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能源集團獲悉,該集團下屬旗能公司自主研發的鋁行業首臺氣動式打殼工具車,日前在該司電解二車間投入試用成功。該工具車設計震動速率為10次/秒,相比人工速率提升20倍,打殼工時縮短80%,並實現直身打殼操作,基本消除電解液飛濺傷人風險,徹底解決了鋁電解生產的煙道端「老大難」隱患問題。
鋁電解生產中,為打撈碳渣和爐底沉澱,需要在煙道端殼面開洞口,洞口兼具有排氣、輔助散熱等功能,但若該處洞口開口不及時或質量不高,會導致槽內碳渣多、爐底沉澱多、熱平衡不均等問題,嚴重影響電解槽生產運行。受工作麵條件限制,一直以來,該作業均由工人使用尖頭鋼釺、圓柱頭鐵杵或氣錘等工具進行俯身打殼,費時費力且需防範高溫電解液飛濺傷人,安全風險極高。
面對困擾行業多年來的疑難問題,旗能公司成立了「打殼工具改進」攻關小組,今年5月底至6月中旬,以該公司付應江為主的創新團隊合理利用廢棄打擊錘體、無縫鋼管、車輪等製作打殼工具車主體,將氣錘改造後焊接在車頭,用一根8毫米細軟鋼絲繩作為拉繩開關,再通過軟管等接駁於壓縮空氣管路接口,從而製造出鋁行業首臺煙道端氣動式打殼工具車。
該臺工具車大大增加了開口作業的安全距離,打殼衝擊力經機具臂緩衝,極大減輕了對操作人的震動影響,氣錘衝擊力集中作用於單點殼面,打殼不塌邊、不錯位、不毛邊,洞口規範平整美觀,實現了電解槽煙道端打殼從人工操作向機械化操作的質變。
【來源:重慶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