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通州:耗時18個月打造,花絲鑲嵌非遺傳承人屢獲全國大獎

2020-12-19 北京通州官方發布

掐、填、攢、焊、堆、壘、編、織——不論是從工序的繁複精細程度,還是從成品的精美華貴程度來說,花絲鑲嵌都稱得上手工瑰寶。守「藝」通州之花絲鑲嵌,帶您走進精美絕倫、高貴典雅的皇家專屬高級定製奢侈品世界。

你能想到嗎?原北京花絲鑲嵌廠就在咱們通州,可謂明星企業,更是青年人的夢想。如今,通州花絲鑲嵌非遺傳承人,40年來與這個行當結下不解之緣,精心創作、傳承創新,屢獲全國大獎。

守「藝」通州·花絲鑲嵌

宅家追劇的你一定還記得,從甄嬛傳到延禧攻略,各種宮廷古裝劇紅了又紅。除了劇情吸引人外,最亮眼的應該就是後宮中,各位妃嬪、小主們的穿戴首飾了,真是好看至極。

沒錯,珠寶設計製作在中國歷史上可謂造詣高深、源遠流長,而其中的「花絲鑲嵌」可謂是宮廷中的高級定製奢侈品。

花絲鑲嵌工藝早在春秋時就已有雛形,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唐代的金銀平脫是它的前身,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花絲製作中心。明代達到高超藝術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發展,名品不斷湧現,很多成為宮廷貢品。

說到花絲鑲嵌,跟咱們通州可有著非常深的淵源。原北京花絲鑲嵌廠就坐落在通州城內「三塔一廟」景區裡。當時,這裡可是通州的明星企業,老通州人沒有不知道的,能進入到花絲廠工作,曾經是許多青年的夢想。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第27期,「雲遊通州」推送了守「藝」通州之花絲鑲嵌,共同感受這一皇家工藝。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精美圖片展示以及細緻文字說明,就可讓宅在家的你欣賞、體驗、學習花絲鑲嵌的製作過程和魅力。

趙雲亮,從1979年踏入北京花絲鑲嵌廠技校,成為第一屆學生開始,就再也沒有離開花絲鑲嵌這個行當。他師從姚迎春先生(其師王百川傳承於清宮造辦處),如今已是花絲鑲嵌非遺傳承人、中國細金工藝大師、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自從事花絲鑲嵌工藝以來,帶徒近百名,其中多名徒弟被評為技師或工藝美術大師。

2002年,在北京畫家村之稱的通州宋莊創辦趙雲亮細金坊。自創立以來,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歷時一年六個月製作的大型擺件《盛世中國》於2015年第四屆中國(大連)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中藝杯」榮獲金獎;翌年在2016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再獲金獎。2016年初,著手製作耗時18個月《鳳凰涅槃》榮獲2018「工美杯」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大賽金獎。

花絲八大工藝

那麼,咱們就請趙雲亮先生為您講述一下,花絲鑲嵌究竟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吧。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漢族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它是「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是將黃金、白銀加工成絲,再經盤曲、掐花、填絲、堆壘等手段製作工藝品;鑲嵌則是把金、銀薄片,捶打成器皿,然後鏨出圖案,鑲以寶石、珍珠而成。

花絲共有八大工藝,分別是掐、填、攢、焊、堆、壘、編、織。

掐——掐絲手藝就是純手工製作,就是用鑷子或鉗子將花絲掐成各種紋樣的工藝,掐絲工藝是花絲鑲嵌工藝中的基本功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

填——填絲也叫平填,俗稱填花絲,是將製成的花絲圖案平填在規定的圖案裡,填絲是花絲工藝中最單調也是花絲鑲嵌手工藝裡最費時的工序。

攢——花絲鑲嵌的攢工藝就是把零部件組裝在一起叫攢。

焊——焊接是將製成的紋樣拼在一起,通過焊接組成完整首飾的工藝過程。

堆壘——堆壘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將絲碼在炭灰形上繞勻,再壘出各種形狀,並用小篩將藥粉篩勻、焊好的工序過程。

織編——織編和草編、竹編是一樣的,只不過金、銀編織難度大些,這要有經驗的藝人手勁均勻才能編織好。

趙雲亮先生講,花絲鑲嵌工藝尤以編織、堆壘技法見長,而且還常用點翠工藝,取得金碧輝煌的效果。對寶石的大量運用和完善了寶石鑲嵌工藝,是明代花絲鑲嵌首飾對中國傳統首飾的最重要貢獻,它改變了中華民族傳統首飾重紋飾輕寶石的傳統。清代寶石資源逐漸枯竭,採用點翠和燒藍來替代寶石的位置。

