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般的完美構圖

2020-12-25 喜姨影視

2014年,由韋斯·安德森導演的一部美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電影屆突出重圍,該片在業界好評如潮,同時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獎,可謂是實至名歸。

《布達佩斯大飯店》主要是通過一位無名作家(裘德·洛飾)與布達佩斯飯店主人(F·莫裡·亞拉伯罕飾)的對話講述了戰爭時期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發生的傳奇事件,這間飯店和故事的主角們也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和滄海桑田。這部電影是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也稱得上是最能體現韋斯·安德森獨特影像風格的集大成之作。單從美學方面來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德國藝術家卡爾·謝弗勒在《色彩論》一文中總結道:「色彩在藝術中應視為獨立的抽象體,藝術家將色彩獨立出來,使之具備音符的特徵,顏色與線、形一樣,是藝術的生動語言,畫家自由地運用這種語言表現自己的情感」。

韋斯安德森對於《布達佩斯大飯店》來說就是那個偉大的畫家,電影畫面中以大面積的粉色為基調,渲染出古老歐洲時代獨有的感覺,一幀幀畫面美輪美奐,如同油畫般的質感,細節部分也十分考究。影片開頭便是粉色的哥德式建築坐落在高大連綿的雪山上,畫面充滿美感,住客們需要乘坐雪山纜車才能夠進出飯店,仿佛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童話世界,隨便一張電影截圖都值得細細品味。

全片的主體風格清新浪漫,用時下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滿滿的少女心」。影片還帶起了一股「千禧粉」浪潮,千禧粉並不是特定的一種顏色,而是一系列粉色的總稱。大致來說,從帶有淺褐色的粉紅色,到鮭魚粉,這個範圍內加入冷灰色調的粉色,都稱得上千禧粉。但是千禧粉並不等同於芭比粉等亮粉色,它們往往更具復古氣息,就像影片中的使用的大面積粉色一樣,從布景到建築再到著裝,以及一些細節物品,都是有層次的粉色,使畫面衝擊感更強,更是讓粉色愛好者大呼過癮。

直呼過癮的不只是粉色愛好者,還有強迫症觀眾。影片劃分了不同的時間段,也採用了不同的畫幅。影片在80年代時採用了1.85:1的學院寬銀幕,60年代採用了16:9的寬銀幕,篇幅稍長些的30年代則採用了4:3的標準比例,這種畫幅的變化一是更有時代變化感,二是色彩層次感更豐富。而電影中的每一幀都可謂是攝影構圖界的翹楚,簡單規矩的對稱式構圖使得建築看起來莊嚴肅穆,畫面極具平衡感,大量運用對稱式構圖其實很容易會讓觀眾覺得枯燥無味,但是韋斯·安德森使用明亮清新的色調以及最大程度的場面調度解決了這一問題,不會使人感到沉悶,把影片內在的情緒通過色彩及構圖直觀地表現出來,大大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有時一些趣味性的對稱構圖也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活力。

除卻色彩與構圖,《布達佩斯大飯店》在故事講述方面也獨具匠心。不是平常電影的線性敘事,而是由年長的故事經歷者同他人談話,慢慢延伸出事情本身,中間不斷穿插交談者的活動,把過去發生的傳奇事件當成談資從而傳達給觀眾,把過去的喜悅也好,荒誕也好統統變為故事,而觀眾區分影片中回憶和現實的依據就是上一段中所說的畫幅改變,這是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巧妙的手法,令人稱奇。

從美學角度欣賞完電影後,繼續深挖電影內核,我們可以看出這部影片影射了在希特勒迫害下的猶太民族的生存困境,影片的創作靈感源自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自傳《昨日的世界》,影片故事發生地就是茨威格的祖國。電影後半段中布達佩斯大飯店被佔領後,到處被貼滿了「ZZ」的標誌,眾所周知,納粹的標誌是「SS」或「卐」,那麼此時的「ZZ」標誌都不需多言就是代表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主義。韋斯·安德森對於色彩、構圖、細節隱喻的把握張弛有度,可能是由於《昨日的世界》中對於「最好的歐洲」的逝去有著無比哀痛的描寫,於是他力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再現一個優雅、文明、臆想中的昨日歐洲,他成功了,這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享受,無論是哪一方面,《布達佩斯大飯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關焦點

