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種中西藥品說明書對比:中藥名稱愛用「寶、精、靈」

2020-12-26 澎湃新聞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自今年3月組建後,中藥問題似乎更受關注。6月19日,藥監局發布《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7月13日,藥監局曝光42批次藥品不合格,其中40個批次為中藥飲片或製劑。

每次藥監局的整改,都會引起一些中西藥對比的討論。本文避開核心爭論,不討論藥理研究和藥品療效,將聚焦藥品說明書。通過對這些白紙黑字的分析,來發現中西藥有哪些小秘密。

我們採集了某藥品庫的藥品說明書數據(http://ypk.qqyy.com/classify.html),按照28種藥品大類別,每個類別的西藥和中成藥分別抓取前200種。重複的藥品名稱做去重處理,最後得到中成藥1837條數據,西藥1613條數據(二者數據量差別不大,可做比較)。

本文所說的中藥其實是指中成藥,是以中藥材為原料,按規定的處方和製劑工藝將其加工製成一定劑型的中藥製品。需要煎煮的中藥方劑沒有規範的說明書,所以不做討論。

藥品說明書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我們在嘗試多種方式分析了各項信息後,最後鎖定在藥品名稱、不良反應和治療病症這3項,現逐一展開討論。

中成藥難斷"寶、精、靈"  ,西藥常用通用名

我們分別提取了中成藥與西藥名稱中的高頻詞,發現大有區別。

中成藥名稱的高頻詞很多元,既有膠囊、合劑等現代劑型,也有丸、丹這類傳統劑型。這與中成藥命名方式相關,基本沿襲了傳統方劑的命名法,即主要中藥材或主要功效與劑型兩部分組成。由於中成藥的製劑方式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工藝,所以高頻詞很多元。

細看這張名稱高頻詞圖,會看到"寶"、"精"、"靈"等帶有一些迷信色彩的字眼,與命名方式不符。其實,中成藥的命名過去常使用如"強力"、"速效"、"御製"、"秘制"等誇大、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

這種命名狀況直至2017年11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監局前身)發布《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後,才得以終止。不過,中成藥仍存在含有"寶"、"精"、"靈"等的中成藥名稱。儘管與技術指導原則不符,但由於這些品種有一定的使用歷史,已經形成品牌,公眾普遍接受,可不更名,如降脂靈、如意珍寶丸、牛黃至寶丸等。

西藥一般使用

藥品通用名

,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稱,如阿司匹林。與藥品通用名相對應的,則是藥品的商品名,即藥品生產廠商自己確定,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准的產品名稱,具有專有性質,不得仿用。在一個通用名下,由於生產廠家的不同,可有多個商品名稱。使用藥品通用名的好處在於,可最小程度的減少因藥品名稱不規範而造成的藥品同物異名、異物同名或者一藥多名的現象,進而降低不合理用藥、最終影響人體用藥安全的不良影響。

"尚不明確"頻現中藥不良反應  ,西藥常用模糊表達

首先,穀雨作者分析中成藥和西藥的文本字數,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嚴謹性和科學性。西藥不良反應平均長度為127.7個字,而中成藥只有12.2個字,這說明,在採集的樣本數據中,中成藥在"不良反應"描述上的細緻程度不如西藥,而篇幅大小也往往意味著是否詳盡,跟嚴謹性有很強的相關性。

再提取"不良反應"的高頻詞,試圖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成藥"不良反應"描述中,居於首位的是"尚不明確",這反映出一些中成藥藥品的藥理毒理沒有得到充分研究,因而既得不出科學的用法用量,也得不出準確的禁忌人群和不良反應,藥物說明書上往往一句"(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了事。

然而,在樣本數據的西藥"不良反應"描述中,"尚不明確"這樣的措辭就沒有出現過。

在現實生活中,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相當高的,特別是在長期使用或用藥量較大時,情況更為嚴重甚至出現嚴重的毒副反應。嚴格地講,幾乎所有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有道是"食藥同源"、"是藥三分毒",但大家一般認為西藥的副作用大,而中藥副作用小得多。

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拿藥源性肝損傷(是指由藥物本身以及或其代謝產物等所導致的肝臟損傷,為臨床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嚴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來說:

