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200多元被炒到上千元 運動品牌的「盲盒」坑不坑

2020-12-11 金臺資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如今,運動品牌也推出了「盲盒」。近日,很多視頻博主都在做運動品牌盲盒的開箱視頻。在這些視頻中,博主往往以極低的價格入手一個盲盒,通過開箱向粉絲展示這個盲盒裡包含的產品,這些產品在市面上的售價遠高於博主的入手價,可以說是「穩賺不賠」。這種盲盒也吸引不少消費者爭相購買,據了解,原價200-300元的盲盒可以炒到1200-1400元,不少人認為這是一種理財產品,然而,也有不少人在這上「栽跟頭」。

職業買手嘉嘉(化名)曾購買過運動品牌的盲盒。她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運動品牌的盲盒也叫「悶包」,原本是運動品牌給內部員工發放的一種福利,盲盒裡的產品一般是瑕疵品或者庫存商品,碼數偏大或者偏小。

她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耐克的悶包。這個悶包購入價格為369元,包含四雙運動鞋、一雙女士拖鞋、五件短袖、一條運動短褲和一個護腕。按照吊牌價格來算,這些產品的總售價在3500元左右,就算按照三折的價格來算,也需要1050元左右。總之,她認為自己是賺了。

「我也不算運氣特別好的,有些買手運氣特別好,他們買到的盲盒裡有一些高價運動鞋,一雙鞋就『回本』了。其他的產品如果不適合自己,也可以送朋友或者轉手賣掉。」嘉嘉表示。

消費者翟顏寧(化名)也買過運動品牌的盲盒,他的購買渠道主要是轉售平臺。他表示,一開始他只是被視頻博主「種草」,出於好奇購買,購買之後發現盲盒裡的大部分產品都不太適合自己。不過,後來他發現一些盲盒的價格越來越貴,例如耐克原價299元的盲盒目前炒到上千元,他覺得這完全就是理財產品。只要他有渠道購買,再高價賣出去,就能賺不少錢。

但是,這種價格日益上漲的「理財產品」也有不少「貓膩」。據翟顏寧介紹,有些盲盒被人打開過,這些人把比較貴的產品拿走後,剩下了大碼產品和瑕疵產品再打包轉手賣掉,而很多消費者根本看不出來這個盲盒被人打開過,最後只能自認倒黴,「玩的就是心跳,」翟顏寧說,因為賣盲盒的人不會向購買者承諾這個盲盒裡一定有高價的產品,消費者只能自己承擔後果。

嘉嘉也表示,不建議消費者盲目購買盲盒。一方面,買到超值的盲盒是需要運氣的,大部分人買到的都是不適合自己的產品,只能送人或者轉賣;另一方面,有些黑心賣家會在盲盒裡摻雜一些假貨,消費者根本無法辨識,也無法維權。

據了解,抖音博主「比魯斯Beerus」花了2萬元買了一個高價盲盒,經他計算,所有商品價值在26000元左右。但經鑑定這些商品全是假貨。雖然該博主被騙了錢,但這次開箱視頻獲得了60多萬個「贊」。對此,服裝行業專家劉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這只是一些博主娛樂大眾、提升知名度的方式而已,消費者儘量不要效仿。

記者發現,目前淘寶、閒魚、轉售平臺「95分」等都在銷售耐克、李寧、匡威等運動品牌的盲盒,產品數量不同盲盒價格也不同。其中,200元左右的盲盒主要包含一雙鞋和一件短袖,還有一些盲盒價格上萬。據客服人員介紹,上萬元的盲盒裡面的產品主要是目前市場上非常火爆的Yeezy(椰子)、AirJordan(喬丹)系列等。