  • 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鏡頭前的視覺盛宴《布達佩斯大飯店》採用了「回」字形的俄羅斯套娃結構的敘述方式。在影片中有導演敘述、女孩視角、作家講述、澤羅回憶等四位敘事主體。在四位敘事主體的四層時空結構中,導演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去表現不同的時空背景,給予每位敘事主體頗具特色的時空環境。
  • 《布達佩斯大飯店》—完美細節控
    《布達佩斯大飯店》通過講述這個大飯店的來世今生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完美主義的家具設計風格,對裡面的對稱設計和配色,只有一個字「服」!對稱,不失時尚飯店整體極其講究高對比度、極致的平衡對稱,所有的裝飾都極為注重細節,使得整個飯店對稱又不失古板,這些都是家裝設計中值得借鑑的要素。
  • 布達佩斯大飯店:攝影構圖經典方法,演繹如何用攝影表達復古
    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的同學們都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電影中的場景和畫面視覺效果蘊藏了一種浪漫的復古效果。它一方面來自與符合電影敘事時代的真實時間背景,也暗含了一種對過去時代傳統精神的不舍態度。《布達佩斯大飯店》承襲了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具有獨立精神的美學風格,在光鮮影像的雀躍下埋伏著一條國家淪陷、文化衰敗的深刻暗線。影片藉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興盛沒落,描摹出歐洲大陸世代相傳的精神文明,因戰爭摧殘而走向滅亡的宏大景象。
  • 「構圖太美了,非常的漂亮 乾淨」|《布達佩斯大飯店》
    古斯塔夫這個人物很有趣 他在越獄的時候 也不忘噴香水 在沒有錢的情況下 也會給25元 他身上似乎是有貴族氣息 但他卻只是一個從門童做起來的大堂經理 缺乏安全感 虛榮 膚淺 金髮 她這樣形容她服侍過的婦人們 Zero也這樣形容他 整部電影對臺詞非常的講究 細緻 不知道以前的歐洲講話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感覺布達佩斯大飯店像一座避難所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人們恐懼無法得到所想只要最為可怕、不討人喜愛的人被愛他們便會像花兒般綻放韋斯安德森的復古色調構圖以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為靈感,纜車、雪山、監獄的空間營造
  • 外媒評《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式突破
    《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式突破  (來源:《綜藝》 編譯:菜頭)韋斯-安德森這齣以上世紀30年代為背景的荒誕盛宴,  形式大於內容——長久以來,這是挑剔的影評人們對韋斯-安德森的一大詬病,而隨著《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問世,這種指責聲將會更難站穩腳跟。在這齣以上世紀30年代為背景的荒誕盛宴中,層出不窮的視覺甜點,可能會讓你忽略導演頑皮的智慧和情感的深度。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緬懷藍圖中的電影美學盛宴
    電影海報如果關注電影美學,一定不能錯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它像一杯溫暖的熱可可,以復古唯美的色彩情調,中軸嚴格對稱的構圖美學,輕鬆悅耳的配樂,暗含深意的詼諧幽默,將冰冷殘酷的盜竊、謀殺、逃獄、槍戰煉化於無形。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秘教科書式的美學電影
    對稱、構圖、色彩把握得非常巧妙,呈現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這部電影入圍了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電影裡大量的高飽和度色彩渲染電影,將電影美學發揮到極致。關鍵詞-對稱,《布達佩斯大飯店》裡面的每一幀都是簡潔的,讓人賞心悅目。不得不說導演真的是對稱狂魔,強迫症表示觀看太舒心了。
  • 《布達佩斯大飯店》: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
    布達佩斯大飯店》,配得上太多讚美的詞彙,但是電影最後的十幾分鐘,我內心感到了一股深刻卻難以名狀的悲傷,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麼。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似乎歷歷在目,卻又難以言說。《布達佩斯大飯店 》:少女心的建築,你看過了嗎?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示教科書式美學電影
    對稱性、構圖和色彩都掌握得很好,呈現出世界的美輪美奐。這部影片已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最佳原創劇本。影片中大量高飽和度的彩色渲染影片,將電影美學推向了極致。關鍵詞-對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每一幀都簡潔悅目。我不得不說,導演真的是個對稱的瘋子,強迫症意味著看太舒服了。這種極端對稱不是簡單的二分法。
