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熱議的虛擬客艙功能,航旅縱橫相關負責人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稱,「我們並不是要做社交,而是希望探索用戶在線模式下的服務創新可能。」
6月12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上航旅縱橫相關負責人,該人士對虛擬客艙功能涉及的用戶隱私等問題逐一回應。
對於有用戶投訴該功能存在洩露用戶隱私問題,有網友評價這是「又一個出行類APP嘗試社交失敗」,上述負責人說,「我們並不是要做社交,而是希望探索用戶在線模式下的服務創新可能,這是航旅縱橫誕生以來一直的發展思路,希望通過為行業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讓用戶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是我們不變的使命。」
此前南航曾明令禁止取消在航旅縱橫上的值機接口,稱因存在第三方用戶信息洩露風險,對此,上述負責人說,「由於各種原因,目前我們與南航暫停了值機合作,但與其他所有航空公司的值機合作一直在持續,提升用戶出行的幸福指數,讓用戶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是廣大航空公司和我們的共同心願和目標,我們將積極助力航空公司進行服務創新,共同提升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助力民航強國的實現。」
據該負責人介紹,此次上線測試的虛擬客艙功能,其核心思路是想探索當機艙中的用戶都在線的情況下出行服務能夠有哪些創新,提升之前實現效率較低或無法滿足的需求。
其中,虛擬客艙展示的不是用戶的真實信息,而是頭像、暱稱、標籤等可編輯的信息,標籤由用戶自行添加,熱力圖進行了虛化處理,整個個人主頁用戶可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行選擇開啟或者關閉。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由於該功能尚在測試階段,交互、體驗以及功能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開發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後續將會陸續看到產品的技術創新。
對於後續將如何完善產品,該負責人透露,後續將持續探索用戶在線情況下的服務創新,如一鍵換座位等功能將在近期上線。
該負責人強調,「用戶安全和隱私保護一直是航旅縱橫關注的核心,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相關部委的指導和監督下,嚴格落實信息安全保護工作,2017年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四部委就聯合開展了十大熱門APP隱私保護評審工作,最終航旅縱橫通過評審,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到了行業最高水準,得到了網信辦等四部委的高度肯定,信息安全沒有止境,後續我們將持續加強此項工作。」
6月11日,航空行業自媒體「航空物語」發表題為《航旅縱橫,正在把你的私密信息暴露給陌生人》一文稱,航旅縱橫APP的社交功能有洩露隱私之嫌,在APP上選座時,可看到乘客的個人信息。具體而言,點擊座位,可看到乘客的個人主頁,了解到乘客的常去地點、星座、喜好等信息。
6月12日,航旅縱橫官方微博發布關於虛擬客艙功能的回覆稱,虛擬客艙功能是目前正在部分航線測試的新功能,展示的不是個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均為頭像、暱稱、標籤等可編輯的信息,標籤由用戶自行添加,熱力圖進行了虛化處理,整個個人主頁用戶可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行選擇開啟或者關閉。目前航旅縱橫已將虛擬個人主頁設為默認關閉狀態,產品後續會進一步改進。
澎湃新聞記者在6月11日使用航旅縱橫APP看到,在選座頁面,可以看到系統提示「在客艙圖中可以查看同航班的小夥伴並和Ta們聊天」,同時還能看到有多位名為「遊客」的用戶在1-2小時內預約了具體座位,點擊「遊客」的用戶名可看到該用戶的熱力圖和相關標籤。
一天後,在「航旅縱橫」發布上述回復後,所有用戶的個人標籤和熱力圖均無法看到,並無法發送私信。
記者看到,在上述回復發布前後,若用戶無手動編輯,頭像均為系統頭像,暱稱均為「遊客」,性別默認為男,從事職業和個性籤名均為空白。在「我的標籤」一欄,可選擇標籤中,系統會自動根據個人歷史使用記錄和相關個人信息隨機提供可選擇的標籤,熱力圖則顯示相關歷史航班起落位置。
航旅縱橫是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航信」)推出的一款基於出行的移動服務產品,具備行程自動導入、前序航班動態、全程動態提醒、電子登機牌、機票驗真、行李限額等一系列功能。
據中航信官網介紹,中航信是國資委旗下唯一專業提供信息服務的中央企業,2001年由中國民航計算機信息中心聯合所有國內航空公司發起成立,是中國國內所有主流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南航等)、機場、機票代理的核心系統提供商。到2011年8月,中國航信下屬39家國內外分、子公司及9家聯營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近30家國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南航等)以及近200家地區及海外航空公司,國內169家機場以及近7000家機票代理人,服務範圍覆蓋到300個國內城市、80個國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