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2020-12-09 笑語千年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是目前美國新生代導演中最富有激情、創造力、文藝色彩和趣味性的獨立電影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他的巔峰之作,將他的美學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觀感上看,以紅、黃、藍為基礎的色彩,整體搭建了暖色調的復古氛圍;廣角鏡頭的廣泛使用,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色彩的氛圍感,產生了審美所必備的浪漫情緒。

《布達佩斯大飯店》講述了一個套層故事,故事結構並不複雜。電影將背景設置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歐洲,酒店禮賓員在意外情況下被捲入了家族遺產的鬥爭之中。隨著一幅家族名畫的藏匿和追尋,酒店禮賓員經歷了戰爭、兇殺、越獄、愛情等考驗,並將財富和經歷留給了當時的一位作家。

鏡頭前的視覺盛宴

《布達佩斯大飯店》採用了「回」字形的俄羅斯套娃結構的敘述方式。在影片中有導演敘述、女孩視角、作家講述、澤羅回憶等四位敘事主體。在四位敘事主體的四層時空結構中,導演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去表現不同的時空背景,給予每位敘事主體頗具特色的時空環境。

《布達佩斯大飯店》描繪的是20 世紀初的歐洲,整個背景以豪華和復古為主導,暖色調佔據了銀幕。酒店大堂由紅金色和咖啡色構成,反映了那一時期的歐洲氛圍。

影片開頭,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大飯店和高大連綿的雪山,將童話般的世界全面展現在觀眾面前。電影這時用粉色和白色營造出了一個溫馨的格局,配合身著燕尾服、戴著紅色領結的經理,襯託出一種謹嚴和尊貴,給觀眾帶來直接性的視覺衝擊。而門生的衣服是紫色,並配上紅色的襪子,襯託出了門生地位的卑微。打手喬普林出場時則身穿黑色皮質大衣,並在手上戴了骷髏飾品,突出體現了打手這一角色的心狠手辣形象。

韋斯的電影中經常使用五彩斑斕的顏色,視覺衝擊十分強烈。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韋斯使用醬紫、粉紅、橙黃、藍色、紅色等色彩打造了夢幻的童話王國。在布達佩斯大飯店坐纜車的時候,山上的鹿、房頂、群山都被籠罩在粉紅色之中,就像進入了童話王國;在描述戰爭的時候,導演運用色彩畫面對戰爭場景進行展示,賦予戰爭場景以童話色彩;在寫阿加莎與門童的戀愛的時候,又大量使用藍色和粉紅色,讓人感覺像是王子和公主在戀愛。

在整部電影的結尾部分,古斯塔夫重新找回了遺產,穆斯塔法也與阿嘉莎幸福地走到了一起。但就是在看起來要完成的美滿結局中,古斯塔夫為了徒弟挺身而出,最後被槍殺身亡。在處理這一部分時,韋斯放棄了彩色的表達,讓黑白畫面進入到了觀眾的視野當中,利用黑白畫面使得古斯塔夫的悲愴結局更加地觸動人心。

《布達佩斯大飯店》為每個故事都配用了一個主題顏色,並通過色彩來體現情節的變化。電影中人物的穿著、建築物的顏色以及環境氛圍都使用不同的顏色來講述不同的故事。電影開頭,為了顯示大飯店的優雅,為飯店外觀和周圍的環境選擇了粉色,突出體現了飯店的優雅與浪漫;在描寫監獄的時候使用了黑色等深色,來描述監獄的牆壁、圍的樹木和監獄的天空,給人以壓迫感,讓人從顏色中體會到監獄的陰冷和恐怖。

電影敘事中體現的色彩之美

藝術作品的內容、形式及藝術感染力是通過各種藝術手法表現出來的。就色彩而論,它在視覺上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和感情,其效果強烈與否,取決於富有魅力的色彩。

色調是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在畫面中總體概括了各種各樣的色彩變化,從而達到「多樣化的統一」,組成整體的、和諧的、有色彩節奏感和韻律感的畫面。而色彩會對人的情緒進行控制,人們看到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聯想,因此色調成為了作者傳達思想感情的媒介,讓觀眾得到共鳴。

韋斯的電影畫面構圖嚴謹對稱,色彩濃豔而和諧,鏡頭運動規律穩定的特點,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發揮到了極致。他渲染他所創造的世界裡的色彩,整部電影像是精心配製過的調色盤。

《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顏色多採用暖色調,顏色十分飽和。那洋紅色調的飯店大廳、紅色的地毯、暖色的飯店吊燈都向觀眾展示了當時上層社會的情境。在伯爵夫人進入電梯的時候,酒店紅色的電梯、 紅色的電梯牆壁,伯爵夫人紅色的外套、紅色的帽子、古斯塔夫和門童紫色的燕尾服,使得紅色和紫色這兩種高飽和的色彩形成了鮮明的視覺對比,增強了畫面的美感,更突出體現了人物的等級和身份。

