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存量房房源核驗及信息發布操作規範(試行)》於12月15日正式實施,規定掛牌房源必須經過網上備案系統進行房源核驗獲得房源核驗二維碼並明確標示。新規落地首日,城管部門對多家房產中介機構開展檢查,發現仍有部分中介涉嫌擅自發布房源。
在延吉中路某中介機構,其門店的兩面玻璃櫥窗上共張貼了五張對外出售的二手房房源信息海報。根據新規要求,海報上除了房源本來的地址、面積、價格等信息外還必須明確展示該套房源的核驗編號及二維碼 。楊浦城管執法隊員現場要求房屋經紀人出示該店線下玻璃櫥窗張貼、線上APP等渠道發布房源信息的核驗二維碼,並詢問房屋信息來源情況。然而,該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反覆迴避,並無法出示二維碼及其他房源發布委託材料。根據《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該機構可能涉嫌擅自發布房源,執法隊員當即記錄現場情況並開具相關法律文書,要求負責人接受約談並進行後續處理。
而在另一家房產中介門店,執法隊員沒有在其門店櫥窗上看到海報張貼,但其官方APP上卻展示著大量未標識核驗編號及二維碼的房源信息,執法隊員製作《現場檢查筆錄》並約談了門店負責人。
目前,上海已經進入存量房交易為主的時代,但常常有市民受到存量房交易市場虛假房源信息、中介低價「釣魚」等問題的困擾,對於市民來說,一套動輒幾百萬的房產,真的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套路。隨著《上海市存量房房源核驗及信息發布操作規範(試行)》的實施,讓存量房有了「身份證」,引導存量房房源發布行為步入正軌,真正做到明「碼」售房。城管部門表示,存量房的交易關乎上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接下來,城管將繼續對轄區內的房產中介門店進行檢查,守牢存量房交易的「門關」,守護好百姓的「錢袋子」。
(文章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