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洞朗對峙,中印第四輪會談結束後,能在短期內解決爭端嗎

2020-12-12 時報看點

中印邊界對峙事件已持續發酵一段時間。據印媒報導,7月14日,中印第四輪軍長級會談舉行,會談雙方分別是印度第14兵團司令辛格中將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南疆軍區司令柳林少,會談地點是位於中印邊境實控線印方一側的楚舒爾。

據報導說,此次軍長級會談結束後,雙方還將在外交層面舉行新一輪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

就目前來看,通過前三輪軍方高層會晤,中印邊境局勢逐步緩和下來,兩軍已經從加勒萬河谷等多個對峙點脫離接觸,不過班公湖地區仍是僵局中的最大癥結。一名印度匿名政府官員表示,由於中方軍隊在班公湖地區和達普桑盆地等處仍有駐軍,「這可能會成為此次會談的難點」。

據悉,印方要求中國將所有軍隊從班公湖地區撤離,而中國軍隊的確也在行動,已進一步減少軍事存在。但印度卻是「雙標」,一邊敦促中國撤軍,一邊在增強軍事力量。據印媒報導,印軍近期將從美國訂購7.2萬支突擊步槍和「烏鴉」無人偵察機,以及以色列產「螢火蟲」微型戰術遊蕩武器系統,充實邊境部隊軍備。另外,據報導,7月3日,印度總理莫迪還突訪了附近的一個軍事基地,這些行動更加激化了兩國緊張關係。

照此來看,儘管目前雙方均展現出為緊張局勢降溫的誠意,但想要快速結束對峙局面,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也不禁讓筆者聯想起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事件。當年,中印洞朗事件對峙在持續72天後宣告和平解決。並且是先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在派人員去現場進行確認後,中國軍隊便繼續在洞朗地區巡邏駐守,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同樣是中印對峙,兩次的事態發展為何不同?

首先便是領土爭議問題。毫無疑問的是,洞朗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洞朗對峙事件的本質是印軍非法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領土。因此,無論印軍怎麼「折騰」,也不能歪曲這個事實。但是,加勒萬河谷之爭,就顯得複雜許多。

確切來說,加勒萬河谷之爭是由於沒有劃界的邊界留下的糾紛和安全隱患。

1959年,印軍「無恥」的向我國西藏境內推進。加勒萬河谷被印軍佔領,印軍沿河谷向我國縱深推進了10多公裡,並在河谷兩側的山坡上修建了工事。

訓練中的解放軍戰士

1962年10月,解放軍收復被印軍侵佔的領土,其中也包括加勒萬河口。1962年11月,為了緩和與印度的緊張關係,我國邊防部隊主動後撤,與印軍脫離接觸。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控制線20公裡以內地區。包括加勒萬河口,我軍也退出了。

後來,加勒萬河口又被印軍重新佔領,印軍沿河谷前推了5公裡,與我軍形成對峙。隨後又被我軍攆了回去,我們在河口山頂設有巡邏哨,監視印軍在什約克河軍事基地的動向。這就是我軍長期防守加勒萬河口的原因。

如此反反覆覆,直到2020年5月,印軍單邊改變現狀,修公路、架橋梁、設置武器裝備,再次打破寧靜。接著,便是日前大家都知曉的邊界對峙事件。

另外,加勒萬河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勒萬河谷和河口對我國邊防十分重要,印軍當然不願意我們前出到河口位置,這也是印軍拼死也要趕我們進河谷的原因。

而目前有地圖關於加勒萬河谷的控制線,都是印軍單方面提供的對峙線,但並不是兩國的邊界線,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兩國的暫定控制線應該在加勒萬河口與什約克河的交匯處,什約克河應為暫定邊界線。

不過,加勒萬河口是中國的,中國擁有整個加勒萬河谷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另一個方面則是,洞朗事件是以比較「圓滿」的狀態進行了結束,「圓滿」之處在於對峙雙方未傷一人未損一兵。而此次對峙事件涉及死傷事件,印度不論是礙於面子,或者是迫於國內政黨以及輿論的壓力等等,這都讓此次邊境事件的性質和影響跟以往相比有所不同。

有專家表示,第四輪軍長級會談「至關重要」,但恐怕不會一蹴而就地解決所有問題。

另有專家分析,目前來看,中印關係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一種相對良好的狀態,但如果雙方能夠有一個好的心態,彼此釋放積極信號,並採取行動加強邊境地區信任措施建設,相信這對重要的鄰居關係依然有機會和解。

