟的粉啊···這如火的夏日瞬間冰爽了。
  • 永新高士山上有座「讀書樓」!
    關注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  微信號:zsyxxlzj北宋中期,大文學家,江西詩派創始人之一黃庭堅就任泰和縣令時,常與同窗好友牛田村名士尹安仁在鳴谷山談詩論文,兩人便將「鳴谷山」改為「高士山」。
  • 忠孝義烈的永新性格——永新文化探秘札記之一
    關注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  微信號:xilouzhujiu關於永新的性格特徵,我認為用「忠、孝、義、烈」四個字來概括,是很精當的。同樣是這位龔縣令,分析永新的性格特徵,那叫一個經典。他說:「天地正氣磅礴,特立獨起者,為臣則忠,為子則孝,為士則義而烈。」又說「江之西吉郡士之名尚矣!乃永新一邑,其忠節焯聞都眾。」永新歷史上,忠節焯聞的臣民仕女,千百年來如群星輝曜在義山禾水之間。
  • 古都西安最值得去的6條美食街,誘惑你的味蕾,但請不要浪費
    東新街地處北大街與順城路北段之間,五路口十字向東百米有著名的東新街小吃夜市、永興坊都在這條街道上,在這條街道上充滿了古都西安現代化的風貌、古韻文化的風採、市井熱鬧的氛圍、老陝民俗文化的深厚、誘惑味蕾的美食,還有絢爛的大唐之夜的絢爛。在這裡除了美食,還有永興坊的魅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記錄:
  • 永新名人王夥朵
    聚焦民生事  傳遞正能量永新資訊.永新風俗美食.交友點歌.潮流趣事商務合作 | 電話:15579645860微信號:xilouzhujiu在永新百姓紅白喜事現場,定能見到王夥朵的身影,讓我很佩服他撲捉市場信息的敏銳性。他也很清楚自己來到主事家的目的,目的就是能吃上大魚大肉,順便捎帶回去一點美食,所以人一到,立馬往廚房鑽,幫你燒火,自己還能取暖,讓你們調侃,但條件是必需先讓他吃上肉,否則,一雙髒手不停與你比劃著。
  • 一大波泰國美食即將誘惑你的味蕾
    8月6日,記者從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泰王國駐昆明總領事館商務處、泰國國家旅遊局駐昆明辦事處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泰精選美食節的舉辦主要是加深中國遊客對泰國美食及飲食文化的認識,同時提升對獲得「泰精選」標識的餐廳泰國菜的認知度和信賴度。
  • 舌尖上的陽西,味蕾極致的誘惑【美食篇】
    陽西依山傍水,具備山、海、泉、湖、林、島等優質旅遊資源,具有類型多、規模大、品質高、組合優的特點。
  • 【美文•美圖】井岡翠竹
    竹,在井岡兒女的心中它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只需一絲陽光、一陣雨露,就能發芽生長。哪怕是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中,竹子也能頑強生存。春天:春風吹綠了大地,春雨喚醒了萬物,井岡兒女扛著鋤頭來到山上尋找竹子贈予他們的美食——竹筍。它們依偎在竹子母親的身旁,盡情地吮吸雨露,茁壯成長。大家小心翼翼地把挖出來的竹筍帶回家,剝開筍衣,取出筍肉,洗淨後做成一道道可口的美食。此時的竹是無私的。
  • 黑色誘惑攻陷味蕾!一大波赫松露佳餚來襲
    原標題:黑色誘惑 攻陷味蕾   黑松露葵花雞血炒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黑色,神秘而充滿誘惑,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
  • 吉安舌尖上的美味
    廬陵菜選料精細,講究刀工,注重火候,在烹調上擅長煎炒,燜燒,炆燉,醃臘,注重保持原汁原味,鹹鮮醬香酸辣,湯汁香醇,爽而不膩,在質感上講究酥、爛、脆、嫩。泰和烏雞」,肉麻細嫩的「萬安玻璃紅鯉」,風味獨特的「永豐黴魚」,煙筍和燒肉絲絲入扣的「井岡煙筍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