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2021-01-09 猛哥聊三農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內容的歡迎關注小編哦!

前言: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小編也算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於農村的情感雖說沒有莫言之於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之於商州那樣濃烈,但是就小編個人而言也是刻骨銘心的。尤其是在長大成人之後,整日忙碌於工作和瑣碎的生活,少有時間回憶那些淳樸自然的農村時光!

現在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那就是「寶藏」。有所謂的「寶藏男孩」、「寶藏女孩」,寓意內涵豐富,十分吸引人。但是在小編眼中,農村才是真正的「寶藏之地」,它所蘊藏的寶藏,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和牢記,而這些「寶藏」也在時刻教育著我們日常的為人處世,乃至工作和生活。比如小編今天要說的農村俗語,之前小編就曾跟大家探討過農村一系列的俗語,其中有一些言簡意賅,直擊人們的靈魂深處,有的帶有些許的迷信和封建,而有的則是洞悉人性,教會我們做人做事。

而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則是關於日常生活,其實也算是教人做事的法則或者是規範。而這句俗語的使用,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每年農曆的二月和八月,正是小編所在的農村使用這個詞最頻繁的時候。從小就聽著街坊四鄰提起,父母也常在小編耳邊叮囑,這句話就是「二八月裡亂穿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有道理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四季變換

哲學家曾說過「人類社會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事情」,也就是說生活中不存在絕對的事情,往往都會一些中間形態出現,比如一年四季。冬天過了,立刻就是夏天了嗎?當然不是了,在季節變換過程中就有所謂的「換季」。而在換季的時候,氣候往往是介於兩個季節之間,冬天過去了,天氣漸漸變暖,但有時候還是有些冷,反映最直觀的就是人們的穿衣打扮。

「二八月裡亂穿衣」

在農曆的二月和八月,正是冬春季節和夏秋季節交替變換的時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換季」。為什麼農民們會稱這個時候是「亂穿衣」呢?其實背後的原因也比較簡單,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正值冬春變換時刻,天氣回暖了,不過冬天的腳步並未離開太遠,偶爾還能感覺到寒冷。而這個時候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象,就是有的人穿著襯衫和外套,一派春天的氣息,而有的人依然穿著羽絨服,仿佛還在寒冬臘月的時節。

而農曆的八月正是夏秋之交,天氣由熱轉涼,但是偶爾還能感覺到夏天的酷熱。這個時候大街上就到看到一些人依然在穿著夏裝,而有些人已經換上了更厚一些的秋裝。

總結:

今天小編再上班的時候,突然發現同事穿的居然是襯衫,而我卻還是秋衣秋褲的包裹著,這個場面也是讓小編瞬間想到了這個俗語,當時也是有些尷尬呀!但是這個俗語說的倒是很有道理,對於換季的表現也是刻畫的非常生動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你們聽過這個俗語嗎?覺得它說的有道理嗎?

