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做工程的老闆提了一個問題,說自己的公司開出去是9%的專用發票,如果取得了材料和勞務的進項,要如何進行抵扣。
其實,如果我們取得了符合規定的進項票,在允許抵扣的範圍內,是可以抵扣的。並且,對於一般納稅人來說,也要儘量取得發票抵扣,合理降低稅負。
1. 哪些進項可以抵扣
首先,說說不同稅率的進項,取得這些發票的時候,都是可以正常抵扣的。我們建築工程中,有可能取得13%、6%稅率的發票,也有可能取得小規模開具的3%徵收率的發票,只要是符合規定的專用發票,都是可以抵扣的。
13%的進項發票主要來源於採購材料租賃設備等,如果這類採購比較多,那麼儘量取得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專票,可以比較充分地抵扣進項。
6%的進項發票主要來源於一些輔助的服務,比如工程設計服務、工程勘察勘探服務、工程造價鑑證服務等。
3%的徵收率主要來源於向小規模納稅人的採購。如果要抵扣,那麼還要開具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
除此之外,如果取得了其他的能夠抵扣進項的發票,也可以正常進行抵扣。
2. 哪些情況不能抵扣
如果我們的企業,有些項目是採用的簡易徵收,那麼相應的進項也就不能抵扣,要注意劃分清楚。
還有一些特殊的不能抵扣的項目,比如用於集體福利的、個人消費的費用等等,或者是取得的進項發票不符合規定,那麼也不能進行抵扣。
3. 沒有進項票問題的解決
對於工程項目來說,能夠取得發票的,一般來說抵扣的問題不大,比較困難是沒有獲取發票的部分,如果不抵扣,那麼可能就造成企業的稅負偏高。對於一些零星的採購項目,要測算下,不要發票是否划算,或者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本身有稅收籌劃的供應商,開票的價格比較優惠,或者是自己企業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延長供應鏈等方式。通過各種合法的途徑,來獲取進項票抵扣,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
總的來說,如果能夠正常取得進項票,那麼進行進項的抵扣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哪些不能抵扣的,要做進項轉出。對於難以取得進項票的部分,要做好稅收的測算和合理的安排,來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