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特有的珍稀瀕危花卉,傣族良藥——茴香砂仁

2020-12-10 宜花得木

瀕危物種|茴香砂仁不是一道菜也不是果品,而是珍稀瀕危花卉

文:花木君

對膳食美味比較擅長的朋友,或者對中藥材比較熟悉的中醫大夫,應該對砂仁不陌生,知道砂仁是一味芳香性中藥材和鮮美的食材調料,具有健脾開胃、補氣養血之功效,在醫藥界和膳食行業非常馳名。

(砂仁)

然而提到茴香砂仁,不了解的乍一聽,會以為是一道菜餚或者像砂仁一樣的乾果,其實都不太準確。茴香砂仁是一種植物,並且是我國雲南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

茴香砂仁(Achasmayunnanense T. L. Wu et Senjen ),是姜科(Zingiberaceae)、茴香砂仁屬(Achasma)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1.8米;葉片披針形,長約46釐米,寬約7釐米,兩面均無毛;葉柄長5毫米;葉舌卵形,長約1釐米,不2裂。

總花梗由根莖生出,大部埋入土中,長約5釐米,上被鱗片;花序頭狀,貼近地面,開花時好象「一朵」菊花;總苞片卵形紅色,小苞片管狀;花紅色,多數,花時每6朵一輪齊放;花萼管狀,頂3裂;花冠管較花萼為短,頂端具3裂片;無側生退化雄蕊;唇瓣基部與花絲基部連合成短管,上部舌狀部分頂端2淺裂,基部擴大,內卷呈筒狀,中央紫紅色,邊緣黃色,突露於花冠之外,好象菊科植物的舌狀花;子房被短柔毛;果球形;花期6月。

茴香砂仁和砂仁不同,雖然都屬於姜科,然而砂仁屬於豆蔻屬(AmomumL),茴香砂仁屬於茴香砂仁屬(Achasma)。砂仁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自然種群較多,穗狀花序,花白色。茴香砂仁則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僅僅分布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地區,由於其根莖葉等搓揉之後,具有茴香味,又因為和砂仁頗為相似,故而得名茴香砂仁

砂仁

茴香砂仁屬全屬有19種,主產於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有2種,分別為茴香砂仁紅茴砂(Achasma megalocheilos Griff.)。二者區別有幾點:

① 茴香砂仁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僅僅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勐臘地區;而紅茴砂則分布在海南的崖縣、保亭、萬寧、白沙等地,另外馬來亞也有分布。

② 紅茴砂植株較高,高2-3米;而茴香砂仁一般在2米以下。

③ 茴香砂仁的葉片披針形,紅茴砂的葉片是長圓形;茴香砂仁的葉片兩側均無毛,而紅茴砂的邊緣及葉背中脈上被短柔毛。

④ 茴香砂仁的花唇瓣中央紫紅色,邊緣黃色;紅茴砂的唇瓣則為鮮紅色(猩紅色)。

⑤ 茴香砂仁花期6月;紅茴砂花期4-5月。

紅茴砂

茴香砂仁是西雙版納傣族著名的藥材之一,民間應用由來已久,傣族人利用其根莖作為驅風行氣和健胃的良藥,也常用來煮水代茶喝,以防中暑解腹脹,是傣族人最喜愛的植物花卉之一。

茴香砂仁是非常奇特美麗的植物,其花生於林下地表之上,夏天抽出,鮮紅色的花苞非常顯眼,猶如紅色的菊花,開花時花由外向內一輪輪地依次開放,每6片一輪次綻放,苞片、花萼及花瓣紅色,唇瓣較大且突露於花冠之外,外部及邊緣黃色,內部紫紅色,中間的紅色猶如美麗的眼睛,在黃色苞片的襯託下,精美絕倫,猶如彩色重瓣菊花綻放,因而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

茴香砂仁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由於分布地狹窄,僅僅在雲南少數地區分布,自然種群數量稀少,因而在1999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物種。

