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環境教育基地是面向公眾普及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的重要場所。日前,經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審、公示和審核,我省21家單位喜提2019年「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稱號!
「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即日起開設【環境教育基地巡禮】專欄,集中展示21家省級環境教育基地,敬請持續關注!
01
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
紫南村,位於佛山市禪城區南莊紫洞圩之南,是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東臨紫洞大道,南與南莊相接,西靠北江支流。全村轄區面積5.88平方公裡,下轄15個自然村,20個村小組常住人口6500多人,外來人口7300多人。
紫南村2016年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文旅產業,2017年提出「文化立村、文化強村、文化興村」發展戰略,2019年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20年引入專業運營管理團隊,申報國家研學旅行基地和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紫南村內環境
紫南吸引了一批從事陶藝製作、創意設計、教育培訓、旅遊規劃、文創產品研發、健康養生、農業生態園等企業和專業團隊,或落戶紫南村,或與紫南村開展深度合作,不僅優化了現有產業結構,還帶動了周邊餐飲業和酒店業、本地陶瓷製造和商展業、家居製造和商展業等其他業態的聯動發展,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一處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鄉村旅遊休閒地。
▲紫南旗袍秀
紫南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模範村,每天來紫南村學習取經和接受教育培訓的省內外參觀團、培訓學員和遊客絡繹不絕。
▲生態亭
2012年以來,紫南村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廣東省宜居示範村」、「全國十佳小康村」、「廣東省文明村」、「全國文明村鎮」、「中國最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體系示範村」、「廣東十大美麗鄉村」、「新時代·中國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紫南村
自然旅遊資源
嶺南水鄉自然風貌
紫南村是珠江三角洲的水鄉典型,桑基魚塘遍布,河網縱橫交錯,全村有20多公裡河湧水網連成一體,水鄉文化根基厚重。近十年來,紫南通過關停搬遷汙染企業,發展綠色產業,加大資金投入進行河道清淤及兩岸美化,紫南的水鄉生態風貌已得到修復。為孕育獨特鄉土人情,打造水鄉紫南,紫南村已在2017年實現了全面深化清河淨水工程,對河道進行拓寬挖深、清淤疏浚,15個自然村河道連接貫通。2018年,將加快建設「紫南船說」,推出水上遊船服務。其景象是:20公裡小船悠悠,泛舟碧波,白天可以感受紫南的寧靜秀美,晚上可以欣賞紫南的燈火闌珊,小橋流水,亭臺水榭,處處是美景,讓遊客體驗水鄉之情,感受水鄉魅力。
▲充美湖心公園
紫南村立村數百年歷史文脈
紫南村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明朝便已立村開基,有人群開始定居。明弘治三年,這裡走出了南莊鎮的第一個進士羅列,文脈興盛。清代,紫南的村頭、澳邊、尚塘、流滘、高田屬綠潭堡轄區。解放前的紫南稱為「紫石鄉」。
近幾年來,紫南村不斷挖掘人文資源,「活化」古村,以文化人,以文興村。村裡陸續修復了梁家宗祠、潘家宗祠、五隱書院等人文景觀,讓村民處處都可觸摸到紫南的歷史厚度與文化深度。在紫南,除了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韻味,還能體驗到真正的民俗活動。如醒獅、粵曲表演、書寫春聯等等。醒獅是紫南村的傳統民俗活動,每當新年或其他的一些喜慶日子,在鑼鼓鞭炮聲中,群獅狂舞歡騰,祈求平和安定,在為節日增加熱烈氣氛的同時也增強村民的凝聚力。
每逢節假日,紫南村都會組織紫南曲藝社來為村民們表演粵曲節目,村裡的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同欣賞南粵文化。
紫南書院將打造成為紫南村開筆禮、成年禮的場所,每周日進行國學、孝德教育。
▲歷史文物——梁公祠
11座體現嶺南建築特色的文化休閒公園
紫南村共有16個自然村,幾乎村村都有文化休閒公園,目前已經改造升級並具有旅遊價值的文化主題公園有賢德公園、石井公園、石邱公園、格塘公園、澳邊公園、充美公園等。這些公園嶺南建築風格鮮明,文化內容豐富,將是休閒玩樂、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之地。
▲石井公園
完善便利的交通和食宿條件
交通:紫南村交通便利,佛山市主幹道季華西路穿村而過。村內有14公裡長的柏油馬路、近千盞景觀路燈、禪城區第一條村級人行天橋、第一條村級人行隧道、第一座四層樓停車樓、400多個生態停車位,60多座大小橋梁橫跨水網河湧,10多輛免費電瓶車穿梭於村村戶戶,13路、148路、178路公交線路開進村莊連接市區,公交站點、公交站場設置便民利民。
食宿:紫南轄區內有領逸、維也納、易運等高檔酒店,有桃園一品食府、敘福樓等24家餐飲酒樓,紫南商貿城(含美食城)、銀河廣場等擁有品種多樣的美食街。
紫南村
即將打造的文化旅遊景點
洛神特色民宿群
在紫南村頭村,將按照嶺南傳統建築風格,對村內200間閒置民宅統一規劃,改建為散戶型精品特色民宿、宅邸式酒店,延展產業鏈條,以舊復舊,將120間民宿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建設一個200平方米的休閒區,每個部分都建設一個公共空間,努力將其打造紫南特色旅遊目的地。
