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怎麼改?起徵點還調嗎?

2020-12-20 人民網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透露,去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一起研究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個改革方案,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的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去審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校長王廣謙在全國兩會上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可以考慮兩條腿走路,在修法之餘也調整個稅減除標準或者降低部分稅率。

這次列席了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全體會議的國務院參事、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也向京華時報記者表示,鑑於各地物價標準不一,考慮到個稅是一個純粹的地方稅稅種,修法時可考慮在減除標準方面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

現狀

個稅起徵點標準5年未調

俗稱的個稅「起徵點」,就是工薪所得減除的費用標準。我國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曾多次調整,2006年曾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曾由1600元調為2000元;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提高到每月3500元。可以看到,2006年至2011年期間,通常2至3年就會有一次調整。而近年來,雖然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在多次全國兩會上呼籲,要提高個人所得稅的減除費用標準,但調整腳步已經約5年未動,調整速度似乎有些放慢了。

雖然物價漲幅近年來並未明顯放慢,但俗稱的個稅「起徵點」已經有約5年時間沒有改變。而國家統計局2015年5月發布的2014年全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969元,即平均月收入約4164元。雖然有關部門曾多次強調個人所得稅並非網民常說的「工薪稅」。但換言之,國內部分還拿不到平均工資的職工,其實都在繳納著個人所得稅。如今,個人所得稅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依然給人以「工薪所得稅」的感覺。

個稅收入仍處於高速增長

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15年個人所得稅收入8618億元,同比增長16.8%,增收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長,以及財產轉讓所得稅大幅增加。個人所得稅收入總額在國內各大稅種中居第六位,但其增幅在前六大稅種裡,僅次於國內消費稅18.4%的增幅,位於增幅排名的第二位。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0.8%,但剔除營改增轉移收入影響後已同比下降0.5%;第四大稅種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增幅也同比下降13.2%,仍處於高速增長通道的個人所得稅,已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大重要支撐力量。

稅制改革比預期慢了一些

樓繼偉在今年全國兩會的記者會上承認,「稅制改革總的比我們原來預計稍微慢了一點」。但在2015年全國兩會和2016年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都提出,簡單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不公平的。

對於公眾關注的綜合稅制今年是否能實施的問題,業內專家表示,從以往經驗來看,今年將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去審議,並不一定意味著今年就一定能審議通過。而在審議通過後,也並不一定可以立即執行。因此,國內納稅人要享受到相比目前更加科學合理的新個稅制度,可能還要再等待一段時期。

觀點

1所得項目分類過多應進行歸併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這次全國兩會上提出,對於分類扣除,今後比如說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的扣除,基本生活一套住宅的按揭貸款利息的扣除;撫養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大學階段的扣除;還有贍養老人費用的扣除,甚至還可能考慮放開「二孩」乃至大城市和小城市不同的標準等

問題,這些都比較複雜,需要健全的個人收入和財產的信息系統,需要相應地修改相關法律。

王廣謙表示,對於我國個人所得稅的11類所得項目,他認為按照已確定下來的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方向,可以儘量將所得項目進行歸併。他建議,可以考慮將這11類所得項目,按照「勞動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特殊性收入」的原則分為三大類。

他分析,在進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後,如果所得項目分類過多,則無論是從納稅人自行申報,還是從稅務部門自身執行時,都會產生較大的不便,不利於實際工作中進行操作。

他建議,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可考慮合併為「勞動性收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可合併為「財產性收入」;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等可合併為「特殊性收入」。

2不調整起徵點可相應降低稅率

目前,公眾對加快個稅改革的呼聲頗高。王廣謙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尚無法一蹴而就,改革成功也沒有確切時間表的情況下,建議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堅持將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去審議,進行個人所得稅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慮採用更加簡單直接的方式,如可以考慮先將工薪所得減除的費用標準從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如果有關部門不提高工薪所得減除的費用標準,也可以考慮將工資、薪金所得超額累進稅率的前兩檔稅率進行下調,例如第一檔稅率就可從現行的3%降至約2%等。

他認為,這種提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或者將個人所得稅的低檔稅率進行下調的方式,可以惠及那些相對低收入的群體,而且也能使相關群體的感受比較明顯。他認為這種改革空間應該是有的。