的確,目前兩國的互動情勢相較複雜,既有諸多的消極面,也有相對積極的一面。所以人們不禁要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預測兩國關係發展走勢的確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考察中印兩國互動關係史,我們會發現近年來中印關係經歷了起起伏伏,不過每次還是走出了危機。雖然這次危機較為嚴重,但如果雙方接下來能夠都以積極心態應對處理,向彼此釋放更多的積極信號,相信中印關係依然有回歸到健康軌道的機會。(楊國軍)

相關焦點

  • 印媒:在洞朗對峙後,中國在實控線附近的空軍基地翻倍
    作者:王德華據《印度時報》9月22日報導,據全球安全諮詢公司的一份報告,2017年洞朗對峙後,中國開始在實控線附近建造至少13個全新的軍事基地,包括3個空軍基地,5個永久性防空基地和5個直升機場。報告還說,4個新的直升機場,是在5月初拉達克東部爆發邊境僵局後才開始建設的。
  • 印媒:中印兩軍開始從加勒萬河谷等兩個地區「脫離接觸」
    據《今日印度》等媒體零散報導資料顯示,印方稱中國在5月第一周「穿過加勒萬河谷」並向印度前進,為此,印軍迅速出動並與中方形成對峙,雙方在5月18日開始築壘對峙。但是,印度軍方承認,對邊界控制線,雙方「認知不同」。目前中印軍事對峙有緩和跡象。
  • 與印「鴿派」聊洞朗對峙 新德裡能聽進去多少?
    研究印度和促進中印關係的幾十年,筆者與不少印度「鴿派」人物有過接觸,有的還十分熟識,他們中有印度前總理,有資深的外交官、媒體人和學者。洞朗對峙事件以來,有人不斷發郵件與我交流,期待印中關係能早日緩和。洞朗對峙以來,巴德拉庫馬幾乎每天都給我發郵件,表達自己的看法。10年的交往中,巴德拉庫馬在多個學術交流場合和我談論中印之間的熱點話題,如怎樣徹底解決「西藏問題」、如何從經濟交流入手逐步解決邊界問題,他有時還對印度政府提出誠懇的批評。他認為印度打「西藏牌」很愚蠢,並表示,「我是唯一的寫文章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陰謀的人」,因此在印度遭罵,甚至被指為「中國的間諜」。
  • 中印藏南地區爭端的由來
    最近一個月以來,中印在洞朗地區對峙引起全國人民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想知道被印度佔領的我國領土藏南地區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藏南地區問題的起因是什麼,下面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藏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側、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中印邊界東段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內。如果你認為藏南地區是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那就大錯特錯了,藏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球分布最北的熱帶地區。
  • 中印軍長級會談:確保雙方保持克制 印軍方態度強勢
    雙方繼續就推動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坦誠深入和建設性地交換意見。雙方一致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確保雙方一線部隊保持克制,避免誤解誤判。雙方同意繼續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保持溝通,在此次會談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其他問題解決,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雙方同意近期舉行下一輪會談。
  • 此時此刻,洞朗正在發生什麼?
    同一天,新德裡電視臺報導稱,在印中結束對峙一個多月後,在500名士兵的護衛下,中方已經開始在距離洞朗對峙10公裡處的區域內,開始新的道路擴建工作。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網站報導修路地點在對峙地點約10公裡外新德裡電視臺截圖,稱在圖中地點中國正在拓寬這條道路針對此,印度外交部周五在一份書面聲明中稱,他們注意到最近媒體有關洞朗的報導。
  • 資料:中印邊界爭端介紹
    反擊作戰從1962年10月20日正式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0月20日開始至28日結束。這一階段的作戰,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段克節朗-達旺地區和西段的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地區進行。東段,我軍全殲印軍王牌第七旅及其它印軍一部,俘虜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此仗共殲滅印軍1900餘人。