因其工藝所用原材料貴重、人工耗費巨大,非宮廷不足以享用,這些飾品精美絕倫,具有皇家的高貴、典雅氣質。從工藝技巧上來說,不論是從工序的繁複精細程度,還是從成品的精美華貴程度來說,花絲鑲嵌工藝及其作品都稱得上手工瑰寶。

如今,雖說大牌飾品眾多,但只要看到了花絲鑲嵌作品,那麼一眼就會沉淪。畢竟在這繁華浮躁的空間中,珍貴的不再是設計中使用了什麼樣的金銀珠寶,而是花費在這件事上的時間。只有時間的厚度,才能讓一件冰冷的珠寶有了獨特的溫度……

記者 代金光 通訊員 趙京

編輯 耿海燕

責任編輯 杜婧

相關焦點

  • 花絲鑲嵌:珠寶工藝界的活化石
    大國匠心,傳承非遺文化;時代創新,譜寫非遺新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留給後人的不僅是璀璨記憶,更承載著千年輝煌的文化古韻。8月27日晚,「雲上閱讀」公開課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花絲鑲嵌代表性傳承人、金銀頭面傳承人 鈕冬蕊,帶大家一起探秘珠寶工藝界的活化石。
  • 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展亮相沈城
    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展亮相沈城 作者:張寧 常晟罡 2019-09-10 09:27   來源:瀋陽晚報     「玉雕牙雕和雕漆,金漆花絲兩鑲嵌。京繡宮毯景泰藍,工匠精神永流傳。」這句話形容的是著名非遺技藝——燕京八絕。9月9日,「燕京八絕」之一的花絲鑲嵌技藝展亮相瀋陽新世界博覽館,吸引眾多非遺文化愛好者的目光。
  • 非遺花絲工藝引領國潮!萃華工匠大師受邀央視
    萃華珠寶工匠大師李玉昆先生受邀央視CCTV1、CCTV3,攜手新生代竹笛傳承人祝芝浩為現場觀眾展示萃華珍藏的中國傳承千年的非遺花絲臻品,為國人講解非遺花絲技藝的歷史、傳承與創新,講述幾代萃華花絲繼承人的故事,也將大國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 2020-06-09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一代花絲非遺傳承者文韻
    她在「南派銀花絲泰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四川省「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倪成玉老師的教誨下,她參與製作的《金銀花絲擺件太平有象》2013年、2015年分獲 「國信·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和「第四屆四川省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她自己的作品也多次獲獎:2016年《森·靈》獲傳統首飾藝術品「天工精藝獎」優秀作品獎。
  • 「雲上閱讀」公開課|花絲鑲嵌:珠寶工藝界的活化石
    8月27日晚,「雲上閱讀」公開課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花絲鑲嵌代表性傳承人、金銀頭面傳承人 鈕冬蕊,帶大家一起探秘珠寶工藝界的活化石。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小美(左)、花絲鑲嵌代表性傳承人、金銀頭面傳承人鈕冬蕊(右)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早在春秋時就已有雛形,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唐代的金銀平脫是它的前身。
  • 萃華工匠大師受邀央視,非遺花絲臻品驚豔全場!
    萃華珠寶工匠大師李玉昆先生受邀央視CCTV1、CCTV3,攜手新生代竹笛傳承人祝芝浩為現場觀眾展示萃華珍藏的中國傳承千年的非遺花絲臻品,為國人講解非遺花絲技藝的歷史、傳承與創新,講述幾代萃華花絲繼承人的故事,也將大國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程淑美:花絲鑲嵌 技藝傳承人
    2008年6月7日,花絲鑲嵌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程淑美成為北京市級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因作品已形成獨特風格,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被譽名為「程氏花絲」。  程淑美的作品別具風格,體現了一種跨門類、超越傳統的嶄新工藝,除擅長的人物類作品之外,還有首飾、擺件、器具、文物複製、金鑲玉等幾大類。
  •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全國「非遺」傳承人新春聚北京  「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舉行:聶希蔚  6.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北京市東城區)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程淑美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