  • 影評:《布達佩斯大飯店》
    議決大量教科書般的一點透視、牢固鏡頭、主觀鏡頭,跟鏡頭,拉鏡頭等,給觀眾報告了一個每一幀都瀰漫美感的故事。在畫面布局上,影戲大量接納了畫框感猛烈的關閉式構圖,用一扇窗或是其他規矩的背景把人物框在內裡。從視覺結果上來說,它將寓目者的視覺過細力會合在畫內空間,只繼承畫框內現成的影像信息,在「畫框」中極盡對稱之美,把所要轉達的信息容納在內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布達佩斯大飯店》寄回舊時歐洲的明信片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年邁的舊時門童靠著阿拉伯式蒸汽浴缸對作家顫巍巍地說道。導演韋斯·安德森的懷舊情懷在《布達佩斯大飯店》裡得到了完美延續。他將自己迷戀的少年夢幻感與光影和色彩保存得完好無損 ,還以自己的方式重現了生長著人文主義、浮華優雅的舊時代歐洲。
  • 《布達佩斯大飯店》:用喜劇的方式講一個舊日故事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了四分之一,就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查了一下資料,果然是韋斯·安德森的作品。不是說我對電影的敏感度有多高,而是安德森作品的辨識度太高了。這部電影有《月升王國》的精巧靈動華麗,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緊湊敘事魔法,還有《穿越大吉嶺》的荒誕與諷刺。
  • 喜劇片《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經典,在於它的獨特手法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2014年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自編自導,拉爾夫·費因斯、託尼·雷沃羅利、西爾莎·羅南、愛德華·諾頓等主演的一部很著深刻內涵的喜劇片。影片通過反覆嵌套的三層結構進行敘事,在第三層故事裡講述了布達佩斯大飯店領班古斯塔夫先生受萬千賓客青睞,將飯店運營得紅火異常,對新入職的門童Zero關照有加。後來,因為大飯店的所有人、一位寡居而富有的老婦人離世,古斯塔夫被老婦人的兒子陷害入獄。於是,一場有關越獄、逃亡及洗脫罪名的傳奇故事,圍繞著布達佩斯大飯店徐徐展開。
  • 奧斯卡喜劇片《布達佩斯大飯店》- 可怖現實中的童話故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年《布達佩斯大飯店》以黑馬之姿獲得奧斯卡9項提名,最終斬下4個大獎。綜合實力可見一斑。毫無疑問,《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能量強大的電影。大才子韋斯·安德森擔任編劇並執導,韋斯大學主修哲學專業,2015年他為義大利奢侈品公司普拉達設計了普拉達咖啡酒吧。
  • 網紅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故事板發布,線條豐富堪比動畫片
    在豆瓣TOP250中有這樣一部歐洲童話,其以油畫般美麗的又對稱的構圖、夢幻般的配色、生動又刺激的故事獲得了一片好評,雖然陪跑了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但是這部影片在大多數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覷的。
  • 《布達佩斯大飯店》最後的童話王國
    它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影片是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執導的第八部電影,全明星陣容可謂十分豪華,榮獲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故事由一個女孩手中的一本小說引出,小說的名字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書的封底是已經離世的作者照片。 鏡頭切換,回到1985年,年邁的作者講述自己創作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
  • 看【布達佩斯大飯店】走進神秘的匈牙利!
    《布達佩斯大飯店》,乍看這部電影,有很多吸引你的內容,比如大腕雲集的卡司陣容,精妙的攝影構圖,和獨有的韋斯安德森的電影色調。但如果真的要看懂這部電影,僅僅對電影的解讀是不夠的,需要你對藝術、文學、一戰二戰的歷史,擁有足夠多的知識儲備。
  • 《布達佩斯大飯店》:粉色童話構建之下,隱喻著殘酷的歷史事實
    《布達佩斯大飯店》便是韋斯· 安德森獨特風格的代表。《布達佩斯大飯店》所講述的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請作家共進晚餐,席間,他向作家講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 電影賞析:《布達佩斯大飯店》文明的尊嚴只留在畫裡
    在表面平靜的生活中挖掘矛盾,潛藏的危機逼近,眼見驚天動地的大費周章,卻又峰迴路轉歸於消融,這一直是安德森的拿手好戲。《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發生的事兒,相比導演前幾部作品來說,的確足夠「驚悚」,結局也更叫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