《布達佩斯大飯店》非常注意結合觀眾的精神狀況和審美內涵的應用,試圖對人們生活中的壓力進行有效性的緩解。它通過對審美元素的分析,藉助於一種特殊的審美距離,將客觀的現象進行虛擬世界的反應,在視覺的設計和色彩的重塑中,實現的情感上的寄託。

這部電影在拍攝時,大量使用了廣角鏡頭,攝像機所構建出來的畫面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整體效果表達出來強烈的縱深感。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作家進入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見到經理,導演利用的廣角鏡頭將樓梯、天花板以及牆上的裝飾藝術都容納了進來,從而形成一種較為柔和的情景,表達出整體氛圍的俏皮感和幽默感。古斯塔夫在參加伯爵夫人的葬禮時,同樣使用了廣角鏡頭將大廳和走廊容納到了一個畫面當中,利用變形的誇張暗示了即將到來的陰謀與冒險。

色彩隱喻與人物命運

色彩的變化隱喻人物命運是這部影片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韋斯將每個人物的命運與其所處環境的環境聯繫起來,與故事情節共同組成一條線。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內心的期待與視野期待不斷吻合,由此與影片產生情感共鳴,並在心靈的顫動中實現情緒的釋放,產生美的享受。

古斯塔夫是布達佩斯飯店經理,總是蓄著小鬍子,梳著乾淨利落的頭髮,穿著紫色合身的燕尾服,配精緻的小領結,穿灰色平整的西褲和烏黑髮亮的皮鞋。這些色彩不僅顯示了他的主管職務,更刻畫出他如魚得水的生活。

在古斯塔夫的情人——伯爵夫人突然死去後,影片由暖色調轉變為幽暗的冷色調。古斯塔夫在火車上遇到法西斯軍隊的毆打,昏暗的車廂和士兵灰黑色的制服顏色,加強了影片的壓抑感,也暗示著古斯塔夫在接下來的遭遇。

當古斯塔夫走入城堡大堂時,影片畫面中出現的深褐色木質牆壁、昏暗的燈光、黑色的燈臺以及棺木周圍墨綠色的葉子,也暗示古斯塔夫的將跌入人生低谷。在煙霧繚繞的遺產宣布會現場,鋪在大廳中央的熊皮、掛滿鹿頭的牆壁、高大黑暗的門窗無不渲染著緊張和詭異的氛圍,這些顏色上的細節呈現,都在暗示著古斯塔夫的命運走向。

影片的後半部分,鏡頭被重新推回布達佩斯大飯店。這時的飯店已被法西斯軍隊佔領,古斯塔夫也換 上了淺藍色的工作服,抱著淡粉色的蛋糕盒。這些暖色調場景的回歸暗示著古斯塔夫的命運也將有所轉折。在找到第二份遺囑的複本後,古斯塔夫又回到了原先平淡幸福的生活。

影片的結尾,古斯塔夫與澤羅夫婦在火車上的場景,被導演將背景轉為黑白色調,這樣的安排正與古斯塔夫最終被法西斯士兵殺害的結局相呼應。

從酒店到雪山,從主管到犯人,影片的色彩變換始終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陪伴著電影不斷深化的內涵。韋斯導演拼盡全力打造一場「成人童話」般的視覺盛宴的同時,又實現了唯美與人性的統一,使觀眾在享受了色彩大餐之後又不忘細細的品味其中的韻味。

電影內涵中的色彩美

電影不僅僅要注重形式上的美感,也要結合代表性的美學相關元素,將電影中的主題特點全面烘託出來。《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主題正是通過一種輕鬆歡快的步調,將喜劇外衣下的悲劇逐漸體現出來,體現了電影深化的內涵。

從心理角度來說,色彩擁有強烈的情緒性,同時具有象徵、比喻、重複和省略等多種視覺語言功能。韋斯一直對溫和的暖色視覺效果情有獨鍾,但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他特意運用了更多的冷色視覺效果,用紅、粉、紫、黃、白、藍、黑七種主色彩相互搭配,使得整部影片冷暖色調的對比極為強烈。

《布達佩斯大飯店》在講述一個充滿奇遇故事的同時,也是對歐洲逝去的貴族精神高唱的一首輓歌。 影片帶有明顯的懷舊風格,不僅體現在建築風格元素上, 更體現在色彩的運用上。韋斯將歐洲的文明都縮影到了布達佩斯大飯店裡,濃縮到一部電影中,這裡有各種歐洲的風情,從哥德式建築到俄羅斯式的音樂,無不充斥著財富和奢華,以及高貴優雅的騎士。

