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要改名?如今「靴子」終於落地!11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正式印發了《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原則」)。原則指出,中成藥命名應當避免暗示、誇大療效,不得出現「消炎、癌」等功能字眼,也不能出現「寶」」「靈」「精」「強力」「速效」等溢美之詞。
值得注意的是,與1月份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不同,CFDA對中成藥改名不再「一刀切」,明確指出品種有一定的使用歷史,已經形成品牌、公眾普遍接受的藥品,含有「寶」「精」「靈」或者地名、人名、姓氏,也可以不更名。這也意味著,此前曾因改名風波引發熱議的風油精、雲南白藥、速效救心丸等老字號產品將得到了「豁免」。
基本原則
一般不超8個字
誇大療效不允許
今年1月1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公開徵求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如今正式頒布的版本,基本保留了徵求意見稿所提及的基本原則,指出中成藥命名應該遵循:一是「科學簡明,避免重名」原則;二是「規範命名,避免誇大療效」原則;三是「體現傳統文化特色」原則。
具體來說,中成藥通用名稱應科學、明確、簡短、不易產生歧義和誤導,避免使用生澀用語,一般不超過8個字。
原則指出,命名不得採用低俗、迷信用語;一般不應採用人名、地名、企業名稱或瀕危受保護動、植物名稱命名;不應採用代號、固有特定含義名詞的諧音命名;.不應採用現代醫學藥理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或治療學的相關用語命名,如:癌、消炎、降糖、降壓、降脂等;不應採用誇大、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如:強力、速效、御製、秘制以及靈、寶、精等(名稱中含藥材名全稱及中醫術語的除外)。
涉及範圍
消炎降壓不能提
大批藥品要改名
改名風波波及面有多大?按照規定,消癌平片、降脂靈片、消炎片、降壓平片、降糖膠囊……這些藥品名稱通通不能再用了!
記者在食藥監總局中成藥資料庫中分別輸入「癌、消炎、降糖、降壓、降脂」等關鍵詞查詢發現,包含「癌」的藥品就有125個藥品批號,包含「降脂」的就有192個藥品批文,包含「消炎」的就有700個藥品批文,包含「降糖」的有179個產品批號,包含「降壓」的有199個藥品批文。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數據,含有上述「誇大療效」原則的關鍵詞的中成藥就達到5000多種,可見一大波藥品將迎來改名潮!
鼎臣諮詢創始人、醫藥營銷專家史立臣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中成藥命名存在不規範現象,有些普通的營養保健品,卻扯上「降脂、降壓」甚至「抗癌」功效,藥盒上也頻現「御製」「秘制」等字眼,容易讓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上當受騙。此次出臺原則規範中成藥命名,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有促進作用,也能更好地保障消費者利益。
記者了解到,對藥品名稱的監管趨於嚴格,實際上也呼應了國家層面對於藥品廣告宣傳的相關要求。2016年「新廣告法」禁止使用「國家級」「最高級」等廣告絕對化用語,中成藥名稱中大量出現的「寶」「靈」「精」「強力」「速效」等用語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這種絕對化用語。
政策調整
吸取各方面意見
老字號保住藥名
原則要求,中成藥命名一般不應採用人名、地名、企業名稱,也不能出現「寶」「靈」「精」等誇大之詞。這些規定在1月份的徵求意見稿裡提出時,就引發多方爭議。
不少消費者質疑,難道雲南白藥、風油精、鼻炎靈、強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這些常見的家居常備藥,都要改名了?也有藥企苦惱地向記者表示,旗下的老字號品牌一旦改名,將對品牌形象產生巨大的損失。
對此,正式發布的指導原則在吸取各方意見後有所調整,補充指出,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各種中成藥製劑不予更名,對於有一定的使用歷史,已經形成品牌,公眾普遍接受的中成藥,儘管藥品名稱違反上述規定,可不更名。這也意味著,雲南白藥等一批老字號品牌名字保住了。
廣東省營養保健產業協會秘書長張詠表示,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頒布更加「合理」,體現了對中成藥的支持態度,保障成藥特別是老字號的發展。
進度安排
公布須改名名單
兩年內完成過渡
相關專家提出,從已有的原則條例來看,中成藥需不需改名還有一些模糊地帶,對於那些具有很長使用歷史的藥品,其品牌是否已經形成、被公眾接受,這個衡量標準又如何確定?
為應對這種情況,原則指出,將公布須改名藥品名單。據悉,中成藥通用名稱更名工作將由國家藥典委員會負責。國家藥典委員會將組織專家審查提出需更名的中成藥名單,並公開徵求意見。在該名單確定並公布後,列入名單內的中成藥均應更名。
食藥監總局要求,中成藥批准更名之後,給予2年過渡期(以新名稱公布之日起),過度期內採取新名稱後括注老名稱的方式,讓患者和醫生逐步適應。(記者陳澤雲)