以紫南文體藝術中心為基礎發展旅遊+體育
紫南村文體藝術中心由原風雲羽毛球館改造而成,新改造後的紫南村文體藝術中心具備了公益性和經營性文化項目:引進了佛山中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進駐,以羽毛球為主營項目,新增各類文體藝術培訓、文化藝術展示和影視播放等功能完善的場室,並且為紫南村文體藝術聯合會轄下11支隊伍配備辦公和活動陣地,將打造成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兼備、公益文化與經營文化相融的綜合性文化陣地。該中心進一步升級改造後可向遊客開放。
規劃建設多功能農業生態休閒旅遊園區
2018年紫南將把初步建城的紫南賦文化公園、沿北江大堤的溼地公園、標準足球場等場所,不斷完善提升,使其成為集水果種植、觀光採摘、休閒娛樂、科普教育和美食體驗為一體,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多功能現代精品休閒農業示範景區,成為紫南向外界彰顯其鄉土文化、村落景觀和生態文明的一張靚麗名片,成為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中展演基地。
此外,還將在紫南公園建設紫南村地標建築——紫南塔,打造健康產業城、生態養生基地等豐富和完善紫南旅遊產品,切實提升紫南旅遊市場競爭力。
02
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
九嶺村環境教育基地
九嶺村位於廣東梅州蕉嶺縣三圳鎮南部,轄區總面積8.6平方公裡,總人口2148人,是中共蕉嶺縣委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蕉嶺首批長壽村、美麗鄉村示範點。近年來,九嶺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完善環境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九嶺村通過建設環境教育展廳
荷花基地、空氣自動監測站
汙水處理站等生態環境教育點
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強化村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積極整合村綠色資源及要素
推進鄉村生態旅遊建設
營造生態文明建設氛圍
增強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的吸引力
依託廣東(蕉嶺)美麗鄉村培訓學院
開設環境專題培訓班
近兩年來,環境教育基地共開設122個培訓班
培訓人數7021人
通過培訓,全面提升學員們的生態環境意識
和參與環境保護自覺性
未來,蕉嶺縣將以創建環境教育基地為新的起點
爭取在開展全民綠色行動
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推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
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
作出更大貢獻
03
中山市卓旗山莊
卓旗山莊始建於1999年,屬民營景點,佔地250多畝,總投資逾1億元,它背依西江,鄰近高速公路廣珠西線以及古神高速;現已發展成為集會議培訓、產權式別墅度假、山水泳池、戶外拓展、農場野炊(煨雞、煨蕃薯)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是目前中山市唯一的省級環境教育基地以及廣東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
▲宣傳視頻
卓旗山莊自然學校致力於打造以科普、自然、環保和教育為特色的綜合實踐基地。
以卓旗山莊為核心,將環境保護教育、學科實踐、文化教育、休閒娛樂、旅遊觀光、度假居住功能等進行整合,並結合卓旗山莊發展規劃,形成以環境教育為主、森林文化為依託、綠色生態文化為背景、學科綜合實踐為載體的特色綜合實踐研學基地。
現已開發了水資源保護、土壤實驗、植物觀察、戶外拓展、環保手工等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並進一步完善設備設施、健全制度建設、完備管理流程,促成研學課程體系化、規範化、多樣化,並堅持以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的原則向中小學和社會開放,將受眾面輻射到全社會,從而激發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和責任感,讓更多學生與市民體驗研學旅行的新理念。
基地特色
(一)充滿人文氣息的自然生態教育基地
1、設施齊備,打造新型研學基地
卓旗山莊重視自然生態教育設施建設,一是於2018年成立卓旗山自然學校,專職負責在卓旗山莊內及周邊開展自然生態教育;二是在卓旗山內劃出了固定的生態教育功能室,配備多媒體設備、教育設施等;三是設立了戶外教學點、互動遊戲區,利用自身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行戶外生態環境教育,讓公眾在實踐中提升保護生態的意識;四是在卓旗山莊內多處設立生態保護公益宣傳,將卓旗山莊打造成自然生態研學的新型課堂。
2、加入廣東省自然學院中山分院的教學點
藉助廣東省自然學院在自然生態教育的優勢,引入自然教育體系、優質課程、師資力量,打造卓旗山特色的教育課程。
3、布局合理、生態協調
卓旗山莊不是一幢幢建築物、一個個功能區的簡單堆積。在多年發展中,卓旗山莊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追求創建「和諧的生態型」景區系統,始終結合當地原有生態系統進行開發布局。目前,卓旗山莊整潔美麗,布局合理,漫步山莊內,大樹和小灌木俯仰生姿,鮮花與綠草互相映襯,給人一種優雅、清閒的享受,為公眾創造了一個整潔、優美、和諧、清淨的環境
(二)規劃有序,構建多元化綜合實踐基地
1、編制專項中長期發展規劃