布達佩斯大飯店籠罩在一股粉色的煙雲當中,這樣絢爛多姿的顏色,預示著這一時期歐洲思想的明麗。而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之外的世界裡,充滿了霧蒙蒙的白色,讓人看不到希望和盡頭。魯茲灰暗的城堡則是在暗示德國的法西斯的黑暗。

從色彩變換角度可以將《布達佩斯大飯店》分為「粉白溫暖的布達佩斯」、「黑暗壓抑的城堡」、「灰藍的越獄」、「蒼白的逃亡」、「華麗的童話世界」以及「黑白的法西斯惡行」六個劇情片段。韋斯像畫家一樣調配著自己的調色盤,色彩幫助他營造民電影語言無法完成的意境。

色彩能引導觀影者的觀影心理,在特定的情況下使用能夠充分表達其氣氛感情的色調,是和觀眾心理相契合的重要藝術表現手段。《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彩美學體現,被韋斯利用自身獨特的審美給觀眾帶來了靈魂的淨化,無形中引導觀者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重新定義自身和周圍的人事以及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般的完美構圖
    2014年,由韋斯·安德森導演的一部美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電影屆突出重圍,該片在業界好評如潮,同時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獎,可謂是實至名歸。單從美學方面來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德國藝術家卡爾·謝弗勒在《色彩論》一文中總結道:「色彩在藝術中應視為獨立的抽象體,藝術家將色彩獨立出來,使之具備音符的特徵,顏色與線、形一樣,是藝術的生動語言,畫家自由地運用這種語言表現自己的情感」。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緬懷藍圖中的電影美學盛宴
    電影海報如果關注電影美學,一定不能錯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它像一杯溫暖的熱可可,以復古唯美的色彩情調,中軸嚴格對稱的構圖美學,輕鬆悅耳的配樂,暗含深意的詼諧幽默,將冰冷殘酷的盜竊、謀殺、逃獄、槍戰煉化於無形。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秘教科書式的美學電影
    導演獨特的美學設計,吸引力一大批顏粉,電影畫面讓你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對稱、構圖、色彩把握得非常巧妙,呈現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這部電影入圍了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電影裡大量的高飽和度色彩渲染電影,將電影美學發揮到極致。
  • 看電影學色彩搭配《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高豔美學|布達佩斯大飯店|...
    色譜分析在剛剛過去的第72屆金球獎頒獎禮上,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斬獲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大獎。關於這部電影,有太多有趣的話題可說,而其中最直觀又奪人眼球的,還是它獨特的鏡頭美學。作為一個「作者導演」,韋斯·安德森固執地讓他的電影作品充滿了其個人的一切品味和怪癖,於是他涉足了電影製作的各個層面:編劇,攝影,美術設計,配樂選曲等等。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示教科書式美學電影
    導演獨特的美學設計吸引了眾多美女,影片讓你感覺置身於童話世界。對稱性、構圖和色彩都掌握得很好,呈現出世界的美輪美奐。這部影片已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最佳原創劇本。影片中大量高飽和度的彩色渲染影片,將電影美學推向了極致。
  • 運動著的音樂——《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色彩語言
    「 運動著的音樂 」作為電影藝術中一種重要的視覺表現符號,色彩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氣氛渲染以及人物心理刻畫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電影色彩體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同的審美體驗,以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為例,電影中所使用的粉、黃、紅、藍、黑、白、紫等基調色,或溫馨明快,或熱情奔放,或憂鬱沉靜,或純潔神聖,無一不傳達著導演安德森的創作情感,觀眾的情感也隨著色調的變換產生變化。
  • 《布達佩斯大飯店》—完美細節控
    《布達佩斯大飯店》通過講述這個大飯店的來世今生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完美主義的家具設計風格,對裡面的對稱設計和配色,只有一個字「服」!對稱,不失時尚飯店整體極其講究高對比度、極致的平衡對稱,所有的裝飾都極為注重細節,使得整個飯店對稱又不失古板,這些都是家裝設計中值得借鑑的要素。
  • 《布達佩斯大飯店》粉色優雅
    《布達佩斯大飯店》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歐洲,影片圍繞著一位帶著傳奇般色彩的酒店禮賓員和他的年輕門生展開。在遠近聞名、賓客絡繹不絕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禮賓員古斯塔夫先生經歷了不少聲色犬馬,其中不乏無價名畫的失竊、名門王族望族的財產紛爭等荒謬軼事;不僅如此,他還跟這家豪華酒店一齊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滄海桑田。
  • 玩設計|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家居配色美學
    ——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化妝&髮型設計、最佳原創配樂獎。電影除了它故事背景敘事手法吸引人之外,電影中的大飯店也是其中一大亮點,讓無數影迷神魂顛倒。