茴香砂仁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醫藥價值以及科研價值,因而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加強相關保護措施,並且也希望能夠積極開展人工培育和繁殖工作,從而使得這種美麗的植物能夠在更多的地區廣為栽培繁殖,並早日脫離瀕危境地。

2020-2-14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雲南西雙版納簡介
    植物園中設有植物標本館,珍稀瀕危植物種資源庫和物技術實驗室,已成為我國熱帶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研究中心。孔雀湖孔雀湖位於允景洪中心,佔地18700平方米,三面有湖水圍繞,清如明鏡。。1977年始闢為公園,園內建有亭臺水榭,植有奇花異卉,並飼養著孔雀、巨蟒、狐狸、野豬、猴子、八哥、畫眉等珍稀動物。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景區
    該園佔地面積約100畝,保存野生薑科植物16屬170餘種,其中有珍稀瀕危植物茴香砂仁、擬豆蔻、長果姜、勐海姜,重要中藥材砂仁、益智、草果、姜、草豆蔻、高良姜、鬱金、莪朮、薑黃、閉鞘姜等,另還保存有做香料,色素,澱粉,蔬菜以及美麗的觀賞姜科類植物。
  • 全球僅剩37棵野生的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雲南藍果樹
    >在我們介紹雲南藍果樹以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藍果樹科,該科共有3屬10餘種,大部分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被列為國家Ⅰ級保護物種。今天我們就主要介紹一下該科藍果樹屬中的國家級瀕危珍稀樹種——雲南藍果樹。雲南藍果樹(學名:Nyssayunnanensis W. C. Yin),又叫毛葉紫樹。
  • 雲南自由行攻略(2):西雙版納六日遊之最佳路線
    谷內森林茂密,是世界瀕危動物亞洲野象棲息和繁衍的地方,也是野牛、綠孔雀、黑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樂園。景區內有長達四千多米的步行道蜿蜒於熱帶雨林之間,遊人可以漫步林蔭道中,如在畫中穿行,聽蟲鳴鳥叫,聞花草馨香,看茫茫林海,人生若此,夫復何求!運氣好的話,我們能看到成群的野象在溪谷中飲水戲耍,運氣不好的話,可以到景區南門附近觀賞大象表演,跳舞、過獨木橋,鼻子踢球,令人捧腹大笑。
  • 馬拉松西雙版納植物園開跑 在奔跑中遇見珍稀瀕危動植物
    馬拉松西雙版納植物園開跑 在奔跑中遇見珍稀瀕危動植物 2017-09「倉鴞,在中國分布範圍極其狹窄,但在西雙版納有穩定種群。」「白旗兜,由於過度採挖和生境的破壞,導致野外種群數量非常稀少。」……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比賽,沿途的公裡牌上,都是西雙版納珍稀瀕危動植物的介紹。圖為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張嬌嬌 攝  這場馬拉松比賽16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舉辦。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東北地區特有的的牛皮杜鵑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東北地區特有的的牛皮杜鵑文:花木君提起杜鵑,很多人印象當中認為是華南和西南地區才有的美麗花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因為杜鵑品種繁多,就拿杜鵑花科杜鵑屬來說,就有近千種,而我國則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有近600種,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尤其是以雲南、貴州、四川數量最多,堪稱杜鵑王國。(興安杜鵑)然而,在我國北方,也分布著多種杜鵑,並且有的品種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杜鵑。
  • 大美中國——傣族風情西雙版納
    ,藤蔓盤根中,也有亞洲象,孔雀,黑冠長臂猿等珍稀動物。西雙版納傣族園西雙版納傣族園由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組成,分別是曼將、曼春滿、曼聽、曼乍、曼嘎。走進傣族園,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讓人對古老的傣族文化肅然起敬。
  • 消失再現的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雲南金錢槭
    消失再現的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雲南金錢槭 花木君 然而由於某些地方過度開發,忽視了自然環境保護,隨著人流的湧入和無節制的開發,使得不少珍稀物種面臨瀕危境地,有的物種甚至消失不見,不能不說讓人感到非常遺憾。
  • 卓瑪安心旅遊:雲南西雙版納旅遊簡介 西雙版納攻略自助遊攻略
    瀾滄江縱貫南北,出境後稱湄公河,流經緬、老、泰、柬、越5國出海匯入太平洋,譽稱為「東方的多瑙河」,因此,西雙版納既是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雲南對外開放的窗口。 西雙版納轄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和11個國營農場,總人口近84萬人,這裡聚居著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諾等13個少數民族,佔全州人口的74%。
  •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和美女(圖)
    西雙版納潑水節其實為傣族的新年,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傣歷四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為期三至四天。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潑水節也是傣族春節。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 滇池特有珍稀瀕危魚類銀白魚人工繁殖獲成功