劉亮表示,這種盲盒真偽難辨,消費者不要輕易嘗試,如果非常想嘗試,建議從正規渠道購買。

相關焦點

  • 「入坑」盲盒的年輕人,有人一年耗資百萬元
    身為85後,孫路遙是被朋友拉入「坑」的。「去年夏天,朋友過生日想抽盲盒開心一下,沒想到我倆同時抽中當時最熱賣的兩款。」被好友斷定為「很有潛質」的孫路遙,由此開始一個月至少一個盲盒的抽盒頻率。與孫路遙幾乎同時入坑,90後「塗小小」已擁有200多個盲盒玩偶。她專門買了透明的亞克力展示櫃,靠牆擺放在書桌上,按系列往空格裡填充,看著格子一個個被填滿,「滿足感油然而生」。
  • 黃牛「圈錢」、熱情「退潮」 盲盒玩家:我想退坑
    沈龍將囤在手裡的計時器以800到1800元不等的價格出手。「掛閒魚,直接秒拍。」  後來很多限量版,沈龍都以同樣的「兇」搶到手,然後高價賣出。  北京三裡屯泡泡瑪特的店員回憶,潘神萬聖節款限量版發售當日,有顧客在凌晨5點就在商場外等候了,3箱盲盒一開門就被搶完。幾天後,其中的隱藏款小惡魔,在網上最高價炒到1450元。
  • 59元買進4999元轉手 盲盒是賺錢捷徑還是交智商稅?
    其實,盲盒玩法跟「吃乾脆麵集水滸卡」又有所不同。除了像拆禮物一樣,帶給人滿滿的驚喜感。盲盒的另一個吸引人之處是定價較低,目前淘寶上盲盒售價集中在39元到89元之間,但一些隱藏款價格會被爆炒增值數十倍。圖為泡泡瑪特門店內琳琅滿目的盲盒。目前泡泡瑪特在售超過20餘款,僅Molly玩偶已累計推出超40個系列。
  • 杭州00後女孩最近迷上了裝有玩偶的「盲盒」 兩天花了上千元 根本...
    在一家品牌盲盒的線上店,客服小昭介紹,通常來說,一個系列的盲盒有12個基礎款,一個隱藏款。玩家抽中基礎款的概率是1/12,抽中隱藏款的概率大概是1/144。「和水滸卡一樣,都是靠抽,不過玩盲盒肯定會更燒錢。」——相比當年一包0.5元的乾脆麵,現在的盲盒動輒要60元,甚至近百元。
  • 二手盲盒怎麼賺錢?年入30萬的職業炒玩家如是說
    這玩意儘管看起來可愛無公害,但實踐上癮程度跟毒品差不多,幾十塊錢就能輕鬆拿下,有人剛入坑一個月就為它花掉一萬,有人一年甩個七十多萬也不在話下~上到60歲大爺下到十來歲小弟,任由你再嗤之以鼻說這是「智商稅」,下一秒卻無一例外走向「啪啪啪」打臉的大型真香現場。 沒聽過?
  • 盲盒大誘惑,「泡泡」有風險
    欣欣把自己收集的多個Molly系列盲盒掛到了閒魚上。欣欣擁有的Molly系列包括職業花童、稀有星座、生肖、校園、開心小火車等等。不同系列的盲盒價格從28元到75元不等。她所收集的Molly系列盲盒是由泡泡瑪特推出的。
  • 盲盒出圈,品牌再造流量變現新模式 - 經濟 - 三湘都市報 - 華聲在線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丁子琦 王玉瓊 「買盲盒只有0次和無數次,入手一個,後面就會有無數個盲盒在等你。」8月4日,彭小姐站在長沙市解放西路名創優品店內感嘆道,「入坑」一年多,她已先後購買、收集、改造超200個盲盒娃娃,累計花費上萬元。
  • 「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退坑出」的盲盒去哪了?閒魚年盲盒交易額接近1個泡泡瑪特 iwangshang / / 2020-12-18 摘要:Z世代佔玩家總量四成,頭部潮玩玩家年入超200萬。
  • 盲盒「裂變」餐飲家居也入場 撬動潮玩市場新商機
    大二學生小曾(化名)說,目前入坑兩個月花費2000多元,「看著有系列特別喜歡,就會多買幾個想集齊,有重複的就送人,要麼就在二手平臺賣掉。」據了解,盲盒的二手市場參差不齊,價格差異巨大,而這種差異完全取決於款式的稀缺性。青島大四學生小餘買到自己不喜歡的款式想二手轉賣,結果原價59元的盲盒,20元賣都沒人買。
  • 賺39倍的「盲盒」來了 最熱點評:好奇害死貓 還掏空你錢包!
    先給大家幾個數據(資料)看看:  1、已有不少玩家入坑,並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2、「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也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 你買不買?