相關焦點

  • 老話說二八月亂穿衣,為啥二八月亂穿衣沒人笑話?衣無冷暖二八月
    在我們老家農村,老輩人愛說「二八月亂穿衣」這句俗語,說的是農曆二八月忽冷忽熱的,人們把握不定這個溫度和天氣變化,比如農曆二月,大早上咱們還穿著棉衣哩,到了中午天又熱得要脫棉襖。農曆二八月的天,就像是娃娃的臉,說變就變。至於說四月份,這個老家人沒有說過,印象中也沒有,四月份是剛進入初夏,天氣也反覆無常,所以有的地方會說二四八月亂穿衣吧。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農村俗語:「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將來學有所成後來改變自己的現狀,好讓自己有個美好的人生,當然這裡所知的知識不單單是課本上的,更多的是平時在社會中的積累,想要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要全方位的發展自己,這樣方能走得長遠。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的農村俗語和故事, 但是,俗語都是有一定的依據和意思的,它不是隨意亂造亂編出來的。就包括人們會根據俗語或諺語去推斷天氣的情況,所以它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很多農村的,所以都反映了農村的生活情況,那麼我們今天所有聊的這個內容「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會有這單獨的兩個月?如果說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就知道五月到底是在做什麼工作。三月份可以說是農忙的季節,每年的三月份左右,人們就開始進行播種工作,包括什麼種植玉米、姜等等。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在今天看來似乎大家都不在意,認為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是迷信,但卻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今年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包含著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前兩天,我有個大齡未婚女同事突然問我了一句農村俗語,這句農村俗語就是「寧嫁老頭,不嫁小猴」。我這位女同事說,最近她與一個年齡比較小的男友談戀愛,但母親得知後非常反對,並警告她說,堅決不能同年齡比她小的談戀愛,一定要遵循「寧嫁老頭,不嫁小猴」的原則,找一個年齡比她大的談戀愛比較合適。因她不太清楚這句俗語的含義,於是想讓我解釋解釋。其實,農村的這句俗語非常簡單,大概意思如下。
  • 農村老人常說「褲帶長壽命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勞動人民們通過日常生活、節氣等方方面面的經驗,總結出了不少通俗易懂的俗語,而在農村裡也一直流傳這這些俗語,讀起來可能有些粗俗,但是撇開這些字面得意思,深究裡邊的含義還是非常有道理。俗語涵蓋的面很廣,各個方面都有 。
  • 農村俗語:「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要去質疑有關氣候的農村俗語,它比天氣預報還準確,天氣預報能預測是冷冬還是暖冬嗎?某些人說「過了冬天就知道是冷冬還是暖冬了」,呵呵呵呵。有關氣候預測的農村俗語人們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過長時間反覆驗證才總結出來的。「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句,而這些俗語經過歲月的沉澱,更具魅力。每一句俗語都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同時還表達了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看看各位網友怎麼說?@一品小十六我認為這句老話說的是,不要在房屋完好的情況下隨意改動房屋結構,任意擴建加高,這樣不利於安全。很多家庭後期條件變好,就想著在房屋原框架基礎上再加高,或者再拓寬,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危險。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農村俗語:「天怕甲子,人怕八字」,說的有道理嗎?
    文/濤聲依舊農村俗語:「天怕甲子,人怕八字」,說的有道理嗎?美食文化是傳承至今的古老文化,從很久以前開始,人們對於吃就有著很多的講究,而要說講究最多的,無疑就是農村了,農村人對於美食不但十分的熱衷,也有著很多的規矩,今天就帶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還有一句俗語「不怕屋前鬧嚷嚷,就怕屋後腳板響」也說的是房子最好是大門是朝向路。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農村俗語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是老百姓在生活實踐申總結出來的,是智慧的結晶。往往以簡單的一句話,詮釋人生的哲理。像「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一、從字面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說的是:顧名思義,直木就是挺直、優質的木材。比如建房、做家俱等等,大家都會先揀好的砍伐,利用率大。那些彎曲、不成型的木材,只能當木柴,沒有大用。「甘井先竭」,甘就是甜的意思,就是說很甜的井水,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歡。被大家無窮盡的汲取,容易幹竭,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 農村俗語說:「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堂」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裡的「羊」並不是指真正的「動物羊」!而是指人的屬相,即屬羊的人。不知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待宰的羔羊!因為「動物羊」大多都逃不過待宰的命運,所以,人們經常聯想到屬羊的人,認為屬羊的大部分人的命運也不會太好,會孤孤單單的過完半生。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姨夫不是親,牛屎不是糞」。那麼這句話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姨夫不是親」——這句話很好理解。姨夫,妻子的姐夫或者妹夫,雖然叫起來是挺親切的,但事實上這是依靠婚姻關係來維持的,所以不能算是親戚。這麼說吧,姐妹二人分別嫁人了之後,也各自有了自己生活的重心,這兩人之間還會親密往來,今天你替我家看孩子,明天我帶你家孩子出去玩;想借個錢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