  • 外媒評《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式突破
    《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式突破  (來源:《綜藝》 編譯:菜頭)韋斯-安德森這齣以上世紀30年代為背景的荒誕盛宴,他在這部影片中所實現的突破令人讚賞。  形式大於內容——長久以來,這是挑剔的影評人們對韋斯-安德森的一大詬病,而隨著《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問世,這種指責聲將會更難站穩腳跟。在這齣以上世紀30年代為背景的荒誕盛宴中,層出不窮的視覺甜點,可能會讓你忽略導演頑皮的智慧和情感的深度。
  • 《布達佩斯大飯店》靠陰謀,越獄,槍鬥打開童話世界的驚豔之作
    因為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電影美學,韋斯·安德森也被稱為當代美國獨立電影的一面旗幟。《布達佩斯大飯店》於2014年上映,在上映當年便獲得了7個電影獎項,到了2015年更是獲得了14個獎項,還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佳電影」之一。
  •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美
    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
  • 奧斯卡喜劇片《布達佩斯大飯店》- 可怖現實中的童話故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年《布達佩斯大飯店》以黑馬之姿獲得奧斯卡9項提名,最終斬下4個大獎。綜合實力可見一斑。有影響力的電影總是讓觀眾與電影中人物產生共鳴,觀影過程中仿佛與主演一起經歷與感受,觀影結束也是久久不能平靜。毫無疑問,《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能量強大的電影。大才子韋斯·安德森擔任編劇並執導,韋斯大學主修哲學專業,2015年他為義大利奢侈品公司普拉達設計了普拉達咖啡酒吧。
  • 布達佩斯旅遊:因為一部電影愛上,這個絕美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友誼的故事。我想看了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電影裡,獨特的移動場景、暖色調的豔麗布景、精緻裝潢與服飾、每一處細節的把握都讓人稱奇。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影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歐洲,影片圍繞著一位帶著傳奇般色彩的酒店禮賓員和他的年輕門生展開。在遠近聞名、賓客絡繹不絕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禮賓員古斯塔夫先生經歷了不少聲色犬馬,其中不乏無價名畫的失竊、名門王族望族的財產紛爭等荒謬軼事;不僅如此,他還跟這家豪華酒店一齊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滄海桑田。
  • 布達佩斯大飯店:攝影構圖經典方法,演繹如何用攝影表達復古
    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的同學們都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電影中的場景和畫面視覺效果蘊藏了一種浪漫的復古效果。它一方面來自與符合電影敘事時代的真實時間背景,也暗含了一種對過去時代傳統精神的不舍態度。《布達佩斯大飯店》承襲了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具有獨立精神的美學風格,在光鮮影像的雀躍下埋伏著一條國家淪陷、文化衰敗的深刻暗線。影片藉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興盛沒落,描摹出歐洲大陸世代相傳的精神文明,因戰爭摧殘而走向滅亡的宏大景象。
  • 《布達佩斯大飯店》:粉色童話構建之下,隱喻著殘酷的歷史事實
    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九項提名,斬獲了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化妝&髮型設計、最佳原創配樂獎。還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第72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等等獎項。電影自2014年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得益於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美學巧思,在豐富的視覺元素之下,做出的巧妙的敘事安排。
  • 影評:《布達佩斯大飯店》
    精密精確、把對稱美學發揮到極致的五五開,童話質感的色彩搭配和布局,云云魄力氣魄光顯,以至於有人說,只要看一幀就知道這是韋斯·安德森。撇去影片中的歐洲文化背景和深層隱喻,本片便是一個四層敘事布局的故事書。議決大量教科書般的一點透視、牢固鏡頭、主觀鏡頭,跟鏡頭,拉鏡頭等,給觀眾報告了一個每一幀都瀰漫美感的故事。
  • 《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
    《布達佩斯大飯店》:歐洲的黃金歲月「大家經常誤會一件事,總以為作家有無窮的想像力,總是文思泉湧,永遠不缺故事可說,能憑空想像出精彩情節。可是事實恰恰相反,一旦大家知道你是個作家,他們就會帶著人物和故事來找你。
  • 盤點三部「最美」的電影,《生命之樹》《布達佩斯大飯店》上榜!
    《布達佩斯大酒店》《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想必沒有看過也至少聽說過,而近日就有一批設計師為致敬這部電影而開了一家咖啡館。《布達佩斯大飯店》是我很喜歡的韋斯安德森導演在2014年的一部優秀力作,沿襲了他一貫的畫面美學風格,對稱構圖、色彩鮮豔、人物個性鮮明,敘事幽默又諷刺,視覺效果美的如同夢境的成人童話卻飽含深意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