  • 中印第輪軍長級會談結束,班公湖成問題癥結,印媒:中方立場強硬
    中印第五輪軍長級會談結束,班公湖成焦點 根據印度方面的消息,中印兩軍之間的第五輪軍長級會談於8月2日在中印實際控制線的中方一側進行。
  • 中印洞朗對峙緣由,原來另有答案?一處遺址告訴你
    其實,在17世紀初英侵略者在印度成立東印度公司,就以經貿為幌子,實為侵略擴張開路,而喜馬拉雅山也沒能擋住侵略者覬覦的腳步。1894年亞東關開關通商後。「任聽英國諸色商民前往貿易,由印度國家隨意派員駐寓亞東查看此處英商貿易事宜」。
  • 印度外長談當前中印對峙:有些複雜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金珊月】「第八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尚無突破,新一輪會談時間遙遙無期,約5萬名印度士兵駐守在與中國對峙的邊界實控線沿線,而那裡冬天的極寒、強風、缺氧的氣候條件對每名士兵都是考驗」,《印度快報》3日在一篇報導中如此形容
  • 持中立態度的尼泊爾電視臺討論中印對峙,但尼專家忍不住說了實話...
    中方沒有介紹有關此訪的更多細節,但不少印度媒體都提到,這是一次在印中邊境對峙背景下進行的訪問,且印度外長剛從尼泊爾離開。一直以來,印度都對中國在尼泊爾的影響力充滿警惕,尼泊爾則試圖在兩大鄰國間尋找平衡。 然而,對於眼下的中印邊境對峙,尼泊爾學者發出力挺中國的清晰聲音。
  • 中印對峙中,莫迪身邊的幾隻「鷹」
    編者按:當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7月底出現在北京參加一場金磚會議時,平日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的他也不得不高調了一把——在中印邊界對峙持續之際,這位掌管著印度外交政策的印高官訪華必定備受關注。有印媒曾期待,他能有助於緩和局勢。但這種期待很快落空,畢竟,多瓦爾被認為是這次印軍越界的主要推手。
  • 關於中印邊境對峙,美國罕見發表看法:中國已經成為最終的大贏家
    文\白山在中印邊境對峙問題上,美國再次轉變態度,並罕見發表看法,稱中國已經成為最大贏家,此事也受到了世界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關注。實際上,自莫迪執政以來,在中印邊界發生的對峙和衝突過程中,美國的立場就一直在發生細微的變動,從之前更偏向於印度立場,到直接表態中印邊界爭端的是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甚至還就此事叫囂中國,稱「中國在邊境採取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侵略性行動」;再到現今較為「客觀」的直面事實,稱「中國成為最終的大贏家」,但這些話仍不排除美方的「挑釁」目的,美方真實目的也不得而知。
  • 澳專家評中印邊境爭端:印度兩個自欺欺人的幻覺或致第二次中印戰爭
    在印媒看來,這將是一場狂風暴雨,因為反對派打算利用僵持不決的印中邊境對峙和克什米爾局勢「把政府逼到絕境」。為了說服反對派,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印政府官員邀請主要反對派領導人連續兩天開會,保證通過外交解決印中爭端。
  • 【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中印旅級指揮官會談仍無果 未來幾天內...
    2020-09-13 09:05:02來源:FX168 【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中印旅級指揮官會談仍無果 未來幾天內舉行第六輪高層軍事會談】據印度媒體IANS周六(9月12日)最新報導,為了防止拉達克東部實控線(LAC)的局勢進一步升級,印度和中國軍隊周六進行了互動,討論了從對峙點撤出軍隊的問題。雙方旅級指揮官於當地時間周六上午11點至下午3點在丘舒爾(Chushul)會晤,並進行了互動,但會談仍「沒有結果」。
  • 「洞朗屬中國,印度應無條件撤軍」 尼泊爾兩大機構力挺中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倍鑫】針對中印兩國軍隊在洞朗地區對峙,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7日表示,尼泊爾不會受中印兩國的影響,也不會捲入。不過,近日尼泊爾有兩大機構陸續通過當地報紙及網絡媒體發聲,明確表態支持中國的立場。在7月28日的聲明中,尼泊爾尼中合作協會表示,協會對今年6月開始的中印對峙密切關注。
  • 中印邊境衝突升級,印軍3人死亡,中方發表的聲明很明確
    中方在聲明中明確表示,印邊防部隊出爾反爾,嚴重違反兩國有關邊境問題協定協議,嚴重違反中印軍長級會談共識,嚴重損害兩軍關係和兩國人民感情。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
  • 中印重兵壓境,加勒萬河谷成爭奪焦點!中印邊境衝突,會怎麼解決
    1962年中印戰爭後,加勒萬河口曾被印軍短暫佔領,印軍沿河谷前推了5公裡,與我軍形成對峙。隨後又被我軍攆了回去,我們在河口山頂設有巡邏哨,監視印軍在什約克河軍事基地的動向。這就是我軍長期防守加勒萬河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