一方面,很多西藥確實有副作用,但西藥成分確定,國內外關於現代藥物的肝損傷數據齊全,相關藥物肝病的發現、診斷和停藥治療,過程相對清晰,醫生和病人在利弊之間更容易權衡抉擇。

另一方面,中藥因其成分本身複雜性、研究基礎薄弱、聯合用藥較普遍等因素,其肝損傷往往較為隱匿,肝損傷與中藥的因果關係難以釐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腎毒性事件就時有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都涉及一些語焉不詳的詞彙——有描述程度的,有描述量的,還有描述可能性的,西藥在這方面更多一些,這說明,無論是中成藥還是西藥,絕對精確的"不良反應"描述在目前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們在用藥前,應該全面地了解該藥的藥理性質,拋棄以往錯誤的用藥觀念,嚴格掌握藥品的適應症,選用適當的劑量和療程,明確藥品的禁忌。在用藥過程中還應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及時發現藥品產生的不良反應,加以處理,儘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後果。只要合理使用藥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中成藥一藥管多種症狀  ,西藥針對局部炎症

絕大部分的中成藥和西藥藥品,針對的病症都不止一種,例如,一款名為"消腫橡膠膏"的中成藥,它的主要治療疾病就包括腮腺炎、乳腺炎、丹毒等10種病症。

從上圖可以看到,中成藥主要治療的病症是咳嗽、頭痛、頭暈、感冒、失眠、發熱、耳鳴這類症狀,而西藥針對的是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鼻竇炎和關節炎這樣的炎症。

關於中藥有種誇大的說法叫「一藥治百病」,分析中藥說明書"治療疾病"這項內容後,發現一藥治多種病確實很常見。

在上圖中,每個圓形表示一種病症,大圓形和大字號表示這個病症有可能與更多的病症一起出現在同一個藥品裡,這種共同出現的關係簡稱為共現關係,線條粗細代表病症與病症之間的共現關係的強弱。相同顏色的圓形表示它們更容易出現在同一個藥品裡,可以算作是一類。

從上圖可以看出,依據圓形的顏色,可將樣本數據中,中成藥的TOP30的病症分為5個類別:

- 粉色系:咳嗽、頭痛、感冒、發熱、哮喘等;

- 藍色系:冠心病、糖尿病、便秘、中風、腫瘤等;

- 淺綠系:頭暈、月經不調、眩暈、心悸和失眠等;

- 橙色系:肝炎、慢性肝炎、風溼性關節炎和關節炎等;

- 深綠系:腹痛、消化不良等。

劃分出的類別,也反映了這些乍看起來毫無關聯的病症,可以由同一味中成藥治療。

同時,圖中有很多條組線條,說明絕大部分的病症之間都具有很強的共現關係。其中咳嗽、頭痛、發熱、感冒之間的相關性很強;糖尿病、冠心病、心絞痛這件的相關性也很大,慢性肝炎和肝炎、風溼性關節炎和關節炎之間的強相關性自不必說。

與中成藥適應症經常涉及好幾個器官相比,西藥TOP30的病症之間共現關係的要弱很多,也只能簡單的分為2類,且這些病症之間的連線(粗細)與中成藥相比,共現關係不明顯,也說明病症之間更傾向於相互獨立。

其中,具有明顯共現關係的病症是慢性支氣管炎、肺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同屬呼吸道類病症,符合常識。

以上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中醫的一個很重要的理念——整體觀念。

該理念體現在:很多表面上看似不同的病症,會出現在同一個藥品中(連線較粗,表明共現關係較強)。也就是說,同一味中成藥,可以治療很多關聯性不太強的病症。

其實,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也就是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繫、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約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

所以在認識和分析疾病時,中(成)藥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

與中(成)藥相比,西藥往往是有明確治療機制,它或者針對疾病發生的病因治療,或者針對疾病導致的症狀治療,針對局部,思維直接。

結合前面的"治療疾病高頻詞"分析,該數據反映出中成藥和西藥的藥理差異:西藥是經提純的,治療的疾病範圍較嚴格,一般限定固定的幾個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鼻竇炎等)可用;而中藥是未經過提純的原藥材,治療的是一些症狀(如咳嗽、頭痛、失眠等)。

經過上述的分析,再結合穀雨作者對中成藥和西藥的一些認知,有如下觀點:

中成藥和西藥是兩種不同的醫藥體系,各有優勢:

- 西藥的藥物因其研發過程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反覆優化,所以它的作用機理清晰,對療效指標改善作用較為確切,但不能對身體整體機能作用;

- 而中(成)藥因為基於中醫理論,著重於整體機能調節,臨床療效指標還在摸索建立過程中,大部分中成藥對於客觀療效指標改善方面,不及西藥明確。

因此,目前很難採用同種指標比較,因此無法將中(成)藥與西藥相互替代。

參考資料:

《國家藥監局盯上"中藥傷肝":沒病可別亂調理了》,劉文昭

《中藥和西藥致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臨床和肝組織病理學特徵對比分析》,柳芳芳,段學章,臧紅等,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衰竭診療與研究中心

《淺談中、西藥區別》,楊靜

《中藥和西藥概念探討》,郭慧萍,四川省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

《中藥、西藥及相關藥物概念內涵的辨析》,嶽鳳先,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中藥和西藥聯合應用研究》,王磊,胡杏,湖北省武漢市中醫醫院

本文由新浪微熱點(wrd.cn)提供數據分析支持 

編輯、統籌/郝昊 設計/大表哥

策劃/穀雨 × 新浪微熱點  出品/騰訊新聞

相關焦點

  • 拆開藥店所有的感冒藥,用數據解讀藥品說明書|數據會說話
    此處@很不幸中招的朱小五,他翻出了家裡僅剩半盒的感冒藥,但說明書早已不翼而飛。機智的我們在網上藥店裡搜到了這款藥品,了解了它的用量和禁忌等。抵抗感冒大魔王的同時,朱小五依然心系工作,於是我們爬取了康之家網上藥店(https://www.kzj365.com/)在售的 654 種感冒藥的說明書,決定用數據解讀一下感冒藥說明書!
  • 請注意 你常用的這些中藥將改名了!
    對於已上市中成藥,明確了必須更名的三種情形,即:明顯誇大療效,誤導醫生和患者的;名稱不正確、不科學,有低俗用語和迷信色彩的;處方相同而藥品名稱不同,藥品名稱相同或相似而處方不同的。對於藥品名稱有地名、人名、姓氏,藥品名稱中有「寶」「精」「靈」等,但品種有一定的使用歷史,已經形成品牌,公眾普遍接受的,可不更名。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各種中成藥製劑也不予更名。
  • 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
    題目: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       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第一節 藥品名稱     一、進口藥英文說明書的結構簡介     「藥品說明書」的英文表達方式有Instructons,Directions,Description 現在多用Package Insert,或簡稱 Insert,也有用Leeflet
  • 半島調查|藥品說明書,能否對老年人友好些?
    經常吃的幾種藥,她都很有數,不需要看藥品說明。前些日子,陳女士因為身體有炎症,就想著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開個藥吃吃就行。社區醫院大夫給她開了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陳女士回家想吃藥時,發現問題來了,因為這藥看來看去不知道該怎麼吃。
  • 食藥監總局:新修訂精烏膠囊等4品種藥品說明書
    原標題:精烏膠囊等4品種藥品說明書新修訂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關於修訂精烏膠囊等4個品種藥品說明書的公告。經論證和審定,將精烏膠囊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百樂眠膠囊由乙類非處方藥調整為甲類非處方藥,同時對上述2種藥品及七寶美髯丸、心元膠囊的說明書進行修訂。
  • [每日閱讀]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
    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第一節 藥品名稱  一、進口藥英文說明書的結構簡介  「藥品說明欏鋇撓⑽謀澩鋟絞接蠭nstructons,Directions,Description 現在多用Package Insert,或簡稱 Insert,也有用Leeflet或Data Sheets。Insert原意為「插入物,插頁」。
  • 特稿丨起底中成藥:修訂說明書是無奈之舉?
    事實上,在中成藥的藥物說明書裡,「不良反應尚不明確」是一個普遍現象。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7年搜集了市面上1618份中成藥的說明書,其中80.2%的說明書寫有「不良反應尚不明確」。2018年至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至少發布14份公告,要求二十種以上中成藥修改說明書,寫明不良反應或注意事項。
  • 中藥「老字號」 不用改「名字」
    11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正式印發了《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原則」)。原則指出,中成藥命名應當避免暗示、誇大療效,不得出現「消炎、癌」等功能字眼,也不能出現「寶」」「靈」「精」「強力」「速效」等溢美之詞。