  • 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9)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9年12月18日花絲鑲嵌:錘音千萬響 花絲分毫嵌董瑞京位於北京的工作室中陳列的花絲鑲嵌工藝品(12月17日攝)。花絲鑲嵌工藝又稱細金工藝,是「燕京八絕」之一。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用金、銀等為原料,採用掐、填、攢、焊、堆、壘、織、編等技法,將金屬絲製成千姿百態的造型,並採用銼、鎪、鏤、悶、砍、崩、擠、石、戧、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碗或爪型凹槽,鑲嵌不同種類的寶石。花絲鑲嵌製作技藝是中國宮廷工藝的代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民族文化記憶,花絲鑲嵌老工藝
    北京西單民族文化宮前不久展出了非遺文化:花絲鑲嵌的相關展覽,引來不少觀眾讚嘆。「文化黃金 傳承創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展」現場人氣火爆,吸引了眾多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的愛好者們前來觀展,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藝。
  • 非遺背後的90後手藝郎,把花絲鑲嵌做成漢服配飾界的「LV」
    一方面,他算得上是個挺時髦的人,最早用電商的方式去推廣花絲鑲嵌這門技術,也是第一個想到跨界,將花絲鑲嵌與漢服進行結合的手藝人。另一方面,每天早上7點開始做工,軋銀條,給銀絲銼尖頭,劉超十年如一日的守護著花絲鑲嵌這門傳統技藝。嫻於一技,就可以被稱為手藝郎。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在瀋陽舉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專題展在瀋陽舉行 2019-09-11 13:01: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馬福良:潛心研究無私傳承花絲鑲嵌工藝
    「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是對花絲鑲嵌製作技藝的形象描述。在大廠回族自治縣良盛達花絲鑲嵌特藝有限公司,頭髮斑白的馬福良指著展廳內琳琅滿目的展品說:「簡而言之,這門手藝就是將金、銀、銅掐成絲,運用各種技法製成各種飾品。
  • "花絲鑲嵌"技藝起源於漢代 明代達巔峰階段(圖)
    18K黃金彩寶花絲碗盤勺一套  花絲鑲嵌珍品展昨開幕  展覽日期:3月12日~4月4日  地點:深圳市皆一堂百工藝術館  奢華典雅的設計據統計,僅北京就達百多家,花絲鑲嵌行業極為興旺。新中國成立後,北京花絲鑲嵌廠成立,將花絲鑲嵌作為贈送給外賓的國禮和重要出口創匯產品。  而花絲鑲嵌工藝可分為兩大類,即花絲工藝和鑲嵌工藝。  一件成熟製品需耗時半年以上 十餘人合作  花絲鑲嵌工藝也是我國傳統奢侈品的工藝特色之一。作為皇家的御用品,花絲鑲嵌的器物自然是物料珍貴、做工精細。
  • 國際化新中式珠寶搶眼亮相珠寶展,萃華屢獲殊榮
    傳承千年古法金工藝的「皇朝祈福」系列產品、具有故宮雅韻文化底蘊的「御花園」琺瑯系列產品、取材於故宮建築元素的「宮」系列產品、演繹千年絲路文化魅力的「絲韻」系列鑽石產品、亮相法國及義大利等世界藝術舞臺的「無界」時尚系列產品等多個產品套系,採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古法金、琺瑯彩等傳統純手工技藝精緻打造。
  • 以金屬結絲,用寶石鑲嵌,精美絕倫的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工藝品花絲鑲嵌是花絲與鑲嵌工藝相結合的產物,對於花絲的選用多以金銀銅等金屬為原料,採用掐、填、編織、堆壘等傳統的手工工藝手法;鑲嵌的話也有一套相關技法,主要是將各種材質的金屬片做成各種形狀的凹槽
  • 重慶花絲鑲嵌工作室即將建成
    花絲鑲嵌工藝品是重慶重要的傳統工藝品之一,曾經有過悠久而輝煌的歷史。由於用材高檔,工藝獨特,技藝精湛,產品精緻,富麗堂皇,是貴重而高雅的工藝擺件和收藏品。 重慶花絲融合四川平填花絲和北京堆疊花絲,形成了重慶的花絲風格。
  • 走向世界的中國非遺:萃華花絲技藝亮相義大利,演繹中國非遺傳奇
    中國非遺,世界共享。繼法國羅浮宮巡展完美收官後,6月19日,「萃華宮匠非遺花絲文化臻品全球巡展」華美亮相義大利,讓中國傳統文化、非遺匠藝以新的時代活力和全新形象走向世界,不僅促進了中意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也促進了中西文化的創新融合與發展。
  • 「通武廊」非遺體驗旅遊線路公布,三條線路共涉及14個非遺項目
    12月23日,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市武清區文化和旅遊局、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通武廊」非遺體驗旅遊線路公布,三條線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