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1 農門陣

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歡迎閱讀本期內容。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而俗語大多均出自農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它的前半句:「有雨山戴帽」,其大致的意思為:每當下雨的時候,雲朵總是會彌補在山頭上,把山頂都給蓋住了,就好像山戴了一頂帽子似的。

這樣的景象想必只有農村或者城郊的人,才經常看到,因為在城市中央根本就看不到哪裡有山,而這一現象在別處又非常的普遍;同樣這句話也有預測天下雨的意思,看到有烏雲密布在山頂,這就是明顯要下雨的節奏。

其後半句「無雨山沒腰」,其大致的意思為:在晴天的時候,大多都是在高山的中間,一眼望去就好似山沒了腰似的。

住在農村的人應該非常熟悉這一點,就連小孩子都經常去到山裡面玩耍,對於這些自然景象必然會很熟悉,其實在下雨快要結束的時候,雲朵就會從山頂慢慢話中間移動,這也是在暗示著天馬上就要晴朗起來了。

這一整句話話看似非常簡單,實則蘊含著如此重要的知識,從往常來說是很難去認識這些東西,然而老前輩們卻總結成了俗語,為的就是要通俗易懂,看到這裡大家不得不佩服農村俗語的魅力吧!

大家對此作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意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說:「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預測天氣神準!
    「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這句諺語估計大家應該都聽過,記得之前小學課本上都有學過這一句,完整的是:「螞蟻搬家,蛇過道,燕子低飛,魚兒跳,明日必有大雨到」,但一般大多數人都只記得前面半句。其實這句諺語說的是在大雨來臨之前,動物界各種小動物的反應,因為動物的聽力比我們人類要好很多倍,就像地震來臨前,家裡的狗呀、雞呀都能聽到一個道理。2.
  • 農村俗語「男怕穿鞋,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一直聽老人說的這句話,小的時候不明白,到了現在逐漸知道,男怕穿鞋,女怕戴帽,是提示老年人健康方面的,人到了歲數,最怕的就是「男的穿鞋,女的戴帽」,這是為什麼呢?一、男怕穿鞋。意思是男人的年紀大了,健康出了問題,腿部和腳部腫脹得非常厲害,如果連鞋子都穿不上的時候,基本上陽壽的時間不長了,老年這離去世的日子時間不遠了,家人可以早些準備後事了。二、女怕戴帽。
  • 農村俗語「清明求天晴,穀雨哭求雨」這話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明日穀雨,穀雨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穀雨排行第六,穀雨也是春天最後的一個節氣,穀雨節氣之後就是都了夏天,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夏了,馬上就要進入到了夏季,那麼這個時候也是雨水比較多的時候,畢竟萬物都是離不開水的,現在也是農作物生長的時候,那麼對於雨水來說也是非常渴望的,在農村裡有句俗語叫「清明求天晴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農村俗語: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眼下麥子已經成熟,各地都開始準備收割麥子了。阿寧小時候也有幫助大人收麥子的情況,收麥子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下雨了。而農民們這個時候也很關心天氣,在阿寧的家鄉就流傳著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芒種南風揚,夏季雨滿塘。這句話說得是芒種時期如果颳起了南風,預示著接下來雨水充足。在北方芒種意味著麥收來臨,這是農民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候,接下來就要種玉米了,在南方芒種意味著隨收隨耕隨種。因此,芒種時節的天氣情況直接影響一年的收成。
  • 農村俗語「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是些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是些什麼,有道理嗎?農村有一些特別有意思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是農村文化的一種,也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其中的一句農村,它也是所謂的農村順口溜「四大硬,四大嫩,四大傻,四不摸」。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春分將至,春分「分」的是什麼?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
    摘要:春分將至,春分「分」的是什麼?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3月份下旬了,而在3月20日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那春分是啥意思,到底「分」的是什麼呢?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對於二十四節氣,農村的老人還是非常重視和熟悉,現在雖然有天氣預報了,但是有些老人依然還會通過節氣來預測後面的天氣和一年糧食的收成好壞,其中有些還是比較準確的。而春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其時間是在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而今年的春分節氣是3月20日。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關於農村選地址、建房子的風水可真是多,小編整理了幾天都沒整理完。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在今天看來似乎大家都不在意,認為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是迷信,但卻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今年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包含著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要去質疑有關氣候的農村俗語,它比天氣預報還準確,天氣預報能預測是冷冬還是暖冬嗎?某些人說「過了冬天就知道是冷冬還是暖冬了」,呵呵呵呵。有關氣候預測的農村俗語人們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過長時間反覆驗證才總結出來的。「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人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農村依然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老話,這些揭示了老一輩人們生活勞作的狀態,其中也包含了人民的美好願望。俗語大多數是簡練而形象化,還帶有地方特色,使人們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具有趣味性。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人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感覺有道理麼?
  • 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小編也算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於農村的情感雖說沒有莫言之於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之於商州那樣濃烈,但是就小編個人而言也是刻骨銘心的。尤其是在長大成人之後,整日忙碌於工作和瑣碎的生活,少有時間回憶那些淳樸自然的農村時光!現在網絡上很流行一個詞,那就是「寶藏」。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句,而這些俗語經過歲月的沉澱,更具魅力。每一句俗語都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同時還表達了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
  • 農村俗語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是老百姓在生活實踐申總結出來的,是智慧的結晶。往往以簡單的一句話,詮釋人生的哲理。像「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甘井先竭」,甘就是甜的意思,就是說很甜的井水,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歡。被大家無窮盡的汲取,容易幹竭,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可「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農村俗語,僅僅是為了表達這麼淺顯的意思嗎?非也。二、深入去理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所要表達的含意,不是如表面所說的、這麼簡單。這句俗語所隱喻的是做人的道理,處世哲學。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無不讓人嚮往,農村雖然不比城市的繁華,但卻有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在這裡,農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很知足。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正確對待這句話?在農村修房蓋屋是一件大事,方位朝向、房屋高低都已許多的講究,其實都是對於美好生活的希翼和期盼,農村俗話「都要往好的走」什麼是「好」自然是少一些麻煩,多一些平安其實就是「好」。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還有一句俗語「不怕屋前鬧嚷嚷,就怕屋後腳板響」也說的是房子最好是大門是朝向路。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或許在一些大城市裡生活的人對俗語並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在城市裡面生活,生活節奏都特別快,所以俗語也根本就不怎麼用的到,但是在一些農村或者是城裡的一些老人都還是知道很多的俗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