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凍成冰的化妝品,解凍了竟然真的可以繼續用?
如果你在隆冬網購過化妝品,而又不身處福建廣東等溫暖地帶,那麼你快遞中的化妝品(包含護膚品,彩妝,發用產品等等),很可能就會發生下面這種慘狀:
圖片來自微博
那麼問題來了,所有的化妝品品類在冬季都要受到低溫的考驗,被低溫虐過,被凍過的化妝品,還能用嗎?
太長不看版
1. 結冰又融化的產品,基本不會對人體有害,但可能出現質量問題,比如出水、變粗糙、像豆腐渣。
2. 結冰不會對功效成分產生嚴重破壞。
3. 不同類別產品,比如卸妝油、乳液、唇膏,表現不一樣,能否繼續使用要分情況對待。
別擔心,工程師提前替你凍過了
一般正規的大公司,產品上市前會要做穩定性測試。這個測試就是要判斷產品在生產,運輸,倉儲的過程中,產品會不會有不穩定,變質的情況。這包括:產品料體的物理、化學性質是否變化,以及微生物是否有變化,甚至料體與包材是不是有互相的反應(這種也稱包材相容性測試)。 通常認為通過全套穩定性測試過了的話話,產品上市後會是安全的。
然而穩定性測試的方法是模擬並加速真實的世界,標準是人為設定的(IFSCC, COLIPA的測試方法也只是參考使用), 採用的標準能否完全滿足真實世界的的情況,其實還是有疑問的。假如突然經歷的長時間沒有預料的極端嚴寒,或者是高溫的條件,就有可能造成一些不那麼穩定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
好好的一瓶SKII凍住了,整瓶開裂,好心疼有沒有?
就比如說,模擬護膚品在低溫的凍掉-解凍是否還能恢復的測試(又叫凍融循環測試),有些公司只有4次測試,這是因為產品在商超大賣場售賣,倉庫中的溫度不會太惡劣,整個物流過程中凍4次以內就能送到貨架上。但是,碰到偏遠的快遞,以及產品要運輸到農村的小賣部,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產品被凍過-解凍的次數可不止4次了。因此,測試階段的4次凍融循環的結果就不夠了。
那就不能用了嗎?心痛!
天冷,我的化妝品們怎麼了?
那麼,天氣冷,氣溫低會對我們的產品的料體產生哪些影響和變化呢?
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溫對水的影響。
我們知道,絕大部分化妝品中都含有水。天氣冷,溫度低,甚至低到零度以下,小學生都會知道,這個時候水會結冰;然後初中生會開始知道,結冰後密度變小,體積變大了。那些玻璃瓶裝的化妝水,如果品牌沒有經驗,將水裝得滿滿一瓶,凍過後水膨脹,就會有爆裂的危險了。而且,低溫下玻璃瓶更容易碎。
破碎的玻璃瓶……
水變冰,導致的另一個危害是使乳化體破乳。
乳化體是什麼?
你用的乳液,膏霜類,都是乳化體。護膚膏霜乳液中有大量的水性成分,也有油性成分,然後通過乳化劑形成白白的乳化體。
然而,水凍過後,體積變大,就會帶來乳液的穩定性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出在油包水類型的產品上。因此,有些油包水的防曬產品,或是粉底產品凍過後,整個乳化體破掉了,裡面的水出來了。
還有其它的問題,比如膏霜乳液類產品凍過後變成了豆腐渣狀,變得粗糙了,都是乳化體結構的變化。
哪些化妝品會中招?要扔嗎?
那麼天氣冷哪些化妝品可能會出現問題呢?可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問題是否嚴重?還能用嗎?總結如下:
化妝水
現象:變渾濁、 產生結晶小顆粒;
解讀: 化妝水中有些活性成分在低溫下溶解度會降低,因而出現析出,或是變渾濁的現象。好在這都是物理變化,問題不算嚴重。恢復室溫後,一般搖一搖,現象會慢慢消失的,可以接著用。
卸妝油
現象:低溫變混濁;
解讀:有些油脂低溫下會凝固,也就是要變成固體。液體油透明的,而固體油就是白花花的一塊了。於是低溫也就變混濁了。這也是物理變化,不影響,搖一搖恢復室溫就好了,可以用。
洗髮水,沐浴露
現象:變果凍;
解讀:洗髮水,沐浴露雖然沒有結冰,但是凍成果凍了?其實這也只是膠束結構的改變,恢復室溫都還能回復原來的粘稠度的,都不影響使用。
不用扔?開心~但是下面要說的就沒這麼幸運了……
乳液、膏霜
現象:凍成豆腐渣、出水;
解讀:其實乳液膏霜凍住了,先不要急,等恢復了室溫再看。如果恢復室溫外觀沒什麼變化的話,還是可以接著使用的。
如果恢復後變成了豆腐渣,變得粗糙,甚至出現了有水滲出的現象,這是乳液膏霜的結構產生了變化導致的外觀變化。這種情況下,是不建議再使用的,特別是水滲出的情況。當然,變粗糙這種問題,你如果能接受不介意,用用也沒有什麼危險產生。
圖片來源見水印。
唇膏
現象:產生顆粒感;
解讀:有些唇膏在低溫時出現了顆粒感,有一些植物油脂是有這種現象發生。這個時候,你就看心情吧。慎用,不能忍就扔吧。如果還能忍一忍就用,就當唇部磨砂膏好了。
防曬產品
現象:有顆粒感;
解讀:有些防曬劑,是固體狀的油溶性成分,為了將防曬劑添加到配方中去,還得與之配上一些油脂溶解好。然而,低溫有可能影響到固體防曬劑在油脂中的溶解情況。還有可能是研發人員為了讓防曬劑追求清爽的膚感,在配方開發踩鋼絲——儘量少放油脂以解決清爽問題,導致低溫產生了顆粒。這種情況下想回復是有些難度的,這時候建議不要再用了。
總結:
對於被凍過後化妝品,要不同產品區別對待。有些產品恢復溫度後也就回來了,而有的產品因為結構的破壞,再也回不去了。
雖然低溫對產品的影響很大,但好在低溫不會對護膚品中的功效成分產生嚴重的破壞,因此相對於高溫來說,低溫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外國產品
中國的化妝品研發人員, 比起很多其它一些小國家或地區的研發人員來說在配方穩定性方面的要求會更高, 因為同時需要面臨極端高溫極端低溫的條件對產品的考驗。所以,那些試圖通過電商進入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他國品牌們,需要考慮更周全一點了:
比如想進入中國的北歐品牌,你們考慮過中國夏季快50℃的溫度持續一個月嗎:
高溫下,武漢的大熊貓抱著冰塊。
中東地區比如以色列的品牌,你們做好準備迎接北方的嚴寒嗎:
內蒙的嚴寒
還有,你們的產品真的能經受得住快遞的蹂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