  • 國家食藥監總局修訂精烏膠囊等4個品種藥品說明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獲悉,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論證和審定,將精烏膠囊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百樂眠膠囊由乙類非處方藥調整為甲類非處方藥,同時對上述2種藥品及七寶美髯丸、心元膠囊的說明書進行修訂。
  • 下月起,這224種藥品調出北京醫保藥品目錄
    記者9月18日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今年10月1日起,苯乙雙胍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將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調出後發生的費用不再納入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支付範圍。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市醫療保障局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公布本市第一批調出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藥品品種的通知》,其中明確自今年10月1日起,將苯乙雙胍等224種非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品種從本市醫保藥品目錄中調出
  • 999感冒靈:中國感冒藥之20年領導品牌
    正是憑藉自身的品質與信賴,999感冒靈先後贏得了「百姓放心藥」、「消費者首選第一品牌」等10餘項殊榮,在解決患者感冒困擾的同時也為他們帶去了溫暖、貼心的用藥體驗。有關專家也表示稱,良好的市場業績還得益於999感冒靈「中西結合、平衡用藥、健康之道」品牌理念和產異化優勢。
  • 含藥量不清副作用不明 中成藥說明書請說得再明些
    指導原則鼓勵企業依據自身情況有計劃、自主地推進規範,帶動中藥行業高質量發展。  冬季流感多發,北京市朝陽區的李女士出現了鼻塞流涕、咳嗽頭疼的症狀,到藥店購買了一盒連花清瘟顆粒,仔細閱讀說明書:「規格」為每袋裝6g;「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雖然如何用藥說得很清楚,但是究竟用了多少藥,會不會有副作用讓人迷糊。
  • 中成藥含毒需明示 藿香正氣液或改說明書
    中成藥含毒需明示 藿香正氣液或改說明書 2013-11-19 18:04:23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何銳  責任編輯: 張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公告(第17號)
    藥品名稱 保護級別 保護期限 保護品種號 生 產 企 業  海馬多鞭丸 2 7 ZYB20798068 本溪中藥廠  重感靈片 2 7 ZYB20798069 廣東省梅州市梅州製藥廠  精烏顆粒(衝劑) 2 7 ZYB20798070 貴陽金橋製藥廠  花紅片 2 7 ZYB20798071 柳州市中藥總廠  康復新液
  • 這5種藥材千萬不要放進冰箱,中藥、中成藥儲藏方式大不同!快提醒你...
    現就家庭貯存中藥和中成藥的注意事項告訴大家~這5種藥材千萬不要放冰箱實際上,大多數中藥材不適合放在冰箱,是因為長時間和其他食物混在一起,容易產生細菌交叉感染,會破壞藥效,人吃了還會產生副作用。一般情況下建議幹藥材在陰涼處保存,而對於日常會用到的5種珍貴藥材,在保存上更注意一點。
  • 柴胡注射劑兒童禁用 中藥注射劑為啥麻煩不斷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根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安全性評價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柴胡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在公告的附件中,對柴胡注射液說明書的修訂要求的【禁忌】項中明確兒童禁用。
  • 菲律賓的中藥市場
    ,包括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常用飲片一般不下500餘種。中成藥也有近百種,分別從中國內地、臺灣省、香港及韓國、新加坡和日本進口。其中從中國大陸進口的中成藥包括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丹、牛黃清心丸、紫雪散、太小狗皮膏、人參鹿茸丸、烏雞白鳳丸、蕾香正氣片、銀翹解毒片、腦立清、健步虎潛丸、木瓜丸、人參健脾丸、七釐散、燕窩秋梨膏、苓貝秋梨膏、虎骨酒、人參精、天王補心丹、千金止帶丸、舒肝丸、川貝精片、龜齡集、人參蛤蚧精、至寶三鞭丸、石斛夜光丸、砂仁山楂汁、清涼油、六神丸、硃砂安神丸、當歸片、片仔癀、萬應茶、天麻丸等。
  • 注意 精烏膠囊等4類藥品說明書修訂
    央廣網北京2月6日消息 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了解到,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論證和審定,將精烏膠囊調出非處方藥目錄,按處方藥管理,百樂眠膠囊由乙類非處方藥調整為甲類非處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