    剛入坑盲盒近三個月,大熊笑稱自己成了專業的盲盒導購員。他站在一位剛入坑的「萌新」玩家身旁,指導新人玩家嘗試親捏兩側、上下搖盒後,指著櫥窗裡的展示娃娃告訴這位新玩家:「只要59元!你可能就抽中了你喜歡的娃娃呢?」「買不買?」「這有什麼不好確定的?缺這59嗎?不缺?買就好了。」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有些用戶為了獲得稀有的隱藏款,甚至會「端箱」購買,以確保能抽到,但代價也十分高昂。據悉,12個盲盒構成一套盲盒產品,12套盲盒產品才構成一箱盲盒,即一箱盲盒由144個盲盒構成,若以59元/個計算,購買一箱盲盒需要花費8496元。此外,若想集齊一個系列,也需要極大的運氣。因為在沒有標註的情況下,玩家抽到同款產品的概率也很大。
  • 「盲盒毒藥」泡泡瑪特,是怎麼榨乾你錢包的?
    單價低、購買渠道廣、上新快、易上癮成習慣導致高復購率,泡泡瑪特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成為你戒不掉的「毒藥」、錢包收割機。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已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什麼盲盒?
  • 對數觀察|為了「盲盒」忙活的年輕人在忙什麼?
    低成本的小玩具,可愛的造型,59元,一個90後、00後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再加上一場完美營銷,便有了這個盲盒盛世。而今,這被老一輩貶為IQ稅的無用品,甚至有不少人還未有所耳聞的盲盒品牌,12月11日就帶著「潮玩第一股」的光環上市了。
  • 長沙「學生圈」流行文具盲盒? 小心娃入坑
    原標題:「學生圈」流行文具盲盒? 小心娃入坑市場:學校旁文具店都有賣,一年級孩子也買 提醒:充斥三無產品,警惕購買成癮長沙市嶽麓區某中學附近,學生正在挑選盲盒。 記者 劉鎮東 攝三湘都市報1月10日訊 拆「盲盒」帶來的驚喜正風靡年輕一代。
  • 泡泡瑪特IPO背後:「販賣」童真與盲盒焦慮
    在盲盒二手市場上,玩家們把自己抽中的重複玩偶掛在平臺上出售,普通款同價出售或者稍微低價出售,隱藏款則加價出售。記者在閒魚上發現,原價59元的Molly胡桃夾子隱藏小王子,標價從1199元到1699元不等。
  • 「盲盒第一股」上市破1000億 為什麼玩家吃土賠錢都要買?
    從入坑到現在,我沒有認真計算過到底在這個愛好和收藏上花了多少錢,大概來看每個月流水最多的時候可能有上百萬,一年上千萬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流水都是比較虛無的,只說利潤的話,這麼久增值差不多有幾十萬左右吧。大家都說這是一個割韭菜的遊戲,但是這本來就是一個小眾的圈子,如果你要進來,為了愛好去花錢和消費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
    剛入坑盲盒近三個月,大熊笑稱自己成了專業的盲盒導購員。他站在一位剛入坑的「萌新」玩家身旁,指導新人玩家嘗試親捏兩側、上下搖盒後,指著櫥窗裡的展示娃娃告訴這位新玩家:「只要59元!你可能就抽中了你喜歡的娃娃呢?」「買不買?」「這有什麼不好確定的?缺這59嗎?不缺?買就好了。」
  • 「娃」坑深似海,誰為盲盒狂?
    自9月末至今,經濟觀察報記者陸續走訪北京商超內多家出售盲盒的門店,像泡泡瑪特、19八3、酷樂潮玩等,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在櫃檯前,將一個個盲盒拿著搖來搖去,不時湊到耳邊聽盒子內的娃娃造型所佔的空間大小,試圖能抽到最個性、最好看或「隱藏」的那個。記者了解到,盲盒的售價多在39元-59元範圍內,而裡邊娃娃的造型則分為兩大類。
  • 都2020了,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在2019年的下半年,很多人都被兩個熱詞顛覆了三觀,那就是「炒鞋」和「炒盲盒」。據媒體報導,2019年的炒盲盒熱潮中,有將近20萬消費者每個月在電商平臺上花費大量資金購買盲盒。我尋思著在線上找黃牛買雖然貴一些,但也能賺一兩倍。」李維開始在二手電商平臺上尋購相關的潮鞋款式,並以原價的一兩倍價格瘋狂「進貨」看好的款式。其中,不乏備受熱捧的AJ1、AJ3、Yeezy 350等,他原本希望在手裡壓一段時間之後,鞋價會炒得更高。然而,不到年底炒鞋的熱潮開始退燒,瘋狂刷屏的現象不再,自己購入的鞋子也不如之前那麼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