卓旗山莊把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列入景區的發展規劃,出具了專項的規劃文件,為研學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指明方向。未來1年內將建成中山市首個中草藥研學實踐教育基地,3年內建成大灣區首個微型水力發電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目前,已於2018年成立了卓旗山自然學校,於2020年獲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命名「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另規劃中的南宋香山八景之一「豬肝吊膽瀑布」將於今年10月開始動工改造。
2、整合周邊研學資源,構建多元化研學帶
除自然學校自身資源外,卓旗山莊還積極整合周邊研學資源,滿足學生不同的研學實踐教育需求,並為研學學生提供優惠。包括:(1)革命傳統教育方面,距離不足1公裡處的「抗日英雄楊麗容紀念碑」、相隔3公裡處有青崗碉樓(中山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2)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距離約5公裡處有大湧紅博城,可開展紅木家具博物、傳統工匠文化教育。
(三)建立健全保障設施和制度
營造安全的研學環境
1、成立主項領導小組,制定創建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專項工作方案,把開展自然生態教育、打造綜合研學基地列入重點工作,由高層管理人員親自負責指揮,並明確每年的各項活動計劃,確保了各項活動有序開展。
2、健全保障體系,包括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專項應急措施預案、節能減排保護管理與服務規範、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與服務規範等保障制度,建立一支專業保安隊伍,在山莊內安裝監控設施,場地通過消防驗收等,力爭為學生提供安全的研學環境。在充足的保障設施下,卓旗山莊近3年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3、周邊配套設施充足。卓旗山莊交通便利,配備有大型免費停車場(可停放旅遊大巴及中小客車)、多條通往城區及鎮區的公交線路,距離5公裡處有大湧鎮醫院。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
卓旗山莊自然學校開展綜合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工作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及大力支持。包括中山市文旅局提供資金扶持在卓旗山莊內建設「卓旗山共享閱讀空間」已於2020年4月9日通過驗收,各政府部門多年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地建設與運營,先後支持卓旗山莊自然學校舉辦了第七屆廣東省環境文化節、第三屆廣東省中小學自然觀察作文大賽、生態保護講座、生態植樹活動、繪畫比賽、書法比賽等各項文體活動,共計超過2000人次參加。
基地場地及功能介紹
1、室內多功能課室
卓旗山莊擁有多功能課室共8個,每個課室能容納50--2000人不等,各課室均配備大屏幕LED,提供無線WIFI。室內課室可用於進行理論學習、實驗活動、小組研討、小組分享、成果展示等研學活動,及實現研學團體進行開班儀式、結營儀式、比賽頒獎等功能。
2、戶外研學場地
卓旗山自然學校側重以大自然為課堂,通過在自然環境中開展自然體驗和環保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接觸自然,感受自然,強調環境知識、環境行為以及環境意識三個維度的學習與積累,播下愛護環境的種子,達到環保意識、綜合實踐的培育目的。
卓旗山自然學校所在的卓旗山莊內綠樹成蔭、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是中山市五個市級森林公園之一,進入卓旗山森林公園後沿著登山徑向上攀登,沿途設有中草藥培育基地及「豬肝吊膽瀑布」、「何閣老衣冠冢」、「姻緣石」和「石船」等自然(人文)景觀;半山建有庫容12萬立方米的灌溉水庫,山下有嵐田抗鹹水庫。所經之處植被豐富、綠樹成蔭、小徑通幽、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可用於開展大氣、水資源、土壤、植物、動物、天文等多領域的自然觀察、自然探索、科學實驗等研學活動。
3.雄鷹戶外拓展訓練基地
雄鷹戶外拓展訓練基地位於卓旗山莊內,成立於2004年,堅持以體驗式教學為基準,提供體驗式培訓、青少年品格教育、趣味體育等多元化的培訓與團隊建設綜合解決方案。基地具備一批資深優秀的培訓師,一整套超過30門獨具匠心的課程,於2015年榮獲「中山市卓越戶外拓展品牌」稱號!
4、多項餐飲配套設施
卓旗山莊內設有順德農莊、老友記農莊、燒烤場、野炊基地等餐飲配套,可同時容納1000人就餐。其中順德農莊以地道本地隆都風味和鳳城美食為特色,內設2個用餐大廳、多間小包房。老友記農莊以自營農場為特色,提供自家種植蔬菜及養殖的家禽。燒烤場為卓旗山莊配套項目,提供燒烤爐、燒烤工具、燒烤食品等,可同時容納200多人。
5、多種住宿選擇
卓旗山莊提供別墅、套間(雙人房、三人房、四人房、五人房)等多種住宿選擇,可同時滿足680人住宿。各房間遵循「人性空間、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與風景優美的卓旗山融為一體,造就了卓旗山莊休閒度假的獨特優勢。
研學遊諮詢電話:
陳先生:13928116523
伍先生:13211122253
來源/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環境教育基地巡禮⑨】在美麗鄉村,邂逅自然之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