3修法或可給予地方「自由裁量權」

劉桓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月薪5000元扣除房租和吃飯穿衣等必須支出,日子可能過得非常緊巴。而在三四線城市,月薪達到4000元,日子可能就已經比較滋潤悠閒了。所以在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過程中,劉桓建議針對各地物價情況差異較大的情況,對於個人所得稅這樣一個純粹的地方稅種,國家可考慮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這樣地方就可以適當增加一定的減除費用內容。

劉桓進一步表示,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後,建議有關部門儘量將細節數據化,以方便稅務部門和納稅人執行。他舉例,一名大學生4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等加起來可能逼近10萬元,是全部稅前扣除還是部分扣除,應該明確。如果幾名子女共同贍養老人,國家也應該給予一個明確的贍養扣除係數。

劉桓還談到,在國際上,也有通過鼓勵居民投資,來降低個人所得稅納稅額的先例。如兩個人收入支出均一樣,但其中一個將所得全部拿來儲蓄,另一個則拿來投資,這樣就可以通過退稅等方式,降低投資者的個人所得稅納稅額,以鼓勵活躍經濟。劉桓認為,我國在個人所得稅法草案的審議過程中,也可以考慮對稅收進行精細化管理,如鼓勵居民投資民生空白領域或者高科技領域等,來刺激經濟發展。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相關焦點