    ­  據了解,銀白魚俗稱「小白魚」,隸屬於鯉形目,鯉科,鮊亞科,白魚屬,是雲南滇池土著物種,全球僅分布於滇池水體。上世紀六、七十年的曾是滇池主要經濟魚類。­  由於滇池水質逐漸惡化、外來物種引入和過度捕撈等原因,使銀白魚種群幾近消失,已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列為瀕危等級、同時也列為雲南省特有珍稀保護動物,目前滇池中僅有少量存在。
  • 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大花黃牡丹
    我國西藏地區特有的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大花黃牡丹文:花木君牡丹的栽培在隋唐時期達到隆盛,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因而栽植花卉在當時非常流行,而牡丹花最受人們喜愛,尤其是兩都之地,從皇親國戚,權貴官紳,以至於平民百姓,幾乎家家都有種植牡丹的傳統,賞花之風盛極一時,白居易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西雙版納」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聞名於世,還有美麗的傣族
    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每年4月的傣族潑水節,吸引世界各地無數遊人的到來。西雙版納是傣族之鄉,由於臨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裡深入人心,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西雙版納還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境內有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特、瀕危的動植物又是西雙版納獨有的。
  • 雲南民族村—傣族寨
    傣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瀾滄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人口120萬左右。在傣語中「傣」是「自由」之意,說明傣族是一個崇尚自由的民族。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系。
  • 雲南八個自治州之一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別名:勐巴拉娜西)是雲南省的8個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屬熱帶季風氣候。西雙版納轄1個縣級市、2個縣,擁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圈成員。
  • 這個冬天到西雙版納度假,感受傣族風情
    西雙版納是雲南的8個自治州之一,這裡居住著傣族人民,有著熱帶風光,還有獨特的傣族建築,讓你感受到東南亞之風。景洪是西雙版納州的首府,傣語意為"黎明之城"。這裡天氣溫暖、歷史悠久,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我們從昆明直飛版納,一下飛機,立刻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陽光普照,碧空萬裡,鳳凰花開得紅豔。在冬日裡,能來這裡度假,實在是種享受。
  • 雲南西雙版納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你吃過哪幾種?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別名:勐巴拉娜西)是雲南省的8個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處熱帶北部邊緣,屬熱帶季風氣候。西雙版納轄1個縣級市、2個縣,擁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圈成員。
  • 如果喜歡雲南的小眾景點,一定要來西雙版納
    說起雲南大家不可避免地會想到大理,麗江,香格裡拉。但是除此之外,西雙版納也是不得不說的一個旅遊勝地。在這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其中以傣族人數最為之中。所以,西雙版納的全稱其實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復芒菊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而喬本更是鳳毛麟角,見於報導的僅僅有產自雲南的白菊木和雲南四川的櫨菊木,前面我們曾撰文介紹了其中幾種。(櫨菊木)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種灌木類菊花,並且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菊花,特別珍稀,僅僅分布在我國西藏和四川地區,這就是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復芒菊。
  • 比東南亞還美的熱帶風光旅遊城市,雲南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圈成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西雙版納臨近東南亞,宗教文化盛行,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且都信南傳佛教,走進西雙版納無論是建築還是民風民俗中都能感受到很濃厚的佛教文化。由於受佛教的影響,西雙版納擁有眾多佛寺建築,也成為了西雙版納的旅遊名片 。傣族建築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上座部佛教的寺廟稱為緬寺,幾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