  • 2019個稅起徵點再生熱議:起徵點還能再調高嗎
    在我國,個稅改革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隨著個稅起徵點的上調,一批批工薪一族得益。不過個稅起徵點還能再次上調麼,人們對此也給予非常高的關注。
  • 個稅起徵點究竟怎麼定?你關心的都在這……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2018年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這一與工薪階層「錢袋子」有著直接關係的制度,終於迎來了改革。》》》個稅起徵點究竟怎麼定?
  • 「兩會」代表熱議 個稅起徵點到底該不該調?
    今年,有關政協委員提案,希望將個稅免徵額從3500元上調至7000元。對於個稅免徵額需不需要調整、怎樣調整、調整多少等問題,某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聽他們來談一談,個稅免徵額可以怎麼徵?
  • 新的個稅起徵點調整時間:9月的工資個稅該怎麼算?
    至誠網(www.zhicheng.com)9月9日訊  10月個稅起徵點調整到5000元,可是我10月發的是9月的工資,這該怎麼算?  不過,在社會各界針對個稅起徵點的討論聲音中,記者注意到了一個讓不少人困惑的話題:對於那些選擇延後到下月發放工資的企業和單位來說,在個稅起徵點調整的交接期,個稅起徵點應該按照怎樣的標準執行?
  • 個稅起徵點到底調到7000還是10000合適?短期是否可行?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則建議提高到1萬元,「起徵點提高後,個稅應由富人承擔」 。而她在去年提交給全國人大的議案中,這一數字還是5000元。全國工商聯的提案與董明珠提案大同小異,前者起徵點比較低於後者,但是稅率低於後者。不過,大家都在想降低個稅的可能性。
  • 2020年個稅起徵點是多少?最新個稅稅率表2020
    工資條上有很多類別,扣除社保費、個稅還有其他費用才是拿到手的工資,而掙得越多的人,需要繳納的個稅也越多,那個稅是怎麼算的?2020年個稅稅率表是怎麼規定的?月入5000繳多少錢?上班族需要詳細了解一下吧。
  • 讀懂上調個稅起徵點背後的社會期待
    沙振權教授建議將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000元。最近幾年,圍繞提高個稅起徵點,輿論場上波瀾迭起。每年召開的全國兩會,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此提交議案提案,在會議的討論中也不斷有代表委員提出這方面的希望。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高個稅起徵點很可能將再度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話題。我國開徵個稅,起始於1980年,其時設立的起徵點為800元。
  • 個稅起徵點改革:應為中產減負,可與物價掛鈎
    據媒體3月6日報導稱,個稅改革堅持「增低、擴中、調高」的總原則,即中低收入者少繳或免繳、高收入者多繳。回答這一問題,還要明確為何要確定個稅起徵點。個稅起徵點也即免徵額,意在補償勞動者的基本消耗,也是為實現持續的再生產而進行的必要費用扣除。確定個稅起徵點,要根據勞動者基本生活需要、物價指數等進行測算,測算確定後適用所有納稅人。
  • 這一次個稅起徵點上調到多少:7000?10000?
    這一次個稅起徵點上調到多少:7000?10000?01一個信號是,建議個稅起徵點上調的人沒什麼變化,還是董明珠等政協委員,今年全國工商聯也加入了,分量稍微重了一些,但沒有政府官員表態。2010年,我在某中央媒體做記者時,第一次參加兩會報導,當時董明珠就呼籲上調個稅起徵點到5000元,現在已經是第八年了,還是3500。
  • 10月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 月薪多少減稅效應最明顯?
    10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月薪多少減稅效應最明顯?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經濟參考報】我國新個稅紅利釋放在即,10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起徵點」將實現從3500元調至5000元,與此同時,3%、10%和20%三檔稅率級距也將擴大。10月1日後,個稅怎麼算?
  •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今年將建議改革個稅起徵點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住地接受證券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今年準備了不少建議,其中有個稅起徵點方面的改革建議。【相關報導】工商聯提案建議國地稅合併 個稅起徵點提到7000元今年全國工商聯將向全國政協提出《關於進一步推進稅制改革的提案》,建議個稅起徵點從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並提高個人自行納稅申報起徵點,由目前12萬元再提升至24萬元。
  • 個稅起徵點應多少才合理 能否隨物價指數聯動
    起徵點設定要考慮城市化因素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正在加速,而且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保持很多年。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民眾對城市服務產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比如對商品房、城市基礎教育和醫療的需求。在房價上,我國正經歷著房地產價格高企不下的局面,城市化過程中的居民為此要付出更多的生活支出。
  • 2019年個稅起徵點5000稅率表:2019個人所得稅到底怎麼計算?
    2019年5000起徵點個稅表2019年1月1月新修訂的個稅法正式實施,個人所得稅由之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還可以減去6項專項附加扣除,主要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
  • 算算你的個稅降多少!起徵點5000元 6大懸念待解
    1、起徵點調整為5000元(6萬元/年);  2、月應納稅所得35000元及以下的稅率有調整(詳見下表);  (四)起徵點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月。  草案將個稅起徵點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月(6萬元/年)。  但要注意,這個起徵點不止是工資、薪金,還包括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對這四項收入實行綜合所得納稅。
  • 直面民生熱點 提高個稅起徵點 取消流量漫遊費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  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託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  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
  • 個稅改革方案或於2020年實施 起徵點有上調空間
    2011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起徵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縱觀我國個稅的修訂歷程,調整個稅起徵點一直是其主要內容,個稅的起徵點也從最初1980年的800元,先後調整為2005年的1600元、2007年的2000元和2011年的3500元。因此,對於此次個稅改革,起徵點是否會進一步提高,再次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 個稅起徵點今起提至5000元 你到手工資能漲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日電(記者李金磊)新的個稅起徵點今日(10月1日)起正式實施,10月1日後發放的工資都能適用5000元的起徵點和新稅率表,月收入2萬元以下的人可減稅50%以上。
  • 稅務總局回復個稅起徵點問題 稱3500元符合國情
    國稅總局:出差交通餐費報銷免個稅  相關官員解答網友提問,稱目前個稅起徵點符合實際情況  昨日,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巡視員盧雲與網友交流時表示,單位以現金方式給出差人員發放交通費、餐費補貼應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如果憑出差人員實際發生的交通費
  • 樓繼偉說,簡單提高個稅起徵點不公平,薪酬過快上漲不可持續!幾個...
    2016年3月7日上午9點,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了記者會,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部長助理許宏答記者問,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等問題集中展開了回答。就記者提出的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問題,樓繼偉表示,簡單的提高起徵點不公平。
  • 今年將提高個稅起徵點,全國工商聯之前的提案是 7000 元
    3 月 5 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 年,要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減輕企業賦稅,包括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 8000 多億元。多年沒有調整的個稅徵收問題近日被提上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